武姜,生卒年不詳,姜姓,名失考,申國國君之女,鄭武公的夫人,鄭莊公和共叔段的母親。公元前761年,嫁于鄭武公為妻,因鄭武公謚號是武,故稱武姜。
武姜與鄭武公生有二子:長子寤生、少子共叔段。因寤生是難產(chǎn)而生,共叔段是順產(chǎn)而生,所以武姜不喜歡寤生,而寵愛共叔段。鄭武公病重時,武姜曾請求將共叔段立為太子,但鄭武公不同意。
公元前744年,鄭武公去世,寤生即位,是為鄭莊公。鄭莊公即位后,武姜請求將大于鄭國都城的京城封給共叔段。共叔段受封后,積極擴充勢力,掌握鄭國近半壁江山。
公元前722年,共叔段與母親武姜里應(yīng)外合,陰謀發(fā)動叛亂。鄭莊公事先得知共叔段叛亂的消息,便派兵攻打共叔段,共叔段逃到共地。鄭莊公把母親武姜安置在城潁,發(fā)誓不到黃泉不相見。一年多后,鄭莊公開始想念母親武姜,但卻不愿違背誓言,便在潁谷官員潁考叔的建議下,鄭莊公挖隧道,與母親武姜相見,于是恢復(fù)正常母子關(guān)系。
武姜是申國國君之女。鄭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武姜嫁給鄭國國君鄭武公為夫人。
鄭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武姜為鄭武公生下長子寤生。 武姜生寤生時難產(chǎn),所以武姜很不喜歡寤生 ,因此給他取名為寤生。
鄭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武姜為鄭莊公生下小兒子共叔段。 武姜生共叔段時是順產(chǎn),因此武姜非常寵愛共叔段。
鄭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鄭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為太子,屢次向鄭武公請求,鄭武公不肯答應(yīng)。 同年,鄭武公去世,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鄭莊公元年(公元前743年),武姜請求將制地作為共叔段的封邑,鄭莊公說:"制地是形勢險峻的地方,虢叔曾經(jīng)死在那里。其他地方都可以聽命。"武姜于是請求改將京城(今河南滎陽)作為共叔段的封邑 ,鄭莊公于是同意。大臣祭仲對鄭莊公說:"京城大于國都,不能封給庶出的兄弟。"鄭莊公說:"這是我母親武姜的意思,我不敢違背。"
共叔段到京城后,積極擴充自己的勢力范圍,將鄭國西部與北部邊境地區(qū),作為自己的封邑,并進一步延伸到廩延 ,從而掌握鄭國近半壁江山。
鄭莊公二十二年(公元前722年),共叔段認(rèn)為時機成熟,便開始做反叛鄭國的最后準(zhǔn)備,他下令修理城郭,儲備糧草,補充武器裝備,充實步兵、車兵,準(zhǔn)備襲擊鄭國都城,武姜則打算作為內(nèi)應(yīng)打開城門。
鄭莊公得知共叔段偷襲鄭國的日期后,便派兵攻打共叔段,共叔段接連逃到鄢地、共地。 鄭莊公就把母親武姜安置在城潁,并且發(fā)誓說:"不到黃泉,不再相見。"
一年多后,鄭莊公后悔此事,開始想念母親武姜。當(dāng)時有位名叫潁考叔的人,是潁谷地區(qū)管理邊疆護衛(wèi)的官吏,他聽到此事后,特意把貢品獻給鄭莊公。鄭莊公賜給潁考叔食物。潁考叔在吃的時候,把肉留下不吃。鄭莊公問他為什么,潁考叔回答說:"我有母親,我孝敬她的食物都已嘗過,就是沒有嘗過您的肉湯,請求讓我?guī)Ыo她吃。"鄭莊公說:"你有母親可以孝敬,而唯獨我沒有!"潁考叔說:"請問您為什么這么說?"鄭莊公把原因告訴潁考叔,并且告訴潁考叔自己很后悔,但又怕違背誓言,不知如何是好。潁考叔說:"您有什么可憂慮的呢?如果挖地見到泉水,開一條隧道在里面相見,那誰還能說您違背誓言呢?"鄭莊公聽從潁考叔的意見,于是挖隧道與母親武姜相見 ,并賦詩說:"大隧之中相見,多么快樂啊!"武姜走出隧道,賦詩說:"走出大隧之外相見,多么舒暢啊!"于是武姜和鄭莊公恢復(fù)正常母子關(guān)系。
人物生平
鄭武公繼續(xù)堅持父親制定的東擴戰(zhàn)略計劃,一方面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邑,一方面進一步實施攻滅東虢國和鄶國,吞并周邊鄢、蔽、補、丹、依、|、歷、莘八邑的具體行動。 鄭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鄭武公占領(lǐng)鄶國都城制邑(巖邑,今河南新密曲梁鄉(xiāng)大樊莊),滅亡鄶國。
鄭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鄭武公占領(lǐng)東虢國都城(今河南滎陽廣武平城),滅亡東虢國。然后橫掃周邊鄢、蔽、補、丹、依、|、歷、莘八邑。鄭國鳩占鵲巢,把國都遷到鄶國故都,使原來的寄帑之地變成自家地盤,并把舊部從陜西遷到河南,以“鄭”為號新建城邑。
鄭武公十年(公元前761年)
,鄭武公娶申國國君之女武姜為夫人。武姜分別于鄭武公十四年(公元前757年)、鄭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為鄭莊公生下兒子寤生和共叔段。由于寤生是難產(chǎn)而生,共叔段是順產(chǎn)而生,所以武姜不喜歡寤生,而喜歡共叔段,由此埋下鄭國內(nèi)亂的禍因。 鄭武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44年),鄭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為太子,于是屢次向鄭武公請求,但鄭武公不肯答應(yīng)。同年,鄭武公去世,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鄭武公死后,安葬在今河南滎陽北部敖山的飛鳳頂。飛鳳頂,因武公陵墓于此,又稱為武公嶺,敖山也隨之稱為廣武山。
為政舉措
鄭武公八年(前763年),鄭武公想攻打胡國,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國君主來使他快樂。然后問群臣說:“我想用兵,哪個國家可以討伐?”大夫關(guān)其思回答說:“胡國可以討伐。”鄭武公大怒把關(guān)其思殺死,并且說:“胡國,是我們兄弟之國,你說討伐它,是何道理?”胡國君主聽說此事后,認(rèn)為鄭國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備鄭國。鄭武公就趁機偷襲并攻占胡國。
后世評價 《鄭氏三公碑》碑文: “ 武公,保平王東遷,興滅國,存周祀,功莫大焉。建都開疆,奠鄭國四百年基業(yè),雄才大略,謙儉恤民,國人感頌,獻以《緇衣》之章。智哉!”
史籍記載 《史記·卷四十二·鄭世家第十二》
家庭成員 父親:鄭桓公
妻子:武姜
兒子:原繁、鄭莊公、共叔段
女兒:名不詳,嫁胡國國君。
后世紀(jì)念 鄭國從鄭武公開始,不僅把最初的國都定在京城,而且奠定鄭國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和政治基礎(chǔ),因此,特別受到后人的尊重,遂用帶“武”的地名來紀(jì)念鄭武公,如廣武、原武、陽武、武德、修武等,這些帶“武”字的古縣名當(dāng)時都在黃河南岸的廣武山周圍,都是為紀(jì)念鄭武公的蓋世功德而得名。2004年,河南省滎陽市人民 *** 在市區(qū)入市口建造鄭氏三公(鄭桓公、鄭武公、鄭莊公)像,這尊高28.1米的紫銅雕像,成為滎陽市的標(biāo)志之一。
上一回咱們說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笑褒姒犬戎滅西周”。在前771年,犬戎擊敗西周,周幽王被殺,至此西周正式滅亡。其實啊,還有一些后續(xù)咱們上回沒題,這里我們補充一下,您還記得咱們上回講的廢太子宜臼么?西周滅亡后,各路諸侯合作擊敗了犬戎,擁戴宜臼為王,他就是歷史上的周平王。由于國都鎬京才經(jīng)歷過地震與旱災(zāi),又遭犬戎洗劫,實在是不適合繼續(xù)作為王城,于是周平王于次年,即前770年,在鄭、秦、晉等國諸侯的護衛(wèi)下,將國都遷至了洛邑(位于當(dāng)今的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qū)),這件事在歷史上被稱為“平王東遷”,平王東遷的歷史意義重大,標(biāo)志著東周的正式建立。至此周王室失去了所有的王道尊嚴(yán),只能依靠諸侯的力量偏居一隅、茍且偷生。波瀾壯闊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正式拉開序幕。我們今天的故事,就發(fā)生在東周建立前不久。
故事開始前,我先給您說幾個成語:多行不義必自斃,其樂融融,處心積慮。這三個成語您是不是再熟悉不過了?但是不知您是否知道,這三個成語可都是出自與同一個歷史事件:鄭伯克段于鄢。
故事咱們從頭說起,時間回到“烽火戲諸侯”的二十多年前。公元前744年,鄭國的當(dāng)家的鄭武公病逝,太子寤生繼承君位,是為鄭莊公。關(guān)于這太子寤生啊,可是值得我們說道說道。前761年,鄭武公迎娶申侯之女為夫人,因申國本身為姜姓諸侯國,這位鄭武公的夫人也被稱為武姜。武姜先后為鄭武公生下兩個兒子,長子寤生,也就是咱們前面提到的鄭莊公,次子段,他也是我們本故事的主角。司馬遷在《史記·鄭世家》中有記錄:生太子寤生,生之難,及生,夫人弗愛。后生少子叔段,段生易,夫人愛之。您說,這司馬遷的筆法確實犀利,一句“夫人弗愛”和“夫人愛之”可謂是將一位母親對小兒子的偏心描寫的淋漓盡致。按照太史公的說法,武姜不喜歡寤生那是有原因的,因為在生這小子的時候,不知是頭大還是什么原因,總之是非常困難,您說在那個年代又沒什么高科技醫(yī)療手段,生孩子全靠女人自己,這應(yīng)該是讓武姜受了不少折磨,要不然怎么能給他取名叫“寤生”呢!而在生次子段的時候非常順利,因此武姜便非常的偏愛小兒子。后來武姜也多次在鄭武公旁邊吹枕頭風(fēng),想要讓小兒子段立為太子,武公一直沒有同意。
公元前743年,也就是鄭莊公繼位后的第一年,這武姜就有些坐不住了,自己的夫君已死,眼看著不喜歡的大兒子當(dāng)了鄭國當(dāng)家人,心里非常的憋屈。一日,她找到莊公,要求莊公將制邑(河南滎陽市泗水鎮(zhèn))封給叔段。這制邑您可能不熟悉,但是汜水關(guān)您熟悉吧?虎牢關(guān)您熟悉吧?幾百年后關(guān)二爺溫酒斬華雄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個地方??梢娺@個地方乃兵家必爭之地,是一個險要的關(guān)隘。莊公只能回復(fù)母親說:“制邑是個險要且危險的地方,虢叔就死在那里,還是不要讓段去了吧?其他的任何城邑,只要母親說,我都同意?!鼻f公的這句回復(fù)可謂非常高明,雖然制邑地理位置重要,但武姜也不愿讓小兒子到過于危險的地方去,于是她又要求將京邑封給段,莊公滿口就答應(yīng)了。
咱們再說,在段到了京邑以后,自稱為“京城大叔”,開始瘋狂的擴建城池。這種行為引起了當(dāng)時鄭國朝內(nèi)的很多大臣的注意,但這畢竟是人家家事,大臣們都不愿多嘴惹禍。其中大夫祭仲是個實誠人,他對莊公說:“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贝笾乱馑际歉鶕?jù)禮制,都城的城墻如果超過百邑的規(guī)模,就對國家有害了。按照規(guī)定,大城市城墻不能超過都城的三分之一,中型城市的城墻不能超過都城的五分之一,小城市的城墻不能超過都城的九分之一,如今您弟弟的京邑的城墻明顯不符合法度了,恐怕對您不利啊。莊公也很為難,回答說:“這是母親的旨意,我也不敢不從啊?!笔酚浿械脑臑椤拔浣?,我弗敢奪也?!奔乐倮^續(xù)說道:“這武姜的要求永遠無法滿足,如果不及早干涉,看著叔段的勢力做大,恐怕以后的局面會難以收拾啊?!边@次,莊公的回答可謂是一語中的:“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泵看巫x史到此,我都會被莊公的話引起一陣背脊發(fā)涼,進而不能不懷疑莊公所謂的“武姜欲之,我弗敢奪也?!笔钦娴牟桓?,還是當(dāng)前不愿。
在莊公對段的逾制行為毫無反應(yīng)后,段又開始了更多的動作。他開始與鄭國西部和北部的邊城進行聯(lián)系,讓他們除了服從國都的命令外,也要聽從自己的管轄。公子呂得知了這件事,緊急向莊公進言:
“國家不能有兩個國君啊,如果莊公您不打算讓叔段成為鄭國國君,您就要盡早制止他?。∫悦庾尠傩债a(chǎn)生顧慮。”
莊公依然是逍遙自在,不緊不慢的說:
“不要著急,他會自取滅亡的?!?br>
在莊公無所作為的鼓勵下,段可謂是完全沒有了顧慮,放開手腳開始準(zhǔn)備謀反。其后,他進一步要求鄭國西部和北部的邊城不再接受國都來的命令,完全聽從與自己,并且厲兵秣馬準(zhǔn)備偷襲國都。對于段的這一行為,武姜也是非常的支持,她承諾自己的小兒子,在段來襲時,親自作為內(nèi)應(yīng)打開城門。對莊公來說,自己的母親如此的厭惡自己,甚至要幫助弟弟謀權(quán)篡位,也是夠悲慘的。
當(dāng)幽王和褒姒正在烽火臺上歌舞取樂時,鄭國內(nèi)部將發(fā)生一場兄弟間的最后決戰(zhàn)。前722年,莊公在得取了段叛亂的消息后,這次反應(yīng)迅速,再沒提什么“母之命不敢違”之類的鬼話,隨即挑兵點將,命公子呂帶領(lǐng)二百輛戰(zhàn)車前往討伐叔段,同時大放檄文,盡數(shù)這些年叔段與其母武姜的罪行,當(dāng)然也表達了莊公自己的隱忍與無奈。這一下子,不僅各路兵馬都站在莊公一邊,京邑的民眾也積極背棄叔段,幫助莊公大軍平叛。在眾叛親離的處境下,叔段再無翻身的可能,先逃往鄢城,莊公的大軍也沒和他客氣,轉(zhuǎn)腳就追到了鄢城一陣猛打。毫無法子的叔段最終不得不離開鄭國,到了共國避難,這也是歷史上將叔段稱為共叔段的原因。
平定了叔段的叛亂后,莊公還有一件事要處理,那就是他的母親武姜。武姜的所作所為可謂是傷透了莊公的心,他命令將參與叛亂的母親武姜送往城潁,并且發(fā)誓“不至黃泉,毋相見也。”這算是發(fā)誓老死不相往來了。然而,武姜與莊公畢竟是親生母子,隨著時間的流逝,武姜對之前的所做有了懺悔之心,莊公也對曾經(jīng)發(fā)出的誓言產(chǎn)生了后悔。但是作為一國之君,所發(fā)的誓是不能說過期就過期的,為此莊公十分煩惱。后來莊公在一次宴席上,看到潁考叔將許多美味的肉類都留了下來,莊公奇怪,問他為何,潁考叔回答留下肉食是想讓家中的老母嘗嘗,聽此莊公十分慨然。借此機會,潁考叔獻計莊公挖一條隧道,挖到能看見泉水,在隧道中和母親武姜相見,這樣既無負(fù)“不至黃泉,毋相見也”的誓言,也可以實現(xiàn)母子團聚。莊公大喜,即刻命人去挖此隧道。再后來,本故事中最溫馨的一幕就出現(xiàn)了:
公入而賦:“大隧之中,其樂也融融!”姜出而賦:“大隧之外,其樂也融融”遂為母子如初。
在今天的故事結(jié)束之前,我們還要說說鄭莊公其人,莊公確實是一代雄主,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其在位期間,攘外安內(nèi),重農(nóng)興商,最終使鄭國“小霸”于諸侯,使得鄭國成為春秋亂世中最先走上稱霸之路的國家。前722年,莊公解決了叔段,處理了國內(nèi)的隱患。前771年,莊公會盟周天子和虢國,攻打衛(wèi)國。之后鄭衛(wèi)還有多次互相征伐,期間鄭莊公結(jié)上制下,假借王命,游刃與周天子與各諸侯國之間,清除鄭國前進道路上的諸多障礙,于前701年與齊、衛(wèi)、宋結(jié)盟,實現(xiàn)了鄭國“小霸”于諸侯的目標(biāo)。也是在當(dāng)年,莊公逝世,享年五十七歲。
關(guān)于莊公縱容弟弟,導(dǎo)致其滅亡的這件事。對其評價說法很多,有支持莊公的,說叔段是咎由自取,活該滅亡。也有指責(zé)莊公的,說其故意縱容弟弟,使其膨脹的忘乎所以,最終跳入布置好的陷阱。不知您想過沒有,這件事最終的結(jié)局是莊公與武姜重歸于好,并且之后莊公也沒有再為難外逃的弟弟,晚年時,甚至還心生悔意,這也算是個大圓滿的結(jié)局吧??墒侨绻宥蔚呐褋y成功了呢?那么鄭國的后來又會是怎樣的一種場景?莊公自己又會是怎樣的一種結(jié)局?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歷史也不能選擇,我們作為后來人,讀這段歷史,我覺得更應(yīng)該收獲的是這個故事要傳達給我們的道理。首先,做人啊,要知進退,膨脹之后往往就是滅亡。其次,忠言逆耳是良藥苦口,某些人如果從不指出你的問題,或者一味地包容你的錯誤,那么你要思考一下了,他們是真的愛你,還是另有居心。最后,還要提醒一下那些思想上貧瘠,物質(zhì)上溺愛的家長朋友們,溺愛真的可能會毀了孩子的一生,保護孩子的最好方式,是把責(zé)任交給孩子自己去承擔(dān)。
好了,今天我們就聊到此,有道是:
莊公叔段本兄弟,愛憎如何差甚多。
故縱欲擒誰對錯,善惡后世自評說。
譯文:
從前,鄭武公在申國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莊公和共叔段。莊公出生時腳先出來,武姜受到驚嚇,因此給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厭惡他。武姜偏愛共叔段,想立共叔段為世子,多次向武公請求,武公都不答應(yīng)。
到莊公即位的時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請求分封到制邑去。莊公說:“制邑是個險要的地方,從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給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辦。”武姜便請求封給太叔京邑,莊公答應(yīng)了,讓他住在那里,稱他為京城太叔。
注解:
〔初〕當(dāng)初。《左傳》追述以前的事情常用這個詞,這里指鄭伯克段于鄢以前。
〔鄭武公〕名掘突,鄭桓公的兒子,鄭國第二代君主。
〔娶于申〕從申國娶妻。申,春秋時國名,姜姓,在現(xiàn)在河南省南陽市北。后為楚所滅。
〔曰武姜〕叫武姜。武姜,鄭武公之妻,“姜”是她娘家的姓,“武”是她丈夫武公的謚號。
〔共(gōng)叔段〕鄭莊公的弟弟,名段。他在兄弟之中年歲小,因此稱“叔段”。失敗后出奔共,因此又稱“共叔段”。共,春秋時國名,在現(xiàn)在河南省輝縣。叔,排行在末的兄弟。
〔寤生〕難產(chǎn)的一種,胎兒的腳先生出來。寤,通“牾”,逆,倒著。
〔遂惡(wù)之〕因此厭惡他。遂,連詞,因而。惡,厭惡。
〔亟(qì)請于武公〕屢次向武公請求。亟,屢次。于,介詞,向。
〔公弗許〕武公不答應(yīng)她。弗,不。
〔及莊公即位〕到了莊公做國君的時候。及,介詞,到。即位,君主登上君位。
〔制〕地名,即虎牢,在現(xiàn)在河南省滎(xíng)陽縣西北。
〔巖邑〕險要的城鎮(zhèn)。巖,險要。邑,人所聚居的地方。
〔虢(guó)叔死焉〕東虢國的國君死在那里。虢,指東虢,古國名,為鄭國所滅。焉,相當(dāng)于“于是”“于此”。
〔佗邑唯命〕別的地方,聽從您的吩咐。佗,同“他”,指示代詞,別的,另外的。唯命,只聽從您的命令。
〔京〕地名,在現(xiàn)在河南省滎陽縣東南。
〔大〕同“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4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