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官,原是蘇州織造普福家里的一名廚役,尤擅織造官府菜。清朝康熙、乾隆二帝酷愛游江南,蘇州是他們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每每皇帝出游,各地官府都會派出精英廚師為皇帝獻藝,張東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入乾隆的法眼。乾隆皇帝在30年南巡時品嘗了他做的菜后,贊不絕口,回京時,也把他帶回了北京,成為御廚,安排他在長蘆鹽政西寧家里住。
據(jù)《乾隆江南節(jié)次照常膳》記載,乾隆的第四次南巡是乾隆三十年的正月十七。在翻看《乾隆四十八年正月膳底檔》的同時就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名字出現(xiàn)的頻率尤其高的人,而這就是張東官。在乾隆皇帝的每日膳單中,打頭菜(第一道菜)的必是署名張東官和雙林倆位。就是在明園和避暑山莊等地都是由張東官為乾隆皇帝備膳。在檔案中還記錄有多次下旨指明張東官添菜的記載。在正月十一到二十八這短短的時間里,張東官名字總共出現(xiàn)了27次,皇帝算得上是頓頓飯離不開張東官。"正月十一日未正,同樂園進晚膳。用填漆花膳桌,擺肉丁酒燉鴨子熱鍋一品(張東官做)、正月十二日寅正二刻請駕,卯正淳化軒進早膳。用填漆花膳桌,擺燕窩膾五香鴨子熱鍋一品(張東官做)、正月十三日未初三刻,同樂園進晚膳。用填漆花膳桌,擺燕窩把酒燉鴨子熱鍋一品(張東官做)。正月十八日未初二刻,同樂園進晚膳。用填漆花膳桌,擺山藥火熏蔥椒鴨子熱鍋一品(張東官做)、
根據(jù)史料記載在乾隆43年7月到9月份,皇帝東巡盛京,兩個多月的時間里,隨營做飯的廚役共有三十多人得到獎共有3個廚師受到獎賞,常二和鄭二各受一次獎賞,而張東官卻受到5次,分別的到了1兩重銀裸,2兩重銀裸,黑貂帽沿,大卷五絲緞等物品。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巡視南方,曾下榻于揚州安瀾園陳元龍家中。陳府家廚張東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愛,后張東官隨乾隆入宮,深知乾隆喜愛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這九味香料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節(jié)氣不同,用不同的數(shù)量配制。這種配制的香料煮成的肉湯,因張東官是蘇州人,就稱"蘇造湯",其肉就稱"蘇造肉"了。后來傳入民間,加入用面粉烙成的火燒同煮,便成為大眾化的風味小吃了。
張東官的結(jié)局還算不錯,49年,乾隆皇帝第6次,也就是最后一次南巡,70多歲的張東官仍舊隨營供膳,因他常有腿疼的病,皇帝特賞他騎馬隨行。行到蘇州靈巖寺行宮時,乾隆皇帝經(jīng)和珅,福隆安向蘇州織造下旨:「膳房做膳蘇州廚役張東官因他年邁,腰腿疼痛,不能隨往應(yīng)藝。萬歲爺駕幸到蘇州之日,就讓張東官家去,不用隨往杭州,回鑾之日,亦不必叫張東官隨往京去。
乾隆皇帝能對一個廚師做到這樣善始善終,看來與他本人近20年的時間在皇帝身邊,沒有犯錯誤,已經(jīng)實屬不易了!
張東官回家后,乾隆皇帝又發(fā)下圣旨:"再著蘇州織造四德另選精壯蘇州廚役一二名,給膳房做膳".
在乾隆一行返京時,蘇.杭兩織造挑選的兩名廚師沉二管,朱二官.直到乾隆58年夏天,在承德避暑山莊的萬壽節(jié)上,這兩位廚師仍在為乾隆皇帝備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7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