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zhàn)的時候,除了曹操和袁紹,還有幾個比較主要的地方割據(jù)勢力。馬騰、韓遂在關中,劉璋在益州,劉表在荊州,孫策在江東,公孫度在遼東向來不參與中原的斗爭,可以存而不論。
馬騰和韓遂在關中,但名義上關中的最高軍事長官是鐘繇。而且,關中的局勢此時仍然處在混亂之中,并不明朗,各派表面上都服從朝廷,但主要精力用在相互廝殺。鐘繇是漢朝的司隸校尉,一直是服從漢朝朝廷的,至少表面上如此。官渡之戰(zhàn)時,鐘繇給曹操送了兩千匹戰(zhàn)馬,支持力度算是不小的。馬騰此時也是服從朝廷的,并且,在官渡之戰(zhàn)的時候派馬超率領一小支部隊,跟隨曹操參加了官渡之戰(zhàn)。
劉璋此時和張魯已經鬧僵,和劉表也關系很糟糕。早在劉焉時期,劉表就向朝廷揭發(fā)劉焉在益州私造車輦之類御用物品,有不臣之心。之后,益州發(fā)生了甘寧等人的叛亂,劉表表示支持。甘寧被劉璋擊敗后,逃入荊州。劉璋繼位后,曾派益州重要人物趙韙率軍進攻劉表,只是趙韙在前線突然回師成都,進攻劉璋,才就此作罷了。官渡之戰(zhàn)時,劉璋曾派了三百老弱殘兵從征,以示對朝廷恭順。
孫策此時已經平定江東,曹操在消滅呂布和袁術之后,也已經完全控制了江淮地區(qū),兩家是正面接觸的。但孫策此時的計劃并不是北伐中原,而是想著溯江而上,與劉表爭奪荊州,給他父親孫堅報仇。更重要的是,此時江東新定,人心不穩(wěn),江東地方豪強并未完全接受孫氏,中原流寓人士此時對孫氏也持觀望態(tài)度,孫氏能不能站穩(wěn)腳跟還很難說。所以,孫策臨死前曾叮囑張昭,如果在江東站不住腳,就要退回淮西。
而且,在此之前,在袁術稱帝之后,孫策就與曹操結盟,要一起討伐袁術,曹操也以朝廷的名義,拜孫策為破虜將軍。袁術滅亡后,孫策想讓曹操表薦他為大司馬,曹操不同意,雙方關系轉而惡化,但還沒有完全破裂,依然維持著表面上的同盟關系。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以朝廷名義征召此時被孫策囚禁的王朗,以及已經頭像了孫策的華歆,孫策也都送給了曹操。
長江以南地區(qū),從表面上看,劉表是當時實力最強的一家,也是除了袁紹之外,唯一有能力直接威脅曹操的勢力。而且,當時劉表還占據(jù)著襄樊,最前線的新野已經在南陽盆地之中,離宛城不遠。在官渡之戰(zhàn)時,曹操就一直很擔心劉表會突襲許都。但荀彧等人認為,劉表沒什么進取心,不會這么做,讓曹操放心大膽的與袁紹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不要過分擔心劉表會和袁紹夾攻曹操。
因為劉表當時和曹操的地盤直接接觸,加之劉表左右的劉璋和孫策都與劉表為敵,所以劉表此時與袁紹是同盟關系,共同對抗曹操。同時,劉表還要隨時準備應付孫策和劉璋的進攻,尤其是孫策一直試圖進攻黃祖,劉表也要隨時準備支援黃祖。此外,這段時期還發(fā)生了長沙的張羨叛亂,一直在和劉表打仗,還沒有完全平定。所以,劉備投奔劉表后,曾建議偷襲許昌,但劉表并未采納這個意見。
這樣,從全國范圍內來看,當時的局面就是,袁紹與劉表結盟,把曹操夾在中間,但曹操與劉璋和孫策結盟,保持著對劉表的包圍態(tài)勢,而且是三面包圍,迫使劉表不敢輕舉妄動,曹操才能夠專心致志的與袁紹進行戰(zhàn)略決戰(zhàn)。而且,官渡之戰(zhàn)時袁紹傾國而出,對曹操來說是事關生死存亡的大戰(zhàn),是輸不起的戰(zhàn)爭。相對而言,只有袁紹除了要面對曹操之外,周邊沒有其它比較強大的能夠威脅到他的勢力,處于比較有利的位置。
如果當時劉表按照劉備的建議,偷襲許昌,是否有可能成功呢?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劉備此時實際上并沒有這個能力。荊州當時在南方算是比較強大的,但開發(fā)程度也有限,人口比較多、經濟比較繁榮的實際上都在長江以北,尤其是南陽郡,但南陽早就被曹操占領了。劉表此時既要防御劉璋和孫策,還要在南線與張羨打仗,就算是他有心北上進攻曹操,實際上也并不可能抽調出太多兵力來。
建安四年時,敗于呂布后的劉備依附于曹操。此時,曹操手下的武將謀臣紛紛勸他殺掉劉備,去除后患,如程昱所說:“我看劉備這個人,才能出眾,有很多人依附。他終究不會甘居人下,不如盡早除之?!庇腥苏f,這表明了曹操的心胸廣大、英雄惜英雄??峙虏⒎侨绱?。真是的原因非?,F(xiàn)實:曹操這時還不夠強大,他需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類似地,劉備曾收留了前來投奔的呂布,呂布占領徐州后也一笑泯恩仇般地收留了劉備,這都是在自身力量弱小時不得不如此的做法。但曹操沒有想到,劉備會那么迫不及待地反叛自己?!⊥窃诮ò菜哪?,袁術稱帝失敗后,眾叛親離,便想著從徐州北上,投奔袁紹混口飯吃。曹操當然不愿意讓二袁合流,于是派了朱靈、劉備去攔截。這真是放虎歸山。劉備走到下邳后,立刻殺了徐州刺史車胄,宣布脫離曹操,他讓關羽駐守下邳,而自己屯兵小沛。劉備選擇在官渡之戰(zhàn)前脫離曹操,除了站隊外,更是他斷定對方不會在這一時刻攻打自己。正如曹操決意東征前,諸將立勸他時所說:與主公爭奪天下的人,袁紹也。如今袁紹將來,但您卻要東征,一旦袁紹趁機發(fā)動襲擊,您該怎么辦呢? 然而曹操卻另有見解:劉備是人中之龍,如果今天不滅了他,往后必成禍患。袁紹雖然志向很大,但做事猶豫不決,必然不會輕舉妄動。 果然,在曹操東征劉備時,謀士田豐曾立勸袁紹偷襲曹操后方,但是卻遭拒絕。理由也很搞笑:我小兒子生病了,沒心情。田豐一副恨鐵不成的表情: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你竟然因為小孩生病就放棄了??上О】上?,大事去也!所以,曹操為何在官渡前敢東征劉備,而不怕袁紹來襲?原來是他看透了袁紹的性格:做事婆婆媽媽、猶猶豫豫,典型的慢半拍風格。
換句話說,如果曹操坐在劉表的位置,他是決計要北伐的。但如果劉表不是坐守之輩,而是在官渡戰(zhàn)役期間,攻打曹操后方,到底有沒有可能得手?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弄清兩點:劉表軍隊情況,曹操駐防軍隊情況。
曹操與袁紹爭執(zhí)不下建工五年(200年),曹操與袁紹在官渡爭執(zhí)不下。那時候曹操、袁紹彼此的境遇都很艱難,曹操層面尤其比較嚴重。曹操正前方谷物貧乏,斗志消沉,很多官兵早已失去自信心,與袁紹暗地里往來。河南省老百姓承受不上戰(zhàn)爭的痛苦,陸續(xù)叛變曹操,依附于袁紹。曹操針對擊敗袁紹也失去自信心,提前準備撤兵另做準備。彼此的僵持,早已到更為艱難時刻,一切一根稻草都很有可能擊垮那只早已精疲力竭的大象。在這里緊要關頭,劉表同意袁紹的要求,提前準備領著荊州市所有人馬夾攻曹操,策應袁紹。
曹操的軍師之后強調劉表是說白了的“守職之賊”、“坐談客耳”,劉表自己也向三國劉備感慨沒有遵從三國劉備圍攻許都的提議喪失好時機——它是之后建工十二年(207)曹操北征情況下的事兒——好像表明這是由于劉表的性情難題,實際上不徹底是那樣,劉表往往坐觀成敗有其深層次的緣故。
曹操和袁紹再次僵持曹操和袁紹再次僵持,不退兵,那麼劉表全力以赴攻許昌,90%的幾率許昌守不了,劉表占領許昌,再和袁紹夾攻曹操,曹操必買!曹操退兵,回到許都抵御劉表,那麼袁紹乘飛機跟蹤,和劉表在許昌城外圍起來許昌,一同進攻許昌,70%幾率許昌守不了!曹操留一部分再次和袁紹抵抗,另一部分回許昌抵抗劉表,兩側能量都消弱,兩側都不成功是大概率!
當時孫堅在反董大戰(zhàn)爭結束后回到舊地時,被劉表偷襲而死,弒父之仇,假如劉表出兵攻曹操,陸遜很有可能突擊荊州市,到時四面楚歌,因此劉表要攻擊曹操迫不得已考慮到陸遜,因此劉表是不容易派精兵攻擊曹操的,而小軍隊數(shù)最多只有搔擾下曹操副翼,乃至被曹軍吞掉。
劉表沒有偷襲曹操原因官渡之戰(zhàn)僵持的時間約十四個月,曹操的精英能量基本上所有押上來了。假如在這段時間,劉表從身后偷襲曹操,僅從取得成功的概率來講,是有非常概率的。曹軍的精英三萬人是以許都帶出去的關鍵軍事實力,包含徐晃、張遼、許褚、關云長等。與之僵持的袁紹有十二萬之眾。
留到后才的人馬早已很少了,自然,曹操那般的國防大伙兒也布署了南方地區(qū)的防御力,潁川有夏侯淵和曹洪,汝南一線有滿寵、李通和蔡陽。真實動過偷襲思緒的是陸遜,但迅速掛掉!“陸遜聞公與紹僵持,乃謀襲許,未發(fā),為殺手所害?!薄段涞奂o》劉表如果有膽略,是有整體實力那么做的,那時候劉表“地區(qū)數(shù)千里,帶甲十余萬?!?/strong>他如巨資添加對局,曹軍南方地區(qū)的能量必定乏力阻擋,歷史時間就需要改變了。遺憾劉表是守業(yè)的人,用曹操的話:“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守職之賊也?!?/strong>
曹操征柳城時,官渡之戰(zhàn)早已完畢。柳城的間距,要比官渡間距許都遠得多,但劉表仍然害怕偷襲曹操。但是,從劉表和三國劉備的會話中能夠看得出,劉表在這件事情上,具體十分遲疑,一方面,他并不是不愿和曹操抵抗,另一方面,他又沒有十足的勇氣那么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58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