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伺候父子三人,換來了半個世紀的穩(wěn)定
歷史中的女性被如今的人們談論,人們更多的是感慨她們的命運
,其實也有很多的女性在歷史的長河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甚至還有一些女性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
。相信說到這
,有很多小伙伴們都可能會想到古代的和親,這是歷史的一種產(chǎn)物
,也是穩(wěn)定政局的普遍現(xiàn)象
。而這些和親的對象,到了異國他鄉(xiāng)之后遭遇也是不同的
,接下來小編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
有很多熟知的歷史得小伙伴們,對這個人物肯定都不會陌生
,她是西漢元帝時期的和親宮女
,也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有了王昭君的維護,使匈奴和漢族的關系相對比較平衡和穩(wěn)定
,為歷史的和平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而這個事跡也被流傳千古。

,換來了半個世紀的穩(wěn)定.png" />
在美麗的王昭君到達匈奴之后
,和呼韓邪單于一起生活了三年的時間,還生下了一個兒子
,也就是后來的右日逐王
。后來她的丈夫去世,王昭君曾經(jīng)向漢庭請求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墒菂s沒有遂愿,在游牧民族的制度中有這樣一個規(guī)定“收繼婚制”
,畢竟身處在異國他鄉(xiāng)
,也會身不由己,所以就只能遵從這樣的習俗
,最終又嫁給了第二代帝王復株累單于,也就是呼韓邪單于長子
。
二人在一起生活了大概有十一年的時間
,還生下了兩個女兒,其實王昭君甘愿這么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想給自己的國家添麻煩
,同時也不想因為自己的事,而影響到兩個國家的和平
。雖然說她個人非常的微不足道
,但是她是作為一個和親的政治人物存在,她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會牽扯到兩個國家的安危
,不得不說她還是一個非常識大體的人物!
但是她的婚姻并沒有因此而結束
,在復株累單于死后,又嫁給了繼位的搜諧若鞮單于
,就是這樣一共嫁給了父子三人
,卻維護漢匈關系穩(wěn)定半個世紀!
感動中國2010十大人物其中一個,要長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
2005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
劉成章:65年來義務守護抗日烈士墓
河北省淶源縣漕碾村,眾多平凡的中國小鄉(xiāng)村中的一個,村民劉成章一家65年來義務維修
、守護著一座1940年犧牲在這里的72名八路軍烈士墓
。
這里不是文物保護單位,這里不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沒有任何機構組織委派劉成章守護烈士墓
,甚至這座烈士墓本身就是劉成章自己建的。只因為65年前與八路軍的情誼和目睹了72名戰(zhàn)士的遇難
,劉成章就自然而然地肩負起了這個責任
。每天揀來石塊壘砌墓地,到后來在烈士墓旁蓋房居住日夜守護
,劉成章做著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
。
我們有為袁崇煥守墓三百多年的佘家,也有為八路軍守墓65年的劉成章
,中華民族的義氣華章就在這些默默無聞
、含辛茹苦的百姓中間。
趙華瓊:全國第一家民工醫(yī)院院長
一座天天在賠錢的民營醫(yī)院
,一個自喻是最窮的“優(yōu)秀民營企業(yè)家”
,只因為趙華瓊開了一家民工醫(yī)院。
在趙華瓊的醫(yī)院里看病會比其他醫(yī)院便宜50%以上
,患者指名要貴的藥
,趙華瓊會叫他買便宜的藥,“一樣的化學成分
,一樣會好
,幾塊錢就解決掉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壁w華瓊的藥價單上除了列出國家批準的零售價
,還有每樣藥品的進價。她說:“克拉霉素8塊錢進來的
,外面一直賣33塊
,這是治胃病的藥,所有的醫(yī)院不可能把進價寫在上面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衛(wèi)生部部長高強曾就中國的衛(wèi)生形勢作專題報告說,中國有些醫(yī)療機構盲目追求高收入
,甚至為了追求收入而損害群眾利益
。醫(yī)療問題始終是壓在中國肩上的一塊大石,而這塊大石卻讓趙華瓊這樣的普通小民在幫忙負載
。
關于她的醫(yī)院和理想
,趙華瓊只有一句話:讓民工都能看得起病
。
白芳禮:現(xiàn)代武訓
9月23日,曾用蹬三輪車所得資助貧困學生的白芳禮老人在天津去世
,享年93歲
。
白芳禮老人住在六樓,因為樓層太高曾摔傷了胳膊
,“我也想換換房
,可現(xiàn)在房價太高了”,但他卻用十幾年蹬三輪車積攢的近35萬元資助了近300名貧困學生
。
白芳禮老人得到“先進十佳”
、“支教楷模”等一大堆榮譽稱號
,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景仰
,而這些并不能讓我們的心情更輕松一些。教育不應該成為我們國家和民族拿來感動的傷痛
,難道我們要依靠武訓式的方式來辦教育
?
謝嘉城:輔導功課換一元錢的早餐
廣東省從化市神崗二中初三學生謝嘉城,11月12日把一張手寫的公告貼在教室里
,希望通過幫同學輔導功課
,換取每日1塊錢的早餐。此前
,他的生活是這樣的:在學校食堂打掃半個月衛(wèi)生
,換來半個月每天的中餐和晚餐;剩下的半個月
,食堂每天只提供一頓免費伙食,謝嘉城只能和另外一個貧困生合吃一份飯
。
可敬的是
,這個15歲的孩子并沒有像一些貧困生那樣沉默下去,陷入性格疏離的境地
,他反而鼓起了斗爭的勇氣――他需要比我們更多的勇氣才能站起來
。記者問:假如很多人幫你,學費生活費完全不用發(fā)愁
,你還會繼續(xù)輔導同學功課嗎
?謝嘉城說:這是兩個問題,別人的幫助是減輕父母的負擔
,但我輔導同學是我自立的問題
,我會堅持下去。
李紹為:千里背尸行
同伴無錢醫(yī)治病死異鄉(xiāng)
,李紹為懷揣95塊錢千里背尸返鄉(xiāng)
。“人是我?guī)С鰜淼模隽耸挛乙阉麕Щ厝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活要見人
,死要見尸,他在外面死了
,我們一定要把他帶回湖南去”
,就這兩句話,李紹為義無反顧地扛著130多斤重的尸體
,從福建轉輾到廣州
,只為讓同鄉(xiāng)尸骨還鄉(xiāng)。
網(wǎng)友評論:出來混
,能攤上這么一個老大
,值!李紹為質樸的責任感讓他做出了看來是驚世駭俗的舉動
,但其他人的責任和道德又在哪里
?是什么讓李紹為打工一個月只領到95塊錢,是什么讓施工方不付醫(yī)療款而坐視民工病死
?禮失求諸野
,基本的道德都隱藏在卑微的底層。
李學生:河南民工在溫州舍命救人
在溫州打工的河南籍民工李學生
,面對呼嘯而來的列車
,飛身救出一個穿越鐵道的男童,而當他去救另一個遭遇危險的女童時
,被飛馳的火車迎面撞飛
,獻出自己36歲的生命。當?shù)孛襟w在報道李學生救人一事時
,用得最多的一個字眼是:他感動了溫州
。
河南民工用生命感動溫州、感動全國
,我們的情感已經(jīng)到了必須要付出生命才會被一個民工感動的程度
?而在此之前,民工們一直都是被驅趕
、被管制
、被歧視和辱罵的卑微群體。我們永遠不缺乏事后的嗟嘆和熱情援助
,但何以不在平時哪怕多給民工一個笑臉呢
?
李迎新:農(nóng)村代課教師境遇的發(fā)言人
李迎新一年前到甘肅省渭源縣掛職鍛煉任縣委副書記,此前是西北師大宣傳部部長
,曾長期從教
,因著有《渭源縣代課教師狀況調研》而被關注
。
與其說李迎新感動我們,不如說李迎新被代課老師們感動
,不如說代課老師們感動了我們
。這類不被社會所關注的弱勢群體,生活在農(nóng)村的最底層
,20年來拿著每月40元的工資維持自己生活尚且困難卻還在傳承著我們民族的精神薪火
。在他們那里,師道尊嚴是那么脆弱而同時又如此堅強
。
一個月給多少工資就會覺得滿足
?代課老師們說:三四百元。
張穎:192個艾滋孤兒的媽媽
改變生活軌跡的往往是一些小事
。曾經(jīng)在安徽阜陽是赫赫有名的商人的張穎
,因為一次和艾滋孤兒的接觸,而改變自己的生活軌跡
。
如今
,張穎收養(yǎng)了192個艾滋孤兒,創(chuàng)建阜陽市艾滋病貧困兒童救助協(xié)會
,為此張穎大部分生意都停掉了
。“突然有一天父母都不在了
,自己也得了這種病
,別人不理她了,學校也不讓她上學了
。這個時候孩子的感受是很可怕的
。”張穎就是這樣以一個初為人母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孩子
。這些艾滋病家庭的孩子
,有些自己還患病,不僅要面對疾病的折磨
,還有著社會歧視所造成的心理陰影,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張穎來幫助他們
。
叢飛:無限制的愛心奉獻
深圳一位歌手
,10年間幾乎把自己的全部收入都捐給了貧困地區(qū)的學生、孤兒和殘疾人
,各種錢物總計近300萬元人民幣
,妻子因為他無限制的捐助而離婚,而2005年5月叢飛被確診為晚期胃癌
,他卻連看病的錢都拿不出來
。
叢飛在深圳沒有工作單位
,唯一的“職務”是深圳義工聯(lián)藝術團團長,他每次演出都是這樣開場:“我叫叢飛
,來自深圳
,義工編碼是2478?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 王茜與麥興志:絕癥夫妻八年相濡以沫
1997年7月
,王茜確診身患皮肌炎,俗稱紅斑狼瘡姊妹病
,患病幾率為百萬分之一
,治愈率幾乎為零。1997年國慶
,麥興志與王茜結婚。從此,這兩位成都市的普通警察開始了八年的相濡以沫
。
生活往往比戲劇更有力
。八年的相濡以沫,意味著20次住院
、10次病危通知單
,意味著日日夜夜照料一個全身多處潰爛的癱瘓病人的起居、醫(yī)療
,意味著從一樓到他們住的七樓
,麥興志背著妻子走了八年,甚至意味著麥興志把王茜背上海拔3000多米的峨眉山金頂
,意味著麥興志背著王茜去長城
、故宮、天安門
。
記者問:你能不能感覺到有時候你妻子在你面前表現(xiàn)出來的快樂是裝出來的
?麥興志說:很多時候強顏歡笑給我們看,避免我們傷心
。那你也有裝出來給她看嗎
?麥興志說:有。
就在這彼此的強作笑顏中
,生命和愛情的力量蓬勃生長
搏擊巨浪勇救人:魏青剛
去年8月8日
,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島嶗山海岸邊觀看“麥莎”帶來的海潮。不料一個巨浪襲來
,把岸邊的一個女青年卷入海中
。此時,正在岸邊
、從河南來青島做裝修工的魏青剛沒有絲毫猶豫
,縱身跳下兩米多高的防浪墻
,向落水女青年游過去。一次
、兩次
、三次,魏青剛跟巨浪搏斗了40分鐘
。3天后
,人們才知道了英雄魏青剛的名字。
把時間獻給孩子:叢飛
12年前一次義演改變了叢飛的人生
,從此他熱心公益事業(yè)
,為社會公益演出400多場,義工服務時間6000多小時
,無私捐助失學兒童和殘疾人達146人
,認養(yǎng)孤兒37人,捐助金額超過300萬元
。但叢飛的家儉樸得令人難以置信
。去年,叢飛罹患胃癌晚期
,而他卻把大家捐給他治病的錢拿出2萬元捎往貴州織金縣貧困山區(qū)
。
飛天英雄:費俊龍、聶海勝
“沒有哪一年會讓這么多的中國人那么久地凝望天空
,在漫天的繁星中我們好像看到了兩雙黑眼睛
。那黑眼睛里帶著自豪、帶著笑意
,好像在和我們對視
,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牽連著我們的是什么”。去年10月12日至17日
,費俊龍
、聶海勝完成了5天5夜115小時的太空之旅,國人為之矚目
。
15年鑄成倚天劍:黃伯云
他花了15年
,終于磨成了一柄倚天長劍———高性能炭/炭復合材料制成的大型民用飛機剎車片,使我國成為繼英
、法
、美之后第4個擁有航空制動材料生產(chǎn)技術的國家。去年他獲得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一等獎
,結束了該獎項連續(xù)6年空缺的歷史
。
照亮苗鄉(xiāng)的月亮:李春燕
5年前來到貴州東南部月亮山區(qū)的苗族村寨大塘村的李春燕在當?shù)亟ㄆ鹆说谝粋€衛(wèi)生室
。但原來想靠行醫(yī)養(yǎng)活全家的她很快發(fā)現(xiàn)
,現(xiàn)實情況完全不像她設想的那樣
,很多來看病的人根本就付不起醫(yī)藥費。幾年下來
,李春燕得到的只是一堆欠賬條
。由于長期入不敷出,難以支撐
,2004年初李春燕夫婦準備外出打工
。就在他們要走的頭一天晚上,許多村民靠賣米
、賣雞蛋湊了100多塊錢還給李春燕
。看著一張張皺巴巴的一元
、兩元錢
,聽著“李醫(yī)生你走了,我們可怎么辦”的話語
,李春燕又決定留了下來
。
帶著妹妹上大學:洪戰(zhàn)輝
13歲單薄的肩膀擔起整個家庭的重擔,洪戰(zhàn)輝帶著妹妹走進大學校園的事跡
,已經(jīng)廣為傳頌
。在頒獎典禮上,他動情地說:“有句話是我想送給大家的:苦難的經(jīng)歷并不是我們博得別人同情的資本
,奮斗才是最重要的
。”
37年堅守諾言:陳健
1969年8月15日
,20歲的上海知青金訓華為搶救國家財產(chǎn)英勇獻身
。來到黑龍江遜克插隊的近5000名上海知青陸續(xù)返城了,只留下了一位默默的守墓人
、當年跟金訓華一同跳入洪水中的陳健
。
陳健不是不想回上海,也不是沒有機會
。一次生命的交換
,讓他內心留下了永遠的歉疚:“有金訓華的犧牲才有我今天的活著。金訓華留在了遜克這片土地上
,我一個活著的人為什么不可以陪伴他呢
?
30多年里,無論刮風下雪
,陳健每年要到金訓華墓地祭掃
。他信守著當年戰(zhàn)友下葬時自己心底默默許下的一個諾言:一輩子留在此地,陪伴這位長眠黑土地
、再也不能還鄉(xiāng)的戰(zhàn)友
。
無聲世界創(chuàng)造美麗:邰麗華
2005年的春節(jié)晚會
,一下子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了邰麗華,以及她領銜主演的舞蹈《千手觀音》
。在無聲的世界里
,邰麗華創(chuàng)造出一種特殊的美麗,給人們帶來純凈至美的藝術享受
。
中國軍人的旗幟:楊業(yè)功
在夫人楊玉珍的回憶中
,第二炮兵某基地原司令員楊業(yè)功總是很忙,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時間在外面工作
,即使不出差
,到下班總要打電話催他回家。而一家四口人待在一起時間最長的
,就是楊業(yè)功因病住院的8個月
。生病期間,他練書法寫得最多的4個字是“銳旅雄師”
;在彌留之際
,出現(xiàn)在楊業(yè)功最后幻覺中的,依然是沙場點兵
。
馬班郵路的鐵漢:王順友
孤獨是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縣投遞員王順友的一種生活常態(tài)
。每送一次郵件需要半個月,在這段時間里自己跟自己的歌聲打交道
,跟身邊陪伴他的馬打交道
,這種“孤獨”,是讓人尊敬的
。
20年
,每年至少330天,在蒼涼孤寂的深山峽谷里躑躅獨行
;20年
,步行26萬公里,足可重走長征路21回
,環(huán)繞地球6圈半
;20年,沒延誤一個班期
,沒丟失一封郵件
,投遞準確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現(xiàn)出一種不平凡的偉大
。
史上最美女子,為何先后嫁給父子三人
,還為他們都生了孩子?
一、長得好看
這個最美的女子就是王昭君。王昭君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由此可見
,她長得非常好看。長得好看的人
,自然就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得到別人的喜歡,而匈奴的三位首領都娶了她
,也是因為她長得很好看
。
如果長得很丑,這三個首領也不會娶她。
二、為了漢朝的和平
王昭君最開始出塞和親就是為了漢朝的和平,鞏固漢朝和匈奴之間的友好關系。如果她這時候走了
,那么匈奴可能就會對漢朝開戰(zhàn),到時候社會動蕩
,百姓們就要受苦了
,她也會成為國家的罪人?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峙伦詈笏约阂矔嬍畴y安
,心中過意不去。
三、匈奴的習俗
王昭君出塞和親
,嫁給的是呼韓邪單于。二人生活還是很美好的
,單于對她很好
。王昭君還為呼韓邪單于生了一個兒子,單于對她更關心了
。但是單于逝世后
,依照匈奴的習俗,王昭君又不得不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復株累單于
,并且為他生了兩個女兒
。第二任丈夫死后,她又被迫嫁給了搜諧若鞮單于,生了個孩子
。
四、漢成帝的拒絕
王昭君出塞和親的這些年里,匈奴不僅一直在為大漢朝進貢
,而且漢朝與匈奴一直保持友好的關系
,邊塞很和平。
漢成帝知道王昭君和親是非常有效的一個措施 ,并且享受到了這個方法帶來的好處
,他就以匈奴的習俗拒絕了王昭君回國的請求。無奈之下
,王昭君只能一直在匈奴生存下去
,并且為呼韓邪單于父子三人都生了孩子。
求杜甫、李白 、蘇軾這幾個人的詳細經(jīng)歷
。從家庭背景開始。最好有點風流逸事就最好了
。謝謝了
杜甫(公元712--770年)
,漢族,字子美
,自號少陵野老
,杜少陵,杜工部等
。我國古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人稱“詩圣”。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
。原籍湖北襄陽
,生于河南鞏縣(現(xiàn)鞏義市)。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
,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
,乃父杜閑。唐肅宗時
,官左拾遺
。后入蜀
,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jié)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
。故后世又稱他杜拾遺
、杜工部。
杜甫三十五歲以前讀書與游歷
。天寶年間到長安
,仕進無門,困頓了十年
,才獲得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的小職
。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
,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后
,授官左拾遺
。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
,最后到四川
,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jié)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
。晚年舉家東遷
,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
。漂泊鄂
、湘一帶,貧病而卒
。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
,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
、人民疾苦
,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
,人格高尚
,詩藝精湛,被奉為「詩圣」
。
杜甫善于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
,并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
。他的樂府詩
,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fā)展
。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
,展開鋪敘
,而又著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xiàn)出顯著的創(chuàng)造性
,積累了關于聲律、對仗
、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jīng)驗
,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有《杜工部集》傳世
。
杜甫和李白齊名
,世稱“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堯舜上
,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
,熱愛人民
,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
,對朝廷的腐敗
、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xiàn)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
,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愿做自我犧牲
。所以他的詩歌創(chuàng)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
,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
。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
,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
,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
,基本上是“沉郁頓挫”
,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于變化,講求煉字煉句
。同時
,其詩兼?zhèn)浔婓w,除五古
、七古
、五律
、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
,拗體
。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
。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
,緣事而發(fā)”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縛
,創(chuàng)作了不少“即事名篇
,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
、“三別”等
。死后受到樊晃、韓愈
、元稹
、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揚。杜詩對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的文藝思想及李商隱的近體諷喻時事詩影響甚深
。但杜詩受到廣泛重視
,是在宋以后
。王禹
、王安石、蘇軾
、黃庭堅
、陸游等人對杜甫推崇備至,文天祥則更以杜詩為堅守民族氣節(jié)的精神力量
。杜詩的影響
,從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藝的范圍
。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
。有《杜工部集》。
“三吏”
、“三別”是杜甫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杰作
。它真實地描寫了特定環(huán)境下的縣吏、關吏
、老婦
、老翁、新娘
、征夫等人的思想
、感情
、行動、語言
,生動地反映了那個時期的社會現(xiàn)實和廣大勞動人民深重的災難和痛苦
,展示給人們一幕幕凄慘的人生悲劇。在這些人生苦難的描述中
,一方面
,詩人對飽受苦難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對官吏給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惡痛絕
;另一方面
,他又擁護王朝的平亂戰(zhàn)爭,希望人民忍受苦難
,與王朝合作平定叛亂
。這種復雜、矛盾的思想是符合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面貌的
。
平江小田村杜甫墓是唐代偉大愛國詩人
、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的長眠之地。公元768年(唐大歷三年)冬
,攜妻兒乘船離川至岳陽
。次年春舟居潭州(今長沙)。770年(唐大歷五年)4月
,湖南兵馬使臧玠舉兵為亂
。為避戰(zhàn)火,杜甫半夜溯湘江往郴州投靠就舅父崔偉
。船至耒陽方田驛
,遇大水不能前行,半旬不得食物
。耒陽縣令聞之送予牛肉白酒
。杜甫掉轉船頭返長沙居江閣。暮秋思歸故里
,孤舟入洞庭
。因重疾復發(fā),費資用盡
,只得溯汨羅江往昌江縣(今平江)投友求醫(yī)
。不幸病逝于縣治寓所,葬于小田天井湖
。其子宗武
、孫嗣業(yè)留下守墓,杜氏自此繁衍
,一脈相傳
。
/view/2211.htm
李白 (701—762年)
,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
,字太白
,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
,在我國歷史上
,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
,想象豐富
,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
。他善于從民歌
、神話中汲取營養(yǎng)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
,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
,與杜甫并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
,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
,李白即誕生于此
。五歲時,其家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 江油縣)
。二十歲時只身出川
,開始了廣泛漫游
,南到洞庭湘江
,東至吳、越
,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
。他到處游歷,希望結交朋友
,干謁社會名流
,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
,去實現(xiàn)政治理想和抱負
。可是
,十年漫游
,卻一事無成
。他又繼續(xù)北上太原、長安
,東到齊
、魯各地,并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