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拜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xì)解讀一下~
要說歷史上權(quán)勢極大的臣子,清朝的鰲拜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熒幕上,他一直都是反面形象,比如:強勢奪權(quán)、囂張跋扈、不聽政令,但除了性格乖張意外,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另一面。他一生中也是大起大落,從開國功臣、皇太極的忠臣到朝廷的毒瘤、康熙的眼中釘,可謂是跌宕起伏,戲劇性的轉(zhuǎn)變。
鰲拜是滿洲貴族,早年就跟隨叔父征戰(zhàn)沙場,戰(zhàn)功顯赫,跟隨皇太極一起開創(chuàng)了江山,是大清的開國功臣。后來,他被授命輔佐年幼的康熙帝,由于張揚、不聽政令,做了很多錯事,就被年幼的康熙帝一舉消滅,他的性格強悍是出了名的。
鰲拜既然敢跟皇帝公開叫板,自然有他的砝碼,他即使朝廷重臣,同時也握有大量兵權(quán)。在皇太極去世后,帝位的繼承人一直都晦暗不明,其中實力最強的兩級分別是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和皇太極的弟弟多爾袞。
鰲拜自然是擁護皇太極長子肅親王的,他曾在朝堂上帶領(lǐng)了親軍環(huán)繞宮殿,按劍而起說,他們這些臣子是誓死都要擁護先帝之子的,好來報答先帝的恩情,如果有人想跟他們作對,不惜以刀兵相見。
這句話其實是說給多爾袞聽的,給多爾袞一個下馬威。而多爾袞果然也顧忌到這里了,就不敢太過明目張膽的爭奪帝位了。他自己不能上位,就提出擁立皇太極之九子福臨為帝,雙方都接受了這個折中的意見,福臨即位,也就是順治皇帝,當(dāng)時還面臨著反清復(fù)明的威脅,而鰲拜在鞏固大清地位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xiàn)。
多爾袞與鰲拜的斗爭也沒有結(jié)束,多爾袞與豪格為對手,而鰲拜擁護的正是豪格,兩人也展開了斗爭。多爾袞是個能力極強的人,他攝政期間,就想方設(shè)法地迫害鰲拜。鰲拜受到多爾袞的迫害總共有三次。
這第一次就是順治初年,當(dāng)時,鰲拜跟隨阿濟格四處征戰(zhàn),屢立奇功,但是阿濟格是順治帝的叔父,非常看不起他的侄子,時常蔑稱他為“孺子”,阿濟格傳示諭令時就有“孺子”之語,鰲拜負(fù)責(zé)傳令時顧忌到親王的面子,就沒有上傳,結(jié)果遭到了處罰,幾乎被革職。
第二次是在順治五年間,鰲拜等人擁立豪格之事被告發(fā),多爾袞借這個風(fēng)波大做文章,鰲拜也被論死,被革職為平民。連皇太極剛剛死后,就有人告發(fā)鰲拜擅自發(fā)兵,可見,這時有人很早就看鰲拜不順眼了,故意在皇太極去世后挑刺,想擊倒鰲拜,從這三番五次的告發(fā)事變上就可以看出,由于鰲拜的行事作風(fēng),及時他有戰(zhàn)功,也會遭到迫害,而鰲拜的人生道路也是充滿了坎坷。
第三次受到迫害是在順治七年,多爾袞生病后,找了個機會治了鰲拜一個包庇之罪,又被論死,后來免死罪降了職位。
鰲拜對皇太極和順治帝的忠心是無疑的,但是他同時也陷在了權(quán)力斗爭的泥沼里,這就是一生三次論死,最后成為皇權(quán)斗爭的砝碼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