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泶褥蟮墓适拢信d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古代的皇帝吃飯是極其講究的,除了吃的好之外,還要有排場。所以,皇上吃一頓飯是很復雜的,規(guī)矩也很多,用多少材料、做什么菜、做多少、再到用什么餐具,都有一系列的流程?;噬系囊徊鸵蠋资啦?,有的是吃的,有的則是用來看的,可以說極盡奢華。但有一位比皇上用膳還要奢侈,就是清朝末期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最大的特點就是愛排面,不管朝廷的財務狀況如何,反正自己的吃喝穿戴絕對不能降低檔次。慈禧的奢侈是出了名的,而且她還對吃的要求更高,更為講究,也就使得慈禧在吃上面的花費要高出很多。
在皇宮里,給皇帝做飯的部門叫御膳房,慈禧為了實現(xiàn)自己對美食的追求,就開了一個“小灶”,是她的私廚叫做西膳房,專門負責慈禧太后每天的早晚兩餐以及點心、小吃等等。西膳房的標準比御膳房還要高,也就是說,慈禧比皇帝還吃得好,排面也更大。
據記載,西膳房所做的菜肴多達四千多種,點心有四百多種,這些則都是慈禧一個人享用。在每次用膳的時候,都要準備幾十道甚至上百道菜,涼的熱的、葷的素的都要有。這些菜不僅要擺滿三個大桌子,而且太監(jiān)宮女們還要站成一排,每人端一道菜,等慈禧桌子上的菜沒有想吃的了,就叫太監(jiān)端上一道新的,想吃就吃兩口,不想吃看一眼就直接端走,或是賞給別人。
除了兩頓正餐之外,點心和小吃也不能少,西膳房中,有將近一半的人是專門做點心的。慈禧特別喜歡吃這些小零食,比如蕓豆卷、豌豆黃、薩其馬、江米條等等。另外奶制品也是慈禧比較喜歡的,如奶油棋子、奶餑餑、奶酪等,都是常備的零食。對于民間的小吃,慈禧也喜歡,只要聽說哪里的什么人做的小吃味道獨特,慈禧就會把他叫進宮里來做,要是還不錯就留在西膳房。
慈禧太后吃的東西講究,那么講究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吃的必須是精華?,F(xiàn)在人們都說,吃西瓜吃中間的那一勺是最甜的,而慈禧早就開始這么干了。慈禧太后吃西瓜,每個西瓜只吃一口,就是最中間的那一勺,剩下的就扔掉。據說慈禧一天能吃掉三百多個西瓜,都是這么吃。
慈禧有時候還會吃雞爪,但雞爪的肉不多,慈禧太后也不能沒吃相的抱著雞爪啃,吃雞爪也只吃精華。雞爪哪里是精華呢?就是雞爪中間圓鼓鼓的那一小塊,這個地方是雞爪肉質最好的,口感很好,而且沒有骨頭,吃著也方便,所以慈禧就吃這一塊。
這么鋪張浪費,但慈禧卻從來沒有降低檔次,就連列強侵華時,賠了那么多白銀,慈禧也照吃不誤。據記載,慈禧吃一頓飯大概要花費二百兩銀子,是一個普通家庭一年都吃不了的。就這樣慈禧無盡奢侈,貪圖自己享樂,最后終于把清朝給徹底吃完了。
每當我們提起清朝時期的傳奇女性時,我們總會想到慈禧太后這位人物。而我們對于慈禧太后的印象總會和垂簾聽政所掛鉤,但實際上慈禧太后對于生活的要求非常的精致而且奢侈。哪怕是在簡簡單單的吃西瓜一件事上,也足以彰顯出皇室的風范,但正是慈禧這種奢侈的行為也導致清朝逐漸走向滅亡。慈禧太后在自己17歲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宮中,而慈禧也歷經了4代皇帝。
從道光開始直到光緒結束,慈禧也是咸豐皇帝的妃嬪。當時慈禧太后掌握著清朝真正的大權,而也在這種難以控制的權力之下,慈禧的日常生活也非常的奢靡。夏天天氣炎熱,西瓜也是我們最愛的一種水果之一,而西瓜也有著消暑的作用。不過慈禧太后吃西瓜可和我們平常人吃西瓜不太一樣,慈禧為了能夠吃上一口好瓜,需要命人準備好幾百個。然后再從每一個西瓜之中,挑選西瓜囊最為中間的部分。因為只有這一部分最為可口,甜度最高。至于剩下的西瓜慈禧太后就不管了,要么打賞給下人,要么就直接浪費。也正是這種奢侈的吃瓜行為,才會有網友戲稱慈禧把大清都給吃沒了,要知道那些西瓜可以養(yǎng)活多少人啊。
當然這也只是慈禧太后奢侈生活的一個縮影而已,吃西瓜如此的奢侈,吃飯就更不用說了。御膳房一直都是清朝宮廷御用的食堂,而規(guī)格相當?shù)母呒墸锩娴挠鶑N更是來自天南地北的優(yōu)秀廚師。可是光擁有御膳房還不夠,慈禧太后還另外開了一個私人廚房,而這一個廚房的名字就叫做西膳房。
除此之外,慈禧每一次吃飯的時候都要同時準備幾百道菜。而慈禧坐在餐桌前,由當值的太監(jiān)把每一道菜都從慈禧太后的眼前遞過。當慈禧太后看中了哪一道菜時,則會嘗上一兩口,至于剩下的菜那么更是直接浪費了。慈禧這種吃飯的方式不但是耗費精力,而且還浪費時間,特別是金錢的浪費更是尤為痛惜。但是當時慈禧作為清朝的實際統(tǒng)治者,根本無人可以阻止她的行為。
西瓜只吃一口,一個夏天100噸up,蘋果用馬車拉來聞,一道菜只吃一口,一年就算不修任何建筑照樣吃一支北洋水師。
飲食
太后的奢侈生活,這一點在飲食方面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就拿負責慈禧個人飲食的壽膳房來說,這個坐落在頤和園大戲樓東側的炊事班共由108間房屋組成,占有八個院落,在里面上班的廚師足足有128人!如此大規(guī)模的炊事班別說是供應一個人的伙食,就是伺候一個整編師都綽綽有余了。
按照清朝宮廷的伙食制度,皇帝一天的標準伙食包括:盤肉22斤、湯肉5斤、豬肉1斤、羊2只、雞5只、鴨3只、白菜菠菜香菜韭菜共19斤、各種蘿卜60個、各種瓜每種1個、苤藍及閉蕹菜6斤、蔥6斤、醬和清醬各3斤、玉泉酒4兩、醋2斤、牛奶100斤、乳油1斤、香油1斤、芝麻1合5勺、澄沙3合、白糖核桃仁黑棗各12兩、玉泉山水12罐。慈禧太后的伙食標準最初和皇帝大體相同,但是到后來,隨著自己享受欲的提速,她的伙食標準逐漸超過了皇帝。從數(shù)量來說,僅每天的兩次正餐就有100碗不同的菜肴,正餐之外的兩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至于質量更是沒得挑,這128個火頭夫都是全國數(shù)得著的名廚,手藝精湛,但又各有特長。所用原料是從各地采辦的上品,包括“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等等精品。做菜時候的講究就更多了,譬如豆芽,就要求一根兒一根兒地把豆芽根兒上的須全部摘掉,同時還不能弄斷豆芽本身。慈禧每天吃的都可謂是頂級國宴,云集了眾多名廚、名菜,至于價值,毫不夸張地說,她吃的絕對是“真金白銀”!
有一年,太后想過下火車癮,就把自己龐大的御用炊事班搬上了自己的專列。雖然是在火車上搭建的臨時御膳房,但是無論是人數(shù)還是規(guī)模一點都不湊合,一共占了4節(jié)車廂,其中1節(jié)車廂裝著50座爐灶,每灶負責做兩種菜,共用廚師100名。每餐備正菜100種、糕點水果糖食干果100種。當然,慈禧是貨真價實的凡夫俗子,沒有天篷元帥那樣的海量,所以這么多道菜除了離她本人最近的區(qū)區(qū)幾道菜,其他的基本都是湊數(shù),裝點老佛爺臉面的。這些吃不完的山珍海味待她用餐完畢,或者倒進泔水桶喂豬,或者分給女官、宮女、高級太監(jiān)們打牙祭。
cx本人還是有名的“吃才”,對吃像對美容一樣有研究,這就造成了她對食物過度的講究。就拿她喝的茶來說,為了保證一個“鮮”字,泡茶用的水是當天從玉泉山運來的泉水,所飲的花茶不是經過火焙的茉莉、玫瑰,而是剛采摘的鮮花。鮮花和茶一起泡入茶盅,這樣做出來的茶既有茶香又有花香。茶的質量上去了,飲茶的道具也不能寒酸了,所以慈禧用的茶杯都是上等白玉做成,就連茶托都是純金打造。每次用茶時,還有一套頗為講究的程序。先是兩名太監(jiān)雙手小心翼翼捧著茶托,恭恭敬敬敬送到慈禧面前,然后悠揚地喊一聲:“老佛爺品茗了!”才慵懶地開始喝茶。據清王朝最后一任總管太監(jiān)小德張回憶:慈禧當年一天的宮中費用大致是紋銀四萬兩。這意味著清宮半月之費可購甲午海戰(zhàn)時日方吉野級巡洋艦一艘;兩月之費可購一超級主力艦;一年之費可裝備一支居當時全球六七位的海軍艦隊。
據康有為調查,宮中一切用費都是三七開,這是例規(guī)。即報銷十成之中,三成為實際費用,七成為層層分潤。至于三成是否是真的花費,也并不一定。如慈禧在頤和園賞王公大臣看戲,為防雨搭了個涼棚。這涼棚就報銷了三十萬兩白銀,三七開,實際花費是九萬兩。但一個涼棚無論如何奢華也是用不了九萬兩白銀的。
慈禧時,宮中賄賂公行?;实勖咳諉柊惨淮?,尚索賄五十金,后妃以下各有差別。百官就更不用說,《李鴻章年(日)譜》載,左宗棠在新疆立了大功,返京受兩宮召見。太監(jiān)們要左氏出陛見關節(jié)費三千兩,左宗棠不出,李鴻章代出。召見后,為獎有功,慈安賜以先帝(咸豐)墨晶眼鏡一副。太監(jiān)奉旨頒賜,按例又索禮金數(shù)千兩,左宗棠寧肯不要眼鏡,李鴻章又替他以半價買下了事。
清朝皇家財務與國家財政分開,前者由內務府掌管,后者為戶部掌管。同治四年(1865年)定,大內費用由戶部撥交內務府三十萬兩。僅過三年,同治七年,又加三十萬兩。后內務府每年常向戶部支取二三十萬兩不等。到光緒十九年(1893年),忽降旨以后每年再添五十萬兩,粵海關每年供用三十萬兩,殺虎口、張家口、淮安關所收稅課亦歸內用。此外,戶部每年奉太后十八萬兩、皇上二十萬兩,稱作“交進銀”?;噬系亩f兩于二月初交,太后的十八萬兩,年下交八萬兩,端午、中秋各交五萬兩。
可追問,望采納,謝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秦淮八艷之李香君的生平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