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小編帶來的詩人兼宰相李紳被陷害
他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
但是
這時
張又新是何來頭?難道和李紳有仇嗎?
張又新也是個詩人
其實張又新和李紳并沒有深仇大恨,只是他在黨爭中站在了牛黨一邊
。張又新依附牛黨李逢吉,與李逢吉的一幫嘍啰組成了臭名昭著的“八關十六子”,專門打擊政敵。在張又新的攻擊之下
,李紳被貶為端州司馬。張又新仍不罷休,繼續(xù)給他羅織罪名,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幸好朝廷中的一些老臣站出來為李紳說話,李紳才免得一死。到了唐文宗時期,歷史又出現(xiàn)了逆轉
。即位不久的唐文宗開始打擊舊臣
,而其中曾經(jīng)上書支持立他為太子的李德裕、李紳、裴度等被貶的大臣則被逐漸恢復原職。李紳被一步一步提拔,從河南尹
、便州刺史張又新就很凄慘了
張又新十分絕望
。當年把李紳整得那么慘,差一點要了人家的性命,今天他會放過我嗎?無奈地張又新給李紳寫了一封信
,把自己遭遇的喪子之痛寫入信中,乞求李紳放一條生路。李紳看完他的長文
,仰天長嘆,他對張又新的遭遇心生哀憫。不但沒有報復,反而將他請到節(jié)度使府中,設宴款待。自此以后盡釋前嫌,李紳待張又新如舊友,常有往來。巧的是
,在李府的宴席上,張又新竟然遇到了二十年前深愛過的一個歌伎。二十年一晃如煙
,當年的翩翩公子今日竟成了貶官逐臣,一陣凄涼襲擊了他。宴席后,他賦詩贈歌妓,詩曰:“云雨分飛二十年,當時求夢不曾眠
。今來頭白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李 紳 李紳以舊宰相鎮(zhèn)一方
,恣威權。凡戳有罪,猶待秋分,永寧吳尉弟湘,無辜盛夏被殺。“鋤禾日當午”
這件事不妨從唐朝的科舉考試說起
隋朝和唐初的科舉考試設立了歷史上曇花一現(xiàn)的秀才科
韓愈24歲的時候,第4年參加考試
上千考生角逐十幾個進士名額
步入仕途后,韓愈一向不遺余力地舉薦人才
,經(jīng)他保舉、提攜而獲得進士出身或者官職的人不在少數(shù)。寫下婦孺皆知的《鋤禾》的詩人李紳就是其中之一。
一?封信成就9個人的前途
,李紳在列李紳比韓愈小4歲
,大約在貞元十七年(801年)赴長安應試的時候認識了韓愈。從相關史料來看,兩人的交情不深。韓愈與人相交從來不看對方的財富與地位如何,“榮悴不易”貞元十八年,時任太學四門博士的韓愈寫了一封信《與祠部陸員外書》
陸員外是韓愈的朋友陸傪,當時主持進士考試的人叫權德輿
韓愈在信中向陸傪極力推薦了侯喜
韓愈說他們的文才或者品行都有過人之處
,如果錄取他們,必定會得人心,也得到了賢才。《韓昌黎集》的批注中提到,“……劉述古以二十一年
,李紳以元和元年,張后馀、張苰以元和元年,獨韋群玉不見于記,皆相繼登科,非公(韓愈)薦進之力歟?”也就是說
,韓愈這次舉薦的10個人里,除了韋群玉未見記載,余下9人先后都考取了進士。雖然他們并不是在同一年被錄取的,但這歸功于韓愈屢次向朝廷舉薦他們。接下來
,《韓昌黎集》的批注里又說,“宜當是時,皆爭為韓門弟子也?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總之,李紳等9個人進入仕途都應該感謝韓愈
。而李紳后來官做大了,似乎早忘記了韓愈的恩惠,兩人之間爆發(fā)了一場口水戰(zhàn)。
宰相設局的韓
、李之爭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因鎮(zhèn)州兵亂
,吏部侍郎韓愈只身前往斡旋有功,調(diào)任京兆尹,并被朝廷特意授予御史大夫一職。御史大夫在唐朝很少設立,通常都是御史中丞主事
。御史中丞主抓官員風紀,比御史大夫職務高。并且,按照慣例,京兆尹上任之后,要到御史中丞處述職,也就是“臺參”?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時任御史中丞的正是李紳
,問題就出在這里。李紳和韓愈一樣,都好與人爭辯。不見韓愈來述職,李紳認為對方眼中沒有他這個御史中丞,立刻上書彈劾。韓愈則告訴他,朝廷有旨,本官無需臺參。
李紳認為這不合規(guī)矩,兩人你來我往
,上書爭論不休。兩位朝廷高官的紛爭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很快
,朝廷的處理結果下來了,各打五十大板,韓愈和李紳都被免職。韓愈改任兵部侍郎,李紳調(diào)離京城,出任浙西觀察使原來,當時因科舉考試引發(fā)的“牛李黨爭”初現(xiàn)端倪
因為李逢吉很了解韓愈和李紳的脾氣
風波后續(xù)
,孰是孰非事后
,韓愈和李紳都面見唐穆宗謝罪。本來唐穆宗對宰相擬定的處理結果沒意見,因為浙西觀察使是封疆大吏,皇帝以為李紳也想到地方去。沒想到李紳卻哭著說不想離開京城。于是唐穆宗下令,讓李紳擔任兵部侍郎,韓愈回到吏部繼續(xù)擔任侍郎。事情就這樣結束了
。不過宰相李逢吉也沒有完全白忙活,畢竟他讓李紳離開了更礙眼的職務。如果撇開李逢吉導演的這場戲不談
,韓、李的“臺參”之爭究竟孰是孰非呢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6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公開在朝堂指責宋仁宗
下一篇:
,遭叛徒出賣被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