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一位屢試不第的窮酸秀才,偶然看到一份宣傳天主教的小冊子,自此以后便潛心鉆研,創(chuàng)辦了“拜上帝教”。創(chuàng)辦這個邪教組織的就是洪秀全,雖為邪教,但聲勢壯大,而且他逐漸把這支隊伍發(fā)展成為了太平軍。最終與清政府對抗了一段時間,但以失敗而告終了。今天要說的不是洪秀全,而是他的隊伍中的一位將領。這位將領名叫陳玉成,人如其名,陳玉成長相極好,曾被當時的外國人看作是最漂亮的中國人,堪稱是太平天國最年輕的名將。他后來被封為英王,據(jù)史料記載,太平軍敗亡后,陳玉成被俘虜,勝保的部下負責審問他,其人曾經這樣描述陳玉成的外貌:“貌極秀美,長不逾中人,二目下皆有黑點,此四眼狗之稱所由來也。吐屬極風雅,熟讀歷代兵史,侃侃而談,旁若無人?!?/p>
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在趙烈文(曾國藩的手下)的日記《能靜居士日記》中看到對陳玉成外貌的描寫,他說陳玉成“貌甚秀美”。從以上兩種史料來看,陳玉成的長相應該不是徒有虛名,不敢說他是男神級別的人物,但最起碼也算得上是個美男子吧。當然,史料中也有對這位美男子相貌的詆毀之辭。在張德堅所編寫的《賊情集要》中,他這樣描述陳玉成:“年十九歲,身軀矮小,面白而方,巨口無髭,兩眼下有黑斑兩塊,群下譏為四眼之人。窮兇極惡,嗜殺無厭,舍死苦戰(zhàn),攻城陷陣,矯捷先登,為敵之最恨?!?/p>
張德堅把陳玉成看成是一個丑人、惡人,認為他奇丑無比,并且很兇殘。這樣的看法與大多數(shù)史料的記載大相徑庭,這是為什么呢?其實,考察一下張德堅的背景就可以知道答案了。張德堅是湘軍,是曾國藩手下的人,而且他的身份比較特殊,他在湘軍內部擔任的是情報收集人。因此,他的言論就是湘軍洞察外界消息的窗口,如果他把陳玉成說的極英俊、極威武,不是相當于在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嗎?拋開陳玉成的長相不論,我們現(xiàn)在來看看他的主要功績吧。畢竟他能當上英王憑的是自己的真本事,而不是顏值,在戰(zhàn)場上顏值不起任何作用。
陳玉成1836年出生的,其實在這之前,他的名字叫做陳丕成。十五歲的時候,陳玉成和叔父一起參加了廣西金田起義,因為年紀小,所以他當時進入童子軍中,成為童子軍的一員。后來,太平軍定都南京,陳玉成負責掌管軍糧。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陳玉成能主管軍糧,可見洪秀全對他的信任和器重。1854年,太平軍攻打清軍,清軍閉城死守,太平軍久攻不下。于是,陳玉成身先士卒,帶著五百精兵強將縋城而上,大破敵軍。因表現(xiàn)突出,他也被提升為殿右三十檢點,他在戰(zhàn)場上展示的高超槍法,也因此而獲得“三十檢點回馬槍”之美名。
陳玉成為太平天國做出的最大功績是拔掉了清軍的江南大營。他在石達開、秦日綱等人的協(xié)助下,血戰(zhàn)了幾天幾夜,取得勝利。物極必衰,人和事大致都是如此,就在他走上人生巔峰不久之后,廬州就被圍困了。他原本打算棄城而逃,去找西北軍,結果遭叛徒苗沛霖出賣被俘。他一時糊涂,最終中了計,自己被擒獲。他被抓后,沒過多久就被凌遲處死了。那時的他26歲被割1000刀而死,熬了三天才痛苦的死去。但臨死前,仍發(fā)出了絕響:“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68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