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三國中的劉備就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的后裔,一直打著“光復漢室”的名頭,但中山靖王的兒子就非常的多,劉備的身份想假冒也不是什么難事。那么劉秀是不是也是冒充的呢?
事實上劉秀的來歷,還真的有跡可循。劉秀的祖輩為漢景帝的兒子,長沙定王劉發(fā)。漢景帝有一次臨幸一位宮女唐氏,這位宮女懷孕后就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劉發(fā)。
劉發(fā)后來被分封到長沙,成為了長沙定王,是長沙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史書上也記載了劉秀這一脈的家譜,長沙王的十三子被封為劉買舂陵節(jié)候,劉買的兒子劉回為巨鹿都尉,劉回之子劉欽有三子三女,劉秀就是劉欽最小的兒子。這個家譜可以清晰地表明劉秀確實是西漢的皇室后裔。
劉秀出生于洛陽縣,當時劉秀出生的時候,整個行宮都被紅光給籠罩,而且當?shù)氐募魏淘谝桓o上長了九條穗,這樣的事情也是人們第一次見到。當時就有人說,劉秀將來必定會成就一番大事業(yè)。劉秀是劉邦的第九世孫,這也是屬于旁支一脈。劉秀的父親在他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也成了一個孤兒。之后劉秀一直都是由叔父撫養(yǎng)的,因此也成為了一個平民。在新莽末年,劉秀趁勢而起,他決定舉兵起義,從而也加快了王莽政權(quán)的滅亡。后來劉秀登基稱帝,建立起了東漢。劉秀登基以后,結(jié)束了各地政權(quán)割據(jù)的局面,統(tǒng)一了天下。
如今的網(wǎng)友也戲稱劉秀是“位面之子”,而沒有在意他的西漢后裔身份,王莽那樣的梟雄都讓劉秀給打敗了,可見劉秀能力確實很強。就連毛主席都評點劉秀是“最會打仗,最會用人,最有學問”的皇帝,擔得起這樣評價的皇帝也沒有誰了吧。
劉備不是劉秀的后代。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而劉秀是長沙定王劉發(fā)的后代,但都他們是漢景帝的后代。
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后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后參與鎮(zhèn)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先后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后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秀,即漢光武帝,字文叔,南陽郡蔡陽人,生于陳留郡濟陽縣濟陽宮 。中國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廟號“世祖”,謚號“光武皇帝”。
當初,漢高祖劉邦在秦末紛爭中尤其是在與項羽的爭奪戰(zhàn)中最終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劉漢王朝。但劉邦怎么也沒有想到,將漢王朝截為兩段的不是他死前忌憚的呂雉,而是另一個女子,即王政君。王政君的歷史功績這里暫且不提,只說另一樁事,那就是權(quán)傾朝野的王氏外戚。
眾所周知,劉秀是白手起家,雖頭頂著皇族后裔的高帽,但因劉邦的那個子孫們實在太會生,之后的漢武帝又搞了一個削藩,由此,到了劉秀這一代,他雖說是一個皇族,但已與貧民無疑。因此,劉秀雖憑借著自己的本事登基稱帝,可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為了讓自己的皇位坐得穩(wěn),他也只能是聽從大司徒戴涉、大司空竇融等人的建議:“宜以宣、元、成、哀、平五帝四世代今親廟,宣、元皇帝尊為祖、父,可親奉祠,成帝以下,有司行事”,就是認漢宣帝為祖父,漢元帝為父親。
因此,如若從法統(tǒng)上來說,漢宣帝劉詢就是劉秀的祖父,史皇孫劉進是劉秀的曾祖父,戾太子劉據(jù)是劉秀的高祖父,而戾太子劉據(jù)是劉徹的兒子,也就是說漢武帝劉徹就是漢光武帝劉秀的天祖父。
所以,如果按照法統(tǒng)上的身份來說,身為漢武帝劉徹的來孫,漢光武帝劉秀自然就是劉徹的后代。
其次,是倫理上的關系。
劉秀生父是南頓縣令劉欽,祖父是巨鹿都尉劉回,曾祖父郁林太守劉外,高祖父是舂陵節(jié)侯劉買,天祖父是長沙定王劉發(fā)。長沙王劉發(fā)的父親是漢景帝劉啟,也就是說劉發(fā)與漢武帝劉徹是兄弟關系,但因劉發(fā)的出生時間不詳,所以暫不可知他們誰是哥哥,誰是弟弟。
因暫不可知誰是哥,誰是弟,但可以肯定的是劉發(fā)與漢武帝劉徹是兄弟關系,所以可以肯定的是漢武帝劉徹可能是劉秀的叔天祖父,也有可能是伯天祖父。
如此,如若以倫理上的關系來說,漢光武帝劉秀只是劉徹的侄來孫,所以并非是直系后代,而只是親戚關系。
漢武帝劉徹和光武帝劉秀都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皇帝,兩人雖然都是漢朝的皇帝,但卻生活在不同時期,一個是西漢的皇帝,一個是東漢的皇帝,那么,這兩位皇帝之間有沒有什么關系呢?
當初,漢高祖劉邦在秦末紛爭中尤其是在與項羽的爭奪戰(zhàn)中最終笑到了最后,建立了劉漢王朝。但劉邦怎么也沒有想到,將漢王朝截為兩段的不是他死前忌憚的呂雉,而是另一個女子,即王政君。王政君的歷史功績這里暫且不提,只說另一樁事,那就是權(quán)傾朝野的王氏外戚。
漢王朝的外戚干政在王政君時期尤為嚴重,正是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在后來篡奪了漢室江山。好在王莽篡奪的并不徹底,漢王朝死而復生,仍舊是劉邦的后代重新奪回了皇權(quán),將漢王朝的國祚給續(xù)上了。
這個重新立國的皇帝就是光武帝劉秀,人們提起劉秀,大部分會冠以“位面之子”的稱呼,因其太過幸運。草根出身的劉秀能在那樣一個年代抓住機會,成為改變漢朝歷史的皇帝,這樣的幸運其實想來也并不能單純靠運氣,能成為真正的中興之主自然有他自身的原因。
因其在后世被稱為光武帝,所以很多人認為這代表的是他是光復漢武帝的人,這種說法就很有點硬扯上關系的意思了,劉秀被稱為光武帝,只是因為“光”和“武”是他的謚號。
周朝開始出現(xiàn)謚號開始,皇帝以及諸侯王們在死后就被加上謚號,然后用謚號來稱呼這個人,比如周幽王、周平王、齊桓公、晉文公等等,雖然秦始皇一度廢止了謚號,但漢朝時期又重新開始定謚號。
劉秀死后,其子漢明帝劉莊為父親定的謚號是“光”和“武”,這兩個謚號能很好的概括劉秀,即“能紹前業(yè)曰光”;“克定禍亂曰武。”。所以和漢武帝沒有關系,當然漢武帝的謚號也是“武”,但這兩個“武”也并非一個意思,漢武帝的謚號“武”更多的是取“威強睿德曰武”之意。
那么,劉秀是不是漢武帝的后代呢?也不是。實際上劉秀和漢武帝劉徹都是漢景帝的后代。漢景帝劉啟有14個孩子,栗姬生了三個兒子;程姬生了三個兒子;賈夫人生了兩個兒子;唐姬生了一個兒子;王娡生了一個兒子,王皃姁生了四個兒子。
我們知道,王娡的兒子就是劉徹,而唐姬生的兒子就是劉秀的五世祖劉發(fā)。劉徹能繼位其實也靠了很大的幸運,因為原本太子是栗姬所生的長子劉榮。但是栗姬因為不愿意和館陶公主結(jié)親,而生生將兒子從太子之位上拉了下來。
當時館陶公主就是想讓自己的女兒陳氏做皇后,既然劉榮不能娶陳氏,那就換太子,她和王娡達成同盟,聯(lián)合起來讓劉啟廢了太子劉榮,而讓年僅七歲的劉徹登上了太子之位。劉徹被封為膠東王之前,劉發(fā)就已經(jīng)被封為長沙王。
不過因為唐姬的存在感比較弱,并不得劉啟的寵愛,連帶著劉發(fā)也不怎么被劉啟喜歡,所以這個長沙國的地盤也是很小,比之其他的皇子,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好在劉發(fā)在劉啟去世之前又為自己的長沙國爭取了三郡。劉發(fā)有十六個兒子,劉發(fā)去世之后,其長子劉庸成為長沙王。
但這種情況很快改變,就在劉庸當上長沙王大約兩年后,漢武帝劉徹頒布推恩令,“于是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币簿褪钦f,諸侯王將土地再分封下去,分給子弟,這就導致地盤越分越小。
比如劉庸本來擁有完整的長沙國,但是推恩令一實行,他就要將自己的弟弟們都分封出去,也就是將長沙國的土地分成很多份,給他們,讓他們成為列侯。
劉秀的四世祖劉買也就是劉庸的十三弟,被封為舂陵節(jié)侯,也有了自己的土地,等到劉買有了兒子,再將自己的地盤分封出去,這樣土地越來越少,時間一長,后代就啥都沒有了,還能在官場上混個小官已經(jīng)是不錯了,別的是不能奢望了。
再加上西漢末年動亂不止,所以西漢末期,原先的那些諸侯王的后代們大部分都已經(jīng)是普通老百姓,對漢王室構(gòu)不成任何威脅了。光武帝的父親劉欽只是個小縣令,但因為他去世的早,劉秀九歲就成了孤兒,真正成了啥也沒有的普通百姓。
長大后成了一個莊稼漢,終日與莊稼打交道,但畢竟也是漢室血脈,雖然這血脈傳到劉秀已經(jīng)極為淡泊,但骨子里的那種不甘于人后、舍我其誰的種子還在,所以才會在后來起兵,然后成為東漢的建立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9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知道嗎,蒙金中都之戰(zhàn)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