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的“兩會”很注重民主氣氛,“代表們”敢直抒胸臆,有人甚至敢在朝會上當面指出皇帝的不是,如果“代表”總是投贊成票便是不負責任的行為,可能會遭到皇帝的訓斥和查辦。在“集議”上,議案也很難“一致通過”,有時還會出現(xiàn)“經(jīng)年不決”的現(xiàn)象。
古代“兩會”是什么樣的
從制度層面來說,現(xiàn)代“兩會”制度為共和國首創(chuàng),古代中國是沒有的。但是如果從議事形式來講,古代中國也有類似的形式。當然,古代中國的國家議事體系與現(xiàn)代是有本質區(qū)別的。
古代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家天下”,皇帝自稱天子,其實他是真正的明白人,知道“一個人拍腦袋”的局限性,于是有了“朝參”和“集議”?!俺瘏ⅰ庇纸小俺瘯?,集議也稱“議會”——這便是古代中國的“兩會”制度。
“朝參”由皇帝親自主持,是小范圍的。原本是百官進入皇帝的辦公大廳(朝廷)參拜皇帝的一種形式,古裝戲中常出現(xiàn)的君臣在朝廷上問答的場景,其實就是“朝會”。一般在進行重要的人事任免和重大的工作安排、典章頒布時,皇帝都會開“朝會”。
有資格參加“朝會”的都是相當于現(xiàn)今中央政治局常委、委員級別的“三公”、“九卿”;最低也得是副廳級的正五品官員。“朝參”實是一種御前會議或內閣會議,有點類似于今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時間不長,但相對頻繁。到了唐代,“朝參”變成了“常參”,每日或隔日舉行,成了制度化。
“集議”則由“三公”們或地位相當于“三公”的大臣主持,皇帝一般不參加。集議實際上是應皇帝的要求或同意才開的,其規(guī)??纱罂尚。瑓叩姆秶瘸瘏碗s。集議通過的議案都是要認真執(zhí)行的,與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功能有點接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9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