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漢武帝和劉弗陵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漢武帝總共有6個兒子,為何選用了一個8歲的孩子繼位?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封建王朝也存在了好幾千年。而有封建王朝就自然有領導者。而封建王朝的領導者就是所謂的皇帝。中國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許多的皇帝,有的具有大將之風,十分的賢德善于打理政事,而也有一些皇帝荒淫無度,殘暴肆虐,毀了自己先祖的百年基業(yè)。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漢朝一個特別賢明驍勇英武的一個皇帝。那就是漢朝的第七個皇帝——漢武帝。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十分有勇有謀,十分有謀略的皇帝。漢武帝劉徹十分的英明賢德,善于治國。漢武帝擴大了漢朝的國土。繁榮了漢朝的文化。而這樣一個偉大的皇帝。卻在選擇繼承者上犯了難。
漢武帝劉徹只有六個兒子。其中有位皇后生的太子劉據(jù)。還有王夫人生的皇子和李姬生的兩個兒子。李夫人也有一個兒子??墒菨h武帝最后卻選擇了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為皇上。這是為什么呢,他明明有那么多年輕有為的兒子。最終卻選擇了最年幼的一個。
原來是事情這樣的,先前漢武帝的太子劉據(jù)因為政事發(fā)生了一些糾紛,所以自殺了。而漢武帝的三皇子又因為被漢武帝察覺了他的野心,企圖逼宮所以三皇子讓漢武帝失望到底。而李夫人的兒子因為李夫人的哥哥投靠了匈奴背叛了漢朝,而不能被立為皇子。而此時年幼的劉弗陵便侵入了漢武帝的視野。
劉弗陵的母親趙婕妤十分的受漢武帝的寵愛。而且,尚且年幼的劉弗陵從小便展現(xiàn)出驚人的才華和強健的體魄。這一點讓漢武帝聯(lián)想到了年幼的自己。劉弗陵如同年幼的自己一般的聰慧驍勇,于是漢武帝便立劉弗陵為太子,在他死后繼承皇位。
劉弗陵出生和別人不一樣。據(jù)史記載,劉弗陵和上古的堯帝一樣都是在娘肚子呆了十四個月才出來。他的媽媽勾弋夫人以?奇女子氣?而得劉徹的寵愛。老夫少妻,恩愛無比。劉徹是典型的老來得子(劉徹62歲時生劉弗陵),所以特別喜愛劉弗陵,有意傳位于老疙瘩。就命令宮庭畫家畫了?周公輔成王?的這么一幅畫送給掌軍權(quán)的大臣霍光,向群臣暗示,欲立劉弗陵為皇太子。
劉徹這么想了,也這么做了。劉徹的三兒燕王劉旦上書父皇,毛遂自薦,劉徹大怒,殺其使者,削其三縣。大將軍李廣利和劉大丞相私謀擁立昌邑王劉老五,結(jié)果一個被逼投奔匈奴,一個被腰斬。劉徹為防止自己死后主少母壯、勾弋效仿呂后,將劉弗陵生母勾弋夫人賜死??蓱z的劉弗陵八歲剛當上皇帝,就成了沒媽的孩子,只能晚上沒人時低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霍光像
南宋洪邁評價說:漢昭帝年十四,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書之詐,誅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稱其明。
劉弗陵還是遺傳劉徹的基因,在大臣霍光的輔佐下也算是個好皇帝。開創(chuàng)了?昭宣中興?,史稱?百姓充實,四夷賓服?。
曹丕說:夫孝昭,父非武王,母非邑姜,體不承圣,化不胎育,保失仁義之德,佐無隆平之治,所謂生深宮中,長婦手矣,德與體并,智與性成。
(曹丕一反當時社會高成而下昭的觀點,認為昭帝優(yōu)于成王。曹丕指出成王生長于優(yōu)越的環(huán)境中,卻疑懼周公,直到打開《金縢》才幡然醒悟。而昭帝雖處于一個充滿危機的環(huán)境里,卻?德與性成?,堅定地信任霍光。曹丕充分強調(diào)昭帝對霍光的信任,令成王相形見絀。)
最后,千萬別以?父非武王,母非邑姜?就妄斷劉弗陵不是漢武帝親生的。
誰叫他逼死了長子,二子早逝,三子玩命地折騰,四子荒唐,漢武帝瞧不上,五子攤上個不省心的舅舅,最后被連累,郁郁而終。最后漢武帝看來看去,只有8歲的六子劉弗陵還不錯,當然那時已經(jīng)70歲的漢武帝也別無選擇了。
戾太子劉據(jù)漢武帝生劉據(jù)的時候已經(jīng)29歲,算是古代帝王中,晚育的代表了,因此劉據(jù)的降生讓漢武帝欣喜不已,漢武帝對劉據(jù)是百般疼愛,從小就把他當作儲君培養(yǎng),對他期望頗深。劉據(jù)在漢武帝的愛護,以及母族衛(wèi)氏的支持中,很順利地走上了太子之位,成為西漢的儲君。按理說劉據(jù)是漢武帝中意的儲君,他本人也比較賢明,應該會順利繼位,成為西漢一代明君??上h武帝晚年與劉據(jù)政見不合,最后到了離心離德的地步。再加上小人挑撥,父子之間的關系非常差,差到一次小人誣告中,劉據(jù)害怕不能自辯清白,就直接起兵自保了。結(jié)果漢武帝盛怒,出兵鎮(zhèn)壓,劉據(jù)兵敗后,只能自殺謝罪,就這樣漢武帝逼死了自己最優(yōu)秀的儲君。
無奈之選漢武帝一生有6個兒子,不算一個多子的帝王,但也不算子嗣單薄,也就是說劉據(jù)死后,漢武帝還有不少幾個兒子,可以挑選為儲君。當時漢武帝的次子早已去世,三子成為最適合的儲君,而且三子也是這么認為的,于是這貨就上書漢武帝,提醒他老爹記得立他為儲君,漢武帝差點沒氣過去,直接回信三子,死心吧,儲君之位沒你的份,為此三子還鬧出造反的鬧劇,漢武帝就更加厭惡這個兒子。
而他的四子是個尚武之人,但不喜讀書,也就是個沒什么腦子的武夫皇子,這樣的皇子要是成了儲君,估計西漢不亡,也得走下坡路,所以漢武帝瞧不上四子,最后他可以挑選的儲君,就只能在五子與六子之間了。當時六子劉弗陵還年幼,一個小娃娃看不出品質(zhì),可五子卻已成年,并且確實也比較優(yōu)秀,按理說漢武帝該選這個成年優(yōu)秀的皇子??善遄佑袀€急功近利的舅舅將軍,也許是害怕夜長夢多,五子的舅舅擔心戾太子事件再次發(fā)生,于是這貨聯(lián)合丞相弄了個謀反,結(jié)果可想而知,他們失敗了,這貨跑到了匈奴,算是逃出生天了,可他卻坑死了自己外甥。從此以后漢武帝對五子心生芥蒂,五子也因此郁郁寡歡,不久就病逝了。
也就是說最后漢武帝基本上沒有選擇了,除了劉弗陵以外,他沒有皇子可以繼承皇位了,所以漢武帝才會立劉弗陵這個孩子為儲君。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西漢是一個非常強盛的王朝。而西漢的強盛,自然離不開眾多君主的努力。比如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等,都是非常有作為的皇帝。其中,就漢武帝劉徹來說,創(chuàng)設刺史制、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削弱地方藩王。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并設立太學。并且,衛(wèi)青、霍去病等名將則在漢武帝時期建功立業(yè),重創(chuàng)匈奴,促使西漢王朝的疆域和實力都來到了一個巔峰。當然,到了漢武帝在位后期,自然需要選擇合適的繼承人了。值得注意的是,漢武帝總共有六個兒子,在嫡長子繼承制下,古代皇帝往往會優(yōu)先選擇嫡長子來繼位。那么,問題來了,漢武帝有六個兒子,各個都很優(yōu)秀,為何最后選擇劉弗陵繼位呢?
首先,就劉弗陵來說,是漢武帝的小兒子,也即在他上面,還有五個兄長??赡軇⒏チ暌矝]有想到,自己會有機會繼承西漢皇帝之位。對于他的五個兄長來說,其實各個都比較優(yōu)秀,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這五個人在皇位爭奪中相繼出局,從而讓劉弗陵笑到了最后。
長子劉據(jù)
長子劉據(jù),是漢武帝和衛(wèi)皇后所生。作為嫡長子,劉據(jù)繼承皇位,顯然是名正言順的。對于這一天,漢武帝也是認同的,所以在他六歲的時候,就冊立他為太子。在史料中,劉據(jù)是一位性格寬厚溫和的太子,如同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一樣,獲得了朝臣的擁護和支持。但是,因為被小人陷害,長子劉據(jù)被牽連到“巫蠱之禍”中,被迫起兵,最終兵敗自盡。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劉據(jù)起兵不是謀反,而是為了自保。但是,不管怎樣,劉據(jù)自從被牽連到“巫蠱之禍”時,就注定了凄慘的結(jié)局了。
次子劉閎
對于漢武帝的次子劉閎,死在前太子劉據(jù)之前,因此,他并沒有參與到西漢皇位的爭奪中。
三子劉旦
在筆者看來,因為漢武帝前兩個兒子的去世,三子劉旦自然可以順位繼承,成為下一任太子人選。但是,在劉據(jù)去世后,三子劉旦太過著急了,他竟然上書給劉徹,要求到京城護衛(wèi)漢武帝。就這樣,史料中給出“能言善辯,廣有謀略”的三子劉旦,最終敗給了缺乏耐心這一性格。在得知三子劉旦要來到京城的消息后,本來就在氣頭上的漢武帝,可謂勃然不怒,從而削去了他三個縣的封地,這等于告訴天下,三子劉旦在太子之位的爭奪上出局了。
四子劉胥
四子劉胥雖然比較聰明,但是,因為太喜歡玩了,所以不討漢武帝劉徹的喜歡。所以,漢武帝劉徹在選擇新太子的時候,沒有考慮聰慧但又愛玩的四子劉胥。
五子劉髆
對于五子劉髆,也比較優(yōu)秀。雖然不知道五子劉髆是否覬覦太子之位,但是,他的舅舅李廣利是比較著急的。在漢武帝前幾個兒子相繼出局后,李廣利也缺乏足夠的耐心,準備密謀冊立五子劉髆為太子。正所謂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強,在事情敗露后,不僅參與奪嫡之爭的李廣利被迫投降匈奴,對于五子劉髆,自然也被漢武帝劉徹給排除在外了。
最后,劉弗陵的五個哥哥相繼落敗和出局,所以,盡管是漢武帝六個兒子最小的一個,但是,不爭不搶的劉弗陵,最終在漢武帝臨終前被立為太子,繼位為漢昭帝,因為已經(jīng)沒有其他合適的人選了。漢昭帝即位后,因年幼,遵從武帝遺照,由霍光輔政。燕王劉旦等陰謀叛亂時,劉弗陵和霍光君臣相互信任,從而平定了叛亂,確保了西漢王朝的穩(wěn)定。
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因內(nèi)外措施得當,漢昭帝使得漢武帝后期遺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漢王朝衰退趨勢得以扭轉(zhuǎn)。因此,漢昭帝在位期間,西漢王朝的國力開始得到了恢復,為“昭宣中興”揭開了序幕。對此,你怎么看呢?歡迎留下你的觀點,讓我們一起討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9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