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孫權和劉備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偷襲荊州后,孫權為何要除掉關羽,留下來跟劉備談條件不好嗎?
不提”桃園結義“。在正史里面,劉備與關羽的關系亦天下皆知。魏臣劉曄評價:“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睂O權在達成了戰(zhàn)略目的——奪取荊州3郡,而天下大勢又是吳蜀2弱對1強的情況下,送還關羽,要地不殺人,做人留一線,豈不甚好?
從小長到大的情誼
估摸著,若能還關羽歸蜀。到時諸葛亮等人要勸,也要好勸些吧?;蛘咭躁P羽為質,從政治、經濟或者軍事利益方面向劉備敲敲竹杠,豈不美哉?(參見劉備送于禁還曹丕的例子)再加上,裴松之對“權欲活羽以敵劉、曹”進行過批駁。
認為臨沮距離江陵200多里。前方將領沒有時間請示孫權,定是事先就做好了“羽至即斬”的安排。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了。一句話,為什么孫權要如此堅決的殺關羽,難道他就不清楚這么做會引起的嚴重后果嗎?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關羽的確有很強的軍事才能
近年對蜀漢君臣的抹黑,讓關羽自帶“剛愎自用、驕傲自滿”光環(huán),讓人漸漸忽視了他的軍事才能。事實上,他的能力強悍而又均衡。論戰(zhàn)場指揮:萬軍中斬顏良,說的是能根據不同情況,采取“斬首行動”的審時度勢,同時也體現(xiàn)了個人武勇。
我怕過誰?
襄樊之戰(zhàn),帶著3萬荊州兵,降于禁、斬龐德,水淹七軍(當時一軍約5千人)。在人數(shù)不占優(yōu)的情況下,把戰(zhàn)線從江陵向前“掘進”400余里。再圍曹仁于樊城。捎帶著側翼的徐晃。一人與曹操的幾個名將維持一個均勢,不愧“威震華夏”。
援兵來了?小意思
防御能力:關羽配合周瑜“絕北道”時,手中人馬不過數(shù)千。為完成阻擊任務,在南郡群山谷中預設“鹿角”(防御工事),生生扛住李通、樂進和文聘等人整整1年,給足了公瑾“攻打縣城”的時間。對固定工事構筑也相當優(yōu)異。
接江陵陷落的消息后。關羽的第一反應是:“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北M管自己沒落到好處。但從后來朱然憑借同樣的城防,用5000病弱就抵住曹魏數(shù)萬來看,關羽的經營沒有白費。
水軍能力:和赤壁之戰(zhàn)的曹軍一樣,關羽也是北方人,同樣不習水戰(zhàn),但學習能力卻卓越很多。長坂之戰(zhàn)后,剛到南方的關羽便“乘船數(shù)百艘(與劉備)會于江陵。"若不是“愛軍習武”,怎會指揮這么大一支艦隊?
看我的學習能力如何?
襄樊之戰(zhàn),”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龐德不屈節(jié)而死?!斌w現(xiàn)的是水軍進攻。末了,在不得不退軍的情況下,對樊城的包圍依然是無懈可擊。“然舟船猶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p>
稍微堅持下就垮了
還是劉曄評價:”蜀地雖小,名將唯羽?!耙呀浤暧?旬的關羽,在戰(zhàn)場指揮、水軍造詣、防守能力等各方面已趨爐火純青。得與失,都有可能直接影響2國國力的此消彼長。論個人的戰(zhàn)略價值,不弱于對3郡的控制。
從后世我軍注重消滅敵有生力量,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的戰(zhàn)法而言,孫權若放虎歸山,只會給自己帶來赤裸裸的軍事威脅。殺掉關羽,便消除了直接隱患。既然不能為所用,孫權也只好殺之。
你哭也沒有用
二、關羽在荊州有很強的影響力
關羽之于劉備絕不僅僅是上下級關系,而是集團內部資歷最老的大佬級人物。歷數(shù)先主分兵,一路必為關羽。打個比方,劉備沒有兄弟姐妹,倘若真能奪取天下,異姓封王的第一人也必是關羽(齊王?)。
論威信,亦是都督荊州的第一人選。別張飛了,很多人說換趙云比較穩(wěn)重,其實單提威信,比關羽絕對不如。要了解在一個集團內部,威信看不見摸不著,但在日常行政、工作執(zhí)行、人心凝聚力等方面,絕對是作用明顯。
殺掉這樣一個人,從劉備集團對荊州的影響力來說,絕對是減量。對孫權更好的控制剛到手的荊州來講,絕對是增量。從劉備攻打雒城(公元214年)到呂蒙攻克荊州(220年),關羽守南郡共計6年。
態(tài)度是不是很恭敬呢?
若從赤壁之戰(zhàn)算起(208年),關羽在荊州呆了11年多,在荊州各界的影響力號召力有目共睹。同樣是襄樊之戰(zhàn),關羽不僅僅是戰(zhàn)術指揮無誤,還注重營造有利態(tài)勢為軍事行動服務。如用遙授“印信”的方式,號召梁音起義,牽制曹仁。
后有“梁、郟、陸渾群盜為之支黨”,配合了水淹七軍。負責荊州日常防務期間,先后策動“耿紀、韋晃、陳祎”等在“京兆、鄴”等地起事,沉重打擊了曹魏在邊境的統(tǒng)治控制。你當關羽襄樊之戰(zhàn)只有3萬兵?那也太小看亭侯的群眾組織力了。
即使是南郡淪陷之后,仍有荊州細作準備暗殺呂蒙。《三國志虞翻傳》:糜芳開城投降,虞翻提醒呂蒙,說:現(xiàn)在出城的僅僅是個糜芳,對“城中之人不可盡信”。此時的呂蒙本來剛剛立下大功,狂喜之余,在聽到建議后,遂計從之。
還好聽了你的
果不其然,“時城中有伏計,賴翻謀而不行?!睂O權來說,殺掉關羽,是消除荊州人士“天生劉粉”傾向的重要手段。畢竟羽在荊州盤踞多年,若放虎歸山,他日卷土重來,再來個遙授印信??峙略谄叫袝r空的夷陵,又要多出幾個“沙摩柯”來。
回想當年湘水之盟,劉備拿江夏換南郡,仲謀還覺得劃不來。魯肅在旁提點到:(主公你)剛剛到荊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備,使撫安之。”若放回關羽,也想象得出,派往江陵的東吳郡縣官的剿匪工作量了。
三、關羽也確實是影響吳蜀聯(lián)盟的不利因素
最典型的例子,孫權“嫁兒子”。哦,不,提親。本來是一番好意,關羽咋回的?陳壽雖無羅貫中的語言構思精力,《三國志》說的也是:“羽罵辱其使,不許婚?!泵鎸γ髅嫔系暮靡?,你也用不著踐踏外交禮儀呀!
不許
就算是開腦洞,孫權不安好心,要挑撥離間劉關之間的關系?!巴窬堋薄罢医杩凇薄芭畠阂呀浾勀信笥蚜恕辈缓脝?結果“孫權大怒”:我以主公之軀,聯(lián)你諸侯之姻,你當我江東81州是給不起彩禮錢?
老大受辱,想想即使東吳內部真有一群天生雙標的蜀漢公知。在國內到底還會不會有市場,就得打個問號了?這事幫對方清理了意識形態(tài)事小,拉仇恨于自己一人的做法,自然是替劉備聚集了惡意,為東吳樹好了靶向。
被罵娘打臉的還有東吳第一“蜀分”?!遏斆C傳》:講的是湘水盟約前,魯肅單刀赴會(歷史上不是關羽),和關羽正認真談著呢,“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唯德所在耳,何之常有?!?/p>
當我不是武將,沒有脾氣?
雙方領導在開會,一個不知名的下屬可以隨便插話,結果是把“老實人”也惹毛了:我把你們想得太好了。你們蜀漢從來沒有資格從實力的角度,余下省略若干。“肅厲聲呵之,辭聲甚切?!睕]問題?也看得出此時的東吳群臣,忍得有多久、多狠了吧。
在天下大勢是北方超強的前提下,關羽確實太傲氣?;蛟S無關態(tài)度好壞,孫權都要背刺荊州。可想想關羽在蜀漢二把手的崇高地位,以他動不動就“吳狗”“鼠輩”的那副嘴臉,若放回蜀漢必視此劫為奇恥大辱。
難保回去之后,不在蜀漢集團內部不成立一個“反吳黨”,天天叫嚷著要打回荊州,再惹得邊境形勢一地雞毛?對孫權來說,放回去一個反吳勢力,為自己的外交環(huán)境多一個敵對變量,亦不可取也。
我是勸不住的
對待這樣一個油鹽不進、水潑不入,拒絕聯(lián)盟、鄙視同僚的死硬分子。即使我真是“蜀粉”,客觀站在東吳的角度來看,無論是為了自?;蚴菧p少同盟阻力,無可奈何殺掉,也是一種戰(zhàn)略選擇吧。
至于說自呂蒙始,東吳便北向稱臣,而“欲圖蜀”的,我倒覺得有些牽強了。這不過是嘴上服軟的政治策略罷了。與向劉備求和相同,即使是曹操未死之時,土地上沒讓過半分,質子沒去過1人,再加上本來就是大漢吳侯,隱隱然降漢不降曹的典范啊!
三國史上,有很多次重要的大戰(zhàn),比如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夷陵之戰(zhàn)、漢中之戰(zhàn)等等,都非常精彩,而有一場大戰(zhàn),真打起來,精彩程度也不比這幾場大戰(zhàn)差多少,雙方一度到了劍拔弩張的時候,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然而,最終卻沒有打起來,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件事,發(fā)生在建安二十年(215年),跟荊州有關。
當時,劉備拿下益州,地跨荊、益二州,勢力壯大,孫權眼紅了,也坐不住了,派諸葛瑾跟劉備討要荊州諸郡,劉備吃到嘴里的肥肉,當然不愿意吐出來,雙方談崩了,孫權隨即下令派呂蒙等人率軍兩萬攻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派魯肅率兵一萬駐扎在巴丘,以擋關羽,孫權親自率軍到陸口,統(tǒng)一指揮諸路軍馬。
而劉備方面,也毫不示弱,劉備隨即率兵五萬到公安坐鎮(zhèn),派關羽率軍三萬入益陽,雙方對峙,劍拔弩張,大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先看雙方的兵力對比,孫權方面,至少投入了五萬以上的兵力,其中,呂蒙等人兩萬,魯肅一萬多,孫權親自帶的兵也不下幾萬。
《三國志 吳主傳》記載:是歲劉備定蜀。權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瑾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曰:?吾方圖涼州,涼州定,乃盡以荊州與吳耳。?權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虛辭引歲。?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權大怒,乃遣呂蒙督鮮于丹、徐忠、孫規(guī)等兵二萬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使魯肅以萬人屯巴丘。以御關羽。權住陸口,為諸軍節(jié)度。
而劉備方面的兵力更多,劉備親自帶兵五萬,關羽三萬,投入了八萬多人,和孫權爭奪荊州諸郡。
《三國志 先主傳》記載: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
《三國志 吳主傳》記載:會備到公安,使關羽將三萬兵至益陽,權乃召蒙等使還助肅。
劉備和孫權分別投入了數(shù)萬人馬,局勢嚴峻,眼看就要打起來,這時,曹操跑來幫忙了,而且,曹操還幫了大忙。
劉備和孫權正要打起來,曹操率軍進入漢中,威脅益州,劉備害怕和曹操、孫權兩線作戰(zhàn),于是,派使者向孫權求和,當然,求和是有條件的,劉備下了血本,忍痛割長沙、江夏、桂陽三郡給孫權,自己保留南郡、零陵、武陵三郡,劉備和孫權平分了荊州,雙方以湘水為界,罷兵了。
《三國志 吳主傳》記載:未戰(zhàn),會曹公入漢中,備懼失益州,使使求和。權令諸葛瑾報,更尋盟好,遂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屬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備。
等劉備回去準備對付曹操時,而曹操這時卻撤軍了。接下來,孫權攻打合肥,眾所周知,孫權率十萬大軍,被張遼、樂進和李典以七千人擊敗,孫權還差被活捉了。
拋開合肥之戰(zhàn)不說,單說益陽對峙,劉備和關羽投入了八萬兵力,孫權方面,投入了數(shù)萬人馬,還有魯肅、呂蒙、甘寧、潘璋等眾多名將參戰(zhàn),陣容不小。
這一戰(zhàn)雖然沒有打起來,不過,從這也可以看出,孫權對荊州的態(tài)度,孫權想獨吞荊州,只是,一直沒有機會和實力,如果有實力和機會,孫權絕對會行動的。
而后來的襄樊之戰(zhàn)時,孫權終于等到了時機,趁關羽和曹操死磕,疲勞作戰(zhàn)的時候,在背后偷襲了荊州。如果當時關羽能提高警惕,想想益陽對峙,也許就會提防孫權偷襲了,可惜,關羽大意了。
荊州是決定三國命運之地。這塊地盤位于三國之中,不論誰控制了它,都能夠取得對其他兩國的優(yōu)勢。因此,三個國家都勢在必得。
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運用高超的政治和外交手腕,從孫權那里得到了很大的好處。他先是帶兵占領了荊州的江南四郡,又趁周瑜之死,通過魯肅的斡旋,跟孫權借來了南郡。
這樣一來,孫權耗費錢糧兵馬,最后只獲得了荊州一郡之地,而劉備則占有五郡,曹操占領了剩下的兩郡。這樣一來,劉備到成了赤壁之戰(zhàn)最大的受益者,孫權成了給劉備打工的冤大頭。
孫權當然不會愿意。尤其孫權也是有志天下的君主,他也想統(tǒng)一中原。如果沒有機會統(tǒng)一中原,退其次也要自保。因此,上游的荊州是他最低的底線。孫權先是企圖控制拉攏劉備,想讓劉備為己所用。
可是當劉備進軍益州的時候,孫權明白了劉備決不會屈居人下,就決定將劉備的勢力驅逐出荊州。這樣一來,才能保證自己的自身安全。于是,公元215年,也就是建安二十年,當孫權得知劉備已經平定益州的時候,就派諸葛瑾找劉備索要荊州諸郡。
老奸巨猾的劉備怎么可能答應。他推脫說,等到打下涼州再將全部荊州歸還孫權。孫權說,劉備這是不想歸還荊州,只是用虛辭來拖延時間。于是,孫權直接派人去接管長沙、零陵和桂陽三個郡,可是被關羽的部下趕走了。
孫權因而大怒,派呂蒙率領兩萬人馬取這三郡。劉備急忙親自率領五萬人馬從成都趕到公安,派關羽率領三萬人馬爭奪三郡。孫權也親自進駐陸口,派魯肅率領萬人屯益陽抗拒關羽,呂蒙占領三郡后也率領主力到益陽和魯肅相會合。
在益陽,魯肅和關羽進行了著名的?單刀會?。魯肅和關羽帶領諸將都帶單刀相會。在會晤中,關羽說在赤壁之戰(zhàn)中劉備也出了力,理應得到土地。但是,魯肅說明當時的情況,指出劉備不講信義的舉動,讓關羽無言以對。恰恰在此時,曹操準備攻打漢中。為了保住益州,劉備與孫權講和。雙方最后約定,以湘水為界,湘水以東屬于東吳,湘水以西屬于劉備,重新締結盟好。
在這場沖突中,關羽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他在日后襄樊之戰(zhàn)時的威風。在那次襄樊之戰(zhàn)中,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他在這次沖突中,唯一做出的舉動,還是劉備派他去爭奪三郡。在此之前,他眼睜睜的看著呂蒙占領三郡。在此之后,他率領三萬人馬,和魯肅的一萬人馬相持益陽,可以說是無所作為。為什么會這樣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劉備集團對孫權集團拿回荊州的決心認識不清,過于輕視大意。
劉備和孫權在剛結盟的時候,為了得到孫權的幫助,對孫權加意籠絡。孫權也一時被劉備迷惑,將妹妹嫁給劉備,并且把荊州大部都交給了劉備。
但是,雙方的盟好是建立在互惠互利上的。當孫權發(fā)現(xiàn)自己被劉備利用的時候,不平之心油然而生。而劉備方面則不管不問,只是一意孤行。他們和孫權的理念不同,打著正統(tǒng)的旗號。認為自己是漢室嫡系,以匡扶漢室為號召。
他們并沒有看到孫權也有稱帝的野心,只是把他當成一般的軍閥。劉備、關羽在心中對孫權是鄙夷的,甚至把他們當下屬看待。這是孫權不能忍受的。
因此,孫權最后決定實行自己的全據長江的戰(zhàn)略,把劉備的勢力徹底趕出荊州。他接回孫夫人,派人去索要荊州。在索要無果的情況下,就主動派人去接管三郡。
情況到了這個地步,劉備集團還對孫權的態(tài)度不以為意。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孫權會付諸武力。在整個事件中,荊南的郡縣都被呂蒙傳檄而定。這是關羽無法對東吳的軍事行動做出反應的根本原因。
二、雙方都有意識的避免沖突過于激化,行動謹慎小心。
在這個時候,雖然雙方已經刀兵相見,但是,雙方還是希望和平解決。東和孫權是《隆中對》里的戰(zhàn)略策略,而孫權方面的軍事統(tǒng)帥是主張盟好的魯肅。因此,雙方雖然采取了軍事行動,但還是以對峙為主,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流血沖突。
在這個時候,雙方的主要敵人還是曹操。如果雙方發(fā)生內訌,只能讓曹操漁翁得利。孫權也明白這一點,因此才會對魯肅的?單刀會?的舉動表示默許。
有了魯肅的斡旋,孫權和劉備的主觀需要,雙方的軍事行動以恫嚇為主,沒有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關羽雖然領兵三萬和魯肅和呂蒙對峙,可是在道義上理屈詞窮,也只得放棄武力解決的辦法。
三、劉備的戰(zhàn)略態(tài)勢不利,難以與孫權進行爭奪。
在當時,劉備自己帶了五萬兵馬,而關羽帶了三萬人馬,孫權在前線只有魯肅和呂蒙的三萬人馬。劉備占有數(shù)量上的絕對優(yōu)勢,可孫權為什么敢和劉備進行正面的沖突呢?
除了孫權在道義上占上風,劉備的不利態(tài)勢使得劉備進退兩難。當時,劉備雖然已經占領益州,可是,漢中還沒有拿到手里。西川沒有漢中,如同開著房門的屋子一樣,隨時會被人闖進來。
在荊州,關羽的主要據點是南郡的江陵??墒牵旯聭以陂L江北岸。江陵和襄陽步道四百里,江陵沒有襄陽的屏蔽,就如同西川沒有漢中一樣,受敵不立。
所以說,劉備這個時候所占據的地盤,都面臨著曹操的強大壓力。雖然他率領著八萬人馬,可是在戰(zhàn)略態(tài)勢上,反而不如率領三萬人馬的孫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在劉備的五萬人馬到來前,關羽不敢冒著遭受曹操和孫權兩方面夾擊的危險,輕舉妄動。只有劉備到來后,才接受命令,出兵與魯肅對峙。這個時候,江南三郡都已經被呂蒙所得,為時已晚。
四、曹操參與,雙方握手言和。
曹操當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他趁孫劉兩家對峙的機會,出兵關中,染指漢中。由于上述的原因,如果和孫權火拼,劉備將面臨著滅頂之災。
曹操如果奪取漢中,劉備剛打下的西川馬上就暴露在曹操的兵鋒之下。這樣,西川丟失,荊州再陷入曹操和孫權的夾攻,劉備就沒有立錐之地了。
因此,劉備不得不和孫權講和。這個時候,孫權和曹操也處于敵對狀態(tài),也不想讓事態(tài)擴大。這樣,雙方以湘水為界平分江南土地,比較公平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是,劉備率領主力入川去爭奪漢中,卻沒有重視孫權的態(tài)度。他一廂情愿的以為問題已經解決,沒有亡羊補牢。在孫權投降曹操時都毫不知情,最后導致了關羽被殺,荊州失守。
結語:
關羽雖然軍事才能出眾,在對曹軍作戰(zhàn)中屢建戰(zhàn)功。但是,他為人自矜,狂妄自大,這使得他對東吳過于輕視。這造成了他對東吳的戰(zhàn)略意圖,軍事野心都毫不在乎。使得在建安二十年,也就是公元215年的這一場與東吳的沖突中無所作為。
更為可悲的是,當這一次軍事沖突結束后,關羽依然沒有接受經驗教訓,亡羊補牢。結果在襄樊之戰(zhàn)中,雖然他取得了輝煌的戰(zhàn)果,可卻被孫權偷襲,落得個兵敗身死的下場。
孫權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國君。荊州一直是孫權的一塊心病,名義上是吳國的領地,但是卻被劉備占據著。但是在蜀漢政權建立的初期,孫權偷襲了荊州并且還殺了關羽,這已經徹底得罪了劉備集團。孫權之所以斬殺了關羽是因為偷襲荊州,殺不殺關羽都已經得罪劉備了,而且關羽多次辱罵作為一國之君的孫權,因此,孫權要殺了關羽。
一、偷襲荊州,必有一戰(zhàn)孫權偷襲了荊州之后,已經徹底得罪了劉備了。因此,劉備當時的蜀漢已經成立了,已經有了和孫權掰手腕的能力了。因此,孫權偷襲荊州之后,劉備集團肯定要派兵奪回去的。而關羽在荊州多年,自然對水戰(zhàn)有了很大的熟練度。因此,一不做二不休,得罪劉備就要徹底,就算放生了關羽,也是對于東吳無濟于事,而且還增加劉備軍隊的力量。因此,偷襲荊州之后,關羽被抓之后,死亡是一個定居,雖然劉備集團強大,但是東吳還是要殺了關羽。
二、關羽多次辱罵孫權關羽雖然在歷史上有著很高的聲譽,但是說到底,關羽也僅僅是劉備帳下的一員武將,因此,在地位上孫權是和劉備一樣的,自然要比關羽高一個等級。因此,孫權面對低自己一等的關羽的辱罵,已經是忍無可忍了,作為一國之君的顏面已經受到了很大的挑戰(zhàn)。東吳派使節(jié)也關羽和親,關羽把自己的女兒比作虎女,孫權的兒子是犬子,這嚴重觸犯到孫權的威嚴。等到關羽落到自己的手中的時候,心中的怒火也促使自己要殺了關羽泄憤,還能維護自己一國之君的威嚴。
關羽被孫權捕獲之后,雖然有著一個新生強大的蜀漢政權撐腰,但是因為偷襲荊州已經得罪了劉備集團了,而兩家必有一戰(zhàn)。關羽的生死是改變不了雙方交戰(zhàn)的必然性的,而且還會增加劉備軍隊的力量。而且孫權作為一國之君,面對關羽的辱罵是忍無可忍的,因此,孫權要斬殺關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0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史上最色皇帝,竟連皇太后也不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