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古代太子太傅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xì)介紹,接著往下看吧~古代皇帝加封大臣“太子太傅”,為何基本不用考慮太子的情況?
這個原因很簡單,因為“太子太傅”等“東宮三師”,以及他們的副職“東宮三少”,實際上發(fā)展到后來,就是一個“榮譽稱號”。跟他們教不教太子無關(guān)。
“太師、太傅、太?!边@“三師”本身榮譽是極高的,起源也較早,在《周禮》中,“三師”等同于“三公”的級別,都屬于正一品。“少師”、“少傅”、“少?!边@“三孤”,都屬于正二品級別
前面加上太子,意識就是太子的老師,也就皇帝讓臣子教育輔助國本的意思,這本身該含有了一層皇帝托付未來的意思。
因此非皇帝的近臣、重臣生前是很難享受到這個榮譽的,但是一般功績卓著的干臣通常死后被追贈來享受這種榮譽的也較多。
“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櫭剂x,師、傅、保,都是負(fù)責(zé)教習(xí)、輔佐、顧問太子學(xué)習(xí)文治、武功以及養(yǎng)生生活的職位。“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就是他們的輔助職位。
但是實際上因為這些人都是重臣,本身自己的事情就非常多,基本上是不可能真的有時間進(jìn)宮去給太子教書的。所以這些都是虛銜,相當(dāng)于享受某某某特殊津貼。
而且一旦生前真的被封了“東宮三師”或者“東宮三少”的,千萬別當(dāng)真。真的以為自己有負(fù)責(zé)教育太子的職責(zé),過于關(guān)心國本的事情。
這里有個因為當(dāng)了“太子太傅”,最終萬劫不復(fù)的例子。
康熙11年(1672年),索額圖因編撰《清世祖實錄》之功加太子太傅。但實際上這個時候,康熙并未立太子,因為胤礽還沒有出生,3年后胤礽被立為太子。
因為胤礽是索額圖的外侄孫,所以索額圖對太子上了心了,可以說千里萬事親力親為,手把手教胤礽讀書,手把手叫胤礽拈弓搭箭??梢哉f為胤礽操心操肺,比康熙的胤礽還要好,照顧還要周到。
然而這事情早期并沒引起康熙的重視,但是越往以后,康熙越是覺得問題嚴(yán)重,因為很顯然,索額圖和胤礽已經(jīng)把康熙架到一邊??滴?2年3月,康熙革去了索額圖的這些職銜加以警告,但是索額圖并沒有意識到問題出在哪里。后來因為用的著索額圖,不得已又重新起復(fù)。
一直到康熙41年(1702年),康熙南巡到德州。恰逢胤礽得病,于是召索額圖到德州伺候胤礽。實際上這一次就決定了索額圖的命運,因為康熙認(rèn)為他倆正好趁這次機會密謀推翻自己??滴?2年(1703年),康熙得到高士奇密報,將索額圖打入大牢餓死。而康熙47年,康熙以胤礽要為索額圖報仇的名義,將胤礽廢掉。并且康熙還痛罵“索額圖為本朝第一罪人”。
除了這個例子外,還有幾個少保的例子,凄涼結(jié)局都與國本有關(guān)。
那就是著名的岳飛岳少保,沒事就上書勸趙構(gòu)立國本,完全不顧趙構(gòu)沒有兒子的痛苦;要么就上書苦勸“直搗黃龍,迎回二圣”??傊屭w構(gòu)覺得誰都能當(dāng)皇帝,就是看自己當(dāng)這個皇帝岳飛不順眼。
還有一個就是于謙于少保,朱祁鎮(zhèn)“奪門之變”之后,一考慮到這個于謙就恨得牙癢,當(dāng)初不是于謙擁立自己的弟弟朱祁鈺,自己至于被關(guān)在南宮9年嗎?竟然還要迎立外藩,還不是誰都能當(dāng)皇帝,就是我朱祁鎮(zhèn)不能當(dāng)唄。根子都跟儲位、國本有關(guān),雖然于謙是被冤枉的,但是小人們正是利用了朱祁鎮(zhèn)的這種心理。
揭秘古代皇帝和太子之間的關(guān)系 皇帝死后太子為什么又喜又悲的
皇上駕崩了,太子應(yīng)該是立馬想放一首“就這個feel倍爽”,恨不得所有人都立馬合唱這首歌,來表達(dá)自己爽歪歪的感覺,畢竟,自己就是皇帝了,達(dá)到了真正的權(quán)利之巔,再也不需要小心翼翼的活著,每天慫的跟孫子一樣,誰都不敢得罪,就怕像皇帝告狀,留下不好的印象,要是皇帝一生氣,把自己的太子位置都給扒了,那豈不是欲哭無淚。
太子就是“蛟龍入海,虎嘯山林”了,有人敢頂撞自己,斬了;以前對自己不滿的人,通通隨便找個理由,滅了他丫的,想干什么干什么,其他人頂多對自己建議一番,是不敢頂撞自己的,這可是大不敬的,要誅九族滴!哈哈哈!
前面是喜,緊接著就是悲了,畢竟自己是嫡長子簡培搭,受到皇帝父親的關(guān)愛是最多的,要是皇帝不喜歡自己這個嫡長子,那太子的位子早就被擼下去了。雖然“最是無情帝王家”,但那一般都指的是兄弟鬩墻,為了爭奪帝位你死我活,誰退誰就死,只能拼盡一切來爭奪這高高在上的皇位。
皇帝駕鶴西去了,自己還是太子,按理就要升級成為帝王了,如果其他皇子前來爭奪,那就是反賊,朝廷上下所有的人都會欲除之而后快,想著這么多年來父親對自己的關(guān)心和愛護(hù),真的是悲從心中來,眼淚汪汪掉下去。就算是裝也得哭的死去活來才行,我中原王朝最注重孝道了,天子更要當(dāng)好眾民的表率,一定要嚎啕大哭,哭的快要抽搐方可。
最后就是擔(dān)心了,這個國家就是自己的了,國家是走向繁榮富強,還是走向衰落,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間,萬一在自己的手底下,國家滅亡了,我去,這下完犢子了,連地府都不敢進(jìn)去了,一進(jìn)去就要接受自己的父親,爺爺,太爺爺,太太太爺爺?shù)幕旌螻打,想想都直冒冷汗。中盯
成為皇帝之后,自己所做的每一件錯事,都會對百姓攔拿的生活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真的是“慫”啊,以前自己的父親在前面撐著天,現(xiàn)在變成自己了,這么大的壓力,撐得住嗎?自己可以為天下百姓帶來幸福安康嗎?真的一想就壓力超級大啊!
主要當(dāng)時有實力的皇子都在各地做著藩王,而京城內(nèi)只有一些不成氣候的小皇子,所以最后朱標(biāo)才順利做成太子的。這其實還要從明朝的藩王制度說起,其實這個制度是一個不合乎潮流的法令,要知道藩王制度,自秦國就消失了,而朱元璋為了保他們朱家可以一直坐穩(wěn)江山,才把各個皇子王爺,派到各地去做藩王的,而京城內(nèi)其實沒有多少有實力的皇親國戚,所以朱標(biāo)被立為太子的時候,都沒有什么人可以跟他爭。
其實事實上朱標(biāo)是明朝第一位太子,而同時,他也是地位最高,也最受朱元璋認(rèn)可度的太子。這主要是由于他的出生和能力,再加上好的性格,這直接并且讓他深受皇帝朱元璋的喜歡寵愛。所以面對這樣實力強勁的人選,其他朱元璋的兒子們,又有誰敢跟他們?nèi)幠亍?/strong>
因為你一旦反對朱標(biāo),或者想計劃著取代他,那就是和朱標(biāo)過不去了。作為朱元璋最寵愛的太子,你和他過不去,那不就是和朱元璋這個皇帝過不去,最后肯定就是直接跟整個朝廷過不去了。
而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代皇帝冊立太子的時候,其實主要看輩分和才能,而這兩點朱標(biāo)都是最合適的。畢竟他從小就和朱元璋一起住,受著朱元璋的教導(dǎo),而朱元璋也是從小看著他長大,他心里肯定也是對他最放心的,所以朱標(biāo)的太子之位事實上是穩(wěn)如泰山了,其他人看到這一點,也不敢再去爭了。
還不是因為父子離心離德,俗話說得好一山難容二虎,這太子就是未來之君,與現(xiàn)任帝王之間總有那么多看不見,又無處不在的皇權(quán)相爭,于是乎太子成為帝王晚年的一塊心病。再加上歷史上父子相爭的慘劇教育,讓熟讀歷史的帝王與太子相互猜忌,所以大多太子都難以順利地繼承皇位。
未來之君的可怕勢力要知道自古這儲君就是立嫡立長,也就是說這太子一般不是嫡長子,那就是庶長子,不管哪種肯定是帝王孩子中年紀(jì)比較大的皇子。因為古人的壽命不長,帝王這種勞心勞力又還想在后宮貪圖美色的職業(yè),一般很難長壽,立下年紀(jì)大的皇子為儲君,有了成年的后繼之君,國家才能安定。所以很多太子自小就被選拔成種子選手,接受長達(dá)十幾年的帝王教育,就是為了隨時可以上崗待命。要是太子成年前,帝王就去世,那么太子就能順利地接棒。
可很多帝王比較會養(yǎng)生,比如人間富貴花的愛新覺羅弘歷,愣是活到了89歲這樣的高齡,要是碰上了這樣的帝王,那他的太子就能在儲君位上干上幾十年還不能轉(zhuǎn)正,想想也夠憋屈的。一步之遙,就是萬里河山,太子就算忠孝良善,估計也會生出不該有的念想。即便太子安分,可要知道太子府從建立之后,就有自己的獨立御用班底,這些人可都指望著太子上崗后,自己仕途更上一層樓。或是為了更好地服務(wù)將來之君,或是排除其他皇子上位的可能,于是乎太子身后的勢力就會為了太子在前朝謀取福利,爭權(quán)奪勢。
不管是殺伐決斷,英明神武的有為之君,還是昏庸無道,整天就知道享樂的無道之君,在皇位上待久了,對皇權(quán)都有了霸道地占有欲。這時候太子勢力越強大,隨著帝王年紀(jì)老邁,身體素質(zhì)降低,帝王心中的恐懼感可想而知,于是乎身強體壯的太子以及太子身后的勢力就是帝王容不下的了。
血腥的歷史教訓(xùn)如果說剛剛所說只是意想,畢竟太子與帝王有血脈親情,不能只靠著對皇權(quán)的渴望這點,就揣度一個父親與兒子之間的親情,那么歷史上血腥的教訓(xùn)再次給年老的帝王們敲響了警鐘。齊桓公姜小白春秋五霸之一,一生豐功偉績,年輕的時候逃亡過,被人刺殺過,最后還建立了霸業(yè),可以說是個傳奇帝王,可姜小白年老的時候,被佞臣與不孝兒子困在皇宮中,孤苦無依的病死,即便死后也不得安寧,他的兒子們?yōu)榱藸帄Z君位,沒有時間管他的尸身,愣是讓他的尸體在大殿上腐爛發(fā)臭,一代霸主這種結(jié)局怎么能讓后世帝王不膽戰(zhàn)心驚。
也許曾經(jīng)這些帝王的心中對太子抱有過很大的期許,再立下他們?yōu)閮?,也曾悉心栽培,可惜這點子親情比起皇權(quán),以及自己的身家性命,已經(jīng)毫不重要,于是太子們成了年老帝王們的一塊心病。會忍耐有腦子,又會做人的太子也許最后能夠上位,或者直接武力奪權(quán),當(dāng)然大多數(shù)太子不是死于謀反之中,就是死于帝王的猜忌之中,一般都很難順利繼承皇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1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宋朝的龍袍為什么沒有龍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