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明代崇禎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死亡不是崇禎皇帝的本意,那他為什么不向南方跑啊?
公元1628年,大明王朝的江山,傳到了崇禎手里。
說來也是奇怪,崇禎前邊的三位皇帝一個比一個奇葩:神宗30年沒有上班,好多位高級干部到從上班到退休都沒有見過領導人長啥樣;光宗是個花癡。他上臺不到一個月就在死在了床上了;熹宗的木工和砌磚技術絕對是一流的,但是皇帝的活讓誰干呢?魏忠賢被委托完成他的所有工作。大明王朝,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向了衰落。
然而,1628年新即位的這位崇禎皇帝卻是個勤勞和正直的楷模。他連續(xù)工作17年,沒有請過假,生病了都要喝著藥上朝;他對家人和身邊的員工也是嚴格要求。為了所謂的減輕國家經(jīng)濟負擔,他還讓他老婆親自下廚做飯,親自操車織布。
就在大家都以為他會帶著大明重新走向輝煌的時侯,一場席卷全國的叛亂來了。李自成率軍從西安一路勢如破竹打到了北京。
(1644年)3月18日深夜,被寄以厚望的一位好皇帝在離紫禁城一墻之隔的煤山(今景山)自殺。遺書之中還勸誡李自成不要傷害廣大群眾。
一個王朝的滅亡有其必然性,這是不可能阻擋的,但歷史不是一條直線。西漢被王莽篡后,又被劉秀神奇的復活。北宋整個皇室都被一鍋端了,誰了解一匹泥馬卻把趙構送過江去當了南宋的皇帝,又延續(xù)了一百多年的大宋歷史。
而上帝其實也曾給過崇禎兩次機會。即使他抓到了一個,他可能也不必上吊自殺,成為明代的最終一位皇帝。甚至說有可能成為復興明王朝的明君。
然而,僵化的思想、沒完沒了的派系斗爭和一份又一份文件迫使他和他的國家最終陷入了絕境。
闖王的大軍打過來了,但是南遷計劃的卻在一次又一次的會議中擱置了
在甲申年開年,剛過新年。形勢變化很快。李自成的大軍進軍山西,在兩個月之內就可能到達北京。大年初三,崇禎叫來李明睿,開了一個小型會議,研究應急預案。
這是第一次機會。
李明睿的意見是南遷。他認為,只要向南方進行戰(zhàn)略轉移,就可以緩過氣來。對于南遷,他給出了以下的二點理由:
第一:當年遷都北京時,他們把南京作為陪都,并建立了完整的行政體系,到現(xiàn)在南京還有整套成建制的行政班子,過去就能辦公。
第二,沿途河北、山東和江蘇的情況仍然良好,安全不是問題。
李明睿的話是有根據(jù)的。堅持北京就是等待死亡啊,從長遠計,還是應該盡快南遷。想想當年的南宋趙構,孤身一人,跑到南方,不也闖出了一片新山河嗎,更何況大明的現(xiàn)在的情況,比北宋不知要好多少倍。
這種事情,宜早不宜晚,越早決定越能爭取主動??墒?,崇禎這時卻想起了大明祖制,皇帝的重大決策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同時,他還在想,如果他為皇帝主動提出放棄京城和祖陵,他一定會被罵,當世大臣罵,后世百姓罵。這種事情,最好的解決辦法就象是古代的禪讓那樣,一定要三辭而就。最好是有一個高級官員在朝會先提一下。他呢,先假裝不同意,結果呢,群臣們一致,并且一再的勸說他要采取南下的行動。這樣的決策過程才是完美的
于是,在第二天的群臣朝會上,崇禎皇帝含淚說:“情況都是這樣了。我想去前線,在戰(zhàn)斗之中死去。大家不要攔我。” 大臣們爭先恐后地表示要分擔皇上的的憂慮,可以代表皇帝去出征,但是卻沒有人提出南下。就連前一天和崇禎開小會的李明睿也閉口不語了。朝會在紛亂中散去。
但李自成的腳步卻沒有停下。崇禎有點著急了,他暗示李明睿寫報告,公開南遷問題,并試圖迫使其他大臣做出決定。但首席部長(內閣首輔)陳演卻反對南下,并故意四處散播消息,在民眾之中引起了騷動、謠言四起,百姓議論紛紛。他覺得這還不夠。他還找人整材料,以別有用心和“異端”來攻擊南遷,并要求李明睿嚴肅處理。
官員們堅決反對南遷并非偶然:在大明王朝兩百多年的僵化思想教育下,長期以來,文人和官場一直被正統(tǒng)教育洗腦,堅信退卻是可恥的,是政治之上的錯誤。另個,不愿擔責任也是所有人的思想,南遷成了還好說,萬一如果失敗了,那些提供建議的人肯定不會有好下場。當然,這都不是主要的,最最重的是利益。好容易在北京經(jīng)營下了一片產(chǎn)業(yè),現(xiàn)在不要了?如果我失去北京,我不了解便宜了誰。南遷之后,南北政府將合并,兩套部委班子合并,肯定會裁員。官員們就在想了:那我還能坐在我現(xiàn)在的位置嗎?
有著這樣的思想,所有的人,唯一的念想就是等著瞧是最安全的。我們可不想輕易之下注。
李明睿非常生氣,進行了反擊。支持和反對雙方都撕破了臉的吵?;ハ嗾麑Ψ降暮诓牧希桥c國家大計的決定卻遲遲沒能吵出個結果。
崇禎皇帝開始著急了,他甚至拉下臉找陳演說:“老陳,請你替我拿個主意,抗個雷唄!”但陳演呢?只是笑笑,什么也沒說。崇禎強迫他好幾次。他也只是笑了笑,崇禎非常生氣,以至于把椅子踢翻了,但也無奈。
就這樣一個勁折騰,扯皮,一個多月過去了,情況更加危險。在2月27日的會議之上,崇禎呼吁大家敞開心扉,說你錯了沒關系。他認為,即使兩派關系密切,他也可以做出決定。但結果仍然是一樣的。
然而,李自成的大軍已經(jīng)占領了居庸關和昌平,皇城已經(jīng)岌岌可危了。
崇禎終于忍不住了。他叫來了李明睿:“不管他們做什么,我有最終決定權,讓我們現(xiàn)在就向南走吧!”李明??戳丝椿实?,心說,早干嗎去了。
無奈的嘆了口氣:“太晚了。我們的大軍已經(jīng)被打散了。連一只蒼蠅都飛不出北京?!?/p>
李自成寫信給崇禎想妥協(xié),但是明代政府卻理都沒理
其實,當時也還沒到非自殺不可的地步。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李自成這時,又給明代送了一個大大的機會,但是明代政府卻拒絕了,寧死不屈!
李自成是一個粗人,要不是沒飯吃,他也不想造反。他沒有那些其他政治家的的雄心壯志。所以他也沒有想好這么快就能進入北京,他更沒有想好進了北京后自己要干什么?
3月17日,他到了今天的復興門一帶。第二天早上,他居然寫信給崇禎皇帝要求和談,他的要求并不高:把西北割讓給他,讓他在西南實行高度自治,不向中央?yún)R報工作;中央政府再給他他100萬銀子。他還會為為政府抗擊敵對勢力,包括中國東北貪婪的滿族集團。
傻瓜都了解這筆交易不錯,他們別無選擇,但所有人更加的不說話。如果說南遷問題還可以拿出來說說,那么割地賠款這頂政治帽子太大了,沒人敢碰。這幫人應該放到清末的政府里就對了啊!
但不說話也不行,所以部長們紛紛發(fā)表慷慨激昂的講話,憤怒地譴責敵人的狼子野心,決心與北京戰(zhàn)斗到底,生死與共。
李自成憑空贈送的禮物到最后也沒有列入明代最終一次最高國務會議的議程,那怕是大家討論討論,還個價呢。
崇禎最后,還本想乘著夜色混出城去逃命,可是從安定門、朝陽門到前門,沒有一個門為他打開。眼看天要亮了,只好孤單地走向了煤山……"
他身后僅三個小時,李自成拍馬直搗金鑾殿。那些政治堅決、慷慨激昂的部長們血戰(zhàn)到底了嗎?沒有,第二天他們就去李自成辦公室外,排隊請求安排工作。
景山公園那塊石碑上刻的是“明思宗殉國處”,“思宗”是崇禎的廟號。確實,崇禎和明代的悲劇留給后世沉重的思考。
大明悲歌,千古憾事
崇禎皇帝死后不久,滿清攝政王多爾袞給南明的史可法寫信,說得十分到位,也好像在替敵人難過:
你們明代的大臣,沒一個真正考慮國家利益的,就喜愛唱高調、講鬼話,哪怕火燒眉毛了,還慢條斯理地窮白話,作個決議比蓋棟樓還慢。當年北宋研討對策還沒閉會,金軍就渡過黃河了,你們咋就不長記憶呢?!
歷史機遇總是稍縱即逝,一步得生,一步得死,豈容貽誤。死板的思想、狹隘的私利,導演了崇禎皇帝君臣極不負責任的議事秀,空留千古憾事??梢?,改善文風會風,清掃風格背面的垃圾,聯(lián)系工作成敗、國家興衰,是極端嚴厲的政治課題,絕非枝節(jié)小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2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陸贄,有“中唐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