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我國在歷史上最強大的時候,大家可能就要說現(xiàn)在了,國力強盛,國民生產(chǎn)水平高,不得不說改革開放給我們平常百姓帶來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盡管如今我國在世界各國之間的地位都如此之高了,但是還是比不上我國古時候的漢朝,那么當時的漢朝究竟有多么強大呢?
首先我們知道,漢朝是秦朝之后的一個大一統(tǒng)王朝,在漢朝的歷史長河中,科技力量甚至要強過當時的另一個世界強國羅馬帝國,而且在發(fā)明技術(shù)上,漢朝的蔡倫發(fā)明了造紙術(shù),成為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不得不說當時的成就簡直是輝煌至極。在政權(quán)掌握時間上,漢朝硬是堅持了407年,執(zhí)政時間相對于其它朝代而言算是較長的了。那么大家都知道漢朝的開國皇帝是劉邦,劉邦又究竟是如何將國家的整體實力提升到如此之快呢?我們來看一下漢朝時期黎民百姓日常的衣食住行就知道了。
首先我們要說的就是漢朝時期的服飾。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很多古裝扮演,采用的服飾都是源自于漢朝時期的,這倒不是因為誰的強制規(guī)定,大家都必須穿漢服,而是大家自發(fā)的穿著漢服,因為漢服不單單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種體現(xiàn),更重要的是,人皆有愛美之心,而漢服實在是太美了。漢朝的服飾主要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和裙等,尤其是當時的裙子種類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在當時的織繡工業(yè)十分發(fā)達,幾乎家家戶戶的女子都會隨便的做一些精品織繡,所以盡管窮人們穿不起這樣的東西,但是只要你會這樣的技術(shù),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之下,就不會很貧困的,反而還會很富足。雖然服飾的種類很多,但是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等級制度之下,所穿著的服飾也是不同的,光是當時朝堂里的官員頂戴就有16中樣式之多,可見在當時服飾行業(yè)的鼎盛。隨著服飾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原本只有后宮妃嬪才配穿著的綾羅綢緞,皇宮之外的大富之人也開始享受,甚至有一段時間之內(nèi),很多富人家的丫鬟都要穿著繡衣絲履,不得不說,當時人民的衣著水平之高。
第二方面就是漢朝時期百姓們的飲食了。在吃飯這一方面,我國擁有著極其久遠的傳承,不是小編吹,中國菜真的要比其它國家的好吃的多,而且在菜式的種類上,也是千變?nèi)f化,其原因主要源自于我國的悠久歷史。而且我國作為一個農(nóng)業(yè)大國,人民以食為天,勞作之后當然是想如何犒勞一下自己了,所以我們的飲食文化就展現(xiàn)了出來。那么在漢朝時期,我國百姓的烹調(diào)技術(shù)已經(jīng)比較豐富了,主食有飯、餅、粥等,肉食則有炙、煮、煎、臘、脯、生食、醢、菹、等幾種,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五谷六畜就是在當時傳出來的,而且當時就已經(jīng)很廣泛了。雖然在吃的范圍上大家有很多的選擇,但是由于當時的貧富差距很大,所以盡管當時的富人是想吃什么吃什么,但是當時的農(nóng)民還都處于一個有啥吃啥的階段。再給大家科普一點,現(xiàn)在我們做飯用的廚房,也是從漢朝時期發(fā)展而來的呢。
說起漢朝時期的住房,那可真的就是有錢人在天上,沒錢的在土里了。漢朝是我國封建歷史上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首次得到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發(fā)生著極大的變化,其中就包含了住房。漢朝時期我國傳統(tǒng)建筑的抬梁、穿斗和井干三種主要大木構(gòu)架體系已經(jīng)越發(fā)的成熟,各種房屋的布局以及外部造型都越來越完善,可以說在漢朝時期的房屋設(shè)計,在我國延續(xù)使用了上千年的時間,還逐漸演變成為了我國古代的特色傳承。但是當時的農(nóng)民就比較辛苦了,一般就是茅草屋,住土磚或石磚房屋的人都算得上是當時的有錢人了。
最后一部分就是當時人民的出行了。最早的車在夏商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了,而到了秦朝時期,對于出行方面,始皇帝也是做出了極大的努力,不僅制造出了很多種類的馬車,而且為了方便大家的出行,還規(guī)定了道路的寬度,修整道路的平整度。而在漢朝時期,雖然劉邦為了減少人民的疾苦,大都建制還是采用的是秦朝時期的東西,但是在很多地方還是存在自己的改進的。在當時的官員已經(jīng)開始有人坐轎子了,而且規(guī)定的抬轎子的人數(shù)也是存在嚴格的把控的,在打仗方面,也有專門的馬夫負責(zé)訓(xùn)練戰(zhàn)馬,但是人民主要的出行方式還是靠腿,大家還知道那些漢朝時期百姓的出行方式嗎?
中國第一個大一統(tǒng)的朝代是秦朝,但由于秦朝過于暴虐,無法安定統(tǒng)治秩序,所以十來年就完了,而實際上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是秦王朝的后繼者——漢朝!
那漢朝有多強悍呢?從這幾個事實就能看出來。
一, 一直到唐朝都有人宣揚“劉氏復(fù)興”
由于漢王朝文治武功空前強大,給后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漢朝滅亡后打著漢朝復(fù)興幌子出現(xiàn)的政權(quán)層出不窮,首先就是劉備的蜀漢王朝,至西晉時依舊有義陽蠻張昌,匈奴人劉淵、劉芒蕩以漢朝名號造反,看看,連匈奴人都打著漢朝的旗號造反。
一直到將近1000年后的唐朝,“卯金刀”、“劉舉”、“劉氏當王”、“劉氏主吉”、“伐武者劉”等一系列宣揚劉氏復(fù)興的金刀之讖都絡(luò)繹不絕,導(dǎo)致唐政府還采取了專門措施應(yīng)對。漢朝影響之大,可見一斑。
二, 漢朝疆域之廣,人口之多可謂空前
漢朝疆域之廣大可謂空前,其為大一統(tǒng)王朝,且開疆拓土意識非常重,漢疆域最鼎盛時期,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今內(nèi)蒙古包頭及巴彥淖爾一帶),南至日南郡(今越南廣平?。?,東至臨屯郡(今朝鮮江原道一帶),西至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面積廣達600萬平方千米。
漢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時漢朝的統(tǒng)治區(qū)域
而且漢朝給新開拓的疆土起的地名,或者給功臣的封號聽起來都相當?shù)陌蹴绱髿?,霍去病封“冠軍侯”,意為“功冠全軍”;張騫出使西域,封為“博望侯”,意為“博廣瞻望”;還有張掖郡,意為“張國臂掖,以通西域”;武威郡,意為展顯大漢帝國的“武功軍威”。
而人口漢朝也非常之多,公元元年,漢朝人口約6000萬,占當時世界人口28%,此時印度次大陸人口為4600萬,歐洲人口為3500萬,北非人口為1400萬。
三, 至今,中國的主體民族仍被稱為“漢族”
漢朝進一步奠定了漢民族的民族文化,西漢所尊崇的儒家文化成為當時和日后的中原王朝以及東亞地區(qū)的社會主流文化,在魏晉南北朝時“華夏人”開始出現(xiàn)“漢人”自我稱謂,而在此之前,“漢人”、“漢民”多為周邊國家對漢朝國民的稱呼(漢朝早期,因為秦朝的強大影響,其鄰居更多的將漢朝人稱作“秦人”)。
由于漢朝實在太強了,以至于后來雖然也有一個很強大的繼承王朝——唐朝,外國人也稱漢人為“唐人”,但卻并未被漢民族本身所承認,至今,中華民族的主體仍然自稱“漢人”!
盡管中國疆域遼闊,給地差異極大,不同地區(qū)的漢族也分為了幾個不同的民系,但是對“漢”這一文明,卻始終保持了極強的認同感和向心力。
漢朝是我國歷史上綿延了400年的王朝,他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接下來我們就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說一下漢朝當時究竟有多么強大。
第一,所有朝代的滅亡都是因為衰弱。唯獨漢朝是個例外,因為他太強大了,所以導(dǎo)致了國家的分裂,即使?jié)h朝分裂為三國。但是三國之間雖然征戰(zhàn)不休,向外擴展,打來打去都是內(nèi)部消耗占,沒讓少數(shù)民族得到一點好處,在這個過程中,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擴張了漢朝的政治版圖。
第二,同時期的亞歷山大曾經(jīng)東征勢如破竹。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大帝國。不過在中亞有兩個強國仗著兵強馬壯幸存下來,這兩個強國覺得自己離漢朝很遠。不會有交戰(zhàn)的可能,于是在漢朝來使臣的時候,羞辱了使者,這時候漢朝不愿意了,但是漢朝跟他們中間隔著高大的帕米爾高原。但是喪心病狂的漢軍竟然真的翻過高原把他們滅了,看來雖遠必誅,不是說著玩的,當時漢朝的軍事實力也是非常強大的。
第三,雖然當初在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匈奴一直在侵擾漢軍。在這個過程中,漢軍也屈辱地送上了公主去和親。但是這個過程并沒有堅持很久,到了漢武帝時期,衛(wèi)青,霍去病等大將軍的出現(xiàn),直接使得漢朝的軍事實力得到了極大地增強,再加上漢武帝本人就是非常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有了之前文景之治時期對于財富和社會上的積累,使得漢武帝有能力有實力去攻打匈奴。為漢朝之前的失敗戰(zhàn)爭一雪前恥,在幾次大的戰(zhàn)爭之后,匈奴便不敢再來隨意地侵擾漢朝的土地。
我個人覺得漢朝是我國歷史上除了唐朝之外最繁榮最鼎盛的封建王朝時期。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要比唐朝更加繁榮。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87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