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多爾袞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多爾袞真被順治帝鞭尸砍頭、挫骨揚灰?
導(dǎo)讀:愛新覺羅·多爾袞的歷史地位和影響程度絕對不輸于清代任何一位帝王,他是努爾哈赤屬意的接班人,卻在特定環(huán)境、特定局面的制約下,兩次與皇位擦肩而過;他是臣子,卻在鼎盛時期,擁有比帝王更大的權(quán)力和威望;他是大清功臣,卻在狩獵途中病逝后,遭到其一手推向皇位的順治皇帝大肆清算,廢爵去廟。
順治七年冬,多爾袞死于塞北狩獵途中,順治皇帝將其追封為“清成宗”。但在兩個月后,情形急轉(zhuǎn)直下,順治皇帝于順治八年二月剝奪多爾袞的封號,并掘其墓,毀墳鞭尸。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為其平反,恢復(fù)睿親王封號,重葺墓地,評價其“定國開基,成統(tǒng)一之業(yè),厥功最著”,這才算恢復(fù)了一代梟雄多爾袞的聲譽和歷史地位。
順治朝時期有一個意大利國籍的傳教士衛(wèi)匡國在其所著的《韃靼戰(zhàn)紀》中,這樣描寫到:
順治帝福臨命令毀掉阿瑪王華麗的陵墓,他們把尸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后砍掉腦袋,暴尸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
這里的“阿瑪王”即為曾經(jīng)被順治皇帝稱為“皇父攝政王”的愛新覺羅·多爾袞。這說明,多爾袞在死后被順治皇帝以帝王待遇下葬、被追封為“清成宗”,賦予其至高無上榮譽和評價以后,很快反悔,又對其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報復(fù)行為。
但在《清史稿》中,對于多爾袞的下場卻是這樣記載的:
詔削爵,撤廟享,并罷孝烈武皇后謚號廟享,黜宗室,籍財產(chǎn)入官,多爾博歸宗。
這說明,順治皇帝對于多爾袞的處罰是將其徹底從清代皇族中抹去,并令原先過繼給他的兒子多爾博(多爾袞弟弟多鐸的兒子)歸宗,并且將其家產(chǎn)罰沒。
這里,并沒有提到多爾袞被毀墳鞭尸的事。
《清實錄·世祖實錄》記載了順治十年,順治皇帝針對多爾袞陵墓下發(fā)的一份諭旨:
睿王墳園,因伊罪惡竟行毀壞,似屬太過。其房屋門墻俱著修理,柱用黑色,仍命信郡王撥人看守。
也就是說,順治皇帝在兩年以后,忽然意識到自己對于多爾袞的處罰太過嚴厲,直接承認了“墳園竟行毀壞”確實有點過分。這就直接證明了順治八年,順治皇帝下令毀壞多爾袞陵墓的事,確實發(fā)生過。
但是,這里同樣沒有提及多爾袞被鞭尸的處罰。
那么,是官方歷史文獻礙于對順治皇帝正面形象的維護,刻意將“鞭尸”記載抹去了?還是對多爾袞的鞭尸,其實并沒有發(fā)生,只不過是野史的杜撰、后世的猜測?
本文就從歷史文獻記載的分析中,一探究竟。
01 多爾袞的罪過,夠不夠“鞭尸”懲罰
按照民間傳聞和野史記載,順治皇帝對于多爾袞的仇恨,可以達到“鞭尸”程度的仇恨主要來自其和自己生母孝莊太后之間的感情糾葛甚至下嫁丑事。
對于孝莊太后到底有沒有下嫁給多爾袞,個人認為,并不可能。原因有三:
1、正史中沒有任何記載。
現(xiàn)今時期,我們對于清代歷史的認識和理解,最可靠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清實錄》、《起居注》或者《清史稿》等記載清代歷史的官方正史中獲得,但在所有的官方正史中,都沒有對“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的記載。
對于清代統(tǒng)治階層而言,其所在的民族傳統(tǒng)和習(xí)俗中就有“兄終,而寡嫂下嫁幼弟”的說法,努爾哈赤甚至在生前直接表明了“嗣后,將諸幼子及大福晉交由大阿哥撫養(yǎng)”的想法,這說明就算孝莊太后下嫁給多爾袞,在剛剛?cè)腙P(guān)的清代皇族中也并不是什么丟人的事。
既然并不丟人,為何清代正史均不予記載呢?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件事根本就沒有發(fā)生過。
2、民間傳聞和野史記載的根據(jù),不足為憑
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的事,之所以被傳的有板有眼,就主要原因在于兩項“證據(jù)”。
一是,《東華錄》中曾經(jīng)明確記載了多爾袞不僅“自稱皇父攝政王”,從自我稱呼上間接證明了和孝莊太后成婚的事實;而且,“又親到皇宮內(nèi)院”,用實際行動來證明了和孝莊太后成婚的事實。
多爾袞的“皇父攝政王”乃系多爾袞在權(quán)力欲望進一步擴張,在“不必向順治皇度行禮”以后,進一步在形式和制度上的“僭越”,乃系其權(quán)力發(fā)展和聲望達至頂點的必然結(jié)果,這與是不是和孝莊太后成婚并無直接聯(lián)系。
另外,多爾袞時任攝政王,代替順治皇帝行使軍國大權(quán),但其畢竟是臣子,好多決定還必須和孝莊太后商議才能決定,才能以皇帝的名義下達,所以多爾袞才會“親到皇宮內(nèi)院”。另外,如果多爾袞真和孝莊太后成婚了,他還需要“親到皇宮內(nèi)院”嗎?不應(yīng)該在自己府中就可以和孝莊太后卿卿我我了嗎!
另外,能夠直接證明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的證據(jù),還有時任南明政權(quán)大臣的張煌言所寫的一首詩——《建夷宮詞》:
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
這里直接指明了孝莊太后下嫁的事實,但是,張煌言的詩真的可信嗎?
首先,孝莊太后剛?cè)胱辖堑臅r候,并不在慈寧宮居住,而是在順治十年,順治皇帝為了“為正孝名”對慈寧宮修繕以后,孝莊太后才開始居住在慈寧宮。而順治十年,多爾袞已經(jīng)病逝三年了,又何來“慈寧宮里爛盈門”?
另外, 清史大家孟森先生在其所著《太后下嫁考實》總這樣認為:
張煌言是故明之臣,對清代懷有敵意,所作詩句難免有誹謗之詞。
也就是說,當(dāng)時的清代政權(quán)和南明政權(quán)乃系水火子勢,不共戴天。張煌言作為南明政權(quán)的臣子,作為前明王朝的遺民,作詩來可以黑化清代統(tǒng)治階層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這些民間傳聞和野史記載的依據(jù),不足為憑。
3、孝莊太后崩逝后,不愿歸葬清昭陵,就是擔(dān)心自己下嫁之事
對于孝莊太后崩逝以后不愿歸葬清昭陵的原因,孝莊太后曾經(jīng)親自賦予過說明。《清史稿·后妃列傳》明確記載:
太后疾大漸,命上曰:“太宗奉安久,不可為我輕動。況我心戀汝父子,當(dāng)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無憾?!?/p>
這些都足以證明,孝莊太后下嫁多爾袞的事根本就沒有發(fā)生,乃系民間誤傳。
也就是說,順治皇帝不可能因為這個就對多爾袞做出如此殘暴的清算行為。
那么,多爾袞的罪過在哪里?
《清史稿·列傳五·諸王四》對于多爾袞的罪行,有過明確記載:
多爾袞獨擅威權(quán),不令濟爾哈朗預(yù)政,遂以母弟多鐸為輔政叔王。背誓肆行,妄自尊大,自稱皇父攝政王。凡批票本章,一以皇父攝政王行之。儀仗、音樂、侍從、府第,僣擬至尊。擅稱太宗文皇帝序不當(dāng)立,以挾制皇上。構(gòu)陷威逼,使肅親王不得其死,遂納其妃,且收其財產(chǎn)。更悖理入生母於太廟。僣妄不可枚舉。
這是在多爾袞病逝以后的順治八年,部分朝臣向順治皇帝上奏的彈劾多爾袞的罪狀折,但乾隆皇帝認為“顧以攝政有年,威福不無專擅,諸王大臣未免畏而忌之。遂致沒后為蘇克薩哈等所礴,授款于其屬人,首告誣以謀逆,經(jīng)諸王定罪除封。”
乾隆皇帝認為這是多爾袞系日下屬們?yōu)榱讼蝽樦位实垩Χ桃庹_陷,乃系順治朝的王公貴族嫉賢妒能,爭權(quán)奪利造成的一起冤案。如果多爾袞真想造反,就其當(dāng)時的權(quán)勢和力量,簡直輕而易舉。
也就是說,多爾袞所背負的罪名大多是其下屬的構(gòu)陷,順治皇帝乃系被蒙蔽的!這就直接證明了多爾袞在攝政期間并沒有做出什么讓順治皇帝不可容忍或者必須做出“鞭尸泄憤”舉動的行為。
但順治皇帝和多爾袞之間的怨恨而言,大抵就是多爾袞在攝政期間對年幼叛逆的順治皇帝管束過甚,造成了順治皇帝在當(dāng)時年齡階段必然的逆反心理。多爾袞病逝后,被壓抑許久的順治皇帝終于等到了發(fā)泄的機會,才會做出清算行為。
但將多爾袞廢除爵位、撤出太廟、逐出皇室乃至廢掉墳?zāi)沟男袨橐呀?jīng)足矣清順治皇帝發(fā)泄這些原本并不該有的逆反心理,但順治皇帝對于多爾袞的貢獻和功勞還是比較認可的,而且孝莊太后也不會再允許順治皇帝對多爾袞鞭尸泄憤,自毀形象。
所以,但就多爾袞和順治皇帝之間的恩怨而言,順治皇帝沒有對其鞭尸。
02 火葬制度下,多爾袞被“鞭尸”的不可能性
清代入關(guān)之前,女真人去世以后,一般會以“火葬”處理;清代入關(guān)以后,在順治皇帝“祖制火浴,朕今留心禪理,須得秉炬法語”的思想指導(dǎo)下,順治皇帝也成為清代唯一一位火葬下葬的皇帝。而且,順治皇帝最寵愛的董鄂妃在薨逝后,也是在順治皇帝的要求下火葬處理的。
也就是說,在順治皇帝當(dāng)政期間,清代統(tǒng)治階層成員去世后,一般都會以“火葬”的形式下葬,延續(xù)滿洲舊俗。
同樣,多爾袞病逝后,順治皇帝肯定也會下令將其“火葬”處理。既然都燒成灰了,又何來的“鞭尸”一說呢!
另外,據(jù)《湯若望傳》記載:
人們對于多爾袞大規(guī)模吊祭之后竟把尸首焚毀,而將遺灰揚散于各方向之風(fēng)地中。
有人認為,這是湯若望對于順治皇帝下令清算多爾袞以后的情形,但如果是對多爾袞的清算,為何又要“大規(guī)模吊祭”呢?
也就是說,湯若望對于多爾袞被“挫骨揚灰”的記載,也不足為信。這很可能就是多爾袞被“火葬”以后,湯若望根據(jù)火葬的情形,予以的想象。
中國杰出的歷史學(xué)家陳垣先生在其所著的《順治皇帝出家》中,對于多爾袞的火葬處理有過明確說明:
滿洲入關(guān)后,沿用火葬,順治帝及其寵愛的董鄂妃皆然 ,多爾袞豈能有別?
《韃靼戰(zhàn)紀》中,對于順治皇帝對于多爾袞的清算的記載,也有很多可疑之處。既然順治皇帝下令將多爾袞“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順治皇帝后來又怎么會下達“修繕墳塋”而不是“重筑墳塋”呢?
《清實錄·世祖實錄》記載了工部匯報多爾袞墳塋修葺事宜的奏折:
五間寢殿 之黃瓦已揭去,鋪就黑瓦。柱、梁彩畫覆以藍灰,油漆處皆已除去。棚盡毀。門窗皆已拆毀。三間之門、柱尚存,屋頂拆去,院墻尚存,瓦毀。作陵壘砌之磚已毀,內(nèi)部尚未破壞。
這說明,多爾袞的墳塋雖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但陵墓的主體建筑尚在。而且“內(nèi)部尚未破壞”的說法也直接證明了埋葬多爾袞棺槨的寢宮并未被打開。
這不但證明了《韃靼戰(zhàn)紀》的無稽之談,也直接否定了順治皇帝對多爾袞“鞭尸”的說法。
另外,1943年盜匪盜掘多爾袞墓,其地宮里只有個1米多高的瓷壇,內(nèi)無骨灰,僅有兩節(jié)木炭 。既然順治皇帝下令對多爾袞“鞭尸”,為何在其陵墓中連“尸體”都沒有呢?
所以,多爾袞病逝以后,應(yīng)該是被“火葬”處理的,順治皇帝也并沒有對其“鞭尸”清算。
03 民國時期,多爾袞陵墓被盜,直接反駁了多爾袞曾經(jīng)被“鞭尸”
民國二十年,1931年3月10日《世界日報》第七版,以“前清睿親王墓被盜”為題,報道了一起盜墓案,隨后的11日、14日兩天,又作了連續(xù)報道,多爾袞墓被盜案浮出水面。
這乃系一件多爾袞后裔直接參與的盜掘睿親王陵墓的案件,我們對于案件的起因不做討論,在《世界日報》14日的刊登內(nèi)容上,發(fā)布了一份類似于官方通告的信息文章,將案件破獲后繳獲的被盜財寶進行了列舉:
閱查被盜寶物計失去翠玉拐杖一支、翠玉白菜一棵、翠花二盆、純金五供一堂,玉獅、玉馬各一對,藍寶石鼎一座,統(tǒng)計所失甚鉅,誠為價值連城之寶。
這份繳獲的財寶清單所表露的信息很多,細分下來,主要能說明三個問題:
1、墓中陪葬物品,證明順治皇帝并未下令打開陵墓。
多爾袞墓中陪葬物品之多,價值之高,令人難以想象。別的姑且不提,單單是提及的“翠玉白菜一棵”,恐怕就是國寶級的頂級珍寶了,是否與現(xiàn)存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翡翠白菜同宗同源,雖不得而知,卻可以想見其隨葬品規(guī)格之高。
試想一下,如果順治皇帝下令打開了多爾袞的陵墓,對其進行“鞭尸”,這些財物還能保留嗎?
2、主要特別注意的是,“純金五供一堂”的列舉。
“五供”是鼎一只、燭臺一對、花觚一對組成;這組器物大多擺放于宗祠廟宇,祭奠先祖?,F(xiàn)存的明清陵墓中,玉石、銅、錫、瓷、琺瑯等各種材質(zhì)的五供均可見到,但純金制作的還聞所未聞,在親王墓地中使用純金五供隨葬,已然有“僭越”祖制之嫌,更有著明顯的“逾制”象征。
如果順治皇帝下令將多爾袞的陵墓打開,肯定會看到這明顯的“僭越”陪葬規(guī)制,還會讓起繼續(xù)保留在墓中?
3、再次擊破“證明”文獻的“鞭尸”記載。
在另一份能夠證明順治皇帝下令對多爾袞“鞭尸”的材料——《朝鮮·李朝實錄》中,這樣記載:
攝政王以謀逆黜廟。而攝政王葬處,掘去其金銀諸具,改以陶器。
也就是或,順治皇帝下令掘開多爾袞的墳?zāi)梗缓髮⒛怪械慕疸y器具全部換成了陶器,而1931年的“多爾袞陵墓被盜案”中列舉的被盜物品中,金銀器具赫然在列,這就足以證明《李朝實錄》所載并不屬實。
《清實錄·高宗實錄》記載了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為多爾袞平反的處理結(jié)果:
為多爾袞平反昭雪,復(fù)睿親王稱號,追謚曰“忠”,配享太廟,補入玉牒,命多爾袞養(yǎng)子多爾博的五世孫淳穎承繼睿親王爵位。照親王園寢制度,修葺塋墓,令太常寺春秋致祭。
注意,這里明確說明乾隆皇帝只是為其“修葺塋墓”,而并沒有說明對棺槨的修整處理;就算是對其棺槨進行處理,也只是按照“親王園寢制度”,多爾袞墓中“純金五供一堂”的“僭越”物品也會被清理。
這也間接證明了多爾袞的陵墓并未被打開,多爾袞并未被順治皇帝“鞭尸”處理。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順治皇帝對于多爾袞的清算乃至毀墳行為屬實,但對其“砍頭鞭尸”并未發(fā)生,對其進行“挫骨揚灰”更是無稽之談。
參考文獻:《韃靼戰(zhàn)紀》、《清史稿·列傳五·諸王四》、《清實錄·世祖實錄》、《清實錄·高宗實錄》、《東華錄》、《太后下嫁考實》、《清史稿·后妃列傳》、《湯若望傳》、《順治皇帝出家》、《順治起居注》、《朝鮮·李朝實錄》、《民國二十年——世界日報》
為了博得一個好名聲唄。每次說到清朝的這些事這些人,我就覺得特別有意思。比如說多爾袞和順治等人之間的愛恨情仇,就有很多可以挖可以聊的。多爾袞原本是皇太極死后一個有力的繼承人,和當(dāng)時的豪格可以算得上是分庭抗禮,但是最終,皇位卻被當(dāng)時僅有六歲的福臨,也就是后來的順治帝拿走。年僅六歲的福臨登基,多爾袞被尊為攝政王,就有傳聞?wù)f是福臨的皇位是以福臨的母親孝莊皇后下嫁多爾袞換來的。
當(dāng)然,這件事被專家認定是子虛烏有的事情。不過,多爾袞獨斷專權(quán)確實是真的,但是呢,人家的權(quán)利并不是順治這個小皇帝賜予他的,而是人家自己一寸土一寸血打下來的?;侍珮O死的時候,清軍還未入關(guān)呢,后期全靠人家多爾袞,打入關(guān)內(nèi),將順治帝迎入關(guān)內(nèi),做了整個天下的主人。這樣看來,人家多爾袞確實是功勞極大,而且那些朝臣尊敬他也是應(yīng)該的。
但是多爾袞的這種功高蓋主,一下子就淹沒了小皇帝順治的所有光芒。作為天下的主人,順治怎么可能愿意呢。不過很可惜的是,當(dāng)時朝政被多爾袞把持,而且也有可能是不想讓別人說自己忘恩負義,所以福臨給予多爾袞無上的尊重。一直到多爾袞死了,福臨才開始秋后算賬,最后甚至把人挫骨揚灰。但是事實上人家多爾袞什么錯都沒有犯,更別說什么謀反之類的亂七八糟的了。而乾隆是一個好面子的人。
乾隆不僅好面子,而且非常喜歡和自己的爺爺康熙比較。他好面子,所以在翻看之前的典籍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個被冤枉的功勞極大的皇親。給他翻案,第一個可以籠絡(luò)朝臣的心,讓大家看看,他是個明君。第二個則是可以用順治帝的意氣用事來襯托自己的胸懷廣大,所以,說白了其實就是為了討一個?明君?的名聲。
作為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位皇帝,愛新覺羅?福臨可以說是名垂千古,而他取的的一切的成就卻離不開這么一個人,多爾袞,作為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子,在皇太極突然駕崩后,立擁年幼的福臨繼位,而后為他打下了一片江山,可是死后卻受到了消爵,刨墳的對待,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愛一個人其實很簡單
愛新覺羅?多爾作為袞努爾哈赤大妃阿巴亥的第二個兒子,努爾哈赤第十四個兒子,17歲開始就跟著兄長皇太極南征北戰(zhàn),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被賜號?墨爾根戴青?,成為正白旗旗主,后封睿親王,協(xié)助皇太極管理戶部,為以后得攝政打下了基礎(chǔ)。
隨著皇太極的突然離世,讓正在上升階段的后金政權(quán)出現(xiàn)了波動,幾乎到了滅亡的地步,由于皇太極生前沒有立嗣,導(dǎo)致眾多八旗大臣對皇位虎視眈眈。對豪格是?帝之長子,當(dāng)承大統(tǒng)?的思想不少旗主很是贊同,但是相對于功勞最大的多爾袞則和豪格干上了,甚至發(fā)生了兩黃旗大臣佩劍上殿勸誡的事情。
面對這種情況,多爾袞選擇了六歲的福臨作為皇帝,至少這個小孩子是自己看著長大的,至少這個小孩子能聽自己的話,于是多爾袞從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這個是和自己歲數(shù)相差不大的豪格所不能給與的,由于沒有子嗣繼承,多爾袞傾盡全力去輔佐小皇帝,為他排憂解難,把所有的愛都給足了他,不讓他操心國事,快快樂樂的做一個孩子該做的事情。其實愛一個人其實很簡單,就是努力去為他做,哪怕他不喜歡,早晚他會明白你的苦心。
恨一個人其實也很簡單
愛新覺羅?福臨作為努爾哈赤的第九子,因為多爾袞和努爾哈赤長子豪格的皇位爭奪,讓自己從中漁翁得利,但是這個皇位顯得那么無足輕重,繼位后在多爾袞的幫助下,六歲的福臨繼位,一切都顯得那么順利,1644年招降吳三桂,揮軍入關(guān)這一切都是在多爾袞的主持下有條不絮的進行的,到后來的消滅一切反對勢力,大局已定,自己曾經(jīng)感恩的那個人在心中已變。
殺胞兄
豪格軍功顯著,曾平定四川,斬殺張獻忠,順治皇帝專門在太和殿為他設(shè)宴。順治可以說對這個哥哥充滿了好感,但是多爾袞對著和自己掙奪皇位,迫使自己放棄皇位的人卻耿耿于懷,先是議罪消爵,后是馬上處死,好在順治的苦苦哀求下被免死而幽禁,可是不出幾個月便爆死,而豪格的兩個福晉也被多爾袞和其兄弟阿
濟格娶回家,從此仇恨的種子埋在了順治的心里。
離間母子
清軍入關(guān)后,沿襲明制,即年幼的皇子和皇女需由宮中女官、乳母等撫育,使得順治和生母孝莊太后的相處時間越來越少,母子之間的關(guān)系越來越惡劣,順治把這些都歸罪于多爾袞,再加上外面那些對孝莊太后的中傷,什么太后下嫁,這都是順治不能接受的。
獨擅專權(quán)
從一開始的攝政王到叔父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這這一個個稱呼的改變也意味著年幼的順治心靈一次次的被羞辱,最后多爾袞將皇帝專用的印信兵符收歸自己保管,讓自己成為一個傀儡,這個皇帝當(dāng)不當(dāng)?shù)某啥际嵌酄栃栒f了算,即使他沒有謀權(quán)篡位的心,這也是自己不能忍受的,后來順治的重孫子乾隆說過?其時世祖章皇帝尚在沖齡,未嘗親政也。夫睿親王果萌異志,當(dāng)時兵權(quán)在握,還有做不成的事??
這一切一切的事情堆積在一起,終于在多爾袞墜馬不治后爆發(fā)了,面對多爾袞政敵的返擊,年幼的順治開始不顧一切的報復(fù),先是宣布多爾袞的十四條罪狀,后是追奪一切封典,毀墓掘尸。
據(jù)傳教士衛(wèi)匡國有一本書叫《韃靼戰(zhàn)記》這里面記載說:多爾袞的墳被挖了,把多爾袞的尸體拋尸荒野,用棍子打多爾袞的身體,用鞭子來鞭尸,更有甚者,把他頭割下來,身首異地!
再說句閑話,這一點順治的兒子康熙比他強多了,同樣面對一個專權(quán)的鰲拜,沒等他死就把他辦的老老實實,也難怪順治看破紅塵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1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