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后為什么執(zhí)意要滅韓通滿門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趙匡胤本是后周太祖郭威的部下,早年隨郭威南征北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在太祖郭威逝世后,由于其前朝開國功臣身份,因此后周世宗柴榮十分器重他。本來,柴榮乃一代賢君,天下已呈一片和諧祥定之勢,若是他能多活20年,恐怕趙匡胤斷不會謀反,而他的兒子柴宗訓(xùn)也已經(jīng)長大,天下也許會是另一種局面。然而,歷史上沒有如果,柴榮年僅39歲便去世,而他的兒子柴宗訓(xùn)此時只有7歲,不能服眾。因此,趙匡胤在陳橋發(fā)動兵變,將士們將黃袍為其披在身上,擁其為帝。
在趙匡胤假惺惺的拒絕一番后,他向三軍下令,要求兵士不得擾民,不得驚犯大臣,更不得對天子和太后無禮,違命者定斬不饒。三軍殞命后,兵士們浩浩蕩蕩開向京都。
然而此次政變,并不意味著沒有流血,沒有犧牲。據(jù)史料記載,這次政變非常順利,包括大軍進(jìn)入開封城都是趙匡胤曾經(jīng)的兄弟開的城門。士兵們一路秋毫無犯,然而在入城后,趙匡胤手下的大將王彥升卻立馬違背了趙匡胤不可造殺孽的宗旨,當(dāng)夜便將這位后周大將殺死,隨后更是滅其滿門。更慘的是,此人被滅門后,王彥升已經(jīng)嚴(yán)重違背了趙匡胤制定的規(guī)矩,但是趙匡胤卻不僅沒有將王彥升斬首,更是壓下此事,讓人不得不懷疑,此事是不是趙匡胤授意。
被滅滿門的這位大將便是為北周立下大功的韓通!說起韓通來,他也是北周元老,最早曾在郭威麾下南征北戰(zhàn),在柴榮繼位后,他為北周攘外安內(nèi),不僅迎擊契丹,震懾金人,更是兵討后蜀,功勛卓越。不過他與趙匡胤及王彥升未有仇怨,為啥在立下規(guī)矩后,還要拿他全家祭刀?
據(jù)《宋史》所述,韓通名為“韓瞠眼”,不管做什么事都喜歡瞪著眼睛直看別人,而他這樣做的原因和他的性格也是有關(guān)的。他是一個大老粗,脾氣不太好,做事很容易一根筋,因此人際關(guān)系也非常不好。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堅定不移的忠君者。在趙匡胤入城時,韓通之子自知大勢已去,曾勸他放下武器投降。但執(zhí)拗的韓通誓死不降,還想組織兵力勤王。這樣一來,一個暴脾氣的忠君者就等于一個炸藥桶。因此王彥升便自作主張?zhí)幩懒怂?。而趙匡胤也并未深究。
直到最后,趙匡胤為了收買人心,也不過只是將他以國之重臣之禮下葬,并將此次行為稱作:誤殺?;蛟S,此人早已在他的死亡名單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張居正在改革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