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長城經(jīng)常為史學家們所稱道,一方面是因為它抵御北方外敵強大作用,一方面是古人空前絕后的建筑智慧,但是為什么說長城防住了外敵,防住了百姓,但是沒防住人心呢?聽小編來跟您分析分析。
長城是怎么防御外敵的呢?長城自古有之,自從中原民族建立起相對穩(wěn)定的生活秩序和城鎮(zhèn)之后,因為怕北方外敵強取豪奪,而且都是搶掠一波就跑。于是當時的統(tǒng)治者決定在北方修筑長城防備北方的外敵來趁火打劫。秦國在沒兼并六國之前,一方面要和其它諸侯國勾心斗角,另一方面又要對自己北方的外敵嚴加防范。那個時候秦國就已經(jīng)自己建設(shè)了一段“長城”,在長期的檢驗下,長城在軍事防御上的作用毋庸置疑。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他把建設(shè)長城當成了重中之重。于是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建設(shè)長城,并且派自己的長子和大將軍蒙恬到北方去監(jiān)督長城的建造。
長城的在軍事方面的作用和軍事堡壘差不多,如同敵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如果不及時除去就會造成大患,偏偏長城都建在易守難攻的地方,把長城攻克下來付出的代價太過龐大,所以敵人在看到長城,就會望而卻步。
為什么說長城防住了百姓呢?對于古代的統(tǒng)治者來講,人口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國力的象征,所以為了防止人口因為戰(zhàn)爭或者自然災(zāi)害外逃,所以建設(shè)長城防止人口流失。赫赫有名的“闖關(guān)東”就是老百姓為了謀求生計,只能跑到關(guān)外謀求生計。
但是長城防住了外敵,防住了百姓,但是始終防不住人心,據(jù)傳滿人是女真人的后裔,他們留在東北黑山白水之間、與世隔絕。后來族人逐漸壯大。野心也越來越膨脹,人們相信只要占領(lǐng)中原就能過上,奢華富足的生活。終于在1644年吳三桂引清軍入關(guān),借清軍之手消滅了李自成,而李自成把崇禎皇帝給逼上皇宮后山,在一棵老歪脖子樹上吊死。
吳三桂既然會被崇禎皇帝派去守山海關(guān),自然是深受朝廷信任的人,他又為什么要將清軍引入關(guān)內(nèi),難道僅僅是為了除掉李自成嗎?其實不然,從吳三桂得到了什么,就能看出他為什么這么做,他的得到了平西王的封號和封地,在明朝這有可能是一個山海關(guān)守將一輩子都不敢奢望的東西。在皇帝都死了之后,他也沒什么顧及了,只為博一個王侯將相。吳三桂和那些有野心沒底線的人就是那個防不住的人心。對此,你有何感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3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恒的陵寢為何要選擇靠近灞河的山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