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蒸餾酒是什么時候有的?我國的蒸餾器或蒸餾技術是從外國傳入的,還是本國發(fā)明的?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記載
所謂“溜酒”(即蒸餾酒),先秦時代尚未之有。有之,則自唐代始。法國《世界風俗·酒》載:“中國釀酒,遠在基督紀元前已知之;阿刺吉酒,紀元前八百年印度已有制者?!蔽翰懿俳疲烁`飲之。稱清酒為圣人,濁酒為賢人。”其非蒸餾酒無疑。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十二《谷部》云:“燒(溜)酒非古法也。自元時始創(chuàng)其法,用濃酒和糟人甑,蒸令氣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币浴傲锞啤逼鹩谠?,太遲,亦有問題。
“溜酒”之名,早已見于唐詩?!独笾菍啤吩娫疲骸袄笾π率祀u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唐詩亦有“久聞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長安”之句,可見唐代已有蒸餾酒。(摘自黃現(xiàn)璠著《古書解讀初探》)
元代時外國傳入說
清代檀萃的《滇海虞衡志》中說:“蓋燒酒名酒露,元初傳入中國,中國人無處不飲乎燒酒”。章穆的《飲食辨》中說:“燒酒又名火酒,《飲膳正要》曰‘阿剌吉’。番語也(外來語——著者注),蓋此酒本非古法,元末暹羅及荷蘭等處人始傳其法于中土”。
至于燒酒從元代傳入的可信度如何,曾縱野先生認為,在元時一度傳入中國可能是事實,從西亞和東南亞傳入都有可能,因其新奇而為人們所注意也是可以理解的(曾縱野:“我國白酒起源的探討”,《黑龍江釀酒》,1978年)。
宋代時已存在說
這個觀點經(jīng)過現(xiàn)代學者的大量考證提出的?,F(xiàn)將主要依據(jù)羅列于下。
(1)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餾器的記載
宋代已有蒸餾器是支持這一觀點的最重要的依據(jù)之一。南宋張世南在《游宦紀聞》卷五中記載了一例蒸餾器,用于蒸餾花露。宋代的《丹房須知》一書中還畫有當時蒸餾器的圖形。吳德鐸先生認為:“我們完全可以相信,至遲在宋以前,中國人民便已掌握了蒸制燒酒所必需的蒸餾器?!碑斎?,吳先生并未說此蒸餾器就一定用來蒸餾酒。
而元代《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所記載的南番燒酒所用的蒸餾器尚未采用此法,南番的蒸餾器與阿拉伯式的蒸餾器則相同,器內(nèi)酒的蒸汽是左右斜行走向,流酒管較長。從器形結(jié)構(gòu)來考察,我國的蒸餾器具有鮮明的民族傳統(tǒng)特色。因此也有可能我國在宋代自創(chuàng)蒸餾技術。
(2)宋代文獻中關于“燒酒”的記載更符合蒸餾酒的特征
宋代的文獻記載中,燒酒一詞出現(xiàn)得更為頻繁,而且據(jù)推測所說的燒酒是蒸餾燒酒。如宋代宋慈在《洗冤錄》卷四記載:“虺蝮傷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燒酒,吮傷以吸撥其毒”。這里所指的燒酒,有人認為應是蒸餾燒酒?!罢艟啤币辉~,也有人認為是指酒的蒸餾過程。
如宋代洪邁的《夷堅丁志》卷四的《鎮(zhèn)江酒庫》記有“一酒匠因蒸酒墮入火中”。這里的蒸酒并未注明是蒸煮米飯還是酒的蒸餾。但“蒸酒”一詞清代卻是表示蒸餾酒的?!端问肥池浿尽分嘘P于“蒸酒”的記載較多。采用“蒸酒”操作而得到的一種“大酒”,也有人認為是燒酒。
但宋代幾部重要的釀酒專著(朱肱的《北山酒經(jīng)》,或蘇軾的《酒經(jīng)》等)及酒類百科全書《酒譜》中均未提到蒸餾的燒酒。北宋和南宋都實行酒的專賣,酒庫大都由官府有關機構(gòu)所控制。如果蒸餾酒確實出現(xiàn)的話,普及速度應是很快的。
初創(chuàng)于唐代說
唐代是否有蒸餾燒酒,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燒酒一詞首次是出現(xiàn)于唐代文獻中的。如白居易(772-846年)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陶雍(唐大和大中年間人)的詩句“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李肇在唐《國史補》中羅列的一些名酒中有“劍南之燒春”。因此現(xiàn)代一些人認為所提到的燒酒即是蒸餾的燒酒。
但從唐代的《投荒雜錄》所記載的燒酒之法來看,則是一種加熱促進酒的陳熟的方法。如該書中記載道:“南方飲‘既燒’,即實酒滿甕,泥其上,以火燒方熟,不然不中飲”。顯然這不應是酒的蒸餾操作。在宋代《北山酒經(jīng)》中這種操作又稱為“火迫酒”。故唐代已有蒸餾的燒酒還難以成立。
起源于東漢說
在上海博物館發(fā)現(xiàn)了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該蒸餾器的年代,經(jīng)過青銅專家鑒定是東漢早期或中期的制品,用此蒸餾器作蒸餾實驗,蒸出了酒度為26.6-20.4的蒸餾酒。而且在安徽滁洲黃泥鄉(xiāng)也出土了一件似乎一模一樣的青銅蒸餾器。專門研究這一課題的吳德鐸先生和馬承源先生認為我國早在公元初或一、二世紀時期,人民在日常生活中便已使用青銅蒸餾器了。
這篇論文也引起了國內(nèi)學者的關注。有人認為“東漢已有蒸餾酒”(王有鵬:“我國蒸餾酒起源于東漢說”《水的外形,火的性格——深圳首屆中國酒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廣東人民出版社,1988年)。
東漢青銅蒸餾器的構(gòu)造與金代蒸餾器的也有相似之處。該蒸餾器分甑體和釜體兩部分。通高53.9cm。甑體內(nèi)有儲存料液或固體酒醅的部分,并有凝露室。凝露室有管子接口,可使冷凝液流出蒸餾器外,在釜體上部有一入口,大約是隨時加料用的。
蒸餾酒起源于東漢的觀點,暫時沒有被廣泛接受。因為僅靠用途不明的蒸餾器很難說明問題。另外東漢以前的眾多釀酒史料中都未找到任何蒸餾酒的蹤影,缺乏文字資料的佐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35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古人吃完飯為什么放下銀子就走不找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