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古代皇帝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皇帝吃完飯,剩下的飯菜是如何處理的?
從小我們就聽說過一則關(guān)于慈禧太后的故事,那就是她一頓飯要吃108個菜,之所以會有這種排場,并不是說慈禧太后特別能吃,而是因為當時清代皇室就是講究的這種規(guī)矩,象征著身份的尊貴,慈禧雖然在當時不是皇帝,但是實際上與皇帝別無二致,享受這種待遇也是理所應當?shù)摹?/p>
古代其他的皇帝也是如此,不過問題來了,古代皇帝用膳之后,肯定是吃不完所有的飯菜的,那這些剩下的飯菜是如何處理的呢?總不能全部倒掉吧?那樣的話實在太過浪費,今天我們就來揭秘這背后的真相。
01古代皇帝用膳的規(guī)定
中國人在一些特殊的場合,總會設(shè)宴席款待前來的客人,而在不同的場合,所擺設(shè)的宴席的規(guī)模上的菜品以及菜的數(shù)量,都是有著不同的講究的,就拿普通的家庭聚餐來說,一般上的菜的數(shù)量基本上都是雙數(shù),講究的是成雙成對,和和美美。
同樣在古代宮廷之中,皇帝用膳也是有著很多的規(guī)定的,就比如在周朝時期,周天子曾立下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的規(guī)矩,這是按照嚴格的等級尊卑制度來劃分的,同時在這些規(guī)定之中,我們也看出在吃飯的時候也會用一些特殊的形式來彰顯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而且從這個數(shù)量來看,自周朝的時候,當時的皇帝就已經(jīng)講究排面了,所設(shè)擺的宴席和耗費的食材不在少數(shù)。
等到后世的王朝,皇帝用膳的規(guī)矩也越來越多,就比如有些朝代皇帝吃飯的次數(shù),一天只能是兩次,只有早上和晚上可以吃飯,中午是不安排宴席的,這樣做的目的也是防止皇帝吃的太多,影響身體健康,而且當時古人的生活作息也確實不適合一日三餐,但是皇帝可以挑選時間段來用餐,太監(jiān)也會提前告訴御膳房做好準備。
還有就是皇帝雖然可以為自己一個人大擺宴席,吃很多道菜,但是并不是他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的,這其中也是有規(guī)定的,那就是一道菜不能超過三口,因為皇帝吃飯的時候,不會自己站起來夾菜,而是由太監(jiān)為皇帝夾到盤子中,送到他的面前,所以皇帝喜歡吃那個菜,吃了幾口,太監(jiān)都是心知肚明的。
要說為什么一道菜吃不能超過三口,其實這是出于皇帝個人的安??紤],害怕有圖謀不軌之人在皇帝愛吃的菜中下毒,謀害皇帝,所以一旦有哪道菜皇帝特別喜歡吃,并且超過了三口,那么太監(jiān)會將其記錄下來,在這之后近半個月的時間餐桌上都不會再出現(xiàn)這道菜,所以從這些種種規(guī)定來看,古代皇帝用膳也不是隨心所欲的。
02天價的宴席
既然說皇帝用膳將就排場,那他的排場究竟是有多大呢?就拿清代的皇帝舉例,在清代時期有銘文規(guī)定皇帝在用膳時菜的數(shù)量是120道,不得不說一個人要是吃120道菜,還真是奢侈至極,更何況這120道菜基本上都是山珍海味,可不是什么甜點水果。
不過等到后來,后世的皇帝發(fā)現(xiàn)這120道菜吃不完,也沒有必要上這么多,所以也就將菜的數(shù)量進行一些縮減,康熙的時候縮減到64道,乾隆的時候縮減到48道,這樣做可不是因為他們?nèi)卞X,畢竟這兩位皇帝正處在清代時期的盛世,是清代最不缺錢的時候,這樣做只是為了能夠改變鋪張浪費的習俗。
不過這種理念并沒有傳承下去,因為到了慈禧太后的時候,她又將菜的數(shù)量提升到了108道,和當時清代祖制規(guī)定的數(shù)量相差無幾,可無論是上百道,也好幾十道也好,這些菜品所耗費的食材和資金都是巨大的,宮廷之中一個月所耗費的肉類就多達上萬斤,要了解在那個年代普通人能吃上肉就已經(jīng)算是富貴人家,普通百姓一年之中也就只能吃幾回肉而已,而皇帝卻是頓頓吃肉。
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山珍海味,林林總總加起來的話,一頓飯所要花費的銀兩基本上都在上百兩,而一天兩頓,常年皆是如此,那所耗費的資金可想而知,所以說皇帝的宴席絕對是天價宴席,那皇帝每頓飯都要吃上百道菜左右自己一個人,肯定是吃不完的,剩下的剩飯剩菜又是如何處理的呢?
03皇帝用膳后飯菜的處理方法
在皇帝用膳之后,這些飯菜不會被扔掉,而是用作其他的用途,首先這第一種就是恩賜給皇帝寵信的大臣,別看只是剩飯剩菜,但是這些大臣可是非常愿意要的,雖然說他們平日里也能吃到山珍海味,但是皇帝恩賜的絕對是不一樣的。
當然,這并不是說御膳房的廚藝有多么好,而是因為皇帝的恩賜是一種榮譽,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信任,誰要是能夠得到皇帝所恩賜的飯菜,那也算是有著無上的榮光了。
而在分配給大臣之后,剩下的那些飯菜還會再次分配給別人,這些人就是專門服侍皇室成員的太監(jiān)和宮女,而能夠得到這些飯菜的人基本上都是這類群體之中的佼佼者,或是擔任一定官職的人,普通的太監(jiān)和宮女自然是沒有資格吃到皇帝剩下的飯菜的,同樣對于這些人來說也是一種榮譽,甚至可以算得上是光宗耀祖了,在這之后,他們也會更加盡心盡力的為皇帝服務。
這最后一種出現(xiàn)的情況并不多,就是將飯菜拍賣給其他的平民和商賈大戶,畢竟這些飯菜是皇帝吃過的,又是宮廷出來的,很多人都存在獵奇心里,他們也想嘗嘗皇帝吃的飯菜味道如何,所以一些有錢人自然會愿意拍賣這些皇帝吃剩下的菜。
這樣的情況下,所出的價格自然也遠超飯菜本身的價值,這也算是一種經(jīng)濟的回流,但是這種情況出現(xiàn)的還是比較少的,畢竟這種方式有損皇室的尊嚴,而且也不會有太多人愿意花高價買殘羹剩飯。
04結(jié)語
總的來看古代皇帝吃飯還是很讓人羨慕的,同時也是奢侈至極的,他們對于剩菜剩飯的處理方式也很特別,雖然盡最大努力挽回浪費和損失,但是在這其中所耗費的資源終究是無可避免,而如此鋪張浪費,定然會導致國庫空虛,也會是皇室產(chǎn)生一種奢靡享樂的風氣,這是封建王朝走向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古代皇帝在用完膳之后,剩下的飯菜很多,都會怎么處理呢?倒掉,我想很多小朋友都知道古代皇帝的待遇很好。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元首,也是穿著、使用和飲食的最佳人選。比如慈禧太后晚年,雖然條件特別艱苦,但每天都有108道菜。
歷史上,大多數(shù)皇帝更注重節(jié)儉。以清朝為例。皇帝并和個別皇帝喜歡奢侈浪費,這并不代表歷代皇帝的飲食標準。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好東西都聚集在宮殿里。有人可能會說,當皇帝太高興了,吃不下所有的好東西。它送給后宮的妃嬪或?qū)m殿里的一些大臣。同時,這也是一種仁慈。將有一個特別的太監(jiān)來照顧皇帝的膳食。當你倒酒和蔬菜時,會有一個特別的負責人,因為有菜不大。和南方的小菜一樣,我們追求的不是吃得多,而是體現(xiàn)出精致的風格。
最常見的是飯后吃剩飯。,他只能吃一些零食和喝粥來滿足他的饑餓感。然而,每頓飯都很賣弄。它也是這個國家的形象典范。當然,不能過度分發(fā)食物和表現(xiàn)出極大的喜悅和味道非常好,這樣他們可以被皇帝所愛。在中國古代,我們每個月要吃200多只雞鴨和800多公斤精制肉,這還不身體的草藥和飯后水果點心。繼續(xù)吃熱的。
雖然古代皇帝沒有節(jié)約食物的優(yōu)勢,但他們不取下來,這樣人們就無法知道皇帝的幸福,以免中毒。這就是為什么帝王餐的規(guī)格如此之高,因為很多餐館都會將它經(jīng)過一點加工后出售,并且仍然以帝王餐的名義出售,以賺取一食物,基本上有兩種解決方案。一個是用剩飯來獎勵下面的公主和大臣。當時有一句話:皇帝吃的食物不超過三湯匙,所以剩下的食物很多,還有許多盤子根本沒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被交給了手下留情的人。
《延禧攻略》之中有一個令妃陪乾隆吃飯的橋段,基本上點出了當時皇帝吃飯的幾個重點。皇帝一般一個人吃飯;每一道菜皇帝都只會嘗一口,不會特別鐘情某一道菜而多吃;妃嬪只能布菜,不能坐下來陪吃,更不能勸膳;皇帝吃飯要吃半個時辰,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一個小時。
每次乾隆吃過一道菜之后,小太監(jiān)會規(guī)規(guī)矩矩將剩下的菜端走,然后另外端上一道菜填補。前前后后加起來皇帝一頓飯要吃一百多道菜,所以吃上一個小時就不稀奇了。而關(guān)于皇帝只能一個人吃飯并且一道菜只能吃兩三口,也是為了皇帝的隱私和安全著想。
皇帝的喜好被人發(fā)現(xiàn),極有可能會被一些有心之人惦記了,容易在皇帝喜歡的飯菜上面下毒。所以為了避免這種危險,每次傳膳的時候不僅僅要由太監(jiān)銀針試毒,皇帝還必須面無表情地從頭吃到尾,不會刻意去夸哪道菜好吃。那么皇帝吃剩下的菜都是怎么處理的呢?
其實對于皇帝這些數(shù)目龐大的剩飯剩菜,皇帝也會覺得有些奢侈浪費。在吃到比較好吃的菜品時,皇帝雖然不能多吃幾口明顯表達自己的喜好,但是可以賞賜給自己的寵臣或者愛妃。比如有的妃子出身蒙古族,皇帝在吃到蒙古族特色的菜肴時會一時想起這個寵妃,將剩下的菜送去給她。所以對于妃嬪來說,能被皇帝惦記著,將好吃的飯菜賞賜給她們也是一種驕傲。
而賜餐給寵臣,可以參照電視劇瑯琊榜之中的橋段。從這些生活的小細節(jié)之中,也能被人琢磨出皇帝的心思來。當然皇帝也有可能賞賜給手下做事的公公、宮女,對于他們來說,這可就是了不得的榮耀了。
當然,還有一些菜肴并非大菜,比如湯品,小炒之類的,賞賜給寵臣妃嬪也不大好看。有的人會想當然覺得皇帝吃不完的,手下的太監(jiān)或者御廚房分分吃掉好了。其實不是這樣的,皇帝吃過的東西,他們這些人哪是可以胡亂碰的,一般這些食物搜了就直接處理掉了,并且還得是秘密處理,以免他人窺探到皇帝的喜好。
在晚清的時候,皇家制度開始崩塌,這種傳膳的規(guī)矩也是溥儀極為討厭的。后來清王朝覆滅之后,溥儀依舊每天會有幾十道膳食,但是他對自己的御膳房十分不滿,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叫外賣了。
溥儀甚至在聽說平民一天早飯能吃兩個雞蛋的時候非常震驚,因為在他的印象之中,一個雞蛋就需要5兩銀子,由此可見御廚房的油水也是非常豐厚的啊!
賺得盆缽全滿的御廚房的手藝也不是非常好,因為非常重規(guī)矩也要考慮到皇帝的養(yǎng)生,所以平時的飯菜一勺鹽都不敢多放,該是多少就是多少。也有人說,御廚們?yōu)榱朔乐够实鄣箅y,不大會做新鮮的蔬菜給皇帝吃,生怕皇帝在大冬天想要吃夏令時節(jié)的蔬菜。所以皇帝平時吃得更多的就是葷腥和泡發(fā)的菜、腌菜。由此看來,皇帝出門一趟突然覺得農(nóng)家小炒特別好吃也是很正常的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3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