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爺是如何打發(fā)時間消遣的呢?下面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碓敿毜奈恼陆榻B。
有句老話叫,貝勒爺有三寶,核桃扳指籠中鳥。
幾年前,穿越題材大行其道時,穿越成一個清朝的王爺,成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身為王爺,進可爭奪皇位,退可逍遙富貴,無論怎樣都是人生贏家,簡直不要太“爽”。
事實上,當一個清朝的王爺,也并非如想象中那樣簡單,雖然和明朝的規(guī)矩不一樣,清朝的王爺大多都在京城,但是并不代表著這些王爺們每日里就無所事事。
掌實權(quán)的王爺,每日里最重要的就是完成自己的各項本職工作,而沒有實權(quán)的,也并非整日里就會吃喝玩樂,他們也身戴職務,雖然大多是虛職,但也有許多必須要做的事情。
清朝的王爺,不管是有實權(quán)還是掛虛職的,大體上消遣時間的方式有四種:豐富個人精神生活、從事私人的經(jīng)營活動以及各種花式聲色犬馬。
其一,豐富個人精神生活
無論是哪朝哪代,作為皇族權(quán)貴成員,必要的教育是很有必要,也是必須進行的一項重要活動。
按照清朝皇室的爵位,從高到低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等,只要爵位是在“公”以上的,均可以稱之為王爺。
以乾隆年間為例,經(jīng)過幾代發(fā)展后,當時的社會安定、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yè),因此擁有高等爵位的王爺們,其物質(zhì)條件是相當豐厚的,國家每年在一個王爺身上的花費,就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
國家厚待天潢,歲費數(shù)百萬,凡宗室婚喪,皆有營恤,故涵養(yǎng)得宜”
吃穿用度不用發(fā)愁,甚至還是怎么奢侈怎么來,因此,這些清朝的王爺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多的條件,去接受高等的教育和發(fā)展個人愛好。
尤其是清朝對于皇室子弟的教育,是非常重視的,因此,在歷代清朝宗室中,如書法、繪畫等大家,不在少數(shù)。
乾隆皇帝的第十一子永瑆,就是著名的“乾隆四大家”之一,當時他的字畫,受到了許多文人士子的追捧,甚至達到了“士大夫得片紙只字,重若珍寶”的程度,可見其確實是有一定的藝術(shù)成就。
永瑆的藝術(shù)修為,得益于平日里的愛好和用心,而他就是當時眾多癡迷書畫的清朝王爺代表人物之一,類似于他這種在文學領(lǐng)域有一定成就的王爺,比比皆是。
自王公至閑散宗室,文人代出,紅蘭主人、博問亭將軍、塞曉亭侍郎等,皆見于王漁洋、沈確士諸著作。其后繼起者,紫幢居士文昭為饒余親王曾孫,著有《紫幢詩鈔》。宗室敦成為英親王五世孫,與弟敦敏齊名一時,詩宗晚唐,頗多逸趣,瞿仙將軍永忠為恂勤郡王嫡孫,詩體秀逸,書法遒勁,頗有晉人風味。
不斷地鉆研和學習,讓這些有錢有閑的清朝王爺們,在各自喜歡的領(lǐng)域內(nèi),日漸精進,終成一代大家。
除了自身鉆研和學習之外,這些愛好文學的王爺們,對于前朝以及更久遠的奇書異籍,尤為喜愛,每天最大的樂趣,就是“淘書”。
如果你在清朝乾隆年間,就會看到這樣很有趣的一幕,一個或者幾個王爺,穿得隨意至極,在市場上逛來逛去,如果看到有喜愛的書籍字畫,那必定是毫不吝嗇地買下,要是遇到類似于孤本之類的,哪怕把身上的衣服給典當了,也要當場買下,以免被人捷足先登,癡迷程度可見一斑。
所以,清朝王爺在很多時候,消遣時間的第一選擇就是豐富個人的精神生活,寫寫字,看看書,畫個畫,畢竟有錢有地位,還有大把的時間,再不提升提升自己,出門和人吹牛都沒資本。
其二,從事私人的經(jīng)營活動
有道是,坐吃山空,家業(yè)再大,也總有吃完的一天,因此,清朝的王爺,也很注重自家產(chǎn)業(yè)的經(jīng)營。
尤其是這些王爺本身就是皇室成員,如果做生意,就會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不管是消息還是資源,要比常人好太多。
事實上,這樣干的王爺不在少數(shù),比如乾隆皇帝的親兄弟,愛新覺羅·弘曕,就是一位出名的理財高手。
愛新覺羅·弘曕,雍正皇帝的第六個兒子,乾隆皇帝一母同袍的親兄弟,六歲就繼承了和碩果親王爵位,正兒八經(jīng)的皇親國戚,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的他,確實一個十分崇尚節(jié)儉的人。
他除了勤儉持家之外,最大的愛好,就是置辦產(chǎn)業(yè),“俸餉之積,至充棟宇”,仿佛把家里搞得滿坑滿谷,才算心滿意足。
同時,弘曕善于投資,不管是開設煤窯,還是販賣人參,以及像開設衣局,為朝臣提供朝衣,為各王府制作衣物,以及類似于蟒袍這樣的冷門物品,均在其經(jīng)營范疇之內(nèi),更不用說倒騰古玩字畫這種生意了,基本上,他都有所涉及。
利用身份優(yōu)勢,同時運用各種資源,來進行“錢生錢”的商業(yè)活動,是大部分清朝王爺共同的選擇,畢竟錢總有花完的一天,不掙錢怎么負擔起王府龐大的開銷,同時,做點生意,也能結(jié)識更多的人,為自己的地位穩(wěn)固打下基礎(chǔ)。
其三,吃喝玩樂,聲色犬馬
愛好文學、喜歡做生意,這種王爺不在少數(shù),但同時,整日里吃喝玩樂、聲色犬馬的清代王爺,也不乏其人,畢竟身份地位,以及財富等允許他們醉生夢死,不紙醉金迷一把,似乎對不起王爺這個稱號。
因此,如果說到玩的話,那清朝王爺們樂子可就多了去了。
提籠架鳥、斗蟈蟈養(yǎng)蟋蟀等,這些都只是小打小鬧,一些“高端”玩家,玩得如熬鷹狩獵,也不算太新鮮的玩意兒。
按照清朝對于王爺?shù)馁旱?,其中親王的最高,每年單是年薪,就足足有10000兩銀子,不僅如此,另外還每年給祿米10000斛。
按照購買力來計算,清朝乾隆年間,一兩銀子約等同于如今的100-120元左右,也就是說,一個親王,單單年薪,就高達百萬元之多,這還不算逢年過節(jié)的各種福利以及祿米等其他收入。
這么有錢,那還不得可勁兒造?
因此,像一些不求上進,安于現(xiàn)狀的王爺們,每天最大的事情,就是研究怎么變著花樣的吃喝玩樂。
先是吃,在吃這方面,王爺們自小養(yǎng)尊處優(yōu),自然是吃過見過的主兒,因此在吃的方面,講究的不是吃好,而是吃的“奇”,吃的“名貴”。
比如,一道普普通通的小雞燉蘑菇,這個十分家常的菜,如果王爺們要吃,那就不一樣了,不是用普通的配菜來燉,而是用類似于冬蟲夏草、人參這樣的名貴食材去做這一道菜。
這還是最簡單的,還有個較為出名的,叫做“豬背肉”,選上等的小豬,在小豬活著的時候洗干凈,然后用鞭子不停抽打其背部,使其因痛,將血聚攏在脊椎處,然后在脊椎處割下巴掌大小的一塊肉來,用此來制作菜肴。
一道菜下來,就需要數(shù)十頭這樣的小豬,而其他的肉,全部丟棄不用。類似于這樣的吃法,像烹鵝掌、食駝峰等,數(shù)不勝數(shù)。
好的菜肴自然要配上好餐具,王爺們的餐具,要么是玉,要么是水晶,肯定不會用竹筷子,那樣說出去丟份兒。
然后是喝,喝就比較簡單了,除了各種名貴的酒之外,王爺們?nèi)粘S糜诮饪氏畹娘嬃喜杷彩潜夭豢缮佟?/p>
在北京頤和園西邊,有座玉泉山,這里的水,就是特意為清朝皇室成員所供應的宮廷用水,據(jù)說,乾隆皇帝曾拿一個銀斗去稱,發(fā)現(xiàn)這里的水,分量最輕,也就是雜質(zhì)最少,因此,這里直到清末,都是皇室用水之地。
而王爺們,自然也是對喝茶頗為喜愛,普遍流行的,是喝西湖龍井,甚至有王爺為了喝上最新鮮的茶,直接在產(chǎn)茶的當?shù)匕枭?,在茶葉成熟后,帶炒茶的師傅在王府里現(xiàn)場制作。
如此大費周章,就是為了喝口好茶,不得不說,有錢真好。
最后就是玩樂了,提到玩樂,那真的太多花樣了,當時有句老話,叫做“貝勒爺有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就是一些整日里無所事事,消磨時間的皇室成員真實寫照。
像前文提到的,提籠架鳥、熬鷹狩獵等,這些是許多王爺消遣的必有項目,王府里也有一幫仆人,專一為伺候他們的主子各種玩,時時刻刻在想新的點子,以供他們主子感興趣。
當然,這些常規(guī)項目玩膩之后,就有一些人喜歡玩一些“刺激”的項目了,比如,自己組織自己的葬禮。
乾隆皇帝的另外一個弟弟弘宣,深得太后的寵愛,因此極其恣意妄為,這自己給自己辦“葬禮”的荒唐事,就是這位爺干出來的。
弘宣的“葬禮”,極其風光,本身王府地方就大,于是就按照親王的規(guī)格,在府內(nèi)布置妥當,不僅如此,他還廣發(fā)請柬,邀請王公大臣前來參加自己的葬禮,并且要求,必須帶禮金。
而在葬禮上,弘宣要求親屬要像他真的死了那樣去哭,同時要參加的大臣們,嚴格按照標準流程來進行吊唁,而他自己,則坐在供桌上,邊吃給自己的貢品,邊津津有味的欣賞下面人的表演。
無聊至極,荒唐至極。
弘宣的這種行為,在清朝,尤其是在晚清時期,屢見不鮮,當時整個國家已經(jīng)進入腐化狀態(tài),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大小官員,基本上都是以貪圖享樂為主,即便是有少部分的有識之士,但也改變不了現(xiàn)狀,實在是整個大清,已經(jīng)是日暮西山,而清朝的王爺,作為皇室的中堅力量,也是聲色犬馬,安與享樂,更不要提其他人了,因此,大清亡國,也是必然。
清朝的王爺大多數(shù)都是富貴閑散王爺,他們從出生下來就是衣食無憂,就由清政府給撥款用度,而且受限于皇帝的猜忌,大多數(shù)王爺都不會從政,所以他們都有大把時間去消遣,可以說清朝王爺?shù)臉I(yè)余時間非常豐富,也非常會玩。
王爺們大多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消遣時間
在清代王爺?shù)钠芳壥浅返木粑唬乔宄瘹v史上大多數(shù)王爺都是富貴閑散王爺,在政壇上沒有太多權(quán)力,雖然待遇地位超品,比一品大員或者其他文武大臣都大得多,但他們絕大多數(shù)都并沒有實際權(quán)力而已。
清朝王爺?shù)木粑粋鞒谐藰O個別享受世襲罔替的親王之外,其它的親王爵位都是需要按級遞降承襲。親王的后代子孫繼承爵位是需要遞降的,也就是親王的兒子繼承爵位就是郡王,之后遞降到鎮(zhèn)國將軍不再降級,而初始是郡王爵位則是遞降到輔國將軍不再降級。
所以這些王公貴族在政治上沒有實際權(quán)力,再加上自由生活富貴無憂,就造成了他們很“閑”的感覺
尤其是在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祖孫三代對皇權(quán)的強化集權(quán)之后,包括鐵帽子王和其他一些親王爵位傳承的后人大多都只變成了富貴閑散宗室,他們不差錢,但是卻不用工作,有大把時間去消遣,說白了就相當于一個大地主而已。
清朝這些皇室宗親看似有著享不盡的榮華富貴其實他們的壓力也很大,像那些享受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后代還好一些,畢竟世襲罔替待遇誰也不能廢了,而且他們傳到后來大多與皇室都屬于是遠親了,所以他們大多數(shù)時期也是絕少參與政治,大多只是享受包衣佐領(lǐng)的孝敬而已。
但這些皇室直系親屬晉封的親王爵位就不那么好過了,他們或是皇帝子侄或是皇帝兄弟,按照皇位繼承順序來說他們排名還都比較靠前,所以他們最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活的也是比較謹慎,包括連選擇消遣時間的活動項目都要更加謹慎,不然很容易失去一切甚至是性命。
在雍正對待政敵弟弟老八胤禩這些當初與他爭奪皇位的兄弟進行了嚴厲且殘酷的打擊迫害,這也使得讓后世的皇室直系宗親更加害怕和敬畏皇權(quán)。
所以在乾隆朝之后,皇室直系宗親不管是親王也好還是郡王或者貝勒、貝子這些有爵位的皇親大多都是盡量不參與政治,通過培養(yǎng)自身的興趣愛好來消遣時間,轉(zhuǎn)移皇帝對自己的猜忌。
清代的皇室成員自幼都會接受非常全面且系統(tǒng)的素質(zhì)教育培養(yǎng),因此很多皇室成員大多文武雙全,在比如繪畫和文學等方面都很高的造詣,清代的王爺們消遣時間的方式也有很多是比較高雅的,比如研究琴棋書畫等各方面,所以皇室成員中出了很多文學家、書法家、畫家等人才。
當然這些都是好學之人,也有一些不好學的人,擅長吃喝玩樂的人,這樣的人其實更容易讓皇帝放心,比如斗蛐蛐、遛鳥、玩鷹、邊品茶邊聽書等等,這些都是清朝時期皇室貴族用來消遣時間的經(jīng)典娛樂項目。
王爺們消遣時間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荒唐喜好活出喪,有的高雅喜好文學著書立作
這些王爺消遣時間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有的高雅,有的荒誕不羈,有的純粹就是娛樂,可謂是多種多樣,下面說一說清朝最具代表性的兩位王爺是如何消遣時間,他們二位一位代表了荒唐,一位代表了高雅,看看他們是如何消遣時間的。
乾隆的弟弟荒唐王爺和親王弘晝是清朝歷史上最具代表性的荒唐王爺,乾隆總共有兄弟三人,一個哥哥和兩個弟弟,他的哥哥弘時早年因為憐憫雍正的政敵胤禩,被雍正過繼給胤禩為子,削除了宗籍,圈禁終身,弘時在被圈禁后不久就抑郁而亡。
隨著各種電子設備和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手機亦或者是電腦,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nèi)粘I钪凶畈荒苋鄙俚囊徊糠帧3私o工作帶來的便利以外,這些電子物品,更成為了人們消磨時間的最佳助手。
只是,這些物品僅屬于現(xiàn)代,假設人們回到距離當代最近的清朝,這個時期的人們,如何打發(fā)閑暇時間呢?如果是清朝的王爺們,這些地位極高,能夠享受種種特權(quán)的貴族們,生活比之今天的我們又如何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清朝的這些王爺,是如何打發(fā)他們的業(yè)余生活的。
清朝的伶人
其實業(yè)余生活無非4個字,那就是吃喝玩樂,換到任何一個人的身上,也是如此。但是古人和現(xiàn)在的人不同,尤其是清朝的這些王爺,就自由度而言,甚至還要比普通人更加悲催一些?;实蹫榱遂柟套约旱臋?quán)力,必然不會讓宗室力量壯大,解決這一難題的最好方法,就是將這些王爺都集中在京城,賜予他們一座大宅子,基本上就等同于半軟禁。如果沒有特殊情況或者是皇帝手諭,王爺們不能夠輕易離開京城,只能在京城周邊60公里的地方玩耍。
清朝打獵圖
京城也就那么大點地方,尤其是整個城市里面,也沒有像現(xiàn)在那么多的娛樂設施,更沒有一天到晚躺在家中玩手機看電腦的快樂。為了消磨時間,他們就想出了各種各樣可以取樂的方法,所以王爺們在玩這方面,并不輸現(xiàn)在的那些富家子弟,甚至比他們平日里的生活更要奢侈。不妨就從以下這幾個方面著手,看看王爺們的娛樂項目吧。
滿漢全席
排在第一位的便是吃,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王爺也是一樣。即便就是在最簡單的吃上,他們也要找出一些樂子來??梢哉f他們所吃的每一道菜,都是需要大費周章的山珍海味。比如一顆普通的白菜,他們只挑里面的菜心吃;一道最簡單的小雞燉蘑菇,他們要選擇極為名貴的烏雞和松茸來烹制。盛菜所用的器具,必然是銀子或者是玉器打造而成,因此,看似簡簡單單一道菜,實際動用的人力物力難以數(shù)計。
清朝的冰箱
第二條便是喝了,如若整日只是飲酒賦詩,想必也會厭煩。他們在喝這件事上,可是下足了功夫。那個年代里還沒有冰箱,但是夏日里十分炎熱。他們便在冬日里的時候,花費大把銀子打造冰室,這樣到了夏日,便能夠喝上涼爽的冰飲,甚至還制作?冰車?來冰凍水果。
清朝打獵圖
他們平日里又是怎么玩樂的呢?最常見的莫過于賞花、釣魚、打獵。如果實在無聊了,就養(yǎng)上幾只蛐蛐,斗蛐蛐這個活動,在清朝的時候大多都是八旗貴族所玩的游戲。一只名貴品種的蛐蛐,還有裝蛐蛐的容器,都是需要工匠精心挑選并且打造的,其價值,更不是普通平民所能想象的。
他們還有自己的私家園林,還有自己的王爺府邸,平日里相約玩樂,又或者是去胡同里喝酒看戲。就是這樣看下來,古代王爺?shù)纳钜膊⒉粺o聊。他們擺脫手機,能夠真正的融入生活,再加上又有大把的時間和錢財,絕對比現(xiàn)在人要過得更加逍遙自在。用郭麒麟相聲中形容郭德綱中的一句話來說:有錢人的快樂,你根本想象不到。
清朝對王爺們的安置辦法,非常高明了,如果是有能力擔任職位的王爺,皇帝一般會以舉賢不避親的名義讓他們替皇帝分憂,主管一些事情。但因為王爺?shù)纳矸荼容^特殊,所以并沒有品級,如果立了功,皇帝會提拔其爵位,或者賜予金銀土地等等。
清朝王爺們的俸祿
至于那些沒有實際上的事做的王爺,皇帝也會給予很高的待遇養(yǎng)其終老。清朝不但對皇室宗親施行供養(yǎng)一生的政策,就連普通的八旗子弟也是可以不用勞作每年領(lǐng)著朝廷給予的“月錢”也稱“鐵桿莊稼”,可以保證衣食無憂,更不要說貴為親王、君王的人了。
根據(jù)史料記載,清朝一個親王一年的俸祿是1萬兩白銀,而當時即便是一個一品大員,年俸祿也不過才180兩,親王等于是一個一品大員的55倍之多。而1萬兩銀子是什么概念呢?當時清朝一個普通的人家,全家一年的開銷不過才20-30兩左右,這么說,想必大家就知道1萬兩銀子是多大的概念了吧?
而清朝的王爺們還不止這么點俸祿,因為他們每人都有著屬于自己的田地,甚至是商號鋪戶等等,這些每年的收入又何止1萬兩之多?
就是因為有著這么富裕殷實的生活,清朝王爺們只要野心不大,或是不想在朝廷里建立什么大功勛,一般都會選擇與世無爭的安逸生活。那么,生活中的他們具體喜歡做些什么呢?
喜好提籠遛鳥抽鼻煙
清朝在康熙朝以前,王公大臣貴族子弟們往往還都喜歡閑暇時弓馬騎射打打獵什么的,但隨著安逸生活過得越來越習慣了,又被漢文化中的各種玩法所吸引,這些王爺們也就逐漸遠離那些騎馬射箭的玩法,逐漸研究出了一些新穎又清閑的娛樂生活,提籠遛鳥自然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因為起源于遼東的游牧民族,骨子里就對動物有著先天的喜愛,即便是嫌騎馬打獵太累,這些王爺們也是喜歡養(yǎng)養(yǎng)魚,溜溜鳥之類的玩法。
抽鼻煙也是清朝王公貴族的一大喜好,鼻煙在現(xiàn)在幾乎已經(jīng)沒人抽了,但是在清朝可是個流行的玩意兒,也是貴族身份的象征。在清朝,王公貴族們逛街遛彎的基本配置就是左手提著鳥籠子右手拿著鼻煙壺,身后再跟上幾個管家仆人,那叫一個瀟灑。
聽戲捧戲子
聽戲,是清朝貴族最喜歡的業(yè)余活動之一,到了晚清時期,上到太后老佛爺,下到普通的貝勒貝子,幾乎無一不喜歡聽戲的。
清朝流行的戲種很多,各地都有所不同,王公貴族們又大多生活在北京,所以喜歡聽“京戲”的居多,也就是我們后來所說的“京劇”。與此同時,也會間雜的聽一些評戲、豫劇等戲種。
至于捧戲子,基本就跟我們現(xiàn)代人的追星差不多了。清朝的最高權(quán)力自然是掌握在皇帝手里,但皇帝整日都待在皇宮里,想出來一趟都不容易,更別說在外頭捧戲子了。
所以在清朝,皇宮之外即有錢又有權(quán)的大多都是那些親王貝勒們,他們才是大清國中的實力人物。既然是實權(quán)人物,那么各地來京的頭牌名角只要被他們相中的,大多都要被納入府中,伺候王爺,這個幾乎無人敢與王爺們爭。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很少有女戲子,所以王爺們捧的戲子絕大多數(shù)都是由男戲子扮演的“花旦”,而清朝也是男寵成風的時期。
收藏古董字畫
隨著滿清入關(guān)時間越來越久,貴族們受到漢文化熏陶下也開始喜歡上了古玩字畫,甚至到后期,清朝王爺們家中幾乎都跟博物館一般。因為待遇上教明朝的王爺更為優(yōu)厚,又有大把的閑余時間,所以清朝王爺在古玩字畫、珍貴物件上的投入自然普遍很高。
例如清朝晚期的恭親王府,原本就是清朝巨貪和珅的府邸,雕梁畫棟抄手游廊,除了面積不如皇宮外,其它幾乎都不次于紫禁城,里面珍藏的各類古玩字畫等物件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外加恭親王奕本身也喜好收藏,所以這里在當時簡直就是個私家博物館。
根據(jù)記載,恭王府中的藏品具體多少不得而知,但光是藏寶閣就多達108間,其中,西晉著名書法家陸機的《平復帖》算是恭親王府中的代表收藏,原是清朝皇宮的藏品,被恭親王奕代為保管,久而久之就成了他的藏品了。此外,恭王府中還藏有懷素的《苦筍帖》,韓斡的《照夜白圖卷》以及易元吉的《聚猿圖》等,均為國寶級藏品,價值連城。
看看清朝王爺們優(yōu)哉游哉的安逸生活,難怪從清中期以后就很難見到哪個王爺會起兵造反了,試想,這么富足愜意的小日子過著,誰還想去當什么勞什子皇帝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3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元朝因“寬&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