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唐玄宗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成為太上皇的唐玄宗李隆基是如何度過人生最后幾年的?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歷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帝王之一,不過大多數(shù)人對唐玄宗的認識都止步于“安史之亂”中的馬嵬驛兵變,因為這場兵變后不久,唐玄宗就被迫成為太上皇,從而離開了大唐政治舞臺的中心,并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么成為太上皇的唐玄宗是如何度過人生最后幾年時間的呢?今天小編就來與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至德二載(757年),唐軍相繼收復了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同年十二月,太上皇李隆基從成都被迎回長安。
當玄宗的車駕臨近長安時,當時的大唐天子、唐肅宗李亨(唐玄宗的太子)親自上前整理馬鞍和韁繩,并象征性地為玄宗牽馬。李亨還向玄宗表示自己在靈武稱帝只是權(quán)宜之計,現(xiàn)在就要將皇位交還給父親。唐玄宗說:“天意、人心都已在你,如今朕只要能安度晚年就是你的一片孝心了?!?/p>
來到長安后,李亨多次上表請玄宗搬入天子居所大明宮,玄宗一一予以駁回,并堅持移居到了興慶宮(位于皇城外,李隆基藩邸擴建而成,時稱南內(nèi))。
在興慶宮居住的這段時間里,太上皇李隆基算是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優(yōu)游歲月。繁雜的政務,膠著的戰(zhàn)事都不再與他有關(guān),他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需要費神考慮國家大事,但卻依然可以享受鶯歌燕舞,美酒飄香的帝王生活。更難能可貴的是,興慶宮毗鄰長安街市,在最南端的長慶樓上可以直接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近距離感受市井生活。
每當太上皇出現(xiàn)在長慶樓時,街上路過的官員、百姓都會對他頂禮膜拜,高呼萬歲??吹匠济駛儗ψ约阂廊蝗绱俗鹬兀盥』芨吲d,因此經(jīng)常吩咐宮人設宴款待這些臣民。
在經(jīng)歷過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后,李隆基對眼下的幸福生活感到非常滿意。畢竟對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而言,人生如此又夫復何求。然而,李隆基的晚年并沒有就這樣畫上句號。
上元元年(760年)七月十九日,權(quán)宦李輔國以肅宗的名義矯詔邀請?zhí)匣实教珮O宮游玩。李隆基也沒有多想,就帶著心腹高力士等人離開了興慶宮。然而當李隆基一行人剛剛進入皇宮,李輔國就帶人將他們團團圍住。隨后李輔國聲稱得到皇帝旨意,迎太上皇遷居南內(nèi)。李隆基就這樣被強迫著搬到了皇宮中的甘露殿。
李輔國之所以敢如此膽大妄為,在太上皇頭上動土,背后明顯是有肅宗在給他撐腰。因為李亨看自己的老爹在臣民中還是有很高威望,擔心哪天太上皇振臂一呼,自己的皇位就坐不穩(wěn)了。李輔國作為李亨的心腹,自然很清楚皇帝心中的想法,所以才會不等皇帝開口就主動去把事情給辦妥,事后再向皇帝請罪。李亨嘴上批評李輔國不能這樣干,心里卻樂開了花。他對李輔國及參與此事的禁衛(wèi)六軍將士們說道:“諸位愛卿這么做,是擔心上皇受小人蠱惑,正所謂防微杜漸,以安社稷!朕有你們這樣的臣子,也就無所懼了。”
幾天后,唐肅宗頒布旨意,將李隆基的心腹宦官高力士流放到巫州,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下崗回家。至此,李隆基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雖然在甘露宮中他依然擁有錦衣玉食的生活,但精神世界卻被徹底清空了。
寶應元年四月五日(762年5月3日),太上皇李隆基離開人世,終年78歲。
參考文獻:《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
或許李隆基在殺死楊貴妃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內(nèi),都認為安史之亂都是楊貴妃惹的禍,只要把她殺死了,自己就又能坐上皇帝的寶座,又能過逍遙安逸的生活,但是很明顯不可能。在安史之亂后,他的兒子李亨趁機上位,而他則作為太上皇坐在幕后。等到安史之亂結(jié)束,則是李隆基安逸生活的盡頭,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李亨也懂,于是就幽禁了李隆基直到李隆基死去。
在安史之亂后,李隆基被自己的兒子和親軍要挾,以軍隊可能謀反的理由先是殺死了亂政的楊國忠,而且對于和楊國忠有著親緣關(guān)系的楊貴妃也不放過,最后李隆基忍著性子賜死了楊貴妃。而之后兒子李亨便趁機上位,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但是這并不是李隆基所希望的,畢竟這對父子的關(guān)系并不是大家眼中看到的那么好。
李隆基也不希望自己之后成為一個傀儡,于是動用自己的關(guān)系和權(quán)力,下令自己將作為太上皇,指導李亨如何掌握政權(quán)直到安史之亂結(jié)束。很明顯他還是不愿意放棄權(quán)力。但是他這個時候還在成都享福呢,而親兒子則在長安籠絡人脈、扶持自己的政權(quán),在安史之亂結(jié)束之后,李隆基還幻想著回到長安做自己的皇帝。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的規(guī)矩,李亨還是懂得,在經(jīng)過幾次猶豫之后,李亨還是讓自己身邊的人將自己的父親李隆基軟禁了起來,不讓任何人去探視,而他身邊的臣子高力士和陳玄禮也被發(fā)配到了邊疆,黯然神傷的李隆基就這樣孤苦地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唐玄宗的晚年慘到憂郁寡歡。
唐玄宗在位后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寵愛楊貴妃,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wěn)定唐王朝的邊疆,結(jié)果導致了后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為唐朝由盛轉(zhuǎn)衰埋下伏筆。天寶十五載(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為政舉措:
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后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纮、杜暹、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并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李隆基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wěn)定。
楊國忠向李隆基報告安祿山要造反,并且提議召見安祿山,試他一下,李隆基于是召見大胖子安祿山。李隆基指著安祿山的大肚子問道“此胡何腹大乃爾?”意思是你這個胡人的肚子怎么這么大?安祿山不動聲色地說“無他,唯赤心耳?!币馑际钦f,沒有別的都是赤誠之心。說得多好!755年十一月十九,安史之亂爆發(fā),打出的旗號就是“誅國忠,清君側(cè)”。李隆基連忙組織抵抗,身為宰相兼兵部尚書的楊國忠瞎指揮導致洛陽丟失,再加上李隆基聽信太監(jiān)的一面之詞,殺害了大將封常清、高仙芝,啟用了在家養(yǎng)病的哥舒翰。
但是楊國忠懷疑哥舒翰會利用這次機會對自己不利,便向李隆基進讒言,李隆基下令哥舒翰出擊,結(jié)果大敗,痛失長安,李隆基帶著皇親國戚逃跑,由于計劃不周糧草不濟。在馬嵬坡,士兵在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帶領(lǐng)下殺了楊國忠一家,李隆基被迫賜死了楊貴妃。很快唐肅宗繼位,李隆基成了太上皇,本來生活還是可以的,可是他沒事找事的給負責宮廷宿衛(wèi)的大將軍郭英義賜宴,這令唐肅宗很緊張,當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首先收買的就是玄武門守將常何和敬君弘,于是立即解除了郭英義的職務。
隨后又采取武力手段逼迫李隆基遷居甘露殿,他身邊的人高力士、陳玄禮等人外放的外放,退休的退休。由唐肅宗遴選了100人服侍李隆基,他的兩個女兒也被招來服侍他,到死李隆基也沒有走出甘露殿一步,晚年生活很是凄慘。唐明皇李隆基殺死楊貴妃以后的生活還是很凄慘的,但是,即使這樣他還是殺死了楊貴妃。為什么?他要活命,如果不殺楊貴妃那他就得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58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