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中國史書中記載的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建立才兩代就滅亡,不久后復國,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禹執(zhí)政45年,其中10年為帝,由于他疏通九州,收取天下諸侯之心,所以在他去世后,他的兒子啟,順利的從大禹指定繼承人益的手中取得帝位,建立了夏朝。
啟建立夏王朝后,開始還能繼承父親遺志,努力鞏固國家政權,但隨著王朝根基逐漸穩(wěn)固,啟變得奢侈、荒淫。
啟的嫡長子太康,不知道祖父大禹建立國家的艱辛,只看到父親的揮霍無度,所以在繼承帝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沉湎于聲色犬馬不能自拔。
太康失國,夏朝兩代而亡
一次,太康帶著親信去洛水北岸狩獵,一去就是三個多月,國家機器停止運轉,百姓怨聲載道。就在這時,早有不臣之心的后羿帶著軍隊迅速趕到夏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夏都。
得到消息的太康叫苦不迭,但是由于他的荒淫,沒有人愿意支持他復國,至此,才傳了兩代的夏王朝宣告滅亡,史稱“太康失國”。
太康雖然不受大家擁護,但是大禹的恩澤卻為諸侯所懷念,他們還是支持姒姓王族的。
所以,后面數(shù)十年間,夏朝國土上,上演了一幕幕為爭奪政權而爆發(fā)的戰(zhàn)爭。
仲康復國,夏朝統(tǒng)治名存實亡
驅趕走太康的后羿,并非射日的大羿,只是后羿也精通射箭,武藝高強,但人品無法跟大羿相提并論的。
后羿取得夏朝政權后,沒有發(fā)奮圖強,而是跟太康一樣,只知道享樂,思念大禹的諸侯們很快聯(lián)合起來,要推翻后羿,后羿無奈,在啟的兒子中找出了仲康,恢復了仲康的帝位。
仲康雖然復國,但只是名義上的君主,國家大權都操縱在后羿手中,仲康為此先后與后羿發(fā)生過多次戰(zhàn)爭,但終究力所不及,最后郁郁而終。
仲康去世后,他的兒子相繼位,相的命運還不如乃父,連傀儡都做不成。
原來,后羿在控制夏朝后,不思進取,把自己的權利都托付給了親信寒浞。
寒浞是個實足的小人,想方設法取得后羿的信任,掌握所有大權后,殺死了后羿,并殘忍的殺害了后羿的所有族人。
寒浞對后羿如此,對夏朝的君主自然也不可能寬仁,他加緊發(fā)展軍事實力,于他掌權后的第二十個年頭,徹底消滅了夏主相的勢力,夏王相及族人皆被寒軍殺死,宮室內(nèi)外血流成河。
少康中興,夏朝國祚得以延續(xù)
相死后,夏朝正式宣告滅亡,寒浞命令手下務必對姒姓王族斬草除根??墒橇钏麤]想到的是,相的夫人后緡已經(jīng)身懷有孕,她從狗洞里逃脫,跑回了娘家有仍國。
天意夏朝國運未絕,幾個月后,后緡分娩,竟然誕下一個男嬰。后緡為男嬰取名少康,少康隱姓埋名生活在外公的國家,年紀稍長后擔任了有仍國的牧正(主管畜牧的官)。
可是,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少康的存在被寒浞探知,寒浞急忙派人來捉拿少康,少康在家人的保護下,逃到了有虞國,并娶了有虞國的公主。
寒浞還是到處打聽少康的消息,少康知道總是躲著不肯呢個避免禍事,更不能為父親報仇,于是聯(lián)合有虞國、有仍國及其他擁護姒姓的國家,先發(fā)制人的對寒浞發(fā)動了戰(zhàn)爭。
期間,少康使用了反間、刺殺等各種手段,終于取得了對寒浞作戰(zhàn)的勝利,恢復了夏朝國祚。
歷史上稱此事為“少康中興”。
至此,兩代而亡的夏朝,終于步入正軌,開啟了數(shù)百年的國運歷程。
這個有很多:
1.最早的一次是夏朝的少康復國。
少康是中國夏朝的第六代天子,其父相被敵對的寒浞派人殺死。少康是遺腹子,憑借個人魅力,得到有仍氏、有虞氏的幫助,廣施德政而得到夏后氏遺民的擁護。經(jīng)過周密的策劃,少康通過用間、行刺等手段,以弱勝強,最終戰(zhàn)勝寒浞父子,復興夏朝。
2:勾踐復興越國:
越王勾踐(約公元前520~前465)春秋末年越國國君,姓姒,氏越,名勾踐,又名菼執(zhí),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前496年即位,曾敗于吳,被迫投降,并隨夫差至吳國,臣事吳王,后被放歸返國,臥薪嘗膽,重用范蠡、文種,使越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前482年,吳王夫差為參加黃池之會,盡率精銳而出,僅使太子和老弱守國。越王勾踐遂乘虛而入,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連戰(zhàn)不利,不得已而與越議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是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3.光武中興:
劉秀推翻王莽,完成了統(tǒng)一大業(yè),恢復了漢室的統(tǒng)治,史稱東漢。
4,蕭銑復梁:
隋朝大業(yè)十三年,蕭巋弟蕭巖之孫蕭銑在江南復辟蕭梁,國土東至三硤,南盡交址,北拒漢川,皆附之,勝兵四十余萬,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淵命李孝恭、李靖等攻打蕭梁,包圍其都江陵,蕭銑不忍連累百姓,開城投降,到長安后,被李淵斬首,蕭梁的這次復辟共歷五年。
還有2次著名的中興,自認為不能算復國,只能算中興
1:司馬睿建東晉
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東晉的開國皇帝(318年-323年在位)。司馬懿曾孫,瑯邪武王司馬伷之孫,瑯邪恭王司馬覲之子,晉武帝司馬炎從子。司馬睿于290年襲封瑯邪王,曾經(jīng)參與討伐成都王司馬穎的戰(zhàn)役;但是由于作戰(zhàn)失利,司馬睿便離開洛陽,回到封國;晉懷帝即位后,司馬睿被封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諸軍事。后來在王導的建議之下前往建康,并且極力結交江東大族。311年晉愍帝封司馬睿為丞相、大都督中外軍事。晉愍帝被俘后,司馬睿在晉朝貴族與江東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稱晉王,318年即帝位,為晉元帝。323年去世,謚號元皇帝,廟號中宗。
2:趙構建南宋:
趙構(1107年5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宋朝南遷第一位皇帝,在位35年。趙構為宋徽宗第九子,宋欽宗之弟,曾被封為“康王”。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俘徽、欽二宗北去后,趙構于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重建了宋朝,史稱“南宋”。趙構拒絕主戰(zhàn)派抗金主張,隨后南逃至臨安府(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權。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劉正彥借機發(fā)動“苗劉兵變”,逼迫高宗退位,隆祐太后(宋哲宗孟皇后)為穩(wěn)定局勢,傳旨讓趙旉即位,改年號為明受(明授),宰相張浚平復叛亂后,趙旉退位,隆祐太后還政。公元1162年(紹興三十二年)禪位于宋孝宗,自稱光堯壽圣憲天體道性仁誠德經(jīng)武緯文紹業(yè)興統(tǒng)明謨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卒,年八十一,葬思陵。謚曰圣神武文憲孝皇帝,廟號高宗。光宗紹熙二年(一一九一),加謚受命中興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憲孝皇帝。
起兵反戈,重建社稷的國家有很多,不過我個人認為,有些類型需要辨別。第一“掛羊頭,買狗肉”。起事的君主已經(jīng)同原來的皇帝沒有任何血緣關系。例如后漢皇帝劉知遠,就自認是漢高祖劉邦的后代,因而定國號為“漢”,這一類與前朝基本是沒什么關系,因此不能稱之為復興!第二“茍延殘喘”。國家被滅,皇族被迫遷移再度建立政權,雖然政權遷移但統(tǒng)治者卻未能使國家重新興旺起來,只能偏安一隅,終免不了被滅的下場,諸如,南明政權,南宋政權,東晉政權(劉裕執(zhí)政時期另當別論),蜀漢政權!此類國家只能稱之為復國,不能稱之為復興!因此,我想稱得上是復興的國家有以下幾個!西漢。公元25年,東漢光武帝劉秀滅新,建立東漢,重建漢家天下。代國。公元376年前秦消滅代國。后來拓跋珪繼位改國號為魏,并統(tǒng)一中國北方。西遼。耶律大石西遷,重建遼政權,并稱霸西域,其勢力擴及中亞,雖未能滅金一雪國恥,但也可稱之為復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99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故劍情深&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