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有云:“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蹦敲唇裉煳覀兙蛠硖骄恳幌略谇貪h交替之際,南越王趙佗對棗子究竟有多鐘愛有加?
南越王趙佗本為秦朝將領(lǐng),可以說是個地道的中原人,其對棗子甚是鐘愛有加。當(dāng)初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就派趙佗與任囂攻打嶺南百越之地,等到秦末天下大亂之時,趙佗割據(jù)嶺南,建國南越。那么趙佗對棗子究竟有多鐘愛呢?趙佗命人建造南越王宮之后,就在御花園里遷種了棗樹,而且還對每棵樹進行編號,派人統(tǒng)計并登記每棵棗樹的產(chǎn)量。(出土的南越木簡上寫有:“壺棗一木,第九十四,實九百八十六枚?!?
可能會有很多人問為什么趙佗不去中原購買棗子?那是因為南越國一直不想歸附漢朝,所以雙方之間的貿(mào)易時斷時續(xù),甚至嚴重的時候,呂后還曾下令直接停止與南越國之間的貿(mào)易。而且等棗子運送到南越國時,就已經(jīng)變成干棗了,不如吃鮮棗來得美味與營養(yǎng)豐富。
至于趙佗為什么會對棗子這么鐘愛?因為棗子屬于溫帶作物,種植比較廣泛而又適應(yīng)性強,被人們譽為“鐵桿莊稼”。另外根據(jù)現(xiàn)代科學(xué)研究表明,棗子富含諸如維生素、氨基酸等多種微量元素。
此外,在秦漢之際,帝王們對棗子的養(yǎng)生功能是非常重視的,甚至在銅鏡上刻下了“渴飲甘泉饑食棗,上有神仙不知老”之類的銘文。尤其是在西周時期,君王享用的貢品,就包括了用棗子發(fā)酵的棗酒。
不僅如此,成書于漢末的《名醫(yī)別錄》還特別指出:紅棗能“堅筋骨,助陰氣,令人肥健”,有“補腎仙果”的贊譽。就連明朝著名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也在其著作《本草綱目》中記載:棗味甘、性溫,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
最后照例再給大家附上一首關(guān)于棗子的詩詞,宋·辛棄疾《清平樂·檢校山園書所見》:連云松竹,萬事從今足。拄杖東家分社肉,白酒床頭初熟。西風(fēng)梨棗山園,兒童偷把長竿。莫遣旁人驚去,老夫靜處閑看。
南宋著名詩人劉克莊曾寫過這么一首詩,“酈烹未久蒯幾烹,陸子優(yōu)游享令名。南帝稱臣橐金返,更推馀智教陳平”。詩中所提到的酈食其與蒯通都是西漢著名謀士,其善辯之能可下萬乘之國,但卻逃不出一個被烹殺,一個幾被烹的命數(shù)。而相比之下的陸子陸賈卻得以“優(yōu)游享令名”。與眾多謀士相比,陸賈一生不僅功名顯著還能得以善終。他曾隨高祖建立功業(yè),又撰寫《新語》開啟了漢初“無為而治”的政治指導(dǎo)思想,還助陳平出謀劃策翦除諸呂勢力,甚至兩次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俯首稱臣,安定了漢朝南越地區(qū)的萬里疆土。
一、陸賈分金
陸賈原為楚地人,早年以謀士身份追隨劉邦,憑其口辯之才常被劉邦派往游說各路諸侯,深得劉邦的賞識。
陸賈的巧辯之道向來奇詭難測,這與他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也是有關(guān)系的。漢代是一個注重孝道倫常的朝代,帝王以孝治天下,倡導(dǎo)兒女對父母的奉養(yǎng)。而陸賈偏就獨樹一幟,不喜歡被血緣人倫所牽絆,只享受灑脫不羈的生活。
▲陸賈塑像
孝惠帝時呂后掌權(quán),陸賈不能接受諸呂干政的局面但又自度無法力爭,便借病居家中。他拿出千金之財均分給了五個兒子,讓他們各自謀生。自己則只留一輛馬車、十名歌姬侍從和一把價值百金的寶劍,就此開啟了環(huán)游之旅。陸賈曾與五個兒子約定:“等日后我途徑你們家的時候,你們要負責(zé)給我的人馬供應(yīng)酒食,并保證讓我得享安樂,不過十日我就會離開。一年中我還會去很多地方,能到你們家里的機會最多只有兩三次,與你們見得多了彼此都會厭煩,所以絕不會久擾。等我死的時候,接待我的那一家就把我的寶劍車騎和侍從都拿去吧!”不走尋常路的陸賈似乎顯得不那么合時宜,但正因為這不同尋常的思想,才造就了他非比尋常的口辯之才。
二、初使南越
南越王趙佗本是秦朝時的南海龍川令,秦朝末年天下擾亂之際,趙佗倚仗南越地區(qū)的山海險阻自立為王。高祖初定天下,考慮到中國勞苦,便派陸賈前往南越立趙佗為南越王。此次陸賈的任務(wù)并非只是為趙佗送去印信,更重要的是要讓趙佗心悅臣服地接受漢朝給他的封號,收復(fù)南越地區(qū)。
陸賈剛見到趙佗的時候,趙佗“魋結(jié)箕踞”,結(jié)著椎形的發(fā)髻,岔開兩腿坐著,充滿了不屑和敵意??申戀Z僅一番話就讓趙佗立馬“蹶然起坐”并自稱“居蠻夷中久,殊失禮義”。那么陸賈究竟說了什么,能讓南越王前后態(tài)度產(chǎn)生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趙佗塑像
陸賈首先說,“足下本是中原人,且您親族的墳?zāi)股性谡娑ā?strong>而您如今卻一反天性,丟棄了中原的禮儀文化,竟還想以區(qū)區(qū)越地與中原天子抗衡,這是自攬其禍”。這句話意在點醒趙佗他本就來自中原,受到中原大一統(tǒng)王朝的庇護,所謂南越也不過是漢朝疆土的一部分,這是陸賈先軟后硬心理戰(zhàn)的第一步。他接著說到,“秦末紛亂,諸侯四起,唯有漢王劉邦最先進入關(guān)中,隨后又翦滅諸侯,誅除項羽,一統(tǒng)天下,致使如今四海平定,這都不是人力所能及而是天之所授啊”。陸賈想要告訴趙佗漢帝國之所以能崛起是天之所歸,暗示趙佗是無法與天命相對抗的。
陸賈說,“而朝內(nèi)將相聞聽你在此稱王,爭相請兵誅討,但天子憐惜百姓勞苦,天下初定,派我給你送來印信,望兩地交通”。漢朝在擁有如此強大的威勢下,卻并不愿意派兵來攻打南越而是選擇授予王印,剖符通使,這對于南越已是莫大的恩榮。這又是在心理上向趙佗施壓,同時也給了他一個臺階順勢而下。陸賈又說“您不但沒有出郊遠迎,俯首稱臣,竟然還想倚借這新集結(jié)之勢在此頑抗,若是朝廷知道了,必先掘冢夷族,再派遣副將領(lǐng)兵十萬立殺無赦,這只不過是易如反掌的事”。至此,趙佗的心理防線被完全擊潰。此后兩人相談甚歡,佗“大說(悅)陸生,留與飲數(shù)月”。
陸賈之所以能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是因為他找準了趙佗的特點,也把握住了他的心理弱勢。趙佗本是中原人,從小受的是中原禮制文化的影響,即便偏安一隅多年但始終無法割斷與中原的聯(lián)系,這是他的天性。趙佗在亂世中自立,而如今天下已經(jīng)歸于一統(tǒng),沒有人能對抗大一統(tǒng)的趨勢。陸賈通過軟硬兼施與恩威并濟的口辯,讓趙佗最終心悅誠服地接受漢王朝的統(tǒng)領(lǐng),成為其下的一個藩國,收復(fù)了南越的萬里疆土。
▲塑像:陸賈說趙佗
三、再使南越
呂后執(zhí)政之時,禁南越關(guān)市鐵器,趙佗于是重又自尊為南越武帝,距漢兵,舉用天子制式。漢文帝即位后派遣陸賈再次出使南越。
此次出使與第一次出使的目的看似相同,其實不然。表面上看,兩次都是為了平定南越,但前者是為了收復(fù),后者則是為了維護。趙佗曾說:“高帝立我,通使物,今高后聽饞臣,別異蠻夷,隔絕器物,此必長沙王計也,欲依中國,擊滅南越而并王之,自為功也。”“趙佗認為,“別異蠻夷”首先否定了他的中原人身份,這就等于是否定了他對中原文化的認同感,而將他與蠻夷等而視之;而“隔絕器物”也就切斷了漢朝與南越的交往與恩蔭,將他從漢王朝的統(tǒng)治中隔絕了出去。這是趙佗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此次出使,不論是漢朝廷還是南越,他們的根本目的其實是一致的,都希望能恢復(fù)漢朝與南越間的剖符交通。陸賈與漢文帝都看準了這一點,于是文帝首先應(yīng)趙佗要求罷免了長沙將軍,接著還遣人存問趙佗在真定的族人并修治其墳冢。第二次的出使十分順利,陸賈帶上文帝的《賜佗書》,也帶上了漢王朝的誠意與恩惠,很快便讓趙佗頓首自謝。陸賈的出使又一次安定了漢朝南越的疆土。
▲塑像:陸賈說服了趙佗
秦漢之際,南越疆土廣闊,鼎盛時期的疆域北達嶺南,南抵越南中部,東到福建,西至廣西,堪稱“東西萬余里”。其地理位置又有山海之險,易守難攻,這樣特殊的地勢使南越國得以常年偏安一隅。而陸賈不費一兵一卒就使南越自愿成為漢室藩臣,不僅保障了漢初天下的安定,還開啟了邊地民族新的治理模式,可謂意義深遠。
陸賈一生憑借自己的口辯之才為漢朝的興建立下了汗馬功勞,為維護劉氏宗族的統(tǒng)治鞠躬盡瘁,還為收復(fù)和安定漢帝國的疆土奔走辛勞,是辯士中不多見的傳奇人物,且陸賈倚仗自己的才學(xué)謀略一生優(yōu)游自在,與世無爭,方能得以善終。
趙佗(?-前137年),真定(今石家莊市東古城)人。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命令征嶺南,略定南越后,任為南海郡(治所在今廣州市)龍川(今廣檔龍川縣
)令。秦二世時,趙佗受南海尉任囂托,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出兵擊并桂林郡( 治所在今廣西桂平縣西南古城)、象郡(治所在今廣西崇左縣),自立為南越王, 實行“和揖百越”的民族平等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發(fā)展當(dāng)?shù)亟?jīng)濟文化。漢高祖十 一年(前196年)下詔贊譽趙佗的政績,封其為南越王,并派大夫陸賈出使招撫。 趙佗接受詔封,奉漢稱臣。呂后當(dāng)朝,對南越實行貨物禁運,趙佗三次上書,無效 ,遂于高后五年(前183年)憤 然獨立, 自號“南越武帝”。 漢文帝元年(前 1779年),文帝下詔修葺趙佗先人墓(在今石家莊市郊區(qū)趙陵鋪村東南),置守邑 ,歲時奉祀,交如見趙佗故鄉(xiāng)親屬,封官厚賜,還親書《賜尉佗書》,派陸賈持書 赴南越。趙佗遂取消帝號,寫了《上文帝書》,表示臣服漢室、治理南越的心跡。 趙佗卒于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治越近80年,為開發(fā)嶺南、 維護多民族國家 統(tǒng)一做出了貢獻。
趙佗到龍川后,選中現(xiàn)在的佗城為縣署之所,掘井筑城。其時,秦從關(guān)中謫徙了一批犯人到越與土著雜居。這些犯人中,有的是六國貴族后代,他們帶來了比較先進的北方文化。趙佗利用這些人開發(fā)龍川,對龍川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起了一定的作用。后來,趙佗上表,請求從北方遷三萬名少女到龍川,為士卒洗補衣服,實際上以此令士卒與這些女了結(jié)合,在龍川成家立業(yè),不再回北方去,秦始皇給了一萬五千女子。這些士卒、女子及其后代對開發(fā)龍川作出了貢獻。
秦末,中原動亂,封建割據(jù)代替了統(tǒng)一,劃地為王代替了中央集權(quán)。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趙佗乘中原楚漢相爭之機,派兵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地區(qū)建立了南越國,定都番禺,自稱南越武王。南越國疆土“東西萬余里”,包括今廣東、廣西大部分、今越南北部。是為今嶺南地區(qū)第一次建立古都政權(quán)。
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為結(jié)束嶺南地區(qū)的分裂狀態(tài),統(tǒng)一全國,決定采取和平政策,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服趙佗歸漢,趙佗開始時表現(xiàn)冷淡,態(tài)度傲慢。陸賈在城西筑土城為駐地,耐心以待佗。極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利害關(guān)系。并指出若違反統(tǒng)一大勢,無異于以卵擊石,必遭天遣。趙佗對陸賈十分欽佩,稱贊他是南越唯一可以商談的人,即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與漢朝剖符定約,互通關(guān)市,歸附稱臣。漢高祖死后,呂后臨朝,采取“別異蠻夷”政策,嚴禁鐵器、母牛、母馬輸入南越。趙佗再三遣使請求取消禁令,均遭拒絕。呂后還派人到趙佗老家河北真定,掘趙氏父母祖墳,誅趙氏兄弟宗族;并派兵伐趙。趙佗一氣之下,宣布脫離漢朝,南北再次陷于分裂狀態(tài)。
漢文帝即位后,恢復(fù)“和輯漢越”政策,為趙佗重修先人冢,每歲奉祀,并封官厚賜趙氏兄弟。公元前179年再次派遣陸賈出使南越。再一次說服趙佗臣服漢朝,為漢朝統(tǒng)一大業(yè)立下新功。
趙佗卒于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治越近80年,為開發(fā)嶺南、 維護多民族國家統(tǒng)一做出了貢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0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