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tǒng)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shè)立廠衛(wèi)特務(wù)機構(gòu),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quán),但同時也為中后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nóng)民反封建斗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那么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黻P(guān)于蹇義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蹇義,明代大臣。字宜之,初名瑢,巴縣(今重慶市)人。洪武十八年(1385年)進士,授官中書舍人。因奏事稱旨,太祖又喜其誠篤,為之更名義。靖難之役后,燕王朱棣入繼大統(tǒng),蹇義官遷左侍郎,不久,進尚書。永樂七年(1409年)明成祖巡狩北京,命輔皇太子監(jiān)國。其時,因他諳熟朝廷典章制度,通達禮儀,故國家軍政大事均倚辦于他,與戶部尚書夏原吉齊名。因得帝寵信,數(shù)度奉命兼理其他部事,雖職務(wù)眾多,亦能應(yīng)付自如。永樂十九年(1421年),蹇義分巡應(yīng)天諸府,訪軍民疾苦,黜免擾民之文武官吏,上疏條陳數(shù)十事奏行。翌年,成祖聽信讒言,怪罪太子,蹇義受牽連入獄,次年獲釋。明仁宗即位后,以其為國朝元老,兼有監(jiān)國功勞,愈加倚重。明仁宗卒,他力贊修筑獻陵宜儉。明宣宗即位后,以其年事已高,命朝夕侍于左右從備顧問。明英宗即位未逾月,以疾卒,年七十三歲。
人物生平
蹇義,字宜之,初名瑢,巴縣陵江河(即嘉陵江)畔龍?zhí)洞笊进P居沱(今重慶市渝北區(qū)大竹林附近)人。歷仕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六朝重臣,官至吏部尚書、少師、太師,謚忠定。
太祖賜名
洪武十八年(1385年)第三甲進士,授官中書舍人。他奏事很合皇上心意 。朱元璋問道:“你是蹇叔的后代嗎?”蹇瑢叩頭不敢回答。朱元璋很喜歡他的誠實,為他改名為義,并親手寫下蹇義之名賜給他。
他任滿三年應(yīng)當升遷,朱元璋特命滿九年后再升,說:“朕將要用蹇義。 ”因此他朝夕侍從皇上左右,小心敬慎,不曾觸怒皇上。
明惠帝即位后,推測朱元璋之意,超升蹇義為吏部右侍郎。當時齊泰、黃子澄當國,外興大師,內(nèi)改制度,蹇義沒有提出任何意見。國子博士王紳寫信去責問他,蹇義無法回答 。蹇義在建文一朝不得信用,處在政治邊緣地帶。
永樂重臣
朱棣的軍隊入京,楊榮、蹇義等人主動歸附,升為吏部左侍郎。幾個月之后,升為吏部尚書。當時正致力于糾正建文時期的政治,凡那時所更改的都全部廢除。蹇義從容說道:“增補貴在適合時宜。先前所改固然不適當,如今一定要全部改回,也未必全部合適?!彪S即他舉幾件事為例加以說明?;噬虾苜澩爮牧怂囊庖?。
永樂二年(1404年),蹇義兼任太子詹事?;噬嫌惺裁匆獋髦I太子,總是派蹇義去,蹇義總能準確地傳達皇上的意思。皇上和太子都愛重他。
永樂七年(1409年),皇上巡幸北京,命蹇義輔佐皇太子監(jiān)國。蹇義熟悉典故,長于把握根本,軍國大事都倚仗他辦理。當時受到重用的前朝舊臣中,與戶部尚書夏原吉齊名,世稱“蹇、夏”。
永樂九年(1411年),蹇義患背患背疽,朱棣親命太醫(yī)劉觀看病。
永樂十年(1412年),皇上親自在便殿設(shè)宴招待蹇義和夏原吉,并高度贊揚了他們 。蹇義多次奉命兼管其他部的事務(wù),職務(wù)紛集,但他處之裕如。
永樂十七年(1419年)因父親去世回家,皇上和太子都派官員賜祭。詔令他出來供職。
永樂十九年(1421年),三殿失火,敕令二十六名廷臣巡行天下。蹇義和給事中馬俊分巡應(yīng)天等府,詢問軍民疾苦,廢黜了幾名騷擾百姓的文武長吏,還提出數(shù)十項應(yīng)興革的事情,上奏實行?;貋砗笏卫肀静渴聞?wù)。
永樂二十年(1422年),皇上北征回來,因為太子曲意寬宥禮部尚書呂震的女婿戶部主事張鶴參見失儀之過,便怪罪蹇義不進行匡正,將楊士奇、呂震、蹇義逮捕,關(guān)進錦衣衛(wèi)監(jiān)獄。到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的春天蹇義才獲釋 。
仁宣之治
明仁宗即位后,蹇義、夏原吉都因是元老而為中外所信賴。朱高熾又念蹇義輔佐監(jiān)國時的舊勞,對他尤為倚重。他首先進封蹇義為少保,賜給冠服、象笏、玉帶,并享受二職俸祿。蹇義又晉升為少師,受銀章一枚,上刻“繩愆糾繆”。其后,又賜給他璽書說:“先前朕監(jiān)國時,卿以先朝舊臣,每天在左右侍候。兩京剛建,政務(wù)正繁,卿勞心焦思,不顧身家,前后二十余年,多次挽救危難 。朕繼承大統(tǒng)后,卿贊佐治理,毫不松懈,而且更加恭謹。這些朕都深念不忘,茲以自己之意,創(chuàng)制‘蹇忠貞印’一枚賜予愛卿,望卿藏于家中,傳給后世,知道朕君臣共濟艱難,共同做出了成就?!碑敃r只有楊士奇也得賜給“貞一”印和敕書。
不久命蹇義和英國公張輔以及夏原吉一同監(jiān)修《太宗實錄》 。蹇義比夏原吉尤為忠厚,但過于周慎。楊士奇曾在朱棣面前對蹇義說:“為什么過于憂慮?”蹇義說:“恐怕因為鹵莽而留有后患而已?!被噬蠈扇说囊庖姸假澩?。楊榮曾詆毀蹇義。朱高熾覺得楊榮不正直。蹇義叩頭說道:“楊榮沒有別的意思。如果左右有誣陷楊榮的人,愿陛下慎重考察?!敝旄邿胄Φ溃骸拔冶静恍潘脑?。 ”
明宣宗即位后,對蹇義的委寄更重。當時正修建獻陵,朱瞻基想遵從遺詔要儉約,便問蹇義和夏原吉,兩人極力贊揚說:“圣見高遠,又出于至孝,此萬世之利也?!?朱瞻基親自規(guī)劃,三個月后陵墓建成,它不如長陵那么宏麗,其后的各個皇帝都參照獻陵的規(guī)制。后來明世宗營建永陵,才更加崇尚侈華 。
告老還鄉(xiāng)
朱瞻基征樂安,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時,蹇義、夏原吉以及各個學(xué)士都隨從,參預(yù)軍中機務(wù),被賜給鞍馬甲胄和弓劍?;貋砗螅煺盎n予非常豐厚。
宣德三年(1428年)蹇義隨從皇上巡邊回來?;噬弦蝈苛x、夏原吉、楊士奇、楊榮四人都已老了,賜給他們璽書說:“卿等都是祖宗的遺老,輔佐朕躬 ?,F(xiàn)在已是黃發(fā)危齒,不宜再讓你們處理冗繁的事務(wù),從而有傷朝廷優(yōu)老待賢之禮。你們可以放下所管的事務(wù),朝夕在朕左右討論至理,共同維持國家的安寧,官銜和俸祿都照舊?!币虼?,郭璡代為吏部尚書。不久因胡濙的建議,皇上命蹇義等四人討論天下官吏和軍民的章奏和建議。賜給蹇義銀章,上刻“忠厚寬宏”。
宣德七年(1432年)詔令有關(guān)部門在文明門(北京崇文門前身)內(nèi)為蹇義修建新的宅第 。
臨終囑托
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明宣宗駕崩,明英宗即位,蹇義因齋戒得病,皇上派醫(yī)生去探視,并問他有什么話要說。蹇義說:“陛下剛繼承大位,惟望敬守祖宗成憲,始終不渝?!闭f完他便去世了,終年七十三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0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