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見深,即明憲宗,明朝第八位皇帝,在位共23年,年號成化。他是明英宗朱祁鎮(zhèn)長子,生母是孝肅周皇后。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正統(tǒng)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后,朱見深被立為太子,景泰三年(1452年)被廢為沂王。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因奪門之變而復辟,朱見深再次被立為太子。天順八年(1464年)登基即位。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9月9日病逝,終年41歲。廟號憲宗,謚號繼天凝道誠明仁敬崇文肅武宏德圣孝純皇帝,葬在明十三陵的茂陵。
軼事典故
名字真相
據(jù)《憲宗實錄》記載“上初名見深,至是更名見濡。”,朱見深是明憲宗的本名,但奪門之變、英宗復辟之際,在詔書中將皇太子的名字寫成“見濡”,天下臣民不知他是何人。有學者認為這是英宗及奪門功臣們忙中出錯。不管怎樣,詔書已頒行天下,難以改動,因此朱見深即位后,仍然沿用“見濡“的名字,如給其父明英宗上謚號時自稱“孝子嗣皇帝見濡”、給明代宗上謚號時自稱“侄嗣皇帝見濡”?!睹魇贰贩Q他本名為“見濬“,則被認為是毫無根據(jù),也沒有能與明史相互佐證的史料。
專寵萬氏
明憲宗愛的萬貴妃比他年長17歲。萬貴妃,小名貞兒。年僅四歲進宮。正統(tǒng)十四年,奉命照顧年僅兩歲的皇太子,也就是后來的成化帝朱見深。成化帝登基,想立這個宮女為皇后。不合禮法祖制,被生母周太后駁斥。只好立為妃?;实劢K日臨幸萬氏,對新立的吳皇后看也不看一眼。萬氏仗著皇帝的寵愛,對吳皇后也不怎么恭敬。一來二去,吳皇后終于暴發(fā)了。她不但下令撲打萬氏,甚至自己動手?;屎髤鞘喜槐鏁r勢,還以舊眼光看人,只以為打得不過是一個宮女。誰知道成化帝怒不可遏,一氣之下廢了她,打入了冷宮。隨之,成化帝想立萬氏為后。周太后看她這么大年紀,長相也不怎樣,堅決不同意。最后,立了王氏為皇后。
吳皇后前車之鑒,王皇后憂懼,因而對萬氏處處忍讓。成化二年,三十八歲的萬氏生下皇長子,得封貴妃。一時之間,寵愛有加??上]過一年,皇子夭折,萬貴妃從此不再有孕。
因妃廢后
天順八年(1464年)七月二十日,朱見深大婚。所謂大婚,專指皇帝的婚娶。朱見深當時婚娶的吳氏,是由父親朱祁鎮(zhèn)選定的。吳氏聰敏知書,通曉禮樂,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據(jù)稱,由明英宗朱祁鎮(zhèn)選定而育于別宮的女子有三名,即吳氏、王氏和柏氏?;实鄣幕槭拢匀皇锹≈氐?。但是,僅僅還不到一個月,吳皇后就被廢。取而代之的是王氏,即后來的孝貞皇后。
吳氏被廢背后的緣由,一直為人所猜疑。一種說法是太監(jiān)牛玉專恣,討厭太監(jiān)牛玉的人想借機奪去他的權柄,故挑動皇帝廢后。皇帝自己的說法是吳皇后“舉動輕佻,禮度率略”,且可能在冊立時牛玉有舞弊的嫌疑。然而,吳氏雖被廢,但“舞弊”的牛玉卻只是發(fā)配到南京的孝陵去種菜。迂腐的官員以為牛玉真是犯有欺君之罪,于是紛紛上疏說對牛玉的懲罰太輕。結果,朱見深將上疏的官員王徽、王淵、朱寬、李翱、李鈞貶到邊遠的州去做專管刑獄的判官。因此,“牛玉舞弊”的說法其實是不成立的。真正的原因是吳皇后得罪了皇帝寵愛的萬氏。
吳皇后對萬貴妃十分氣惱,大概是恨朱見深與萬氏的曖昧關系,最后她以后宮之主的身份杖責萬氏。皇帝獲悉此事,便毫不猶豫地廢了吳皇后。繼立的王皇后,自然從中吸取了教訓,對萬氏的態(tài)度比較友善,不大理會萬氏的橫行霸道。王皇后的明哲保身態(tài)度,以及皇帝對萬氏的寵幸,使萬氏成為成化朝后宮真正的主人。
成化四年(1468年)秋,出現(xiàn)了幾次彗星。在古代,彗星的出現(xiàn)意味著不祥。于是,大學士彭時、尚書姚夔也上疏請求皇帝要擴大寵幸的范圍,以廣后嗣。皇帝表面上同意,但行動中仍然專幸萬氏。所以,萬氏在宮中越發(fā)地驕橫起來。太監(jiān)中誰違背了她的意思,就立即被趕出宮去。宮中的婦女一旦誰與皇帝發(fā)生關系并且懷孕的話,就千方百計命人進藥湯,使其墮胎。賢妃柏氏生下一子,即悼恭太子,也為萬氏所害。后來的明孝宗,若不是宮中的宮女、太監(jiān)、廢后吳氏、周太后的百般保全,恐怕也遭了萬貴妃的毒手。但是,即使這樣,憲宗朱見深對于萬氏一直非常有感情。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萬氏暴病身亡。憲宗非常傷感,哀嘆說:“萬氏長去了,我亦將去矣!”輟朝七天,謚萬氏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
萬歲閣老
萬貴妃的驕橫,不但影響了成化一朝的內(nèi)宮的生活,而且還間接地影響到外廷。一些士大夫,不顧顏面,樂意與萬貴妃及其家人相結納。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大學士萬安。萬安,字循吉,眉州人,正統(tǒng)十三年進士。萬安此人雖無學問,做大學士期間只知道依從皇帝,被人稱作“萬歲閣老”。
成化七年(1471年),已經(jīng)入閣的萬安與另外兩名大學士彭時、商輅(lù)一同去面見皇帝議事。彭時和商輅向皇帝提出,京官的俸薪不宜削減。皇帝同意了。萬安在旁邊,立即叩頭高呼萬歲,弄得彭時、商輅也只得同時趴下高呼萬歲,之后退出。這么一次精心安排的議政會議,大學士們本來是想要解決很多問題的,卻因為萬安這一聲“萬歲”,遂告流產(chǎn)(按明朝慣例,大臣呼“萬歲”即是奏事完畢)。從此憲宗基本上不再召見大臣。此后,大學士尹直想得到憲宗的召見直接面談朝政問題,萬安便勸阻道:“當初彭公請皇上召見,一句話不對勁,就立即叩頭稱萬歲,讓人笑話呀!我們每件朝政盡量做到知無不言,讓太監(jiān)們選擇給皇上,比當面議政好得多呀!”
一句話,竟然把當初自己演出的丑劇全部歸過于彭時,可真算是“不學有術”。他最無恥的杰作,恐怕是在給憲宗的奏疏中大談房中術。后來,孝宗在宮中見到這些奏疏,文末署名“臣安進”,于是派太監(jiān)懷恩向萬安問罪:“這可是一個大臣做得出來的?”萬安卻一點羞辱的感覺也沒有,只一個勁地叩頭,連辭職的場面話都不愿說,臉皮可真厚,所以當時的人譏諷萬安,說他“面如千層鐵甲,心似九曲黃河”。
作為一個政客,萬安肯定覺得自己最成功之處就是結交上了萬貴妃。只是,不曾令萬貴妃想到的是:她死后不久,孝宗即位,有人上疏要查辦曾經(jīng)與萬貴妃交結的人,萬安就趕緊申辯說:“我和萬貴妃早就不來往了?!逼鋵崳苍S正是萬安的無能與軟弱,才使萬貴妃的影響力沒有過度地在外廷擴散。不過,萬安只是一個油滑的小人,而不是一個十惡的壞蛋。他做大學士時還做過一件好事,就是順應當時的情勢請求憲宗廢除了西廠。
皇儲之爭
成化一朝的儲位,是在成化十一年(1475年)就確立了的。這一年的十一月,年僅6歲的朱祐樘被立為太子。紀氏很小的時候就入宮,據(jù)說,成化初年的大藤峽之戰(zhàn),政府軍隊俘獲了許多瑤族的子女。其中面貌姣好的女子就送進宮中做了宮女。紀氏正是瑤族土官的女兒。紀氏聰慧,而且知書達禮,在宮中負責內(nèi)庫的事務。后來,紀氏與憲宗的一次邂逅,就懷上了朱祐樘。之后的事情,就與許多的宮中陰謀版本類似,得寵的萬貴妃千方百計企圖加害紀氏,而宮中善良的太監(jiān)如張敏、懷恩以及被廢的吳后、宮女們則盡力保全。據(jù)說孝宗剛生下來的時候,頭頂有一寸左右沒有頭發(fā),說是藥湯對胎兒的損傷所致,顯然還是遭了萬貴妃的毒手,只不過真命天子命不該絕罷了。朱祐樘在皇宮的一個偏僻之所(安樂堂)生活了6年,一直不敢公開露面,甚至連胎發(fā)都不敢剪。
在朱祐樘之前,憲宗已經(jīng)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萬貴妃所生,早就死了。另一個是柏妃所生,卻被萬貴妃害了。因此,憲宗剛開始一直以為自己將無后,有一天太監(jiān)張敏給憲宗梳頭,看到自己的白發(fā),憲宗不禁感嘆:“老將至矣,無子。”張敏突然跪下說:“圣上已有后,匿不敢現(xiàn)?!睉椬谶@才知道自己已有子,非常高興,便立即要見自己的孩子,紀氏給孩子穿好衣服告訴他:兒啊,你走了,我也活不了了!(兒去,吾不得生)那個穿黃袍的就是他的父親。憲宗看到孩子頓時老淚縱橫,抱著孩子說:“是吾子,類我(是我的孩子,長的就像我)”。幾個月之后,就把朱祐樘立為太子。但是,萬貴妃卻深懷怨恨。據(jù)說萬貴妃在憲宗認子之后,日夜哭泣說:“奴才們竟敢欺騙我!”接著,紀氏就死了。死的原因據(jù)明萬歷年間(1573年—1620年)的一個老太監(jiān)說是自縊的。太監(jiān)張敏也因為害怕萬貴妃的報復而吞金自殺了。明眼人也許都知道,萬貴妃自然容不得這個孩子。于是,憲宗的生母周太后對憲宗說:“你還是把孩子交給我照看吧!”從此,朱祐樘就一直生活在祖母的仁壽宮中。有一天,萬貴妃說要請皇太子過去吃東西。周太后就對孫兒說:“孫兒你去那里不要吃東西?!敝斓v樘到萬貴妃那里,萬貴妃給他食物,朱祐樘就說:“吃飽了。”(已飽)萬貴妃就說:“那喝點湯吧!”朱祐樘說:“怕有毒。”(疑有毒)萬貴妃非常生氣地說:“這小孩子才幾歲,長大了還不吃了我?”
這件事,自然對萬貴妃深有影響。廢儲的事,也許從此就埋下了伏筆。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憲宗發(fā)現(xiàn)內(nèi)庫里的金銀都花光了,就對當時的大太監(jiān)梁芳、韋興說:“靡費帑藏,實由汝二人!”接著,皇帝又說:“我不追究你們,后人會責怪你們的?!眱蓚€人聽后非常擔心,就攛掇萬貴妃把她也不滿意的朱祐樘廢了,改立邵妃的兒子。這一年的三月,憲宗聽了萬貴妃的讒言,要將朱祐樘廢了。太監(jiān)懷恩苦諫,卻被貶到鳳陽去守陵了。幸好,泰山連續(xù)地震。欽天監(jiān)的人說應在東宮太子身上。憲宗認為,祐樘是天命的合法繼承人,才打消了廢儲的想法。易儲一事雖然沒有成功,卻在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萬貴妃對于成化朝宮中事務的影響,也反映了成化朝宦官的作用。
西廠汪直
明代的皇帝實際上從明太祖開始,就基本上接受“宦官官僚政治”的思想。有歷史學家曾指出,明太祖使用識字的宦官并在宮外的政府中委以重任,而《明史》中反復提出的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其實根本不存在。明成祖的時候,宦官執(zhí)行任務的范圍明顯更廣,例如鄭和就是明代歷史中最著名的宦官。英宗時王振的專權,首開明代宦官專權的亂局。成化朝則出現(xiàn)了宦官官僚政治進一步發(fā)展的情況,而且宦官專權與特務政治進一步結合,特務組織成為宦官專權的利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一位都察院的官員上疏,抱怨宦官的數(shù)目已經(jīng)突破了一萬人,成為巨大的財政負擔。當然,宦官所帶來的財政負擔對于朝廷和士大夫的威脅是次要的,真正對士大夫構成威脅的是宦官的亂政。
成化一朝專權的宦官,基本上都是依靠萬貴妃而起家的。汪直、梁芳、錢能、覃勤、韋興等人,都是萬貴妃的私臣。他們總是借萬貴妃修建寺廟的名義,在外面大斂民財,一面貢獻給萬貴妃,一面自己揣進腰包。當然,其中專權而能亂朝政的,當是汪直與梁芳。
據(jù)說,汪直曾經(jīng)到江南,聽說紹興楊繼宗是個品行很高的官員,就前往拜會。汪直看了楊繼宗后,說:“人們都說楊繼宗,卻不料長得這么丑陋?!睏罾^宗冷冷地回答說:“我雖丑陋,卻還不至于損傷父母給我的身體?!蓖糁睕]有吭聲。楊繼宗這句話,意在譏刺汪直是一個閹過的太監(jiān)。后來,憲宗問汪直:“朝覲官中誰最賢明?”汪直回答說:“天下不愛錢者,唯楊繼宗一人耳!”此可見汪直之大度。
汪直專權的利器是西廠。我們可以開句玩笑,汪直專權的利器還有“兩鉞”(鉞,古代兵器)。不過,這個玩笑的制作者是憲宗身邊的一個小丑。古時宮廷中常蓄養(yǎng)一些俳優(yōu),專供皇帝娛樂,所表演的節(jié)目都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其中有些還譏刺時事,類似現(xiàn)代的小品。憲宗身邊就有一個名叫“阿丑”的小太監(jiān)。有一次阿丑奉命為憲宗表演。阿丑就表演一個喝醉酒的小太監(jiān)撒酒瘋。小太監(jiān)喝醉了酒,正撒著酒瘋,旁邊人告訴他說:“皇上來了?!毙√O(jiān)根本不理睬。旁邊人又說:“汪太監(jiān)來了?!毙√O(jiān)立即避走,邊走邊說:“今人但知汪太監(jiān)也。”
接著,他又扮演汪直,操著兩柄“鉞”來到皇帝身邊,說:“我?guī)П檀藘摄X?!迸匀司蛦枺骸澳愕你X是什么鉞呀?”阿丑說:“王越、陳鉞。”憲宗聽了這樣的笑話,自然是開懷一笑,但笑過之后呢,自然不能不有所省悟。因為,所謂王越、陳鉞,實際上不過是交結汪直的兩個大臣。
成化十四年(1478年),竟還有一個名叫楊福的江西人偽稱汪直,糾集一班無賴扮演校尉,從蕪湖一路招搖撞騙至福州,嚇得沿途官吏屏息聽命。汪直本人,后來也逃過了懲罰,壽終正寢。在明代專權的宦官中,他可能算是最幸運的一個。
梁芳在成化一朝,雖然不如汪直那般有權勢,但卻在另一個方面破壞了朝廷的正常秩序。汪直的權勢,是籠罩于成化一朝政治、軍事領域,而梁芳的惡劣,則主要是在經(jīng)濟上的揮霍與靡費錢財及任用佞幸小人。也許可以這樣說,汪直愛權,而梁芳愛錢。梁芳知道,要得寵于憲宗,最好能得到萬貴妃的信任。所以,梁芳與其親信韋興,不斷地將珍珠、奇貨、寶物貢獻給萬貴妃。然后,又利用為皇宮采辦宮中奢侈品的借口出京,在地方大肆搜刮。據(jù)說,在梁芳的揮霍下,內(nèi)庫中前幾朝累年積蓄下來的七窖金子都花光了。
梁芳為了弄到更多的錢,甚至開始賣官鬻爵起來。像李孜省、僧繼曉這樣的佞幸之徒,都是梁芳薦進的。李孜省最初是江西布政司的吏員,由于貪贓被削職為民,卻因為學習過五雷法這樣的方術,而受憲宗寵幸。僧繼曉據(jù)說知道“秘術”。他靠著梁芳的引薦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僧繼曉的母親是一個娼妓,繼曉竟然請求皇帝旌表他的母親,而皇帝也下令不需要審核,直接就為他的母親立起了牌坊。甚至,皇帝還經(jīng)常將宮中的宮女賜給繼曉,供其淫樂。終成化一朝,梁芳始終得寵于憲宗。只是孝宗即位以后,梁芳才被謫居于南京,不久下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0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