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夷陵之戰(zhàn)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劉備討伐東吳,為何不帶上諸葛亮?
并非諸葛亮不支持伐吳那么簡單!本質(zhì)原因乃是劉備不信任諸葛亮!
夷陵之戰(zhàn)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是劉備走向人生巔峰的一年,因為這一年劉備首次在正面對戰(zhàn)中擊敗了曹操,取得了漢中大捷!然而,這一年也是劉備人生最黑暗的一年,因為漢中大捷不久之后,關(guān)羽就兵敗被殺,荊州丟失,眼看劉備有機會北伐曹魏,一統(tǒng)天下了,卻被孫權(quán)釜底抽薪,打落凡塵,徹底失去了一統(tǒng)天下的機會……
人世間最大的悲傷莫過于此!如果劉備沒有看到希望,那么即便他一直活在痛苦中,他心中至少還有點僥幸心理。然而當他看到了希望,卻被人無情地將希望撲滅,這就非常殘忍了!這就好比兩個乞丐,一個一直吃殘羹剩飯,一個嘗過錦衣玉食,再去吃殘羹剩飯,很明顯,第二個乞丐會更慘,因為他見識過更好的日子了,他的欲望被徹底打開了!
就在劉備將要問鼎中原,看到徹底擊敗曹操的希望時,孫權(quán)給了他一耳光,將他扇回了現(xiàn)實,不僅搶了荊州,還殺了關(guān)羽,令劉備非常憤怒,于是劉備集全國之力,出兵伐吳!
伐吳之戰(zhàn)前期,蜀軍一路勢如破竹,大敗吳軍,顯示出了超高的軍事素養(yǎng),然而當孫權(quán)察覺到了事態(tài)的不對勁時,他立馬換帥陸遜,而當陸遜到達戰(zhàn)場后,他立馬選擇了大撤退,之后堅守不出。無論劉備如何挑戰(zhàn),陸遜都禁止手下私自出戰(zhàn),就這樣,兩軍僵持了大半年。天氣越來越熱,蜀軍的士氣也沒有之前那么高昂了,最終陸遜用火反攻,成功地擊敗了劉備軍隊,這便是夷陵之戰(zhàn)!
夷陵之戰(zhàn)中,劉備損失非常慘重,整個蜀軍的精銳幾乎盡滅,大量的人才隕落,使得蜀漢的國力倒退了一大截,要不是諸葛亮力挽狂瀾,蜀漢很可能就要就此滅亡了!那么問題來了,既然諸葛亮這么厲害,為啥劉備不帶上諸葛亮一起伐吳呢?
諸葛亮不支持伐吳?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劉備之所以不帶諸葛亮伐吳,主要是因為諸葛亮不支持伐吳!
演義中,劉備登基稱帝后,立馬著手伐吳事宜,然而眾多大臣都出言勸阻,因為大家都明白,魏蜀吳三國中,魏國實力最強,吳蜀兩國實力最弱,若是劉備伐吳,無異于自相殘殺,即便擊敗了東吳,也不過是在給曹魏做嫁衣。蜀漢勸阻劉備伐吳的大臣中,以趙云最為出名。
原文:卻說先主欲起兵東征,趙云諫曰:“漢賊乃曹操,非孫權(quán)也。今曹丕篡漢,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圖關(guān)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討兇逆,則關(guān)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若舍魏以伐吳,兵勢一交,豈能驟解。愿陛下察之?!?/p>
趙云的這個諫言,其實說出了眾臣的心思,不過劉備顯然已經(jīng)失去了理智,他直接把趙云給臭罵了一頓,仍然堅持伐吳。見劉備不聽勸阻,諸葛亮又帶領(lǐng)眾臣一起覲見。
原文:”孔明曰:“吾苦諫數(shù)次,只是不聽。今日公等隨我入教場諫去。”
諸葛亮帶著一堆大臣來勸劉備,搞得劉備差點都被勸服了,然而正當劉備想要改變主意時,張飛來了。張飛一來,直接用桃園結(jié)義來提醒劉備,再次激發(fā)出了劉備的熱血,于是劉備不再聽從諸葛亮的勸言,直接決定,出兵伐吳!
演義中,諸葛亮軍事謀略超強,劉備每次遇到大敵,基本都是聽從諸葛亮的建議,最終成功地擊敗了敵人。那么這一次,劉備伐吳有為何不帶諸葛亮呢?很明顯,這就是因為諸葛亮反對伐吳,劉備正在氣頭上,不愿意帶上諸葛亮一起。不過這畢竟是三國演義的說法,而演義終究是小說,并不完全值得信賴。那么在正史中,劉備到底為何不愿意帶上諸葛亮一起伐吳呢?
劉備并不信任諸葛亮
正史中,關(guān)于劉備伐吳為啥不帶諸葛亮,有許多的答案,其中不少分析還頗有道理,比如說諸葛亮需要坐鎮(zhèn)后方,保護劉備的家人,抵擋北方的曹魏。但本質(zhì)上來說,劉備不帶諸葛亮伐吳,其實僅僅是因為他不信任諸葛亮而已!當然了,這個不信任并不是說劉備不信任諸葛亮的為人,而是說劉備不信任諸葛亮的軍事能力!這一點,我們從諸葛亮自己的感言中可以看出。
《三國志》:章武二年,軍隊敗績,還住白帝。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p>
劉備在夷陵之戰(zhàn)中大敗以后,退回了白帝城,諸葛亮聽說了這個消息后,說了這么一番話:要是法正還活著,必定能夠勸阻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勸阻,若他跟隨東征,一定不會讓主上大敗而歸。很多人看到這段話,便下意識地認為,諸葛亮其實是不贊同劉備東征伐吳的,然而事實上,整個三國志都沒有記載諸葛亮明確反對劉備伐吳的意思,所以說諸葛亮其實并不反對劉備伐吳,因為占荊州、奪益州,乃是諸葛亮給劉備出的主意!隆中對的策略,基本算是蜀漢的國策了,而作為這個策略的制定者,諸葛亮怎么可能正面去反對劉備伐吳呢?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說白了,諸葛亮說上面這番話,只不過是馬后炮而已,看到劉備戰(zhàn)敗了,所以感嘆一番,要是法正活著就好了,絕對不會有此大敗!那么這個法正又是誰呢?為啥他就能夠勸阻劉備呢?為啥他就能夠讓劉備不至于大敗呢?
事實上,法正在正史中被稱為劉備的“謀主”!也就是說,法正是劉備手下最厲害的謀士,注意了,劉備手下最厲害的謀士并非諸葛亮,而是法正!在正史中,諸葛亮雖然謀略出眾,但他是戰(zhàn)略性的人才,是負責大方向的制定的,并不負責戰(zhàn)術(shù)上的執(zhí)行。而戰(zhàn)術(shù)性的執(zhí)行,戰(zhàn)術(shù)性的謀略,都是靠的法正,劉備之所以能夠在漢中之戰(zhàn)中擊敗曹操,靠的正是法正!
當年法正幫助劉備擊敗益州劉璋后,地位被抬升至和關(guān)羽、張飛、諸葛亮同一檔次,于是他開始飛揚跋扈了,令許多人不滿。這些人跑到諸葛亮面前告狀,說法正為非作歹,希望諸葛亮去跟劉備說說,敲打敲打法正。按照正常邏輯來說,諸葛亮這個人非??粗芈煞?,法正的這種犯法行為,必須受到嚴懲,他肯定會答應(yīng)手下的要求,向劉備反映情況,然而諸葛亮的實際做法,卻令眾人震驚了!
《三國志》: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quán)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于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法孝直為之輔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復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諸葛亮的這番話,意思很簡單,劉備之前在荊州被欺負得太慘了,正是靠著法正的謀略,劉備才能成功地打敗劉璋,占據(jù)益州。可以說,法正就是劉備的翅膀,幫助劉備翱翔于天際。這種情況下,諸葛亮怎么可能去打法正的小報告呢?
說白了,法正這個人軍事能力強,能為劉備出謀劃策,能幫劉備打勝仗,所以他非常受劉備的寵幸,這一點諸葛亮是比不上的,因為諸葛亮擅長戰(zhàn)略而不是戰(zhàn)術(shù)!當年劉備從新野撤退時,路經(jīng)襄陽,劉備準備快速跑路,然而諸葛亮卻提議攻打襄陽,然后趁機控制荊州,和曹操決戰(zhàn)。很明顯,諸葛亮的這個提議非常差勁,因為襄陽城非常堅固,根本不好打,另外,曹操追兵來得非??欤瑒湟蔷霉ゲ幌?,勢必遭到曹軍的合圍,更為重要的是,就算是打下了襄陽城,劉備也不可能整合荊州的勢力以為己用,不可能擋住曹操,所以說,諸葛亮的這個建議,體現(xiàn)出的是他實戰(zhàn)能力的欠缺!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劉備攻打益州的時候,帶的是龐統(tǒng)而不是諸葛亮。龐統(tǒng)戰(zhàn)死以后,劉備外出作戰(zhàn),帶的也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說白了,劉備活著時期,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并不是非常強,即便劉備帶他去伐吳,他也不可能給劉備出什么好點子!
結(jié)語
總的說來,劉備伐吳,之所以不帶諸葛亮,其實并不是因為諸葛亮反對伐吳,令劉備不開心,而是因為諸葛亮前期的軍事能力不怎么強,在戰(zhàn)術(shù)上表現(xiàn)不佳,所以不受劉備的信任!在劉備看來,即便把諸葛亮帶上,也不能幫他打贏伐吳之戰(zhàn),與此如此,還不如把諸葛亮留在后方,發(fā)揮他的特長,幫忙搞搞后勤內(nèi)政!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5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楊恭仁歸附唐朝后,擔任過哪些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