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正,朱元璋的親侄兒,朱元璋集團的核心人物,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每一個亂世之中,總有一些優(yōu)秀人物的出現(xiàn),也總有一些奇怪的言論的出現(xiàn),最為典型的便是《三國演義》中水鏡先生司馬徽的一句話:“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笔聦嵶C明,出山的“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tǒng)也確實沒有令人失望。諸葛亮一方面為劉備制定一個個奇謀方略,取得一次次勝利;另一方面薦賢舉能,羅致人才,壯大劉備陣營。龐統(tǒng)也為劉備入川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元朝末年的時候,類似的說法也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陳友諒曾經(jīng)表示,誰得到了朱文正必定得到天下,由于朱文正是朱元璋的親侄子,因此朱元璋理所當然地獲得了朱文正,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在南昌戰(zhàn)役之后,卻再也沒有重用此人,反而將其關了起來,不過結局是不變的,朱元璋還是得打下了天下。
當然,沒有為明朝的建立下了大功,朱文正并不可能在歷史上留下很多令人贊嘆的故事,因此很多人甚至都不認識他。其實,朱文正和朱元璋是有親戚關系的,他是朱元璋哥哥朱興隆的兒子。朱文正是個有能力之人,尤其是在軍事方面,他有很高的天賦,曾經(jīng)幫助朱元璋打了很多的勝仗。
有一次,陳友諒趁著朱元璋和張士誠作戰(zhàn)之時,偷偷率領六十萬大軍以無數(shù)軍艦攻打洪都。朱元璋聽聞消息之后大驚,但是此時他和張士誠打得火熱,根本無法分身過去支援。倘若洪都被破,朱元璋必定腹背受敵,最終落敗,因此他焦躁不已。
而在這等關鍵時刻,朱文正站了出來,每日勤練兵馬,最終憑借兩萬人馬抵抗住了陳友諒六十萬水軍的進攻。在此一戰(zhàn)中,洪都的城墻甚至還被轟出了不少的缺口。但是朱文正并不放棄,反而堅持一邊修補城墻一邊抵御敵軍,最終獲得了勝利。
正是因為這場戰(zhàn)役,使得陳友諒對朱文正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并且說道:“如果他是我兒子,我何須愁這天下不是我的?”或許正是因為這場戰(zhàn)爭,使得朱文正開始膨脹了,他不再滿足于當一個將領,而是想要當皇帝。于是乎,朱文正后來選擇了配合張士誠謀反。不過,結果自然是明了的,朱文正的計劃沒有成功,并成為了朱元璋的階下囚。
剛開始的時候,朱元璋在憤怒之中其實想要殺了朱文正的。但是馬皇后是個賢良之人,她站了出來,保住了朱文正的性命。不過朱文正后半輩子都被軟禁起來,再也沒有出頭的機會,最終抑郁而終。
當然,朱文正有如此下場,都是罪有應得的結果。當他選擇了背叛的那一天,就應該預料到自己會有這樣的下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5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