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字叔玠,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南梁尚書令王僧辯之孫,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王珪出身太原王氏祁縣房支烏丸王氏。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入召秘書內省,授為太常治禮郎。受叔父王頍牽連,逃遁終南山。唐朝建立后,歷任世子府咨議參軍、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為隱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楊文干事件被流放嶲州。貞觀年間,征召回朝,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禮部尚書、魏王老師,封永寧郡公。貞觀十三年(639年),病逝,追贈吏部尚書,謚號為懿。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王珪年輕時性情淡雅,志向深沉,不重名利,從不隨便交結朋友,深受叔父王頍的贊賞。593年(開皇十三年),王珪被召入秘書內省,授為太常治禮郎,參與校定圖書典籍。
仁壽四年(604年),王頍隨漢王楊諒起兵反對隋煬帝,兵敗被殺。王珪是王頍之侄,按律應當連坐。他逃到終南山中,隱居十余年。
投奔唐朝
大業(yè)十三年(617年),李淵攻入關中,擁立代王楊侑為帝,進封唐王,冊長子李建成為世子。王珪得到丞相司錄李綱的舉薦,出任世子府諮議參軍。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李淵受禪稱帝,建立唐朝,是為唐高祖,冊封李建成為皇太子。王珪被任命為太子中舍人,后改任太子中允,深受李建成器重。
武德七年(624年),慶州刺史楊文干兵變,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的矛盾加劇。唐高祖認為:王珪未能勸導太子,致使其兄弟失和,將他流放巂州(今四川省西昌市)。
累職拜相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fā)動玄武門之變,誅殺李建成,立為皇太子,不久繼位,是為唐太宗。王珪與魏征一同召回朝中,出任諫議大夫。同年十月,唐太宗追封李建成為息王,以禮改葬,王珪與魏征等原東宮屬官一同前去送葬。
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對群臣道:“只有君臣相得,天下才能太平。漢高祖以武功取天下,能夠傳國久遠,就是因任用賢臣之故。我雖然不算圣明,也希望你們能直言勸諫,使天下安定?!蓖醌曔M言道:“陛下若能廣開言路,納取諫言,臣必竭盡心力。”唐太宗遂準許諫官同宰相一同入宮議政。當時,王珪多次進諫,深受太宗信任,改任黃門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賜爵永寧縣男。 同年八月,王珪請侍中高士廉向唐太宗呈遞密奏。高士廉卻將密奏扣下,因此獲罪被貶。貞觀二年(628年),王珪以接替高士廉,代理侍中之職,并進爵永寧郡公。貞觀四年(630年),唐太宗正式任命王珪為侍中。
教導魏王
貞觀七年(633年),王珪因泄露禁中密語,被貶為同州刺史。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又召王珪回朝,任命他為禮部尚書,并命他參與修定《五禮》。
貞觀十一年(637年),王珪兼任魏王老師,負責教導魏王李泰。他以老師自居,坦然接受李泰的拜禮。當時,李泰請教忠孝之事,王珪道:“皇帝是你的君主,侍奉他要竭盡忠誠;皇帝又是你的父親,侍奉他要竭盡孝心。盡忠盡孝可以樹立自己,可以成就美名。漢東平王劉蒼曾說:‘為善最樂’,希望你記住這話?!碧铺诘弥螅吲d地道:“李泰可以不犯過失了?!?/p>
貞觀十二年(638年),王珪上奏道:“三品以上官員遇見親王都要下車行禮,這不符合禮儀?!碧铺诓桓吲d的道:“你們?yōu)檎蔑@尊貴,便輕視皇子嗎?”王珪與魏征極力勸諫,唐太宗遂聽從王珪的建議,削減諸王權勢。
病逝
貞觀十三年(639年),王珪得病。唐太宗命女兒南平公主(王珪兒媳)前去探視,又命民部尚書唐儉為他調理藥劑飲食。不久,王珪病逝,享年六十九歲。唐太宗素服舉哀,并命李泰率百官送葬,追贈他為吏部尚書,賜謚號為懿。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最大的黑點,也是李世民最關鍵的一次選擇。如果沒有玄武門之變,留給李世民的也只有一個下場:李建成登基,鏟除李世民。李建成和李世民兩兄弟當時所站的位置,就注定了只有一個人能活下去。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親手射殺了李建成,李建成五子后來也一并遇害,那么李建成的八大干將又都是什么下場呢?
1,魏征
魏征大家都比較熟悉了,一代明相。魏征本是李建成身邊的第一謀臣,多次建議李建成先下手為強干掉李世民,奈何李建成下不了手或者下手沒成功。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民問魏徵:“你為什么要離間我們兄弟?”魏徵回答說:“太子要是按照我說的去做,就沒有今日之禍了?!崩钍烂褚娢横缯f話直爽,沒有絲毫隱瞞,于是赦免魏徵,收為己用。魏征歸順李世民后,凡事知無不言,以進諫著稱,終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評價說貞觀之前輔佐之功以房玄齡第一,貞觀之后以魏征第一。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魏征高居第四。
2,薛萬徹
玄武門之變時,薛萬徹率東宮兵馬力戰(zhàn),甚至反撲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出示以太子首級,他才放下武器帶領數十騎逃入南山。后來唐太宗賞識其武勇,屢次遣使招諭才復出拜將。在平突厥、薛延陀部、征高句麗時屢立大功。后因參與謀立荊王李元景為帝,被長孫無忌所殺。
3,王珪
王珪,唐初四大名相之一,原是李建成太子府的秘書長,府中號令全出自他手,深受李建成器重。玄武門之變后,王珪和魏征一樣轉投明主,貞觀年間,歷任諫議大夫、黃門侍郎、侍中、同州刺史、禮部尚書、魏王老師,封永寧郡公。貞觀十三年,病逝,追贈吏部尚書,予謚號為懿。
4,羅藝
羅藝是李建成討滅劉黑闥后在河北培植的軍事力量,立場相當明確,李世民派親信拉攏他,被他找茬一頓暴揍。李世民當了皇帝后,拜羅藝為開府儀同三司,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但因為曾得罪過李世民,羅藝內心恐懼不安,便圖謀反叛。李世民派長孫無忌和尉遲恭前去平叛,羅藝大敗,拋棄妻子兒女,帶領數百名騎兵逃奔突厥。到了寧州邊界,經過烏氏驛站時,跟隨的人逐漸逃散,羅藝被手下所殺,把他的首級送到了京師。
5,馮立
李建成死后,樹倒猢猻散。但馮立感嘆說:“怎么能在太子活著時接受他的恩典,太子死后卻逃避他的災難呢!”于是帶兵猛攻玄武門,殺了玄武門守將敬君弘,然后投案自首。李世民說:你離間我們兄弟感情,殺傷我的將士,還敢回來。馮立說:太子對我有恩,幫他對付你是我的職責所在。于是李世民便把他放了,馮立回去后對親信說:“受到莫大的恩典,有幸得到救助,終生應當以死來報答?!?/p>
6,李瑗
李瑗和李建成是堂兄弟,兩人關系特別好。李建成死后,朝廷遣使征召李瑗入京。李瑗恐慌,打算造反,但還沒開始,就被同僚王君廓捉住并勒死了。李瑗死后,朝廷下令追廢李瑗為庶人,絕其宗室屬籍。
7,韋挺
韋挺,少時與李建成結交,關系良好,但玄武門之變時不在長安。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將其召回,歷任尚書右丞、吏部侍郎、黃門侍郎,進而拜御史大夫,獲封扶陽縣男,并納韋挺女兒為齊王李佑王妃。
8,裴矩
裴矩是李建成太子府管家,太子府內外事務和賞罰黜陟全由他做主。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死后,太子府和齊王府兩千多人聚集在太子府負隅頑抗,李世民命裴矩前往勸諭,東宮兵馬紛紛逃散。李世民即位后,裴矩深受推崇,被任命為民部尚書。第二年,裴矩病逝,時年80歲。追贈絳州刺史,謚號敬。
雖然很多人說,如果李建成當了皇帝,也會是一個好皇帝,但即使李建成能做一個好皇帝,能做到李世民那樣嗎?即使是整個中國封建歷史,能與李世民相提并論的帝王又有幾人?無論后世如何評價,正是因為有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才得以君臨天下,開創(chuàng)了萬國來朝的恢弘盛唐。
王允(137-192)字子師,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據《后漢書》)。漢獻帝初年任司徒、尚書令,錄尚書事、總朝政。當時皇帝只是一個傀儡,董卓大權在握。王允成功策劃了對董卓的刺殺,但是沒有逃過董卓余黨李傕等人的反撲,和他的家族一起被處死了。 唐朝沒有
王允 這個宰相 有 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長孫無忌 張亮、馬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5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