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是殷商時期的重臣,出生于公元前1110年,距今已經(jīng)3000多年了。但是比干沒有被人遺忘,其中自然有《封神演義》的功勞,但最主要的還是‘亙古忠臣’的賢名,讓其流芳至今。
如果從輩分上來算,比干是紂王的叔叔。本來紂王的父親去世后,比干就成了托孤大臣,按理來說叔侄倆關(guān)系應該不錯。然而商紂王當政后,不但荒淫無度,而且濫用重刑。
《史記·殷本紀》就記載道:以酒為池,懸肉為林?!读信畟鳌分杏涊d到:“膏銅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 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
以上也就是臭名昭著的‘酒池肉林’和‘炮烙之刑’。除此之外,紂王因妲己沉迷于聲色犬馬之中,對朝政社稷根本不關(guān)心,只會橫征暴斂來自我享受。比干作為托孤大臣,他無法眼睜睜地看著商朝毀在紂王手中,于是比干犯言直諫,勸說紂王遠離妲己,重振朝綱。眼見勸說無效,比干的犟脾氣也上來了,在紂王所在摘星樓,連續(xù)待了三天,強行教育紂王。
本來紂王就是心狠手辣的角色,一看比干如此不識抬舉,也是大動肝火,連叔侄之情也不顧了。紂王說道:人們都說你是圣人,心有七竅。既然你這么忠心,就讓我看一看嗎,到底是不是真的?最終比干被紂王剖心殺害,死時64歲。
比干遇害后,紂王派人前往比干家,命令只有一個,那就是格殺勿論、最終比干全家老小全部遇害,只有妻子媯氏甫僥幸逃脫了。那時媯氏甫剛懷孕三個月,為了躲避抓捕,她逃出了朝歌,躲在牧野一個樹林掩映的石洞中。
幾個月后,媯氏甫生下一子,取名為‘泉’。等到周武王伐紂成功后,為了籠絡前朝人心,特意派人四處尋找比干的遺腹子。就這樣媯氏甫帶著兒子泉,終于走出了山林。
周武王為了嘉獎比干的忠心,給其遺腹子改名為‘堅’,由于他是在樹林中出生,于是賜姓為‘林’,由此成為了林姓始祖。自林堅開始,林姓也慢慢發(fā)展壯大。春秋戰(zhàn)國時,位于山東的魯國,成為林姓第一發(fā)祥地,也就是著名的‘濟南林氏’。
隨著朝代更迭,尤其是五代時期,中原屢遭胡亂,林姓大部分向東南和西南遷徙。所以到現(xiàn)在林姓的人數(shù),雖然在全國姓氏排名中僅排在第16位,但在南方卻是第四大姓。尤其是在廣東、福建、臺灣,林姓分布很廣。全國的林姓,有大概三分之一是在福建,所以林姓也成為福建第一大姓。
歷史上最有名的林姓,并非稱帝封王之人,而是東南沿海的守護神媽祖。媽祖原名林默娘,是福建泉州人。林默娘自幼就有異能,精于占卜,長于醫(yī)術(shù)。她立下志向,一生不嫁人,專注于普濟眾生。
由于沿海地區(qū)的百姓,經(jīng)常出海捕魚,而林默娘精于占卜。所以每次出海前,人們總是習慣于去詢問林默娘此行吉兇,漸漸的林默娘有了‘龍女’的贊譽。
等到林默娘去世后,沿海百姓感恩于她治病救人的恩德,為此立祠建廟,也就是著名的‘媽祖廟’。至今沿海地區(qū),媽祖文化依然盛行,信眾高達2億,是人們心目中的第一海上守護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6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