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蜀國第一大將關羽的隕落,東吳第三任大都督呂蒙也自此名震天下。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呂蒙最大的戰(zhàn)績是,在關羽發(fā)動襄樊之戰(zhàn)時,白衣渡江,偷襲了荊州,并善待關羽將士們的家屬,迅速瓦解了關羽的軍心,導致關羽軍隊士卒逃亡,逼得關羽走投無路,敗走麥城,最終在突圍時,被俘殺害。
呂蒙襲取荊州之后,孫權狂喜,一直覬覦荊州這塊肥肉,終于在呂蒙的努力之下,吃到嘴了,因此,孫權對呂蒙大肆封賞,孫權賞賜呂蒙,非常大方,任命呂蒙為南郡太守,封陵侯,這還不算,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呂蒙接受了官職的任命,但是,卻推辭不受孫權賞賜的錢財,孫權不許,不允許呂蒙不要,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呂蒙突然發(fā)病。
《三國志 呂蒙傳》記載: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蒙固辭金錢,權不許。封爵未下,會蒙疾發(fā)。
發(fā)病之后,很快呂蒙就病死了,終年四十二歲。
說來也是遺憾,如果呂蒙再早一點點死,不就無法白衣渡江,偷襲荊州了嗎?
不過,就算呂蒙病死,孫權也會派其他人偷襲荊州,很有可能會派陸遜。
在演義中,關于呂蒙之死,神乎其神,說呂蒙擒殺了關羽之后,被關羽的魂魄索命,呂蒙在孫權舉行的慶功宴上,突然發(fā)狂,大罵孫權,然后七竅流血而死,遭到了報應。
當然,這是小說,不是正史,不能采信。
呂蒙死后,呂蒙的幾個兒子怎么樣了呢?
史書記載,呂蒙只有三個兒子,沒有女兒。呂蒙長子呂琮、次子呂霸、三子呂睦。
呂蒙死后,其次子呂霸承襲了呂蒙孱陵侯的爵位。
為什么是次子襲爵呢?因為,呂霸是嫡子,按照嫡出的原則,自然是嫡子襲爵。
呂霸死后,這才由其兄長呂琮承襲孱陵侯的爵位,呂琮死后,再由呂蒙三子呂睦承襲孱陵侯的爵位。
《三國志 呂蒙傳》記載:蒙子霸襲爵,與守冢三百家,復田五十抨。霸卒,兄琮襲侯。琮卒,弟睦嗣。
至于呂蒙三個兒子是怎么死的?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也沒記載呂蒙三個兒子之后,有沒有后人?只是,到了呂蒙三個兒子這里,就再也沒有關于呂蒙孫子的記載了,這一點讓人感到非常奇怪。
據說,唐朝末年楊行密部將呂師周是呂蒙的后人。
《三國演義》里呂蒙與關羽關平同樣死于第七十七回。呂子明白衣渡江襲了荊州,然后捉了關羽。孫權殺了關公之后盡收荊襄之地,賞犒三軍,設宴大會諸將慶功,置呂蒙于上位。孫權稱贊呂蒙曰“皆子明之功也,子明設計定謀,立取荊州,勝子敬、周郎多矣!”然后孫權親酌酒賜呂蒙。呂蒙接酒欲飲,忽然擲杯于地,一手揪住孫權,厲聲大罵,然后推倒孫權,坐于孫權位上,兩眉倒豎,雙眼圓睜,大喝曰:“我生不能啖汝之肉,死當追呂賊之魂!我乃漢壽亭侯關云長也?!睂O權大驚,慌忙率大小將士,皆下拜。然后呂蒙倒于地上,七竅流血而死。想來,整本《三國演義》死得最怨的就是呂蒙了。
但是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他是病死的,死時42歲。死于孫權的內殿中。
呂蒙(178-219),字子明,東吳四英將第三位。孫權繼位后前來投奔,在剿滅吳郡城外的山賊的戰(zhàn)斗中初顯鋒芒。呂蒙早年沒有上過學,是個大老粗。但呂蒙并非無謀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時還向呂蒙請教過戰(zhàn)術。后來孫權看出呂蒙的能力,便勸他多看些兵書,這就是著名的“孫權勸學”。呂蒙立即請假在家,認真苦讀兵書。后來魯肅回吳郡時與呂蒙交談,感嘆“昔日吳下阿蒙,如今竟是這般模樣”。呂蒙說“士別三日,更當刮目相看”。217年,魯肅病逝。呂蒙不久后代魯肅之職,成為了東吳的第三位水軍都督。然后,關羽攻打樊城,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成功襲取荊州,使關羽敗走麥城。呂蒙再作為主將四面圍住麥城,終于活捉了關羽。219年,呂蒙病逝,臨死前將孫權賞給他的所有東西就歸還孫權,使孫權大受感動。
根據《三國志》中的記載他是病死的,死時42歲。死于孫權的內殿中。
呂蒙(178-219),字子明,東吳四英將第三位。孫權繼位后前來投奔,在剿滅吳郡城外的山賊的戰(zhàn)斗中初顯鋒芒。呂蒙早年沒有上過學,是個大老粗。但呂蒙并非無謀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時還向呂蒙請教過戰(zhàn)術。
后來孫權看出呂蒙的能力,便勸他多看些兵書,這就是著名的“孫權勸學”。呂蒙立即請假在家,認真苦讀兵書。后來魯肅回吳郡時與呂蒙交談,感嘆“昔日吳下阿蒙,如今竟是這般模樣”。呂蒙說“士別三日,更當刮目相看”。
217年,魯肅病逝。呂蒙不久后代魯肅之職,成為了東吳的第三位水軍都督。然后,關羽攻打樊城,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成功襲取荊州,使關羽敗走麥城。呂蒙再作為主將四面圍住麥城,終于活捉了關羽。219年,呂蒙病逝,臨死前將孫權賞給他的所有東西就歸還孫權,使孫權大受感動。
擴展資料
軼事典故——夢中學習
《太平廣記》中記載了一宗關于呂蒙的玄幻故事。孫權勸呂蒙多學習經典,于是呂蒙便潛心博覽群書,而以《易經》為主要學習對象。呂蒙經常因酒醉而坐在已逝世的孫策的舊座位上,有時更沉沉睡去。
一次在他沉睡中,竟然將《易經》誦讀了一遍,然后驚醒。眾人問他驚醒的原因,他便說:“我剛才夢見伏羲、周文王、周公,與我談論世代治亂興衰之事,與及日月宇宙變化之理,無一不是精妙之極。
他們不是只談空話,純粹誦讀文章而已?!庇谑谴蠹叶贾绤蚊稍浽谒瘔糁姓b讀《易經》之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呂蒙
人才的任用一直是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課題。用好人,用對人,不僅能體現(xiàn)管理者的水平,還能對團隊的運作產生積極的影響。
但是,該如何選人用人,又該如何處理親友關系?是任人唯親,還是說不能避親?這一直是人才使用中的難題??v觀歷史,歷代帝王將相都有其用人的成功與失敗,也有得有失。
任人唯親是有害的。
在國內,任人唯親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況皇位是代代相傳,更何況是一個外戚的女兒得寵,整個家族都是扶搖直上。正因為當時有明確、合理、合法的影子薪酬制度,大量未受教育的貴族子弟才輕而易舉地步入仕途,成為大官。比如按照影子補償制度,每次皇帝生日、郊祀、官員退休、死亡,皇帝都會封官生子、親族。有時,大臣死后,他的子女和親戚封了多達幾十個官員。
網絡圖
據南宋李新傳《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統(tǒng)計,南宋嘉定六年的官員中,科舉出身的占57%,科舉出身的占28%,外地出身的占15%。由此可見,科舉出身的官員遠遠多于科舉出身的官員。所以在那個年代,任人唯親,靠的是“腦子”而不是“老子”,努力學習而不是出身,都習以為常。導致大量人才流失,外戚宦官專權。有的朝代還有“黨爭”。歷史上,正是由于任人唯親的普遍現(xiàn)象,一些繁榮的朝廷因權力斗爭和人才缺乏而日益腐敗和衰落。
一代名人的“人才庫”
曾在宋太宗和宋真宗服役的呂蒙正三次相互拜謁。在宋朝的歷史上,據說他是一位慷慨正直的宰相,在文人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作為首相,呂蒙正把發(fā)現(xiàn)和使用人才作為自己的首要職責。據明代鄭玄《昨非庵日纂》,呂蒙正曾問兒子:“我當丞相,外人怎么說?”兒子回答說:“他們說,你當了宰相,一切都會好的,國家就會太平,人民就會平安。但是,他們也說你相當無能,宰相的權力大多被同僚瓜分?!眳蚊烧χf,“我真的很無能。但我有一種善于用人的能力?!边@體現(xiàn)了他對人才選拔的信心。
呂蒙正深知人才難得,便寒窗苦讀做官。他不僅不遺余力地尋找和使用人才,還建立了一個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人才庫”。在他的口袋里,他經常有一本小冊子。每當?shù)胤焦賳T匯報工作時,他都會反復詢問地方有什么特殊人才,并隨時對這些人才進行分類。在名冊上,如果他們中有誰受到許多人的稱贊,那么他就會被視為人才,準備接受朝廷的選拔?!霸诠姷目诖镉幸槐拘宰?,每一個政黨都會付錢給一個聽眾。你一定要問他有沒有才華,客人才會去。”或者有一個人,幾個人叫他,他一定是賢惠的。朝廷要人才,從囊中取之。所以,公為相,文武百官稱職,所以。歷史上,是呂蒙正第一個建立“人才庫”嗎?不敢妄下結論。但是,他發(fā)現(xiàn)和選拔人才的方法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不要問親戚朋友。
在人才選拔過程中,呂蒙正從不考慮人才的親疏,也不關心皇帝的好惡,只關心是否對國家有利。
網絡圖
有一次,宋太宗準備派人去遼國,請呂蒙正推薦一個合適的人選。呂蒙正推薦了一個,皇帝不同意;第二次,皇帝又問,他和原來的人玩,皇帝還是不同意;當皇帝第三次向呂蒙正要一個重要的人時,他堅持推薦他?;实凵鷼獾卣f:“你怎么這么固執(zhí)?”呂蒙正沒有被皇帝的憤怒所嚇倒,他針鋒相對地回答說:“不是我固執(zhí),而是你對這個人有偏見。我認為派這個人去執(zhí)行任務會無愧于使命,因為就能力而言,他是最合適的人選,其他人都做不到。我不想為了討好你而影響國家利益?!碑斘湮穆牭骄骱退某济裰g激烈的對話時,他嚇得喘不過氣來。幸運的是,宋太宗很大度。他不僅沒有誣告,最后還同意了他推薦的候選人。他甚至在退朝后對左右說:“我不如堂堂正正?!笔聦嵰沧C明了呂蒙正的正確性。他出色地完成了對遼國的使命,皇帝非常滿意。但在君主社會,一切以君主個人好惡為準,像呂蒙正這樣為了實現(xiàn)國家利益,不怕批評龍麟或被排擠,極力推薦優(yōu)秀人才的人少之又少。
影子補制度本身就是為了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如果影子補充水平過高,既不利于人才選拔,也不利于人才積極性的調動。即使對于努力學習做官的人來說,也還是一種挫傷。對此,呂蒙正有自己的想法。當初盧多遜當宰相的時候,他的兒子剛成年就被任命為水部的一員。后來,宰相之子增補劉頻官成了慣例。當呂蒙正被任命為宰相,輪到皇帝封他兒子官職的時候,他覺得這種做法太不合理了,就對皇帝說:“我經過十年寒窗,最后考中進士的時候,封的只是一個九級官?,F(xiàn)在兒子剛剛成年,如此受寵,我怕他會受到黑社會的懲罰。況且,世界上有太多才華橫溢的人,因為沒有背景,得不到任何帝王的寵愛,而老在山洞里。請只給我兒子秀才官位。”在他的堅持下,皇帝同意了他的請求,從此宰相殷布的兒子只授九品官,成了一種風俗。
網絡圖
呂蒙正退休回老家后,宋真宗兩次去他家,反復詢問他的兒子們誰能擔當大任?!坝衅涓副赜衅渥印?,呂蒙正的七個兒子,都學習成績優(yōu)異。然而,當皇帝向他示好,想提拔他的兒子時,他做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沒有推薦自己的兒子,而是鄭重其事地向皇帝推薦了表哥的兒子。他對宋真宗說:“我的兒子都不能擔當重任。只有我表哥呂夷簡,現(xiàn)在是潁州的官,才能稱得上丞相。”因此,宋真宗開始關注呂夷簡,并用心培養(yǎng)他。后來,呂夷簡真的成了一個著名的人物。
皇帝不喜歡的人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薦?為什么要拒絕按照慣例可以享受的待遇?皇上真的很好,那為什么要貼近未來,放棄家庭呢?看來,呂蒙正做出的這些重要決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反復權衡甚至內心斗爭的結果。這些最終的選擇,與他們的初衷,與他們的原則,與他們的堅持有關,因為在他心中,國家利益至上。當國家需要人才的時候,他總是選擇最好最合適的。至于這個人的親疏和姓氏,他并不在乎,這也是他在推薦遼人選時敢于挑戰(zhàn)皇帝的原因。
在那些經濟待遇很少就喋喋不休,政治待遇很少就大發(fā)雷霆,大吵大鬧又沒什么回報的領導干部中,呂蒙正把是否有利于國家作為選拔任用人才的唯一標準,甚至不惜犧牲個人利益。即使在今天,這也是一個價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09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