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丕和司馬炎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曹丕篡漢,司馬炎篡魏,為何司馬氏罵名更大?
曹丕推倒?jié)h獻帝,和司馬炎踢飛曹奐,是三國時期的兩大分水嶺。曹丕篡漢,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時代來臨。而在此之前的那些金戈鐵馬,就只能稱之為漢末時期了。只不過由于這種劃分太過無情,許多人根本就不認可。
因為,三國時期的精華,幾乎都集中在,自董卓亂政至諸葛亮去世,這一時間段內。比如十八路諸侯伐董卓,官渡之戰(zhàn),關羽斬顏良,三顧茅廬,赤壁之戰(zhàn)….難道這些就不屬于三國了嗎?
若真把這些事件或人物,全部都排除在外,還談個什么三國?所以人們還是普遍認可“廣義三國”的概念,也就是自董卓亂政為開始,至三分歸晉結束。
而司馬炎篡魏,則恰好標志著,自此進入到三國歸晉的時間段。也就是說,三國進入到了落幕時期,蜀漢已經(jīng)亡了,如今魏國也變換大王旗,只有東吳在殘喘。
但不論怎樣,這兩大事件雖不如水淹七軍,赤壁之戰(zhàn)等更奪人眼球,但產(chǎn)生出的影響力,卻屬于最高級別的。也就是說自最上層,進行重新的定義。
曹丕篡漢,意味著四百年大漢天下易主——就算劉備在西川,再狂刷反對票,也阻擋不了。
司馬炎篡魏,則意味著一個新的大統(tǒng)一王朝誕生——哪怕后人對兩晉再鄙視,也無法改變。
兩者真正的不同點,更多集中在了曹丕篡漢,雖叫“篡”,可罵聲卻比較小。而司馬炎篡魏,卻引發(fā)了身后滾滾罵名不斷。那么既然都是不光彩的事件,為何卻產(chǎn)生出如此不同的后果?
在筆者看來,歸根結底就一句話:兩者就不在同一檔次之內,從如下這三個方面,就能很清楚地看出來。
其一:開創(chuàng)和竊取
曹丕所謂的“篡漢”,其實顯得更理直氣壯。所謂漢獻帝劉協(xié)嘴里的,那四百年漢朝天下都在哪兒?說來說去,都是我老爸曹操提著腦袋,打出來的。
但這種話司馬炎敢說嗎?他們司馬氏,自司馬懿開始,就完全依附在曹魏之上,最終司馬懿靠不光彩的手段,竊取而來的。這就是兩者最根本上的不同,就不在同一個檔次內。
曹操起兵時,漢朝早已經(jīng)名存實亡了。漢獻帝今兒被董卓捏在手里隨意擺弄,明兒又被李傕和郭汜控制,等于從漢朝天下到漢朝皇帝,都失去了應有的神圣性和威嚴感。
是曹操重塑了漢室,使得漢朝的這位皇上大哥,有了立錐之地。不必擔心明兒吃啥,住在哪兒?不需害怕小命還在否。因此站在這個角度上來言,是曹操保護了漢室——誰敢稱帝,我曹操就滅誰!
因此,曹操是依靠自己的本事,打下來了一座又一座城池。呂布、袁術、袁紹、劉表等,這都是曹操滅掉的,跟被皇上授予,基本上沒一毛錢關系。曹操完全可視為是“打天下”,只不過掛名在漢獻帝頭上罷了。
再看司馬氏,他們家的地盤都咋來的?幾乎全是接收的曹操打出來的那些,只不過由于歷史開了個大玩笑,曹丕和曹叡都短命。還有司馬懿的確能活,有本事,最終他來了個鳩占鵲巢。
但就算司馬懿再有本事,他的這種行為,也等于是踩著“曹操的肩膀,換掉了曹魏的頭顱”,這不是竊取是啥。
開創(chuàng),意味著硬氣和霸氣。竊取,卻從來都意味著陰謀和缺乏底氣。曹丕之所以被稱為“篡漢”,是因為還有劉備和孫權未滅。司馬氏再強調三分歸晉,也是滿滿的厚黑感,一點不講武德!這就是司馬氏罵聲那么大的第一個原因,造成的惡劣影響太嚴重。
其二:陽謀和陰謀
曹操之所以被稱為奸雄,是因他玩了一輩子的“陽謀”。他啥都敢擺在桌面上,哪怕是找美女,這種不配稱為英雄的事,曹操不但毫不隱瞞去做,還敢事后大哭為此死掉了典韋。
當然,還有那些天下大事。曹操拍著胸脯吼:天下若沒我曹操,不了解幾人稱帝幾人稱王。還說:若天命在我,干脆我就當周文王得了。至于當皇上這事,我老曹沒興趣!這些話和這些事曹操敢說,還身體力行去做,并做成了。
所以,面對這么一位,啥都擺在桌面上,就直白問天下人:還有誰不服?他的對手能咋辦?打不過,說不過,也做不過,就只能對其進行污名化,稱之為“漢賊或奸雄”了。但問題是,天下哪有如曹操這么做賊的?縱橫一生,曹操啥都清清楚楚。
反觀司馬懿,卻是妥妥如“賊”。因為他渾身都充滿了陰謀的味道。比如高平陵之變時,司馬懿對著洛水發(fā)毒誓:曹爽回來吧,我保證不殺你,而且還讓你過富家翁的好日子。結果如何呢?司馬懿卻滅了曹爽三族,直接氣死了為此事作保的老哥們蔣濟。
問題是司馬懿既不是小孩子,也非小人物,他那么高的級別,是站在歷史風頭浪尖的人物,卻還敢如此出爾反爾,不擇手段,這就已經(jīng)不是“教壞小朋友”的問題了,而是直接帶偏了歷史!
所謂:陽謀為道,陰謀是術。兩者根本就不在同一個檔次。道為最高級,術為最低級。曹丕篡漢時,已經(jīng)大有水到渠成的態(tài)勢了。反觀司馬炎篡魏前,早已殺戮遍地了。因為不殺,司馬氏就鎮(zhèn)不住!
其三:后代不在同一檔次
曹丕也好,曹叡也罷,雖都短命,卻足以能成為歷史上的有為君主了。如曹丕的文學成就等。也就是說曹丕的悲哀在于,他老爸曹操太牛,誰都習慣于用他跟曹操比。故而造成了,曹丕總被各種調侃。
但就算再遭調侃,曹丕對漢獻帝也是很夠哥們意思,沒有任何虐待啥的??煞从^司馬昭就不一樣了,他堪稱是“弒君”第一人!
三國時最壞的董卓,都不敢做的事,司馬昭卻做了:這就是他弒君曹髦!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等于被定位了。
以至于多年后,司馬氏的后代看到這段黑歷史后,都大哭:這種事都能做出來?我們晉朝,還如何能長久!
晉明帝聞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長!
連自己的后代,都羞愧至此,司馬氏篡魏如何不罵聲一片?跟曹丕篡漢時一比,兩者又如何能在一個檔次之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12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