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兒只斤·妥懽帖睦爾,即元順帝,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國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為全國統(tǒng)一政權(quán)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是元明宗孛兒只斤·和世?長子,元寧宗孛兒只斤·懿璘質(zhì)班長兄,生母是邁來迪。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1340年,妥懽帖睦爾扳倒權(quán)臣伯顏而親政。親政初期,他勤于政事,任用脫脫等人,頒行法典《至正條格》、頒布舉薦守令法,下令舉薦逸隱之士。后期他逐漸怠政,沉湎享樂,致使內(nèi)憂外患,政局不穩(wěn)。1368年,明軍進攻大都,妥懽帖睦爾出逃,元朝的統(tǒng)治結(jié)束。1370年,妥懽帖睦爾駕崩,享年51歲,廟號惠宗,蒙古汗號為“烏哈噶圖汗”。
軼事典故
宋帝之子
據(jù)權(quán)衡《庚申外史》記載,宋恭帝趙顯降元后受封瀛國公,后又奉忽必烈命令赴吐蕃為僧。當趙顯駐錫甘州的一個寺廟時,趙王前來游玩,憐惜趙顯年老又孤獨,贈了一名回回女子(即邁來迪),延祐七年(1320年)四月生了一個兒子,正巧當時還是周王的和世?途經(jīng)此地,見寺上有龍紋五彩氣,便將該母子收為己有,這就是元順帝的出身。后來明代的袁徹又記載明成祖朱棣曾覽歷代皇帝畫像,發(fā)現(xiàn)元順帝長得像極像宋朝皇帝,驗證了元順帝是宋帝之子的說法。這一故事在明代廣為流傳,被認為是宋朝德澤綿延、天道報復(fù)元滅宋室,才讓宋恭帝生了元朝的亡國之君。出現(xiàn)這種傳聞的原因,大概與元文宗曾昭告天下、稱妥懽帖睦爾非元明宗之子有關(guān),現(xiàn)代學者多認為這一說法僅系野史記載,荒誕不經(jīng)。
迷戀密宗
至正中葉以后,順帝逐漸怠政,并寵信佞臣哈麻。宣政院使哈麻及其妹夫禿魯帖木兒引進藏傳佛教密宗于順帝,他們推薦了印度和尚及吐蕃喇嘛僧伽璘真等人,又引入了老的沙(順帝母舅)、八郎(順帝之弟)等10人,稱為“十倚納”,教順帝“演揲兒法”。所謂演揲兒即漢語“大喜樂”之意,“大喜樂”又名雙修法,即男女雙修氣功。這些人倚高麗姬妾為耳目,專門刺探貴族家的命婦,或民間良家婦女,帶到宮中,供順帝修煉“大喜樂”時享用。順帝等人在一間名為“些郎兀該”(漢語“事事無礙”,據(jù)記載該“秘密法堂”就建在宣文閣旁)的室內(nèi)“男女裸居,或君臣共被”,在上都更是建穆清閣,數(shù)百間房屋里充斥著女人,都用來修“大喜樂”的。[9]皇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原本對此深惡痛絕,但在順帝的影響下也沉湎此道了。史載:“君臣宣淫,而群僧出入禁中,無所禁止,丑聲穢行,著聞于外,雖市井之人亦惡聞”。時任宣政院判官的張昱作詩譏諷道:“似將慧日破愚昏,白日如常下釣軒。男女傾城求受戒,法中秘密不能言”。
順帝與“十倚納”在修煉“大喜樂”時,帽帶金玉佛,手執(zhí)數(shù)珠,讓宮女十六人首垂發(fā)數(shù)辮,戴象牙冠,身披纓絡(luò)大紅綃金長短裙襖,云裙合袖,天衣綬帶鞋襪,唱“金字經(jīng)”,舞“燕兒舞”,稱之為“十六天魔舞”。又有美女百人,亦皆纓絡(luò),各執(zhí)樂器,其中一人執(zhí)鈴奏樂,又宮女十一人練捶髻勒帕常服,或用唐巾窄衫,所奏樂器用龍笛、頭管、小管、箏、琵琶、笙、胡琴、響板、拍板,讓宦官長安不花作為領(lǐng)班。每遇宮中贊佛,則按舞奏樂。奇皇后曾勸順帝遠離十六天魔,順帝生氣地說:“古今只我一人耶?”竟然兩個月不理奇皇后。順帝所酷愛的十六天魔舞甚至傳入宮外,張士誠之弟張士信也是“天魔舞”的愛好者。
魯班天子
元順帝在建筑工藝、機械工程等方面是一個天才,建造宮殿時,順帝自畫屋樣,又親自削木構(gòu)宮,讓工匠按他的圖紙來搭建。建龍船時,也是親自出馬,繪制其樣本,船首尾長一百二十尺,廣二十尺,前瓦簾棚、穿廊、兩暖閣 ,后吾殿樓子,龍身與殿宇用五彩金妝,前有兩爪。上用水手二十四人,身衣紫衫、金荔枝帶、四帶頭巾,于船兩旁下各執(zhí)篙一。龍船建好后,順帝坐著船自后宮至前宮山下海子內(nèi)往來游戲,船行駛時,其龍首眼口爪尾皆動。又自制宮漏,高約六七尺,寬大約是其一半,造木為匱,藏在諸壺其中,運水上下。匱上設(shè)西方三圣殿,匱腰立玉女捧時刻籌,時間到了以后,就浮水而上。左右列二金甲神人,一懸鐘,一懸鉦,到了夜晚則神人自動按更而擊,無分毫差。當鐘鉦鳴叫時,在側(cè)的獅鳳皆翔舞。 匱之西東有日月宮,飛仙六人立宮前,遇子午時,飛仙自能耦進,度仙橋達三圣殿,隨后又退立如前,“其精巧絕出,人謂前代所鮮有”。順帝還自制五云車,也是精巧絕倫。因此,大都人都管順帝叫“魯班天子”。
明軍攻入大都時,曾繳獲元順帝自制的宮漏,作為戰(zhàn)利品獻給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看了后說:“廢萬幾之務(wù),而用心于此,所謂作無益、害有益也。使移此心以治天下,豈至亡滅?”命左右將其搗毀。
好觀天象
元順帝“善觀天象”,并篤信“天命”。據(jù)說順帝對脫脫從信任到懷疑的原因是司天監(jiān)觀測到“連夕相星犯帝座”。至正十八年(1358年)十二月,紅巾軍攻破上都,大臣勸順帝避難,順帝知天象無傷,鎮(zhèn)定地說:“毋多言,有福者任其自來,朕何避之有?”至正二十年(1360年)十二月,陽翟王阿魯輝帖木兒謀反的消息傳來時,順帝神情自若,說:“天命有在,汝欲為則為之?!敝琳?1362年),有白氣如索,長五百余尺,起危宿,掃太微垣,司天監(jiān)太史奏山東將有大水,順帝卻說:“不然,山東必失一良將?!庇谑桥扇思蓖綎|的察罕帖木兒處警告他勿輕舉,不料使者還沒到,察罕帖木兒就遇刺身亡了。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明軍北伐逼近大都時,左右又勸順帝固守大都,等待援兵,但順帝夜觀天象之后,堅定了出逃的決心,任誰勸說都無效。他逃到上都以后,有幾只狐貍竄入御座下,御史大夫阿剌不沙對順帝極言亡國之兆,順帝也說:“天意如此,朕將奈何?”可見順帝是非常相信“天命”的人。
人物評價
元末明初文人權(quán)衡:“帝在位三十六年,當元統(tǒng)、至元間,帝受制權(quán)臣,相繼或死或誅,帝恐懼之心弛,而寬平之心生……向使庚申帝持其心常如至正之初,則終保天下,何至于遠遁而為亡虜哉!……庚申帝豈昏愚者哉?觀其欲殺是人也,未嘗不假手于人,外為不得已之狀,內(nèi)實行其欲殺之志。其問甲則曰:‘乙與汝甚不許也?!瘑栆覄t曰:‘甲與汝甚不許也?!凹字ψ阋匀ヒ?,則謂甲曰:‘乙嘗欲圖汝,汝何不去之也?’乙之力足以去甲,則亦如是焉。故其大臣死,則曰:‘此權(quán)臣殺我也?!∶袼?,則曰:‘此割據(jù)弄兵殺我也?!穗m至于死,未嘗有歸怨之者,豈昏愚者所能為之也?……庚申帝豈優(yōu)柔不斷者哉?自至正改元以來,凡權(quán)臣赫赫跋扈有重名者,皆死于其手,前后至殺一品大官者,凡五百余人,皆出指顧之間,而未嘗有悔殺之意,此豈優(yōu)柔不斷者所能哉!然則竟以何者而失天下?曰:由其陰毒故也。且自古有天下之君,蒞九五之位,惟秉陽剛之德、總攬陽剛之權(quán)者,為能居之。若操陰毒之性者,適足亡天下耳!”
清朝宗室昭梿在《嘯亭雜錄》:“元順帝亡國之君,無足置議,然有二三政事遠勝前人者。巴延擅權(quán),舉國依附,帝能識托克托于行間,密與之謀,一旦立解兵柄,貶謫遠方,頗有英颯之姿。明宗被弒多年,帝首發(fā)其逆謀,將雅爾特爾穆子孫咸置于法。雖遷逼太后,謀害皇弟,不無太忍,然較唐敬宗敬禮陳宏敬,明天啟之不究詰方從哲、崔文升,反將劾奸諸臣屈陷成獄者,不啻霄壤矣。又能任漢人賀惟一為相,改革蒙古勛臣專擅之風,亦良能也?!?/p>
清朝史學家邵遠平《元史類編》:“絕人巧智,惟事荒恣;綱紀懈弛,用殄厥世;稗史所稱,非明宗嗣;附會詔書,事近曖昧?!?/p>
清朝史學家曾廉《元書》:“世有畏其子之悍戾而柔之以秘密佛法者乎?昔隋煬父子相忌,至死而俱不悟,可哀也。寵妾驕子,目羸豕蹢躅之戒而忘為潛龍,至于屠戮將相,擅興兵戎,脫脫、太平因是隕身喪家,而激孛羅、擴廓之辟,如人之有肢體,而構(gòu)之傷殘,雀彀未成而社稷墟矣。然以禿魯帖木兒之言,殺合麻、雪雪,而曾不察廢立之謀之出自宮闈也。則帝亦諺所謂莫知苗碩者也。猶復(fù)徘徊塞下,考終沙漠,非不幸矣?!?/p>
清代蒙古族史學家拉喜彭斯克:“在漢籍中將元朝的滅亡說成是在順帝手中,愚昧的我不那么認為?!F(xiàn)在可汗沒像漢獻帝那樣沒落,沒像晉惠帝、晉愍帝那樣被敵人俘殺,亦沒像宋徽宗、宋欽宗那樣被別人虜獲,而是以身逃出鎮(zhèn)守蒙古國,所以怎能說是元朝滅亡了呢?……應(yīng)該寫成順帝失去漢國而鎮(zhèn)守蒙古國,繼續(xù)傳承元朝?!菚r,所謂漢國是被我們虜獲的國家,如果坐鎮(zhèn)大都而死,就像上述幾位皇帝一樣成為恥辱。如果死亡,蒙古國的傳承將會被斷破成亂,成為漢國的戰(zhàn)利品。因此,不關(guān)心蒙古國而守住漢國從而舍棄生命有何用?……如至正時期,蒙古人的英勇沒有衰弱,漢人的英雄亦沒有增加,而且漢地變亂的時候亦沒有從北方來蒙古兵進行作戰(zhàn),而是阿魯輝帖木兒反叛了。此即由于順帝失德而眾人之心變壞之征兆,由此觀之,要想永久打消對權(quán)力的驕傲須勤于德事,眾皆知之。……明太祖皇帝作為臣民而背叛自己的主上,所以無法逃避破壞綱常倫理的謀叛大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52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