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嘉慶和乾隆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嘉慶皇帝繼位后,對太上皇乾隆抵觸嗎?
嘉慶皇帝繼位后,乾隆退居幕后為太上皇,在這段時間里,朝廷到底是誰說了算,嘉慶有沒有想過廢掉乾隆?乾隆一死,嘉慶為何迫不及待地殺了和珅?
公元1796年,在位已經(jīng)62年的乾隆皇帝,決定退休當太上皇,把龍椅讓給了第十五子颙琰,這也就是嘉慶皇帝。如果不是生得晚,他可能熬不過自己的老爹,但無論如何,最終還是坐上了那個期待已久的位置。
可嘉慶發(fā)現(xiàn)這把龍椅坐得并不舒服,因為他老爹乾隆把印璽和權力都拿走了,沒有這些東西,龍椅和其他椅子沒什么差別,而且還硌得慌。乾隆既然選擇了退位,為什么不退得徹底一點,颙琰畢竟是親生兒子,又不是外人?
皇帝這個職業(yè),當上了就會上癮,乾隆也不例外,不干到死他是不想退休的。他曾經(jīng)說過,要把在位時間最長的記錄,留給爺爺康熙,可沒想到他忒能活了,80多歲還吃嘛嘛香。大臣擔心乾隆年老體弱,說不定什么時候嗝屁了,所以總是明里暗里勸他立太子,以保證政權平穩(wěn)的交接。不然到時候再上演一出“九龍奪嫡”,他們這些大臣也要遭殃。
曾經(jīng)有一個秀才,當面質問為何不立太子,把乾隆氣得不行。乾隆因此懷疑,下面人是不是都在說他貪戀權位?為了維護好“十全老人”的招牌,成就完美帝王的名聲,乾隆決定效仿堯舜禪位給兒子,自己當太上皇,不過國家大事都由他處理,印璽也由他保管。
說來說去,這一系列的操作,就是換了個馬甲,該怎樣還是怎樣,颙琰則成了一個工具傀儡,唯一的作用便是成就了乾隆禪位的美名,這真是又當又立。面對老爸這樣的奇葩操作,嘉慶是怎么做的呢?他心中難道不生氣嗎?
生氣是肯定生氣的,畢竟他才是名義上的皇帝,被自己的老爹當成傀儡。往前看看幾千年的歷史,哪有這樣坑兒子的?可沒辦法,大權暫時還掌握在乾隆手中,嘉慶就得忍著,否則一道旨意,他連名義上的皇帝都沒得做。所以乾隆上朝他就座在旁邊聽著,乾隆笑了他就咧嘴,乾隆生氣他也得皺著眉頭,不敢表露出絲毫的相反意見。
本以為80多歲的人沒幾天好活了,可乾隆卻當了好幾年的太上皇,正值壯年的嘉慶,可謂是憋了一肚子火。更讓他生氣的是,乾隆一直提防著他這個兒子,反倒是十分信任和珅。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帝王之家,兄弟父子相殘的事情沒少做,萬一他乾隆被兒子給弄死了,那么所謂的“十全老人”就成了笑話了。
因此當時和珅的權勢達到了頂點,不僅是吏、刑、戶三個重要部門的一把手,還是理藩院、翰林院、內務府的老大,一個人擔任幾十個重要的職位。乾隆最后兩年老得話都不說清了,和珅就成了他的代言人,大臣們和嘉慶不懂乾隆到底在說啥,所以和珅說什么就是什么。
在當時的朝堂我們能看到這樣一幅場景:太上皇半躺在哪里口齒不清,皇帝坐在一邊畢恭畢敬,一個大臣站在臺上發(fā)號施令。以至于官員們私下叫和珅“二皇帝”,大皇帝自然是乾隆了。嘉慶覺得自己是朝臣的笑柄,可能并沒有官員譏諷他,但是他的憤怒已經(jīng)達到了頂點。
四年之后,乾隆終于歸西了,此時翻身做主人的嘉慶,會如何對待“二皇帝”和珅呢?
和珅是大貪官不錯,可他也是一個有能力的貪官,如果只會溜須拍馬討好乾隆,和珅不可能擔任那么多要職。乾隆雖然好大喜功,但他不是傻子。不過嘉慶看著和珅就來氣,掌權之后也不管他是不是有真材實料,只想弄死和珅。
因為乾隆做太上皇的時候,和珅仗著有人撐腰,對他并不像對乾隆那般尊重。嘉慶那時候正是患得患失的敏感期,和珅認為自己是乾隆器重的老臣,擺點老資格也沒有什么,可在嘉慶眼中和珅就是瞧不起自己。而且和珅在當時還曾派人監(jiān)督過他,乾隆禪位的第一年,曾想著把兒子的師父朱珪弄回京,好讓嘉慶有個得力助手??墒呛瞳|卻在其中搬弄是非,搞得朱珪不能回京,這讓嘉慶非常惱怒。
人性就是這樣,一旦開始討厭起誰了,對方的缺點就會在自己的眼中無限放大。所以乾隆死后的第十四天,嘉慶便找出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狀,將其關入大牢。和珅自知命不久矣,最后自縊在監(jiān)獄中。嘉慶這么急切的處理和珅,還是因為心中積壓了太多對乾隆的不滿,他無法對乾隆皇帝發(fā)泄,和珅自然成了出氣筒,也是他立威的最佳對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5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