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兒只斤·碩德八剌,即元英宗,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國第九位大汗,汗號“格堅汗”。他是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嫡子,生母是莊懿慈圣皇后。接下來對百科小編就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碩德八剌自幼受儒學(xué)熏陶,登基后推行“以儒治國”政策,實施新政,頒布《大元通制》,采用“助役法”以減輕人民的差役負擔(dān)。至治三年(1323年)八月被刺殺,享年二十歲,謚號睿圣文孝皇帝。
人物生平
早年登位
大德七年(1303年)二月二十二日,碩德八剌出生,生父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生母阿納失失里。他自出生以后,便一直在他父親仁宗的身邊長大。他所接受的儒家的說教相比較而言算是很充分的,所以頗思大有為于天下。元仁宗想要立他為皇太子,碩德八剌知道后去拜見皇太后,堅決推辭說:“我年紀(jì)太小而且能力不足,況且我兄長還在,應(yīng)該立我的兄長,讓我來輔佐他?!被侍蟛辉试S。
延祐三年(1316年),碩德八剌被立為皇太子。監(jiān)察御史段輔、太子詹事郭貫等,上奏皇帝要為皇太子碩德八剌選擇師傅,元仁宗欣然接受。延祐六年(1319年)十月,授給他玉冊,下詔命所有的機構(gòu)的事務(wù)都要去先交給碩德八剌,然后向皇帝奏報。碩德八剌對中書省的大臣說:“皇上把天下的事務(wù)都交給了我,我日夜戰(zhàn)戰(zhàn)兢兢,惟恐哪里做不好。你們一定不要有所顧忌,一定要恪勤乃職,不要有懈怠的地方,以免達不到為君父解憂之效?!?/p>
延祐七年(1320年)正月二十一日,元仁宗去世。三月十一日,17歲的碩德八剌在太皇太后答己及右丞相鐵木迭兒等人的扶持下,在大都大明殿登基稱帝,汗號格堅汗,是為元英宗,改元“至治”。仁宗一死,答己太后便以太皇太后之尊制出中宮,把被罷了相的鐵木迭兒重新調(diào)入中書省,出任右丞相。鐵木迭兒復(fù)相后,“睚眥必報”,對從前彈劾過他的人肆行威福,予以打擊。碩德八剌本人缺乏像忽必烈和元仁宗那樣的既有聲望又足可信賴的潛邸侍臣班子,這時候差不多處于孤立無援、“孑然宮中”的境地。所能托付者,一個是與他同樣迂闊而不諳世故的年輕宰相拜住,另一個則是暗藏禍心的妻舅鐵失。農(nóng)歷五月十一日,碩德八剌任命拜住為左丞相,以遏制太皇太后和鐵木迭兒的權(quán)力擴張。
爭奪權(quán)力
至治元年(1321年)五月,碩德八剌下令毀掉上都的回回寺廟,在那里修建大型佛教寺廟。七月,賞賜晉王也孫鐵木兒百萬貫鈔。十一月九日,群臣為元英宗上尊號繼天體道敬文仁武大昭孝皇帝。
自延祐七年正月仁宗去世直到至治二年(1322年)秋,從元朝中央政府的政令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兩個不同政治派別的施政傾向及其互相沖突。仁宗死后第三天,英宗尚在“素服寢于地,日歠一粥”的居喪期間,答己便故伎重演,搶先命鐵木迭兒為右丞相。翌月,鐵木迭兒即與內(nèi)朝相為表里,奪前中書平章政事李孟所受秦國公印,命四川拘捕行省平章趙世延到京,并以違太后旨之罪殺前御史中丞楊朵兒只、中書省平章蕭拜住。與此同時,與答己集團關(guān)系密切的黑驢、木八刺、趙世榮等人則相繼從外省調(diào)入中書任職。這樣,仁宗時期曾與答己和鐵木迭兒相對抗的漢法派中堅分子,在英宗即位之前就遭到了答己的清洗,幸免于禍的漢人儒士,也在淫威懾逼之下箝口搖手,不敢再多出議論。答己還想進一步擴大清洗的范圍,通過徽政院使向英宗“請更朝官”。英宗顯然不滿太皇太后的作為,回答說:“此豈除官時耶?且先帝舊臣,豈宜輕動。俟予即位,議于宗親、元老,賢者任之,邪者黜之可也?!?/p>
英宗于大都即帝位后,在有關(guān)朝廷中樞機構(gòu)的人事安排問題上,帝、后雙方長期爭持不下。鐵木迭兒以趙世延嘗劾其奸,誣以不敬下獄,請殺之,并究省臺諸臣。英宗不允,私下對近臣說:“頃鐵木迭兒必欲置趙世延于死地。朕素聞其忠良,故每奏不納?!辫F木迭兒又以和市織幣薄惡,請免右丞高昉,英宗還是不允。時而仍有后黨得逞的跡象。最早揭發(fā)張弼案的上都留守賀勝,即于英宗繼位以后兩個月,被后黨乘隙奏準(zhǔn),以“便服迎詔”罪棄市。英宗的態(tài)度,有時也很強硬。賀勝坐棄市的同月,有告嶺北平章阿散(原中書左丞相)、新任中書平章黑驢、徽政使失列門等謀廢立,英宗不待鞠狀,命悉誅之。他估計此案很可能與答己有關(guān),所以急忙將案犯誅殺了事,一則除去太皇太后的幾名心腹,二則也阻止了案犯旁牽蔓引,致使帝、后矛盾進一步表面化。
盡管有后黨的牽制,英宗登基之后,還是急切地希望有所動作,求收速效以逞快一時。他下詔由吏入官,秩止從七品,恢復(fù)了仁宗時曾經(jīng)公布但又很快收回的規(guī)定。但是這些措置的實際效果究竟如何,不是沒有問題的。英宗的詔旨,有一些在京城之內(nèi)都不克實行。關(guān)于罷建寺之費等規(guī)定,更被他本人熱衷營造的行為所破壞。延祐七年十一月,詔“各郡建帝師八思巴殿,其別視孔子廟有加”。這應(yīng)是在全國范圍修建帝師寺的開始。這一時期的其他營建項目也不少,甚至已到“民勞役巨”的地步。
主政改革
至治二年(1322年)八、九月,鐵木迭兒、太皇太后相繼去世。英宗感受到的政治壓力頓時減輕,他推進新政的決心也大為加強。十月,英宗擢升木華黎后人拜住為中書右丞相,虛左丞相之位而不拜,以示對拜住信任之專;次年五月又以鐵失獨署御史大夫事,與專任拜住用意相同。這時兩人還已分別兼領(lǐng)左、右欽察衛(wèi)和宗仁衛(wèi)事,以及左、右阿速衛(wèi)和中翊衛(wèi)事。軍政權(quán)力的高度集中也隱約反映出,英宗身邊堪受信用的人似乎不是很多。農(nóng)歷十月二十五日,元英宗任命拜住為中書右丞相,并且不設(shè)左丞相,以拜住為唯一的丞相。在右丞相拜住、中書省平章政事張圭等的幫助下,元英宗進行改革,并實施了一些新政。
英宗新政的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大量起用漢族官僚和士人,張珪、王結(jié)、王約、吳險等人都被召超擢?!笆看蠓蛟獗艞壵?,咸以所長收敘;文學(xué)之士,則待以不次之除”。為召起虞集,朝廷遣使赴蜀未遇;求之江西,又不見;時虞集方省墓吳中,使至,乃受命趨朝??梢姰?dāng)時朝廷起用儒臣心情之迫切。第二、推行“津助賦役法”,即在各地確定一部分田畝,“使應(yīng)役之人更掌之,收其歲入以助役費,官不得與”。在蘇湖地區(qū),“凡民田百畝,令以三畝入官,為受役者之助”。此處所謂“入官”,僅指在各義上被征用為官田,實際上助役田多被分配到承當(dāng)差役的各人戶,歸他們經(jīng)營(自種或招佃),以其收入作為當(dāng)役補貼。第三、至治三年(1323年)正月,詔令朝臣聽讀審議仁宗時編纂的累朝格例,并將延祐二年之后新頒格例類集增補入內(nèi)。二月,遂定名《大元通制》,頒行天下,一共有二千五百三十九條,其中斷例七百一十七、條格千一百五十一、詔赦九十四、令類五百七十七。是書條格和斷例部分的篇目和編排,分別依照金《泰和律令》和《泰和律義》?!洞笤ㄖ啤分械脑S多條款,在形式上雖然屬于臨事制宜的個別指令或紀(jì)錄公文,但它們作為單行法,對處理類似事務(wù)具有普遍的法律效能。因此,《大元通制》是具有法典性質(zhì)和權(quán)威的官方政書,對于統(tǒng)一元朝的政制法程起了積極的作用,也體現(xiàn)了元廷通過頒布法典來加強它作為一個中原王朝的正統(tǒng)形象的用心。第四、清算太后集團遺毒,澄清吏治。十一月,答己死后甫兩月,英宗再次發(fā)出“罷世祖以后冗置官”的詔令。翌日,即罷去徽政院。按徽政院原是侍奉皇太后的機構(gòu),答己死后撤罷徽政院本來理屬當(dāng)然,但在當(dāng)時情況下,減罷“徽政院斷事官、江淮財賦之屬六十余署”,這一行動難免帶有雷厲風(fēng)行、傾其巢穴的政治色彩。與此同時,拜住把原先受鐵木迭兒壓制而未加追究的“誑取官幣”案重新提出來,遂誅殺當(dāng)時尚在世的鐵木迭兒之子八里吉思以及劉夔、囊加臺,仆鐵木迭兒父祖碑,追奪其官爵及封贈制書,他的另一個兒子鎖南也被黜職。
元英宗曾經(jīng)想把征東行省(高麗王國)郡縣化,罷征東行省,改立三韓行省,完全和元朝的其他行省一個待遇,“制式如他省,詔下中書雜議”,因為集賢大學(xué)士王約說:“高麗去京師四千里,地瘠民貧,夷俗雜尚,非中原比,萬一?;?,疲力治之,非幸事也,不如守祖宗舊制?!钡玫截┫嗟馁澩?,設(shè)立三韓行省奏議沒有實行。最終高麗國祚得以存續(xù),高麗人知道后,為王約畫像帶回高麗,為之立生祠,并說:“不絕國祀者,王公也?!?/p>
政變被弒
元英宗的新政使得元朝國勢大有起色,但新政卻觸及到了蒙古保守貴族的利益,引起了他們的不滿。英宗對鐵失的寵信,似乎并未因他涉及誑取官幣案而馬上改變。以鐵失獨署御史大夫事,就發(fā)表在事后兩個多月的至治三年(1323年)五月。但是到六月,形勢突然發(fā)生了變化。由于拜住等人將鐵木迭兒的“過惡”反復(fù)陳奏,英宗對這個死去已近一年的權(quán)臣的憎惡,竟急劇加深而不能自抑。他的怒火開始發(fā)泄到被視為鐵木迭兒“奸黨”的那些朝臣,包括先已宣布赦免不究的鐵失身上。此時恰逢英宗在上都夜寐不寧?!皯终D者”于是唆使番僧建言作佛事禳災(zāi),希冀作佛事而獲得大赦。但拜住卻聲色俱厲地責(zé)備番僧:“爾等不過圖得金帛而已,又欲庇有罪邪?”鐵失等人把拜住的話理解為英宗又要懲治“有罪”的暗示。“聞之益懼,乃生異謀”。而且英宗下令清除朝中鐵木迭兒的勢力,隨著清理的擴大化,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在至治三年八月初四(1323年9月4日)準(zhǔn)備刺殺英宗。
英宗從上都出發(fā),準(zhǔn)備回到大都去。上都一向是保守派蒙古貴族勢力盤踞的據(jù)點。那天晚上,元英宗碩德八剌住宿在上都以南30里的南坡店。鐵失糾集了一批對他心懷怨恨的守舊貴族,其中就有鐵木迭兒的兒子鎖南發(fā)動兵變。他們沖進碩德八剌的住宿地,殺掉宰相拜住。鐵失親自闖進碩德八剌的幄殿,殺害了英宗。史稱“南坡之變”。
從表面上看來,南坡之變完全是一次難以事先預(yù)料的突發(fā)性事件。但它的發(fā)生,又與英宗的個人性格以及當(dāng)時的蒙古—回回貴族與漢法派之間的斗爭形勢,具有某種程度的必然聯(lián)系。雖然漢族文人經(jīng)常喜歡按照儒家觀念將元英宗的形象理想化,英宗的個人性格卻絕非如此單純。或許恰恰是由于長期受太皇太后的壓抑,他似乎比在他之前的任何一位皇帝都熱衷于表現(xiàn)天子的威嚴(yán)。
元英宗去世時年僅二十歲,后從葬諸帝陵。泰定元年(1324年)二月,上尊謚曰睿圣文孝皇帝,廟號英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5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滿清八大貴族,哪家出的皇后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