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漢文帝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漢文帝以“文景之治”而青史留名,漢文帝是怎么成功的?
隨著漢文帝霸陵的發(fā)現(xiàn),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漢文帝以“文景之治”而青史留名,成為儒家治國思想的典范,幾乎每個皇帝都被臣子要求學習文景二帝,休養(yǎng)生息、澤被蒼生。
其實,漢文帝最大的特點,或者說是真正值得稱道的地方,就是運氣好,躺著登上了皇位,躺著成為后世皇帝的榜樣,他的成功秘訣就兩個字:無為。
漢文帝的“無為”,跟劉邦、呂后的無為而治是有一定差別的。西漢初年的朝廷什么也不管,只要能收到土地稅和人頭稅,老百姓做生意、開工場等等都不管,除了盔甲武器,其他什么都可以賣,包括鹽鐵。
漢文帝比劉邦呂后更進一步,他是徹底的“無為”,不但對民間事務“無為”,連國家大事也基本上做到了“無為”,從朝廷各部門到地方州縣,大臣們按章辦事就行,不用老請示皇帝,如果遇到章程外的事情,那就大將軍大司馬幾位重臣商量一下,你們辦事朕放心。
是不是覺得漢文帝這個皇帝做得太容易了?啥都不做就成了后世稱頌的英主,可漢文帝心里的苦又有誰了解,他的“無為”其實更應該解讀成“無能為力”, 事實上就算他想“有為”也做不到。為什么這樣說,讓我們看看漢文帝是如何登上皇位的,便可了解其中的奧妙。
漢文帝名叫劉恒,劉邦的第四子,本來無論如何也輪不到劉恒繼承皇位,他既不討劉邦喜歡,又不是嫡子,母親薄氏是叛王魏豹的妻子,劉邦殺了魏豹,搶了他老婆,劉恒成年后能被封個閑散藩王,已經(jīng)是人生天花板了。
劉邦死后,嫡長子劉盈繼位,劉恒被封為代王,遷往苦寒又面對匈奴的代地。呂后專權,呂氏族人把持朝綱,甚至起了取劉氏而代之的心思。
不過,呂家和后來的武家差不多,除了頂梁柱的女子以外,一個能人也沒有,呂后一死,陳平、周勃等劉邦老臣隨即誅滅呂氏,要將江山交還給劉氏。
老臣們一核計,不能選一位有強大后臺、母親太有地位的皇子,否則就有可能重蹈呂氏專權的覆轍。他們一翻皇室家譜,還真有這樣一位皇子——劉恒,母親薄氏是叛王親屬,早已被誅九族,什么社會關系也沒有,正是完美的人選。
就這樣,劉恒被選為大漢的皇帝,帶著母親從代地來到長安。既然能把你扶上龍椅,自然也能讓你下來,劉恒深知大權都掌握在老臣們的手里,什么也不去爭。幸好他又是個隨遇而安、權欲淡薄的人,這才能“無為”而治。
至于十五稅一、二十稅一,到底是誰提出來的,現(xiàn)在已無法考證。土地稅減少,窮苦百姓的土地本來就少,收益也少,而推動這項政策的是,應該是能夠從中獲取最大利益的人,是誰呢?
自然是擁有土地最多的官吏豪強。西漢建立四、五十年后,土地兼并已經(jīng)相當嚴重,土地稅從十稅一降到二十稅一,官吏豪強們上交給朝廷的糧食減少一半,所以他們不惜濫美之詞賦予這位“無為”的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5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