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為什么不肯當皇太后?感興趣的讀者和對百科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于暢春園病逝,遺命皇四子繼承皇位,這一出轟轟烈烈的九龍奪嫡大戲總算是宣告結束。
咱們不提雍正是如何欣喜若狂,但作為雍正皇帝的母親,康熙的妃子德妃烏雅氏,帝國未來的皇太后卻表現(xiàn)的并不怎么興奮,當?shù)弥獌鹤永^承了皇位后德妃甚至還非常反感的說了句:“欽命吾子繼承大統(tǒng),實非吾夢想所期”,這句話翻譯過來其實就是:皇上怎么想著讓老四當皇帝了?這跟我希望的完全不一樣啊!這口氣這言語完全沒有一點喜悅之情,反而更多的是驚訝和不可置信:怎么搞得!
這可真是奇哉怪也!哪有兒子當了皇帝母親還不高興抱怨的? (就像您中了幾十億的大獎,不,當皇帝比中幾十億還要爽幾千倍啊!您想想家人還不得高興瘋了),從烏雅氏這幾句話來看她并不看好雍正,認為這皇位繼承者應當是另有其人。
這就是雍正尷尬的地方,好不容易擊敗了眾位兄弟登上帝位,奪下了最甘美的果實,可還沒等雍正炫耀一番就尷尬的發(fā)現(xiàn)母親完全就打算沒給自己面子。
除了口頭上對雍正繼位吐槽一番,烏雅氏還用實際行動重重的打了雍正的臉。烏雅氏竟然想著為康熙殉葬!
雍正表示?親兒子剛當上皇帝母親卻想著去死,這不是讓天下人戳我的脊梁骨嘛!于是雍正再三勸阻,甚至還“雪涕含哀情辭懇切”地表示:“皇考以大事遺付沖人,今生母若執(zhí)意如此,臣更何所瞻依?將何以對以對天下臣民?亦為以身相從耳。”也就是說雍正被自己老媽給逼哭了:與其讓天下人來指著我的鼻子罵我,那還不如我跟你一起去死呢!
好不容易把烏雅氏安撫好,還沒等雍正喘口氣,他驚恐的發(fā)現(xiàn)自己母親從未停止作妖的步伐??滴趿荒晔辉率?,本來是雍正登基的大喜日子,帝國即將迎來一位新皇帝,但烏雅氏又搞幺蛾子了,按道理來說皇帝登基前首先要叩謁梓宮,然后換掉縞素,穿上禮服前來拜謝母親,到未來的皇太后面前行禮。而母后需要在前一天以皇太后的身份入住慈寧宮,戴上鳳冠接受皇帝和百官的朝拜,而禮部向太后進呈冊封太后的金冊,這叫叩謝父母恩德,是一定要走的程序。
禮部早就摩拳擦掌準備好了,翰林院也早早的將“仁壽”皇太后的尊號擬好,各種文件程序都已準備妥當,就等著烏雅氏搬入慈寧宮,皆大歡喜!
但問題來了:烏雅氏拒絕搬入慈寧宮,也拒絕接受皇太后的稱號!
這下可要了命了!雍正是又急又慌又無可奈何,但還得耐著性子請母親移駕,烏雅氏表示拒絕!雍正又讓禮部的官員親自捧著登基典禮的儀式單去請烏雅氏移駕,結果烏雅氏回了一句:“皇帝登大位,理應受賀。至與我行禮,有何關系?況先帝喪服中,我心實為不安。著免行禮?!保兑馑?你當了皇帝那是你的事,跟我有啥關系?我現(xiàn)在還在給先帝服喪呢,讓我換上朝服接受你的行禮這可讓我內心不安,免了吧!
您瞧瞧這話說的哪像是母子?哪有母親說兒子當皇帝和她沒關系的?這說話方式完全就像是陌生人嘛!眼看著明天就要登基,典禮要是無法如期舉行那就代表著太后不承認雍正這個皇帝!于是雍正拉著總理事務王大臣、禮部、內務府總管一起再次向烏雅氏進諫,總算烏雅氏回了一句:“諸王大臣既然援引先帝所行大禮,懇切求請,我亦無可如何。今晚于梓宮前謝恩后,再行還宮。”
烏雅氏極不情愿的接受了群臣們的賀禮后又馬上回到了她作為妃子所居住的永和宮......這嫌惡的態(tài)度好像讓她搬進慈寧宮會污了她的名聲一般。
除了堅決不肯搬進慈寧宮,烏雅氏還對皇太后的稱號嗤之以鼻,不管是禮部還是王大臣、大學士等如何再三懇請,烏雅氏傳下懿旨:“予自幼入宮,蒙大行皇帝深恩,備位妃列幾五十年,雖夙夜小心,勤修內職,未能圖報萬一。以下講,命予子為皇帝,實非夢想所期(當著大臣們的面就直接這樣說,真是一點面子都不給雍正留啊!),并欲相從圣祖于地下。今諸王大臣請上尊稱,此時梓宮大事正在舉行,尊崇典禮,我心不安。你們要體諒我,不要再請?!敝T王大臣又引經據(jù)典,具折懇請,皇太后堅執(zhí)不允。
烏雅氏這樣斬釘截鐵,壓根一點道理都不講的態(tài)度逼的雍正在永和宮前長跪不起!烏雅氏才冷冷的回復一句:“皇帝及諸王大臣援引舊典,懇切求請,予亦無可如何。知道了?!保簿褪钦f隨你的便吧!反正我當不當皇太后是無所謂了。終烏雅氏一生,盡管她勉強接受了太后稱號但一直沒有舉行冊寶典禮,而且直到去世烏雅氏也沒有搬進只有太后才能居住的慈寧宮,一直都住在永和宮。
雍正元年三月是烏雅氏的生日,雍正想乘著登基后母親的第一個生日好好地為舉辦圣壽節(jié)為母親賀壽,也借此緩和與母親的關系。由于還在為康熙帝服喪,烏雅氏要求筵宴暫停,而禮部提請諸王大臣文武官員向太后賀禮,皇帝提出請?zhí)蠼邮芊馓柌⒁岂{慈寧宮時,烏雅氏不但拒絕了封號和移宮等請求,順帶著連諸王大臣的賀禮都拒絕了。雍正看著冷冷清清的圣壽節(jié)和滿臉尷尬的大臣們自己也坐不住,再三懇請,烏雅氏冷冰冰讓人的回復:“奉懿旨,免行禮?!?,這所謂的圣壽節(jié)就這么虎頭蛇尾的過了......
看到這些我們都不禁有這樣的疑問:烏雅氏為什么對親兒子雍正表現(xiàn)出這樣一種嚴苛乃至厭惡的態(tài)度?
這一切的原因恐怕總結起來都只有兩個字:胤禵。
康熙十七年,出身寒微的烏雅氏為康熙生下皇四子胤禛。低賤的身份根本就沒有資格撫養(yǎng)胤禛,于是康熙把胤禛交給膝下無子的貴妃佟佳氏撫育。與官女子的身份不同,佟佳氏當年可是備受康熙寵愛,攝事六宮,尊貴無比!在這樣的條件下被撫養(yǎng)長大的胤禛當然視佟佳氏為生母,愿意去討好她獲得貴妃的歡心,而和生母烏雅氏呢?估計關系平平。等到佟佳氏病死,胤禛重新回到烏雅氏身邊時,他才發(fā)現(xiàn)母親的母愛早已經給了另一個人:皇十四子胤禵。烏雅氏因為生下胤禛后地位逐步上升,等到胤禵降生時已經有資格撫養(yǎng)這個兒子,從胤禵的牙牙學語開始,胤禵的成長和一舉一動都凝結著烏雅氏的心血,烏雅氏把自己所有的關心和愛護都給了心愛的小十四。在她的心中,盡管都是兒子,親疏自然有別。
更何況雍正這個喜怒無常的性子,烏雅氏哪里會喜歡他?雍正是怎么稱呼佟佳氏的弟弟隆科多的?直接喊他為舅舅,他是你舅舅,那我是啥?(其實烏雅氏對雍正示好隆科多一直心有芥蒂,她始終認為胤禛看不起自己的娘家,烏雅氏希望雍正追封自己的外公,結果雍正以無此先例為由,拒絕追封,烏雅氏對此非常憤怒)
所以如果你問烏雅氏更愿意誰當皇帝,估計百分之兩百烏雅氏會回答:胤禵!本來形式也對胤禵一片大好,愛子當上了大將軍王,在外征戰(zhàn)節(jié)節(jié)勝利,就等著登基了,結果這時候被雍正截了胡!
這誰能受得了?而且雍正對胤禵的態(tài)度也讓烏雅氏心寒,雍正繼位后把胤禵從西北召回,二話沒說馬上將胤禵的王爵革去,只保留了貝子身份并軟禁了起來。這還沒完,當雍正元年二月份皇帝帶著王公貴族和皇宮后妃們送康熙靈柩回遵化安葬后馬上下令十四弟胤禵留守景陵不得返回京師,這更是讓烏雅氏又氣又急。
要是雍正哥倆兄友弟恭還算了,可現(xiàn)在親生兄弟完全成了生死仇人,愛子胤禵被削爵軟禁,這輩子就這么完了!當了皇帝的兒子冷面冷心,連最基本的感情基礎都沒有,談何母子之情!往難聽了說,在烏雅氏的心中根本就沒把雍正當兒子看,雍正對她越好,烏雅氏越覺得這小子別有用心,只是想捏造孝順母后的好名聲而已,越是這樣,哀家就越不能讓你得意!所以我們看到烏雅氏對雍正近乎赤裸裸的拆臺和打臉的行為,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她對雍正的厭惡已經到了絲毫不掩飾的地步。
而皇帝和太后脆弱的關系終于還是爆發(fā)了,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帝下令革除胤禵祿米(也就是說斷了胤禵的來源供給,這個意義很大,不但代表著胤禵享受的待遇一概取消,還意味著皇帝要算總賬了),剛登基就迫不及待的把親兄弟往死路上逼,之后會怎樣?是不是下一步就要綁赴菜市口殺頭?悲憤之下的烏雅氏病情開始加重,并在十日后莫名死去。
曾靜曾經歷數(shù)雍正幾宗罪,其中一條就是“迫母”,而《朝鮮李朝實錄》上說太后也是被雍正逼的觸柱自殺(當年的電視劇《皇太子秘史》采用了這一說法,由于雍正殘忍的對待自己的兄弟,烏雅氏選擇自殺),可見母子關系之緊張已經成了公認的事實。
看到這里我的心情很沉重,我并不想討論雍正或烏雅氏誰對誰錯。因為在權力場皇家有多少母子兄弟之情可談?雍正絲毫不顧兄弟之情打壓胤禵,難道胤禵繼位后會很好的對待雍正?估計手段只會更狠而已!所以皇位的誘惑下,只有朋友或敵人,沒有人是圣人和白蓮花。
不過我還是要心疼雍正一番,畢竟兄弟陌路,母親厭惡,文人肆意抹黑,把一個勤政的好皇帝寫成了一個刻薄陰毒睚眥必報的小人,這一路走來雍正的內心有多強大?不過也正是這樣強大的內心,奠定了雍正上承康熙,下啟乾隆的偉大功績!
清康熙帝德妃
康熙帝孝恭仁皇后,烏雅氏,雍正帝生母。 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生前最高封號即德妃。 出身微寒的烏雅氏,比康熙帝小6歲,在康熙早期的后妃中是屬于比較年輕的一個。
編輯本段出身微寒
她原是隸滿洲鑲藍旗包衣,官書上只提其屬正黃旗,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卻絕口不提孝恭祖父額參曾任膳房總管,其本是內務府包衣,出身微賤的事實。雍正也一再宣稱烏(吳)雅氏乃“本朝舊族,創(chuàng)世名家” ,這樣說,或許是母家地位的卑微,對于雍正而言,是一種隱痛,出于政治政治宣傳的需要,他必須神話自己的出身,抬高母家的地位⑸;亦或許是他為了緩和母子間緊張的關系,而故意作出的姿態(tài)。而這樣一個身份低微的包衣(奴隸)之后,卻能得到康熙如此寵愛,能夠為身為55個孩子的父親的康熙大帝,生育三子三女,的確不一般。 我任務i個人出身也是一方面,為了兒子考慮也是一方面??! 希望采納為答案,謝謝
愛新覺羅·玄燁(康熙皇帝)因病駕崩。不多久,康熙帝四子愛新覺羅·胤禛登基為帝,改年號為雍正。雍正皇帝雖毀譽參半,但不得不說,雍正于整個清朝歷史上,還算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帝王。
但是雍正登基為帝之后,其生母德妃,似乎不愿意承認他的皇位。甚至,還拒絕雍正對其授予的封號,不愿意當這個皇太后。母子沒有隔夜仇,況且血濃于水,可為何雍正與其生母卻鬧得這么僵呢?
相較于雍正皇帝,其生母德妃似乎顯得默默無聞。按照《清史稿》記載,德妃乃滿洲正黃旗人,分屬烏雅部族,也有人將德妃稱之為烏雅氏??滴跏辏陜H14歲的烏雅氏正式成為秀女進入皇宮,后來得到康熙的關注和寵愛?!耙蝗諏櫺?,十月懷胎”??滴跏吣?,烏雅氏便為康熙生下皇四子愛新覺羅·胤禛。第二年,受封為德嬪??滴跏拍?,烏雅氏又為康熙誕下一子,皇六子胤祚。第二年,又晉升為妃,被冊封為德妃。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為德嬪。二十年,進德妃?!?/p>
隨后,德妃又為康熙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其中,康熙二十七年,生下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
很多同學都知道,康熙晚年,有9個兒子參與了皇位爭奪,也就是九子奪嫡。值得一提的是,胤禵雖為胤禛的同母弟弟,但他卻是屬于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而不是支持一母同胞的哥哥。直至康熙六十一年,胤禛脫穎而出,成為大清朝新一任掌舵者,便是日后的雍正皇帝。
若按常理來說,自己的兒子當了皇帝,德妃應該會比誰都高興和自豪。俗語說得好,“母憑子貴”,但她并沒有。剛登基不久后的雍正,照例要給生母德妃行朝拜大禮,但被德妃直接拒絕,還說了一些冷嘲熱諷的話,拆雍正的臺。
“皇帝誕膺大位,理應受賀,與我行禮,有何緊要?!?/strong>
此外,雍正皇帝欲尊稱生母德妃為“仁壽太后”,但德妃不愿接受這個封號。直到她去世后,雍正皇帝才將這個封號,強加于生母德妃身上。德妃和雍正是親生母子關系,那么德妃為何不愿接受雍正的朝拜,還有“仁壽太后”的封號呢?
首先,德妃最寵愛的是其小兒子愛新覺羅·胤禵。
倒不是德妃對兒子們有什么偏愛,主要還是康熙十七年,德妃生下雍正之后,那時的她連嬪妃都不是,而且出身低微,是沒有資格撫養(yǎng)皇子的。清朝初期,后宮也不允許生母撫育自己的兒子。于是康熙皇帝將剛滿月不久的雍正,交給了佟佳皇后撫養(yǎng)。
用胤禛后來自己的話講是:“生恩不及養(yǎng)恩大”。而且清朝對于皇子,基本都是當繼承人來培養(yǎng),十分嚴格。被抱走的雍正也無暇去探望生母。長大后更是忙著“韜光隱晦”,基本上就與德妃斷了來往。
順治規(guī)定,皇子6歲開始讀書,讀書的時間為“卯入申出”(早晨5點至下午3點),皇帝選定良辰吉日為皇子開學。上書房只有元旦、端陽、中秋、萬壽(皇上的生日)、自壽(自己的生日)這幾天放假。
而德妃生皇十四子胤禵時,已經位居妃位,身份豈同當日而語?胤禵又是小兒子,德妃也時常能看到他,感情自然要深一些。
康熙年間,?九子奪嫡?的斗爭最終以雍正的勝出而宣告結束。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憂。在參與奪嫡的九子中,最被重用的是十三爺胤祥,除了雍正和胤祥之外,皇十子胤?因為雄厚的母系勢力算是善終之外,其他皇子的命運都比較凄慘包括他們的子嗣,也都受到連累。雍正繼位后,對前太子胤礽禮遇有假,那是除十三爺以外,相較于對待其他阿哥所說。
大阿哥是自己把自己坑進圈禁懲處的,還是康熙爺在位時的決定。當年就是嫉妒二阿哥做了蠢事意圖傷害太子,身為太子黨的四爺自然跟大阿哥不是一路人。所以雍正繼位后對大阿哥能有什么好呢?任其在圈禁中自生自滅。但作為雍正的親生母親烏雅氏并沒流露出應有的歡欣和喜悅,反而表達出種種?不情愿?,讓人疑竇叢生。?雍正的生母烏雅氏,出身不高,直到生下雍正后的第二年,才晉升為嬪。而當時的皇貴妃佟佳氏,一直沒有兒子,于是便把雍正要過去撫養(yǎng)。也就是說,剛出生沒多久,雍正就離開了自己的生母烏雅氏。這為日后的母子感情不和埋下了伏筆。和烏雅氏相比,佟佳氏地位高貴。當時的她雖是皇貴妃,其實相當于皇后。因為康熙的前兩任皇后年紀輕輕就死了,康熙覺得自己克妻,便不想再立皇后。直到佟佳氏去世前一天,康熙才冊立她為皇后。
相比而言,雍正和養(yǎng)母佟佳氏更親近一些。這讓出身低微的生母烏雅氏覺得,雍正是攀上了高枝,便不認親娘了。其實烏雅氏先后為康熙帝生養(yǎng)了三子三女,十四阿哥胤禎是她最小的一個兒子。對這個在身邊長大的老兒子烏雅氏寵愛有加,并且寄予了濃厚的希望。雖然一母所出,雍正跟弟弟胤禎在母親烏雅氏心中的分量可謂山水之別。母親為什么如此偏心,大概與這兩人的性格也不無關系。其實,德妃烏雅氏是個倔脾氣、情緒化,她生的兩個兒子四阿哥、十四阿哥在這一點上都太像她,何嘗不是一個比一個犟。?雍正皇帝我們都知道,他生性冷酷,且比較剛毅,眼里揉不得沙子。無論對下屬還是家奴甚至嬪妃都很嚴厲。這樣的人一般不容易與人親近,讓人有距離感。而十四子胤禎本就跟母親親近,加上在外與八阿哥胤禩交好。胤禩可是歷史上出了名的八賢王啊。耳濡目染,胤禎便從八阿哥身上學到些儒雅賢達之氣,不光母親烏雅氏格外喜歡,更得到了父親康熙帝越來越深的喜愛。因此,在烏雅氏眼中,小兒子胤禎才是儲君的不二人選。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二十七日,雍正帶領王公大臣,以及皇太后、后宮的妃嬪,親送康熙的梓宮到遵化東陵。到了遵化東陵,為了除掉自己的政敵,雍正責令胤禎留在遵化守陵。守陵,其實就是變相的軟禁,胤禎的處境可謂凄慘。烏雅氏知道后,心如刀絞,十天之后,氣塞于胸,溘然辭世。盡管烏雅氏要不要皇太后的徽號,但她的實際身份就是皇太后,那按規(guī)定,她就應該搬到慈寧宮或寧壽宮居住。烏雅氏卻拒不肯搬,堅持住在當妃子時所住的東六宮之一的永和宮。烏雅氏這一系列表現(xiàn),讓人遐想聯(lián)翩最容易想到的就是雍正?弒父篡位?,似乎也只有用這個驚人結論才能解釋。
雍正是否?弒父篡位?,這是一個爭論多年的史學謎團,至今尚無定論。
康熙帝生前共有三位皇后,分別為赫舍里氏、鈕鈷祿氏、佟佳氏,但是這三位皇后命都不長,更可悲的是佟佳氏只當了一天皇后就殯天,三個皇后死后,康熙再沒立過任何皇后。有野史稱康熙不再立皇后,是因為有高人告訴他,他有克妻之命,自此康熙便不再立任何妃嬪為皇后。?
但是在康熙死后,另外有一人被追封為皇后,那就是烏雅氏,也就是(胤禛)雍正皇帝的生母,康熙生前,烏雅氏的身份一直為德妃。
這位烏雅氏據(jù)說品貌端莊,十分賢惠,她本是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屬于滿洲正黃旗。長成之后,被送入宮中,成了康熙眾多侍女中的一個?;蛟S是因為自己才貌出眾,康熙召幸了她,在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她為康熙皇帝生下一個兒子,那就是胤禛,誰也不會想到這個孩子未來就繼承帝統(tǒng),成為歷史上有名的雍正皇帝。
轉年后,康熙看到烏雅氏這個孩子的命挺大,沒有像其他皇子一樣夭折,于是就冊封烏雅氏為德嬪。又轉過兩個年頭后,康熙在自己的壽辰上看到了這個已經快4歲的孩子,這個孩子不但長得虎頭虎腦,而且還挺壯實,一口一個皇阿瑪讓康熙感到很欣慰,于是母以子貴,加封烏雅氏為德妃。
就在那天晚上,德妃奉命侍寢,很快她又有了身孕,生下了皇六子胤祚,也許是康熙認為這個女人能為自己生下更多的皇子,于是對她有了些愛意。
在后來的幾年里,烏雅氏先后又為康熙皇帝生下三個女兒和一個兒子,那個兒子就是十四皇子胤禎。
康熙非常喜歡這個十四阿哥,從小就看好這個孩子,但是卻對四皇子并無十分好感,甚至連烏雅氏對自己的大兒子也沒有太多好感。
但是最終,這個不受母親看好的孩子成了新的皇帝,雖然民間有很多雍正弒父篡位的傳說,但不管怎樣他依舊是正統(tǒng)的大清皇帝。
1723年,康熙皇帝駕崩,雍正繼位,尊德妃為皇太后,擬定徽號曰仁壽皇太后,但是德妃卻執(zhí)意不接受。
轉年,這個母憑子貴的皇太后就郁郁去世,謚號:?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圣仁皇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16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雍正到大臣府邸做客,大臣為何放出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