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砀岛愕墓适?,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雍正五年(1727年),十六歲的富察氏被雍正帝指給寶親王弘歷為嫡福晉,這對小夫妻婚后相敬如賓,感情篤摯,十分恩愛。乾隆帝即位后,立她為中宮皇后。隨著富察氏入主中宮,乾隆對于皇后家人的賜封更是超出常制,富察氏最小的弟弟富察·傅恒也開始平步青云。傅恒出身于名門,祖父米思翰受知于康熙皇帝,并被擢為戶部尚書,傅恒的伯父馬斯喀、馬齊和馬武都是康、雍兩朝非常顯赫的人物,父親李榮保官至察哈爾總管,長姐富察氏又是中宮皇后,這樣顯赫的出身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傅恒在日后成為乾隆朝舉足輕重的人物,更成為了乾隆朝的一代名將。
在傅恒六歲的時候,就已經(jīng)進入了上書房陪伴乾隆帝讀書,傅恒的親姐姐富察氏入主中宮之后,傅恒也進入宮中任藍翎侍衛(wèi),隨后不久升任頭等侍衛(wèi)。乾隆七年(1742年)就任御前侍衛(wèi)、總管內(nèi)務(wù)府大臣,管理圓明園事務(wù),這時的他才剛剛二十二歲。乾隆十一年(1746年),傅恒開始擔(dān)任軍機大臣、戶部右侍郎、內(nèi)大臣,次年,升任戶部尚書, 兼任鑾儀衛(wèi)、議政大臣、殿試讀卷官、會典館副總裁、正總裁。短短七年之間,傅恒由一名普通的正六品侍衛(wèi),一路高升為一品大員,升遷速度之快令為官數(shù)十年的朝中勛貴都自嘆不如,由此也可以看出乾隆帝對傅恒的期望和偏愛之重。乾隆二十五歲登基,在位時間長達六十多年,在他長久的統(tǒng)治過程當中,傅恒一直是他身邊不可缺少的重臣。對于乾隆來說,傅恒是他生活十分親密而又不可或缺的一個人,他們既是親戚,又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還是君臣。
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十八歲的傅恒開始走向沙場。傅恒親自督師攻下金川險碉數(shù)座的奏報遞達京城。金川土司莎羅奔等因久戰(zhàn)乏力,畏死乞降。歷時近兩年之久的金川之役以傅恒親往督師宣布告捷。傅恒因功封一等忠勇公,賜寶石頂、四團龍補服。乾隆十九年(1754年),準噶爾內(nèi)亂,傅恒力排眾議,協(xié)助乾隆皇帝于后方運籌帷幄、制定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使清軍師克伊犁,平定了準噶爾之亂。不久,乾隆帝將百名功臣畫像陳列于紫光閣,傅恒榮居首位。乾隆三十年(1765年),緬甸軍隊多次侵擾西南邊陲云南諸地,劉藻、楊應(yīng)琚、明瑞前后三任云貴總督,因征緬戰(zhàn)爭失敗而先后自殺身亡。隨后 ,大學(xué)士、一等忠勇公傅恒奉旨執(zhí)掌征緬帥印,于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夏入云南,隨后水陸并進,直搗緬甸都城阿瓦城,清軍前期取得階段性勝利。
但之后因緬甸水土惡劣,官兵染上瘴癘之疾紛紛病倒,傅顯、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里袞等重要將領(lǐng),均被惡性傳染病奪去生命。連主帥傅恒也未能幸免,染上惡疾的他腹瀉一天比一天厲害,以致一病不起。碰巧緬甸國王、緬軍主帥懾于清軍兵威,也有罷兵乞和之意。決計撤兵、不愿將征緬戰(zhàn)爭再拖下去的乾隆帝,正好借機下了臺階,同意前方清軍與緬方議和息戰(zhàn)。清軍遂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師回朝。數(shù)月后,傅恒病逝,時年五十歲。乾隆帝對傅恒一生予以充分肯定,親登其府在靈前祭酒,乾隆帝賦詩悼念傅恒,嘉許他為“社稷臣”。并諭示喪禮按宗室鎮(zhèn)國公規(guī)格辦理,賜謚號“文忠”。嘉慶元年(1796年),推恩贈郡王銜,并配享太廟。
傅恒能文能武,為人謙遜和善,更不做仗勢欺人之事。對待長輩尤其是士大夫,他總是十分禮讓、敬重有加,對后進之輩從不壓制,而是想方設(shè)法引薦,使他們脫穎而出、為國效力。而且勇于任事,從不居功自傲,從不邀賞,始終謹慎小心。,與左右和睦相處,頗得人望。整個清代,太師、太傅、太?!叭奔佑谝簧淼脑纵o寥寥無幾,傅恒則是其中之一;當時紫光閣陳列百名功臣像,傅恒更是赫然列居首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