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司馬懿謀朝篡位后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對百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司馬懿謀朝篡位后,司馬懿是如何對待曹氏、夏侯氏?
公元265年,司馬炎廢除了曹魏的最后一個皇帝、魏武帝曹操之孫曹奐為陳留王,自立為帝,即晉武帝。司馬氏在隱忍了魏氏三祖曹操、曹丕、曹睿不斷的猜忌和打壓之后,終于在曹芳擔任魏國皇帝時期,通過火拼另一個權(quán)臣曹爽,取得了國家的軍政大權(quán)。隨后司馬昭兄弟又廢了曹芳帝位,立曹髦為帝,然后司馬昭有將曹髦殺死。對魏國皇帝的各種凌辱和屠戮,曹操對待漢獻帝在司馬氏一族面前就顯得小巫見大巫了。
熟悉三國的朋友了解,這段時間魏國正在對劉禪的蜀國開戰(zhàn),并且滅掉了蜀國。而指揮作戰(zhàn)的鐘會等人在成都謀反,借口也正是司馬氏殺曹髦。
曹奐做了不到六年的皇帝,到了公元265年,就被司馬炎所廢。那么,既然鐘會都了解借司馬氏謀朝篡位來謀取大權(quán),那么曹操生前留下的一大片姓曹、姓夏侯的皇親們,他們又做了什么?要了解,曹操、曹丕、曹睿時期的魏國人才濟濟,而曹操帳下武將中,自己的宗親特別之多,卓越的令人炫目。曹操本性夏侯,后來過繼給太尉曹嵩改了曹姓,認曹參為祖先,開始供奉曹氏的先祖。曹家有曹仁、曹洪、曹休、曹純等人,夏侯家有夏侯惇、夏侯淵、夏侯霸等等,他們的地位基本都在曹操賬下張遼、徐晃等人之上,顯然也會成為巨大的威脅。
從公元249年司馬懿誅殺曹爽到公元265年司馬炎成為晉武帝,這期間曹家的皇權(quán)衰落,曹家老一輩的人凋零干凈了,但是他們的后代卻繼承了爵位,司馬懿一家又是如何對待他們的呢?
首先是先后被廢的曹芳和曹奐,二人最后都是病死的。曹芳相比較而言比較慘,因為在位的時候曾經(jīng)與司馬氏有過較量,所以得到的待遇也比較差,45歲就死了,死后謚號還是厲公;而曹奐的結(jié)局就比較不錯,被廢為陳留王之后,司馬炎給了他天子的待遇,上書不稱臣,受詔不拜,還有1萬戶的賦稅可以享受,算是有史以來歷代被廢帝王中,結(jié)局最好的一個沒有之一。
將領(lǐng)中,夏侯惇的后人比較特別,曹操死后他的七個兒子都被曹丕封了候,曹操生前還把女兒許配給了夏侯惇的兒子。但是到了曹睿的時候,因為對他們的掌控明顯不及曹操和曹丕,所以就利用夏侯惇七個兒子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互相揭發(fā),然后奪取他們權(quán)力,讓他們雖然享有國家財政的供養(yǎng),卻開始淡出了權(quán)力階層;
夏侯淵的后人就比較有意思了,六個兒子被封侯,二兒子夏侯霸在曹芳的時候成為魏國右將軍,相當于今天的國防部長職位,夏侯霸生前對于夏侯淵被斬殺于定軍山一事耿耿于懷,終日惦記著討伐蜀國,此外他還跟權(quán)臣曹爽關(guān)系非常密切,結(jié)果曹爽被司馬懿殺掉后,夏侯霸居然投奔了蜀國,還一度作為姜維的車騎將軍討伐魏國。后來蜀國被滅,司馬炎倒是沒有殺他,而是把他扔到了樂浪郡即今天的平壤。
曹仁、曹洪等人的后人們都比較平庸,承襲爵位后并沒有被司馬氏為難,尤其是曹洪,自己生前因為不肯借錢給世子曹丕,結(jié)果曹丕成為魏文帝之后把他關(guān)在監(jiān)獄里,雖然最后有太后求情,曹丕仍然把曹洪的爵位什么給削掉了,后人自然早就淪為平民,司馬懿一家不可能去為難他們。
曹家后人中,比較有出息的就是曹爽了,因為小時候跟曹睿玩的比較好,得到重視,最后和司馬懿成為并肩的托孤大臣。然而自身卻不能謹小慎微,貿(mào)然討伐蜀國失敗之后,威望折損,回到魏國之后居然把曹丕的夫人郭太后給關(guān)到了大牢,成為驕橫的權(quán)臣,甚至還想干“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事情,曹氏內(nèi)部因此發(fā)生了分裂,司馬懿借此上位。而司馬懿后來做出的一系列廢帝、專權(quán)的行為,也都得到了郭太后的支持。因為這個關(guān)系,司馬懿對被曹爽壓制的郭太后一派的曹氏和夏侯氏后人保留了待遇,但是對追隨曹爽的曹氏和夏侯氏,則追殺到底。
歷史上對于司馬氏奪權(quán)自然是負面評價,但是如果公正的看待當時的情況,曹爽對帝王的威脅是首先發(fā)生的,而司馬懿一方則是屬于支持帝后的一方,在郭太后被曹爽關(guān)押之后,實際上司馬懿的政變是一次真正的清君側(cè)的行動??偠灾?,魏國到了曹芳的時候,少帝繼位,在曹爽和司馬懿之間如果不能平衡,丟掉皇位是遲早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們發(fā)現(xiàn),實際上除了曹爽和試圖滅掉司馬氏的倒數(shù)第二位皇帝曹髦之外,曹操以及曹氏功績的后人們在司馬氏的手中并沒有遭到太大的傷害,就連曾經(jīng)叛國的夏侯霸也沒有被殺掉。反倒是曹丕、曹睿二人,為了加強自己手中的權(quán)力,對自己的叔叔、兄弟等等進行了壓制甚至迫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3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古代的四種侍寢制度分別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