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了解:周朝滅亡后的讀者,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周朝被滅之后,周王室及其后人是什么下場,面臨著怎樣的處境?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彼ノ⒌男梢砸驗闄C遇而崛起,強盛的帝國也會因統(tǒng)治者的無能而衰敗。中華上下5000年,歷經(jīng)了二十個朝代,每個朝代的崛起、強盛、衰亡,共同譜寫了光輝的華夏歷史篇章。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有重要意義的朝代。它的建立,也意味著真正意義上的“國家”建立了。和夏朝、商朝這種原始小邦林立的朝代相比。周武王的“分封制”是一個進步,通過“封邦建國”的策略,實現(xiàn)統(tǒng)天下于一尊,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周王朝的統(tǒng)治。
然而,讓諸侯“封邦建國”,也是周朝后來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周朝被滅之后,周王室及其后人,面臨著怎樣的處境?
周朝的崛起
根據(jù)《后漢書·西羌傳》記載:周發(fā)展到了季歷時期,和商走得很近,不僅聯(lián)姻,還把成了商朝的“牧師”,成為商王朝西邊最重要的方伯。自從以后,原本就頗具規(guī)模的周開始崛起,不停地吞并其他小國。商王文丁忌憚越來越強大的周,隧將季歷處死,以遏制這股新生力量。
后姬昌繼位,忍辱負重繼續(xù)臣服于商,史稱“文王”。由于商紂王還是對周保有戒心,所以將文王姬昌作為“質(zhì)子”關(guān)押在羑里(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附近)。周人為了迎回自己的王,便以美女、寶馬賄賂紂王,文王終得歸周。
回到周以后,文王開始謀劃伐商一事。想要伐商必先增強周的實力,文王不斷吞并周圍小國拓張領(lǐng)土。等討伐完崇國,周的勢力已經(jīng)深入商朝。此時,周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文王遷都于“豐”,準備攻伐商朝。
反觀另一邊的商紂王,不修內(nèi)政荒淫無度,終日飲酒作樂,還弄出了酒池肉林供自己享受,搞得商朝周圍的諸侯小國,都漸漸遠離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發(fā)繼位并起兵伐紂。公元前11世紀,姬發(fā)率五萬大軍伐商,紂王派出十七萬大軍于牧野與之大戰(zhàn)(今河南汲縣)。
乍一看,紂王這邊17萬大軍,怎么都比姬發(fā)的幾萬人強。實際上,早已離心離德的紂王,集結(jié)起來的大軍要么是烏合之眾,要么是戰(zhàn)場臨陣倒戈。所以,外強中干的商王朝,被姬發(fā)滅了。此后,周朝建立定都鎬京,周王室獨尊于天下。
宗周覆滅,王室東遷
周武王滅商之后吸取經(jīng)驗教訓(xùn),訂立禮法分封國家,加強中央集權(quán)。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分封宗族確實是一個明智的舉措,血脈的羈絆讓諸侯國都簇擁周王室。然而,時間的長河將血脈聯(lián)系沖淡之后,分封制就成了周王朝覆滅的一個隱患。
所謂“物極必反,盛極必衰”,周王朝經(jīng)過幾百年的繁榮強盛之后,到周昭王時期開始沒落。西北戎狄逐漸興起,作亂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到厲王時期,百姓甚至開始作詩諷刺朝政。周厲王命衛(wèi)巫監(jiān)視,有謗王者即殺,弄得人人自危。
周國自身內(nèi)患不斷的同時,外部的戎狄越來越強大,一些諸侯國與其勾結(jié)。周厲王后的幾位周天子雖有心匡扶周室,但效果甚微。后周幽王上位,“烽火戲諸侯”就成了壓倒周王室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元前771,申侯聯(lián)合外族戎狄攻入鎬京,周(西周)滅亡。
西周傾覆之后,周王室及其后人的處境開始發(fā)生轉(zhuǎn)變。如果說在西周滅亡之前,周王室以及后人還算是國家的統(tǒng)治者,那么東周的周王室已經(jīng)名存實亡了。處境好與壞,完全看諸侯國的臉色。西周滅亡,平王為了躲避戰(zhàn)亂和蠻夷,把都城動遷至洛邑,史稱“東周”。
這一次東遷,可以說是慢慢將周王室拖向了深淵。東周在洛邑定都之后,看似風光一時,存在時間也長達近600年。實際上,這種表面上的風光,都是當時的諸侯國給面子罷了。
東周初期,眾諸侯國講究將宗法禮儀,逢年過節(jié)都會象征性地給東周王室上貢,當時的周天子小日子過得還算滋潤;可是到了東周中期,諸侯國對周王室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的轉(zhuǎn)變。周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統(tǒng)治,只能繼續(xù)不停地分封,分到最后自己手上一塊土地都沒有了。
在戰(zhàn)國時期到來之前,西周滅亡后的周人空有天子的名頭,但實則沒有權(quán)力,更像是一個“吉祥物”。不過眾諸侯國對名義上的天子還算尊重,周王室的處境也還不錯。
但隨著戰(zhàn)國諸侯紛爭時期的到來,周人乃至周王室的處境越來越不妙。比如公元前315年,22歲的周赧王即位,周王室只剩下東周與西周二個諸侯公國的土地,這還是前人周考王留下來的。
手上已經(jīng)沒有土地的周赧王,只能寄居于東周公國。貴為一個天子,卻只能寄人籬下,周王室的處境之差,不用說大家也能明白了。公元前307年,秦王要借用象征天子的九鼎遭拒,一怒之下將天子周赧王逐出王宮。無處可去的周赧王,又只能委身于西周公國。
公元前256年,秦國攻打西周公國。面對強大的秦國,西周公幾乎沒有抵抗就投降,把三十六個城邑全部獻給秦國。依附于西周公國,還保留著最有一點顏面的“天子”周赧王也在同一年去世。一個“天子”被諸侯國趕來趕去,這是可悲可嘆。
按理說,天子去世諸侯國需要安排新的天子繼位,組建新的王室。然而,當時負責操辦王室事務(wù)的秦國沒有安排新天子繼位,就這樣周王室悄無聲息消失了,而周朝也隨之滅亡。
后記
等到秦國統(tǒng)一天下之后,大力推行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quán),分封制也宣告消失。自此以后不管是周王室還是所有的諸侯之后,他們已然沒有了貴族的名頭,像老百姓一樣向中央交稅服役。
從西周時期唯我獨尊的“天子”,到東周末期連落腳之處都沒有的“吉祥物”,周王室及其后人的處境時一天不如一天。直到秦國滅西周公國,周天子這種名存實亡的尷尬局面終于結(jié)束。而大統(tǒng)一之后,周王室后人已經(jīng)是平民百姓,這也是歷史變遷的必然性。
參考資料:《后漢書·西羌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7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