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駟,即秦惠文王,秦孝公嬴渠梁之子,戰(zhàn)國時期秦國第二十六任君主,在位約27年,下面對百科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毜慕榻B,一起來看看吧。
嬴駟十九歲即位,史稱“秦惠文王”。以宗室多怨,族滅商鞅,不廢其法。公元前325年,自稱秦王,成為秦國第一位君王。當政期間,文有張儀連橫六國,武有公孫衍、樗里子、司馬錯,北伐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tǒng)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公元前311年,嬴駟去世,時年四十六歲,謚號為“惠文”,葬于公陵。
人物生平
車裂商鞅
嬴駟為太子時,一度觸犯了禁條。當時正值有人反對新法,法令行不通。商鞅說:“法令行不通在于宮室貴族的干擾。國君果真要實行法治,就要先從太子開始。太子不能受墨刑,就用墨刑處罰他的師傅?!边@樣以來,法令便暢行無阻,秦國越治越好,但卻得罪了太子。等到秦孝公去世,太子登基,一想起當年受罰之事就很不高興。加之這時商鞅威望極高,家家戶戶都知道商君之法,惠文王對商鞅有所顧忌,公子虔等一幫人就乘機捏造謠言說商鞅造反。于是,惠文王便借此將對秦國有功的商鞅車裂,并族滅其家,鞏固了自己的權利和地位。
東進攻魏
嬴駟在鞏固權力之后,繼承孝公遺志,東進攻魏。秦惠王八年(公元前330年),秦國大良造公孫衍破魏軍于雕陰(今陜西省甘泉縣南),魏以河西地予秦。秦惠王九年(公元前329年),秦軍攻魏,取河東的汾陽(今山西萬榮縣西南)皮氏(今山西河津縣)及焦(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曲沃(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次年秦軍乘勝攻魏,取魏蒲陽(今山西隰縣)。魏國在秦軍數(shù)次強大攻勢之下,又被迫割讓上郡15縣(今陜西東北部地區(qū))給秦。從此,秦國不僅把魏國黃河以西的地盤全部吞并,而且在黃河的東岸建立了東進的前進基地。
滅蜀敗楚
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25年),嬴駟仿山東六國做法,亦自稱為王,改元為更元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八年(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五國聯(lián)合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長樗里疾破魏、趙、韓三國軍于修魚,斬首八萬。暫時抵擋住東方聯(lián)軍的進攻。但西方的義渠又發(fā)兵襲破秦軍于李帛。在東西夾攻之下,秦惠文王及時改變戰(zhàn)略,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6年),用司馬錯之策攻蜀,破蜀軍于葭萌關,伐滅蜀國。
秦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公元前313年),遣張儀自秦赴楚,陰行反間,誘使楚國絕齊。然后又設計激怒楚懷王,誘使楚國冒險出兵攻秦,使秦軍在丹陽(指今陜西、河南二省間丹江以北地區(qū))大敗楚軍,得楚地漢中。解除了楚國對秦國本土和巴國、蜀國的威脅。楚國從此一蹶不振。這樣,秦國的關中、漢中、巴蜀連成一片,秦國對六國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壓迫形勢。秦惠文王不僅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擴大了疆域,而且針對犀首并相六國,發(fā)動東方諸國合縱攻秦的形勢,采用了張儀的連橫之策,實行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策略,打退了六國的進攻,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勝利,為后來秦王嬴政掃滅六國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伐取義渠
義渠是匈奴的一個分支,是當時秦國在西北部最強大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政權。義渠占有今天的陜西北部、甘肅中北部和寧夏等地。義渠憑借騎兵特有的機動性對秦國的邊境進行劫掠,甚至曾經(jīng)侵入到秦國的洛河流域。正是義渠的巨大危害性和破壞性,才使公孫衍能夠說動秦惠文王暫停攻魏而轉(zhuǎn)為攻義渠。秦國對付義渠這些游牧民族的辦法主要是燒荒,很有效果。游牧民族不敢靠近牧草被燒光的秦國邊境,以避免大批馬牛羊被餓死。
秦惠文王七年,義渠發(fā)生內(nèi)亂,秦派庶長操趁其自相殘殺,平定了義渠。義渠的力量遭到了很大的削弱。秦惠王十一年(公元前327年),秦國在義渠設縣,義渠稱臣。秦惠文王更元十年(公元前315年),秦伐取義渠二十五城。秦國在西北地區(qū)占有了大片的優(yōu)良牧場。
病重去世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時年四十六歲,葬于咸陽北原。近世所謂周文王陵,實際是秦惠文王的公陵。
總體來說是一個合格的君主。
1:誅殺商鞅,平息貴族之怨,穩(wěn)定繼位初期朝局
2: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tǒng)一中國打下堅實基礎
3:任賢用能,在位期間任用公孫衍、張儀、魏章、司馬錯等人,為秦國開疆擴土。
秦惠文王為秦孝公的兒子,原名為嬴駟。后人在評價秦惠文王之時,都認為他是位大有作為的秦國君主,后人將嬴駟評價為秦國四雄主之一。嬴駟在位時,將秦國的國土面積進一步擴大,并且加強了君主專制,為后代統(tǒng)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秦惠文王名叫嬴駟,嬴是他的姓,自然不必多說。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駟”的含義,從偏旁來看,“駟”為左右結(jié)構(gòu),左字旁為馬,右字旁為四。從古人造字來看,“駟”字有四匹馬拉車之意,后來經(jīng)過進一步衍生,“駟”的意思又為說話做事謹慎,表示此話一出四匹馬都拉不回來,類似于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意。從嬴駟政績來看,他的確做到了謹言慎重。秦惠文王在治理秦國期間,他不敢貿(mào)然出兵對付魏國和楚國,他任用張儀進行游說之后,才敢對其它國家發(fā)動戰(zhàn)爭。秦惠文王在位時期,秦國政治、經(jīng)濟等各個方面才走向正軌,和楚國、魏國等國家相比起來,秦國還有很多路要走。為了讓秦國走的更遠,秦惠文王每一個決策都要縱觀方方面面來決定施行,如果某一環(huán)節(jié)沒有想到,可能就會引起其它國家對秦國發(fā)起兼并戰(zhàn)爭。幸虧秦惠文王任用張儀當說客,說服了其它國家“親秦”,這才避免了戰(zhàn)爭。從秦惠文王功績來看,他無疑是位賢明的君主。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歲。秦惠文王為秦孝公的兒子,原名為嬴駟。后人在評價秦惠文王之時,都認為他是位大有作為的秦國君主。后人將嬴駟評價為秦國四雄主之一。嬴駟在位時,將秦國的國土面積進一步擴大,并且加強了君主專制,為后代統(tǒng)一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秦惠文王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商鞅,商鞅變法深入人心,但是他觸動了統(tǒng)治階層的利益。當時,商鞅變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支持,民間百姓對商鞅的呼聲也很高,秦惠文王意識到商鞅手握重權,已經(jīng)威脅到了他的利益。在他上位后,對商鞅進行車裂,而且順手鏟除了商鞅的黨羽,鞏固了自己的統(tǒng)治權。
秦惠文王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在他即位期間,采用了張儀、公孫衍、魏冉等多位能人將士,并且對他進行了重用。張儀對秦惠文王在擴張領土上的建議是連橫說。秦惠文王認為張儀說的很有道理,便毫不懷疑的進行重用。張儀主張秦國參與各諸侯復雜的斗爭,秦國在參與過程中,進行謀利。在擴張上,秦國先對東邊的魏國下手,魏國抵擋不住來勢洶洶的秦兵,隨后便敗下陣來。為了保全國家政權,魏國只好被迫割讓15座城邑給秦國,使得秦國領土進一步得到增加。公元前311年,當秦惠文王四十六歲時,因身患重病而去世,結(jié)束了他文韜武略的一生。
秦孝公去世后,嬴駟成為秦國新一任的國君。嬴駟一生的成就很多,他擴充了秦國的疆土,并且將改“公”稱“王”。后人評價嬴駟時,認為他有很高的政治才干,尤其重用人才這一點,嬴駟貫徹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個道理。秦惠文王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他從東南西北四方入手,擴充秦國的疆土,狠狠地打擊了其它諸侯國,進一步擴張了自己的勢力。正是因為如此,后人將他和秦始皇嬴政并稱為秦國四大雄主。在政治上,秦惠文王大膽啟用張儀,張儀主張連橫破縱,秦惠文王任命張儀為謀士,讓他出使各諸侯國當外交家,張儀不辱使命,他將各諸侯國縱合抗秦一論轉(zhuǎn)變?yōu)檫B橫親秦,深得秦惠文王的認同和賞識。在疆土擴充上,秦惠文王派遣樗里疾、魏冉等人討伐魏國、楚國和義渠,在眾多名將的努力下,秦惠文王時期的版圖得以快速擴大,進一步加強了秦國勢力范圍。史學家認為,秦惠文王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善于任用賢才,而秦惠文王也的確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v觀秦惠文王時期的大將,都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能手,比如張儀、樗里疾、魏冉、公孫衍、司馬錯等。正是因為秦惠文王善于用人,敢于用人,所以秦國才能快速發(fā)展。秦惠文王之所以彪炳史冊,與他個人努力是分不開的。
后人對秦惠文王一生政績,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將他稱為戰(zhàn)國時代秦國四大雄主之一。秦惠文王時期,最大的兩個舉措就是任用了張儀連橫破縱理論,第二個就是將商鞅及其黨羽處死,穩(wěn)固了國家政權。商鞅受到秦孝公的支持后,在秦國開始了變法運動。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使秦國國富民強,大大地提高了綜合國力。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擁護商鞅,秦孝公有了危機感,他意識到商鞅的號召力很大,開始擔心商鞅變法會威脅統(tǒng)治者的權力。為了讓商鞅變法在秦國持續(xù)實行,秦孝公并沒有剝奪商鞅的權力。秦惠文王上位后,商鞅在秦國的呼聲越來越大,這時保守派給秦惠文王說商鞅有心造反,秦惠文王借此事,抓捕了商鞅,并車裂處死他。為了清除商鞅的勢力,秦惠文王殺掉商鞅同黨,鞏固了秦國的統(tǒng)治權。
除此之外秦惠文王大膽啟用外籍能臣張儀,并認同張儀連橫破縱說。不久之后,秦惠文王任命張儀為“相”,讓他出使各諸侯國當游說“連橫破縱”。在張儀努力下張,他將各諸侯國縱合抗秦一論轉(zhuǎn)變?yōu)檫B橫親秦,改變了秦國面臨的危險狀況。從秦惠文王為政措施來看,他的確是位深謀遠慮、并具有遠見卓識的君主。當張儀與司馬錯就“是否平蜀”發(fā)生爭辯時,秦惠文王當下決定讓司馬錯平蜀,展現(xiàn)了秦惠文王審時度勢的君主風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28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