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后,漢室王朝就成了曹氏的天下,曹操的兒子那么多,曹操最后為什么會選擇文物不成的曹丕繼位,曹丕是靠什么繼位的?
首先說,曹操的長子曹昂,曹昂是曹操和丁氏的孩子,但不是丁氏親生的,宛城之戰(zhàn)的時候,被張繡所殺。而曹操心目中王位繼承人是曹沖,就是那個稱象的曹沖,只可惜曹沖只活到十三歲就去世了。
之后就是王位繼承人曹丕和曹植之間的選擇,最早的時候曹操并不是很喜歡曹丕這個兒子,相比于曹丕,曹操更喜歡曹植,因為曹植和曹操一樣,也是一個大文豪。前期的時候跟隨曹操四處征戰(zhàn)立下不世之功,而且才華極高,但此人為人瀟灑,隨心所欲,放蕩不羈,而曹丕在自己父親面前惟命是從。
曹丕性格陰沉,做事也不露聲色,出手果斷一點也不猶豫,而讓曹操真正下定決心的是賈詡。正是因為賈詡,曹丕才能上位,而賈詡在曹丕上位后被封為太尉。
除了是性格外,還有一點就是因為楊修,作為曹丕的摯友,楊修不僅為人聰慧,還十分愛賣弄自己的才華,當初曹操在測試自己兒子的時候,曹植有求過楊修,而楊修也在暗自幫忙,這讓曹操對曹植好感大增,不過在事后被曹操得知后,印象頓時大減。
從古代繼承制度上,曹丕在嫡長子去世后,年齡最大,嫡長子曹昂也無子嗣那曹丕是合法繼承人,而輪不到曹植,所以曹操把王位傳給了曹丕,而非曹植。
而歷史也證明,曹操的選擇是正確的。
論才華,曹丕不如曹植。論聰慧,曹丕不如曹沖。論武藝,曹丕不如曹彰,而論綜合實力,曹丕又不如曹昂。也就是說,曹丕他并不是曹操最出色的兒子。
可即便如此,也并不妨礙曹操最終還是把曹魏基業(yè)交給了曹丕。沒辦法,雖說曹丕并不是曹操最出色的兒子,可是在曹操臨終之前,比曹丕更優(yōu)秀的曹昂、曹沖都已經(jīng)去世,即便曹操再怎么不愿意,最終也只能讓曹丕來但他他的繼承。
要知道,雖說曹操一共有25個兒子,可是在他去世之前,竟然有13個兒子先于曹操去世,讓曹操先后13次經(jīng)歷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痛苦。這13個兒子分別是:曹昂、曹鑠、曹熊、曹沖、曹玹、曹峻、曹上、曹勤、曹乘、曹整、曹京、曹均、曹棘。
也就是說在曹操去世之前,他就剩下12個兒子,這就導(dǎo)致在繼承人的人選問題上,曹操就只能從這12個人當中來進行挑選。
在剩下的這12人中,曹茂、曹徽二人,是經(jīng)常在外面為非作歹,惹是生非。不管是朝中大臣還是民間百姓,朝野上下都十分討厭他倆。其中曹茂是曹操最討厭的兒子,而曹徽是連朝中大臣都敢毆打的紈绔子弟。像這樣的人,是根本沒有資格成為曹操的繼承人的。
而曹林、曹袞二人,他倆的生母是杜氏,就是曾經(jīng)呂布的部將,秦宜祿的妻子。在呂布被殺、秦宜祿投降的時候,曹操就看上了秦宜祿的妻子,于是就強行霸占,這才有了曹林、曹袞二人。由于出身問題,他倆也不可能繼承曹魏大業(yè)。
至于曹干,在曹操去世的時候只有5歲,這也不是繼承人的合適人選。
曹彰適合但一位大將軍,在領(lǐng)兵打仗上曹彰也的確是做得很不錯。可要是讓他治理一個國家,曹彰顯然是不適合的,他在武略上做得很不錯,但是在文韜上就顯得十分不足,于是他也被排除在外。?
至于曹據(jù)、曹宇、曹峻、曹彪這,他們4位的能力就更差勁了,不然的話史書中對他們的描寫也不會是寥寥幾句,也因此他們也不適合成為曹操的繼承人。
這就導(dǎo)致,曹操他就只能從曹丕、曹植中進行選擇。
論文采,曹植的確是比曹丕更優(yōu)秀??墒侵卫硪粋€國家,光靠會寫文章是沒有用的。
曹植的性格過于耿直,不善于隱藏自己的想法,這就導(dǎo)致別人很明顯的就能知道,他對某一人事物的態(tài)度。對普通人來說這沒什么,可對于一位君王來說,這就是大忌,君王一向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更要善于權(quán)謀,而這都是曹植所不具備的。
相比之下,曹丕就是個老狐貍,有時候就連曹操也被曹丕給騙了過去。再加上曹操身邊的宮女、宦官大多都被曹丕給收買了,因此曹操經(jīng)常會從身邊的人那聽到曹丕的好話,曹植的壞話,久而久之曹操自然也會更偏向于曹植。
而讓曹操最終下定決心,讓曹丕成為繼承人的直接原因,便是曹植的司馬門事件。
在漢朝,皇宮里的司馬門是只有皇帝才可以乘車經(jīng)過的,包括曹操在內(nèi)的其他人,都得老老實實的步行通過。要知道曹操可是權(quán)傾朝野,連國舅董承,已經(jīng)懷有龍種的董貴人,還有皇后伏壽都死在曹操的手中??杉幢闳绱耍懿僭诮?jīng)過司馬門的時候,照樣也得老老實實的步行通過。
可曹植呢?在公元216年的一天,喝醉酒的曹植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乘坐馬車通過司馬門,這瞬間給曹操惹來了大麻煩,很多人都認為曹植的這一做法是曹操默許的。一時間輿論嘩然,很多人都在說曹操即將篡漢自立,去當亂臣賊子。曹操苦心經(jīng)營的漢臣形象是轟然倒塌,這讓曹操無論是在朝堂上還是在民間,都顯得十分被動。
而曹植也因為這件事,徹底失去了繼承曹魏基業(yè)的可能性。
可以說,曹植是親自斷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是自己將世子之位拱手相讓給了曹丕。
首先,要明白曹魏帝國,在曹操在世的那個時代,更像是一個股份制合作企業(yè),而不是獨資公司;
只不過,曹操或曹氏一族在這個企業(yè)占據(jù)了70%以上的股份而已。
因為在那個時代,不只天子,連官員,都是世襲的;所以那個時代,選擇誰當大位繼承人,實際上是權(quán)力博弈的結(jié)果。
就好像袁紹一樣,雖然袁紹喜歡小兒子,但是因為聚集在大兒子周圍的士族力量過于強大,即使將大位傳給小兒子,
小兒子也無法在掌門人這個位置上做得太穩(wěn)。
再比如明朝朱允炆被朱棣篡位也是一樣的,雖然在明朝那個時代,官員再也無法世襲了,但是由于朱棣在朝廷中的威望太高了。
所以朱棣振臂一呼,正牌皇帝朱允炆一樣招架不住。
所以曹操要殺荀彧,崔琰也是這個道理;因為曹操曾說過,天若有意,吾為周文王矣??梢钥闯觯懿贂r代,想稱帝很難,
他是想讓他的兒子稱帝(做周武王),所以必須趁他在世的時候,憑借他的威望和實力,掃除所有支持漢王朝的大族。
由于曹丕的嫡子地位,團結(jié)在曹丕周圍的士族力量是遠遠大于曹植的,所以即使曹操將王位傳給了曹植,他也無法做得穩(wěn)當。
曹操作為一代奸雄,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另外王位的選擇,除了文采以外,最主要的還要是要有謀略,權(quán)略。
一旦國家出現(xiàn)重大事宜,大臣可以有左派,右派;但是皇帝必須要有自己的主見和實現(xiàn)自己主見的決心,決不能人云亦云或隨波逐流。
但是從現(xiàn)有的史料來看,曹植除了文采出眾之外,似乎在其他方面比較欠缺(電視劇中也是顯示出他處處都要聽楊修的)
另外,在真實的歷史中,在曹操已經(jīng)確立了世子之位為曹丕之后,同時曹操也警告了楊修的老爸楊彪要離他的兒子曹植遠一些,
但是曹植仍然不識趣的要和楊修討論詩文,是楊修有意和曹植結(jié)交嗎,非也,但是曹操的兒子想要和老爸的哪位下屬做朋友,
這位下屬敢拒絕嗎?這里也看出了,曹植的政治幼稚和楊修命運的無奈。
可以說當時曹操是有想把這個位置傳給曹植的想法,但是在后來的太子之爭當中,曹植的一些決策可以說徹底的讓曹操失望了,他覺得以曹植的這個性格是不可能守得住這個江山的,而且在這個亂世當中也不會有一個很好的結(jié)果的,有可能會把他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家業(yè)給敗光。
曹魏當時處境是外有蜀漢,東吳的虎視眈眈,內(nèi)有氏族的力量在從中作梗。所以曹操那個時候就想要改革,想要削弱這些士族的力量,但是這些指望曹植去做,是完成不了的,因為他的性格太柔弱了。
只有曹丕這種心狠手辣之輩才可以去做,能夠更好的完成他的遺志,最后果然也應(yīng)了曹操的選擇,曹丕坐上了皇位以后,可以說對這些士族進行了一個很大的打壓,九品中正制的實行讓這些宗族在很長時間內(nèi)都沒有緩過勁來。
除此之外在后期的考驗當中,曹植沒有經(jīng)得住曹操的考驗,那個時候曹操可以說是有意的去疏遠曹植,然后去親近曹丕。但是曹植在這種境地下就覺得他的父皇已經(jīng)放棄他了,所以他后期完全的迷戀在了酒和女人上面。每天做的事情無非就是花天酒地,曹操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覺得一個好端端的一個人怎么淪落到了這種地步。
并且中途曹操也讓曹植去辦了很多事情,但是往往最后的結(jié)果都是曹植把這件事情給辦砸,這也是讓曹操非常失望的一個地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2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