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上英雄人物輩出,朱瞻基的故事大家聽過嗎?
明宣宗(1425年—1435年),明朝第五位皇帝,為明仁宗朱高熾之子,明成祖朱棣之孫。生于燕王朱棣府中,“成祖夢太祖授以大圭,上攜使之子孫,永世其昌,喜曰:兒英氣溢面,符吾夢矣”。靖難之役后朱棣登基為帝,由于吉夢的緣故且朱瞻基與朱棣十分相像,因此朱棣十分喜愛這個孫子,對于朱瞻基的培養(yǎng)也是十分重視,朱棣親自挑選大儒賢臣作為朱瞻基的老師,永樂七年(1409年),朱棣巡視北京,并讓太子朱高熾及朱瞻基視察農(nóng)耕情況,在此期間朱棣特地寫作《務本訓》賜予太子及朱瞻基,希望其施仁德,善待百姓。
永樂七年八月(1409年),明朝10萬軍隊征伐韃靼失敗,全軍幾盡覆滅,朱棣大為惱怒,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親率大軍征伐韃靼,并讓朱瞻基駐守北京。由于朱瞻基的性善且對于時政看法十分契合朱棣,永樂九年(1411年),朱瞻基被封為皇太孫,而在之后,朱棣每逢出征幾乎都會帶著朱瞻基,為加強對未來接班人的教育,以名臣胡廣等為朱瞻基師。在名師教導以及長期政務處理的訓練下,朱瞻基可謂是十分出色,明成祖就曾對宣宗說道:“此他日太平天子也”
洪熙元年(1425年),朱瞻基正式登基為帝,是為明宣宗,繼位后的朱瞻基也確實不負明成祖所言,以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為倚重,并夏原吉、蹇義為輔助,由此形成了一套核心領(lǐng)導班,在明確中央統(tǒng)治核心后,明宣宗開始自內(nèi)向外的解決明朝的一些弊處,首先對于京官進行嚴肅整頓,隨后又對都察院進行清查并舉士四十余人充當新御史,針對朱棣對建文帝時期的朝臣大下冤獄的情況,宣宗開始進行平反。其次便是減免賦稅,抑制豪強。而明代巡撫制度制度也是自宣宗時期正是設(shè)立,同時較以往的大規(guī)模取仕不同的是,宣宗時期開始縮減官員數(shù)量,并實行保舉法以此提高官員的質(zhì)量。在對外方面上,明宣宗一改明前期的強硬外交政策,開始和蒙古和解互市,同時和朝鮮、日本等國進行和平交往。內(nèi)部的大規(guī)模整改,外交上的和平相處,使得明朝這一時期被譽為“仁宣之治”。
而由于朱瞻基好促織,也就是玩蟋蟀,所以也被稱為“促織天子”。政治上有所作為,但生活上好玩樂,由此朱瞻基被后世稱為“太平天子,促織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