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到底是怎么死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在之前熱播的新《封神演義》中,姬昌因為姜王后去世而被強召入朝歌,在朝堂上,姜王后的父親痛罵紂王,以至于被紂王下令處死,而當時紂王還想將西伯侯姬昌殺掉,不過姬昌素有仁義之名,在朝中深得人心,因此諸位大臣都愿意用自己的性命換取姬昌的性命,再加上當時妲己在一旁為姬昌說好話,姬昌就此活了下來。只不過姬昌雖然能活命,但他卻只能被軟禁在朝歌城中,并且被罰打掃紂王建的炮烙柱。
后來姬昌不得已處死了姜子牙的妻子馬氏后,他就一病不起,近乎喪命,妲己為了讓姬昌完成復國大業(yè),不惜懇求紂王將姬昌放回去。但紂王雖然答應了妲己的請求,卻并沒有將姬昌放走。后來妲己得知建造摘星樓非常耗費人力物力,如今國庫空虛,于是她建議紂王讓西岐以珍寶交換姬昌。姬昌的長子伯邑考得知消息后,當即親自來到朝歌,只可惜伯邑考遭到了紂王的妒忌,他直接下令將伯邑考誅殺,剁成肉餡,同時在國師申公豹的建議下,紂王故意將伯邑考的肉做成了肉包子,并賜給了準備返回西岐的姬昌。姬昌不知道包子里的是自己兒子伯邑考的肉,于是將包子吃下了肚。那在歷史上,伯邑考也是被紂王殺死的嗎?
事實上,在《史記》中雖然有伯邑考的記載,但并沒有伯邑考被紂王誅殺的記載,更沒有姬昌吃了自己兒子的記載。在《史記》中,稱武王一母同胞的兄弟共有十人,他們的母親名叫太姒,是文王的正妻,她的長子是伯邑考,只不過十兄弟中只有武王發(fā)與周公旦德重才高,因此文王不立伯邑考。
不過如果深入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伯邑考很有可能是姬昌親手殺死的。在先秦時期有“殺首子而食之”的習俗,即生下的第一個孩子, 不但要殺死, 還要吃掉,若味道鮮美,還要獻給國君。而伯邑考是姬昌的長子,姬昌很有可能在伯邑考剛剛出生的時候,就主動殺死了伯邑考,而且姬昌不但吃了伯邑考的肉,還將其主動獻給了紂王。只不過在《封神演義》中,這段歷史被藝術化,成了紂王殺伯邑考。
筆者認為,伯邑考或許本沒有名,而邑是后人稱呼時臨時起的,讀為冤,考指死者,可見伯邑考是冤死的長子,如此看來,姬昌真有可能是因為“殺首子”的習俗,而親手將伯邑考給殺了。
伯邑考:姬姓,名考,周文王與太姒的嫡長子、周武王的同父兄。
周文王十三歲的時候,伯邑考出生,兩年后,周武王出生。一說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質(zhì),為紂王駕車。紂王烹殺了伯邑考將他做成了肉羹賜給周文王,并說:“圣人應當不會吃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敝芪耐踝詈筮€是吃了肉羹。紂王說:“誰說西伯昌是圣人?吃了自己兒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另一說周文王舍棄了伯邑考立次子發(fā)為太子。王國維等認為周文王舍棄伯邑考及伯邑考的兒子而立周武王為太子,是遵循殷禮。梁玉繩則認為伯邑考是早死,并非被周文王廢掉太子之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38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