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死前為何連喊三聲朱棣來否,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眾所周知,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一統(tǒng)天下后,立長子朱標為太子,并把這位準接班人極力進行培養(yǎng)。
然而,朱標不但在為人做事上和朱元璋“不類已”,而且還來了個英年早逝。朱標病逝后,朱元璋在傷感之余,把皇位傳給了他最疼愛的長孫朱允炆。
然而,朱元璋這一舉動引起了他的其他兒子的不滿,尤其是燕王朱棣。朱棣是馬皇后的第四個兒子,上面當長于他的三個哥哥都早死后,他成了朱元璋存活在世最年長的兒子了,特別是消滅元朝殘余勢力的過程中,朱棣建功最多、最大,手里也握著不小的軍權(quán),在軍中頗有威望,所以儼然成為了“藩王之首”。這是其他兒子、孫子沒法相比的。按理說朱棣是最有資格的繼承人。
也正是因為這樣,朱元璋為了能讓寶貝孫子朱允炆安安穩(wěn)穩(wěn)地繼承皇帝寶座,煞費苦心。
然而,事實證明,朱允炆就是一個廢柴,大好的江山硬是被他折騰待盡。
朱元璋曾經(jīng)朱允炆說:你的叔叔們被我打發(fā)去了邊地,將來即便會有外敵來犯,你的叔叔們會在最前線為你抵御外敵,你安安心心地當你的皇帝就是了。
朱允炆聽了,問道:叔叔們抵御了打上門來的胡虜,可是,如果打上門來的是我的叔叔們呢?我該怎么辦?
朱元璋反問道:你有什么好的辦法呢?
朱允炆想了想,說了4個字;先禮后兵。具體來說分三步走。第一步:以德服人。用道德去感化叔叔們。第二步:以法約人。用禮法去約束叔叔們。第三步:以力征人。如果道德和禮法起不了作用的話,便只能動用武力,先是削奪他們的封地,廢了他們的爵位,最后發(fā)兵滅了他們!
朱元璋聽了不置一言,朱允炆的話顯然不是最佳答案。但他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了,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
朱元璋最不放心的就是四兒子朱棣。朱元璋很清楚朱棣的能力,也很清楚朱允炆的能力、威望皆不如朱棣,所以,他在臨死前仍然放心不下朱允炆。
為了讓朱允炆能夠在自己死后順利登基,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臨終前下了一道圣旨,9個字:“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意思就是說,我的兒子們呀,你們好好地守在自己的封地上,不要赴京奔喪了!
朱元璋的這份旨意實際上是針對朱棣發(fā)的,他認為只要朱棣待在北平,不來南京,朱允炆就可以順利即位,這樣一來,朱棣便會乖乖臣服。
然而,朱元璋不會料到朱棣當時聽說他病危后,已經(jīng)從北平出發(fā),在趕來北京的路上,突然接到了這個圣旨,只好停了下來,不敢獨自一人前往南京進城。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朱元璋臨死之前,卻又在嘴里念叨了三遍:老四來了沒有?他身邊的人沒有一個人敢回答他這個問題,然后他便一命嗚呼了。
據(jù)《明太宗實錄》記載,洪武三十一年(1398)潤五月,朱元璋病重,遣人前去召燕王朱棣進京,但皇太孫(朱允炆)與齊泰卻假傳圣旨讓朱棣待在封地。心急的朱元璋忙問左右“燕王來未?”連問三遍,但卻無人敢答。
那么問題來了,朱元璋明明要讓喪事從簡,各藩王只在封地祭拜,為什么又問朱棣來不來了,這不互相矛盾嗎?
其實導(dǎo)致史書記載相互矛盾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4個字:篡改歷史。
要知道朱允炆即位后,擔(dān)心藩王們不聽號令,尤其是懼怕能征善戰(zhàn)的燕王朱棣,于是開始了針對朱棣的削藩。一心想繼承大統(tǒng)的朱棣,本來心里就有怨言,此時朱允炆削藩,正好給了朱棣造反的機會。
朱棣迅速尋找太祖的相關(guān)祖訓(xùn),果然找到了朱元璋有關(guān)“清君側(cè)”的號令,于是掀起了孤注一擲的“靖難之役”。經(jīng)過四年的浴血奮戰(zhàn),朱棣率大軍攻破南京城,把朱允炆趕下了絕望之際采取自焚,朱棣于是乎坐上了這夢寐以求的皇位。
朱棣是靠打著“清君側(cè)”的旗號奪得皇位,但天下人皆知道事實:朱棣是逼死侄子而奪取的皇位的。朱棣為了堵住這悠悠眾口,彰顯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于是后指使用文史官修改了這段歷史。
其實朱元璋臨終之時,燕王朱棣還在封地北京,太祖駕崩后,燕王才動身奔喪。這點在朱元璋的遺詔中也有體現(xiàn),遺詔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省略號。天下臣民,哭臨三日,皆釋服,毋妨嫁娶。諸王臨國中,毋至京師?!?/p>
沒有圣旨,燕王朱棣怎么能夠來到南京城外?
因此,朱元璋臨終連喊“老四來了沒”顯然是篡改過的史料。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0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高覽投降曹操之后為什么就銷聲匿跡了
下一篇: 劉禪為什么要處死李邈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