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圣母又稱電母,朱佩娘。是中國神話傳說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閃電。她也是中國民間信仰的神仙之一。古人對打雷這種自然現(xiàn)象不十分了解,因此逐漸演化出一系列有關(guān)傳說。 古人的理念中,雷是懲罰罪惡之神,人如果做了壞事或違背誓言,就有可能遭五雷轟頂死去。中國民間把雷神的生日定在農(nóng)歷6月24日,這一天要舉行祭祀儀 式。寄托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明代小說《封神演義》人物 金光圣母是截教門人,金鰲島十天君之一。 聞仲討伐西岐,到金鰲島請來十天君,擺下了“十絕陣”。 金光圣母布下“金光陣”,乃“十絕陣”的第五陣。闡教門人蕭臻死于陣中,后來被廣成子所破,并用翻天印殺死金光圣母。死后封神榜上封雷部二十四位天君之一。
簡介
電母是從雷神信仰中分化出來的,早期雷神兼管雷電,據(jù)《十駕齋養(yǎng)新錄》引《管輅別傳》,則當時已經(jīng)有“雷公電父”之稱了。
后來,按照人們陰陽對立男女配對的心理特征,電父搖身一變成為女性,電母之稱至遲出于宋代,蘇軾有詩云“麾駕雷車呵電母”,《元史》云“電母旗,畫神人為女人形”,明代都昂用易經(jīng)理論來解釋,說“易離為電,為中女陰也,而電出地之陰氣,故云母”。神怪小說中都有閃電神(《封神演義》中說是金光圣母)、閃電娘子(《西游記》)之說,《搜神大全》則說天大笑時開口流光為閃電。除了一般職務(wù)之外,據(jù)說當雷公與電母吵架的時候,天上也會雷電交加。
除此關(guān)于電母的來歷又有諸神傳說?!惰T鼎余聞》云:致道觀雷部前殿,列電母秀使者,名文英。元代軍中有電母旗?!对贰ぽ浄尽贩Q:電母旗,其上形象為:畫神人為女人形,衣朱裳白褲,兩手運光。電母形象還出現(xiàn)在《西游記》和《封神演義》等小說中,在《封神演義》中金光圣母是金鰲島十天君之一,參與設(shè)擺十絕陣。后者稱其為金光圣母。明代余象斗《北游記》又稱電母為朱佩娘娘,雷神曾給予她兩面雷電鏡,為雷神打人時照明。清代黃斐默《集說詮真》載,清代中國民間將電母塑成容貌端雅的女子,兩手各執(zhí)一鏡,號為電母秀天君。其形象應與明代小說有關(guān)。
總之電母為雷神屬部神,與雷神相配,中國民間信仰中多與其他氣象神合祀。蘭州金天觀中設(shè)有雷壇,專門供奉雷祖,左右分列十大雷神、雷公、電母、風伯、雨師恃立其下。
電母傳說
在往昔雷鳴時,是不先發(fā)出電的。它擊死人的時候,又不十分審慎,猛然地隆然一聲,就把人擊死了。后來錯擊死了一位好人,這個人,是個很有孝心的寡婦。
這個寡婦,丈夫早死,既無兒子,家里又貧,堂上只有一個老姑,她很孝順服侍著老姑度日,不肯改嫁。
有一次,她的老姑病了,很想食肉。但是她哪里有錢去買肉孝敬她呢?她左思右想,就想起古時有“割腕供姑”的事,她也就毅然地把手股上的肉割下來,煮熟去孝敬她的老姑??墒撬睦瞎媚睦锬軌虺缘孟逻@堅韌的手股肉呢?她還不知體諒她媳婦的孝順,反而以為她的媳婦不孝敬,把買來的好肉留起來自己吃,將那近皮的肉煮來孝敬她。她就叫罵起來,還請了五雷要將她的媳婦打死。怎知五雷真正應命了,猛然地一聲,把她的媳婦打死了。
將殮,才發(fā)現(xiàn)她的媳婦的股上割下一塊肉,尚有血疤,她這時才猛醒反悔。然而人已被擊死,又無法可叫她活過來。她就啼哭哀求著雷公,度她的媳婦超生,而雷公也后悔自己的不審慎,聽了那老婦人的一面之詞,竟錯擊死好人。于是雷公就奏了玉皇,請命將這個寡婦,賜為電母。在它未發(fā)雷之前,電母可以放光,先明亮世間的善惡,以明黑白,以免再錯擊人。所以現(xiàn)今嗚雷的時候,先有電光閃一閃,就是這回事了。
電母職責
雷公電母之職,原來是管理雷電。但是自先秦兩漢起,民眾就賦予雷電以懲惡揚善的意義。《史記》的《殷本紀》稱“武乙無道,暴雷震死”。王充《論衡》的《雷虛》篇稱“盛夏之時,雷電迅疾,擊折樹木,壞敗室屋,時犯殺人”,“其犯殺人也,謂之陰過,飲食人以不潔凈,天怒擊而殺之。隆隆之聲,天怒之音,若人之響噓矣”。其雷電都具有代天行道、懲罰陰過、震死暴雷的意思。道教繼承中國古代對雷公電母的信仰。唐五代高道杜光庭在其編定的《道門科范大全集》的多種祈求雨雪的科儀中,都以雷公電母作為主要啟請的神靈。北宋以後的神霄派、清微派道士施行雷法,《道法會元》稱雷法之基礎(chǔ)是“氣”,“道中之法者,靜則交媾龍虎,動則叱吒雷霆”,而雷公作為主管雷霆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即雷祖)的下屬神靈,在施法中予以迎送、召喚、調(diào)遣和施雷等事。
雷公電母
雷公是司雷之神,屬 陽,故稱公,又稱雷師、雷神。電母是司掌閃電之神,屬陰,故稱母,又稱金光圣母、閃電 娘娘。雷電崇拜,起自上古。戰(zhàn)國屈原《遠游》篇有句稱「左雨師使經(jīng)待兮,右雷公而為衛(wèi)」;《離騷》中亦云:「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吾令豐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豐隆,據(jù)漢王逸注,「一曰雷師」?!渡胶=?jīng)》中有多處關(guān)于雷神的記載,稱雷神是「龍身而人頭,鼓其腹」,當是獸形。但漢代王充《論衡》中所述漢代的雷神,「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其意以為雷聲隆隆者,連鼓相扣擊之音也」。雷公當是人形。魏晉南北朝時期,雷公又變?yōu)楂F形。《搜神記》稱雷神「色如丹,目如鏡,毛角長三尺,狀如六畜,似彌猴」。閃電之職,古代亦由雷公兼司。直至漢代才有電父之說。大約在唐宋時期,閃電之神變成電母。唐崔致遠有句稱「使電母雷公,鑿外域朝天之路」。宋蘇軾亦有詩稱「麾駕雷公訶電母」。宋元以后,電母更有名姓,《鑄鼎馀聞》稱「電母秀使者,名文英」?!对贰返摹遁浄尽氛f到軍中有「電母旗」,旗上畫神人為女人形,「纁衣朱裳白褲,兩手運光」。明代小說《西游記》和《北游記》都寫到電母,稱"金光圣母"或"朱佩娘"。
應化顯圣
雷公電母是脅從一起的伴侶神靈,而在天鼓山有與“九天應元雷神”相對應的天然石鼓、石楔以及雷擊石,當?shù)赜泻軡夂竦睦坠娔感叛觥?/p>
天鼓山,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舊屯滿族鄉(xiāng),是鄉(xiāng)域內(nèi)的歷史文化名山?!疤旃纳健?,也稱石鼓山、古砬子等,其主峰也叫小靈鷲峰、南天門。
天鼓山是燕山、太行山脈支脈七老圖山余脈。灤河水系繞山而過,形成了狹長的灤河谷地即是舊屯滿族鄉(xiāng)的主要區(qū)域,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形成了依山傍水的生態(tài)肌理。
天鼓山的自然資源與宗教人文有著很大的契合點,其中以“天鼓雷音”為其特質(zhì),佛道融合于一山,佛教的天鼓雷音王佛有座騎為名“普化”的大鵬鳥,與道教的九天應元普化天尊都是雷神的顯現(xiàn)。在天鼓山有與之相關(guān)的石鼓、石橛、雷擊石等自然景觀,充滿了濃厚的神話色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4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明朝名聞遐邇大狀師,狀王宋世杰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