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皇子奪嫡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一直到今天,康熙晚年那一段皇子奪嫡,仍然是許多人津津樂道的一段史實,數(shù)清朝幾百年歷史,或許再沒有一段時期,能像康熙晚年一樣,因為皇位爭儲,而在朝堂后宮掀起如此大的風(fēng)浪,也再沒有在哪一段時期,能像那段時期一樣,出現(xiàn)眾多有才能有手段的皇子。
的確,對于皇帝來說,向來繼承人的選擇,就是一大頭疼問題,選擇一個繼承人不難,難得是要選出一個真正具備實力,能夠管好天下的繼承人。君不見,乾隆在繼承人問題上遲遲下不了決斷,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遲遲找不到一個足以托付江山的人才。
對于康熙來說,他幸運的是少了這個問題的煩惱,他的兒子們個個都很爭氣;然而不幸的卻也是因為爭氣的兒子太多,而皇位又只有一個,才有了讓他頭疼不已的九龍奪嫡之爭。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兩位主角就要算是四皇子和八皇子了。大家都知道,最終是四阿哥胤禛脫穎而出,成為了大清的繼承人,而在他的鐵血手腕下,大力徹查貪腐,也確實為后來的康乾盛世打下了基礎(chǔ),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而八阿哥雖然最終爭儲失敗,可是也沒人懷疑他的能力,在很多史學(xué)家眼里,即便是八阿哥登基,以他的能力也能有一番作為。就連雍正帝都說:胤禩為人聰明強干,才具優(yōu)裕,朕深知其能辦大事。甚至承認(rèn)自己的才力也只是“能與相當(dāng)”。
然而,在這場奪嫡中,八阿哥卻是以一種慘烈的方式敗了下來,論聲望,他在大臣皇子中聲望最高;論實力,他也不缺,文武雙全,也曾辦成過不少事情;論康熙的看重,康熙也曾對他甚是喜愛,17歲就封他為貝勒,為當(dāng)時年齡最幼者。此后又多次受康熙指派,適其出塞時與皇三子胤祉一同辦理政務(wù)。并且曾幫助裕親王福全料理廣善庫,重建東岳廟等事宜。
然而,最終,卻是康熙親自斬斷了八阿哥爭儲的所有可能性。
康熙五十三年,康熙前往熱河,八阿哥本該隨侍在側(cè),然而因為母親忌日,所以他前去祭奠母親,未跟隨康熙身邊。這原也沒有什么,然而壞就壞在他托太監(jiān)送給康熙的老鷹奄奄一息,令康熙十分震怒,認(rèn)為八阿哥在詛咒自己,當(dāng)即召諸皇子至,再責(zé)胤禩, 并說:“自此朕與胤禩,父子之恩絕矣?!笔贩Q“斃鷹事件”。徹底斬斷了八阿哥爭儲的可能性。
其實最開始,八阿哥也是備受康熙喜愛的,是什么讓康熙改變了心意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廢太子。當(dāng)時,皇太子胤礽犯下過錯,康熙震怒之下廢了太子。但是當(dāng)時康熙并沒有完全的下決斷,對于廢太子胤礽,他仍然抱有希望,想要復(fù)立太子,和大臣私下談話時也有流露出此意。當(dāng)他以為時機差不多了,在朝堂上提出,讓大家在諸阿哥中擇立一人為新太子,并說一定聽從大家推舉的建議。當(dāng)時康熙想的本來是,大臣們都了解他的心意了,應(yīng)該會說復(fù)立廢太子,到時候他再順桿而下,恢復(fù)廢太子的儲君位。然而,讓康熙沒有想到的是,事情沒有按照他想象的進(jìn)行,朝中大臣反而聯(lián)名推舉八阿哥胤禩。這讓康熙詫異又憤怒不已,不知不覺間,八阿哥的勢力已經(jīng)成長到一個他都沒有想到的高度。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瑯琊榜》中的劇情,祁王寬厚賢德,無論是朝堂內(nèi)還是朝堂外,都深得人心,得人心到梁帝都不由得懷疑,只要祁王振臂一呼,天下都會聯(lián)合祁王反了自己,自己當(dāng)皇帝的威嚴(yán)何在?這大抵是大多數(shù)為人君者的心情,他們當(dāng)然是父子,可在父子之前,他們更是君臣,當(dāng)臣子威脅到了君主的地位,君主首先就會想盡辦法剪除臣子的羽翼,哪怕那個人是自己的兒子。
正因如此,康熙對八阿哥的態(tài)度一落千丈,屢屢在朝堂上打壓他。八阿哥何等精明,他并非不知道康熙對自己的打壓忌憚,也知道康熙最痛恨自己結(jié)黨營私。但是擺在八阿哥面前很現(xiàn)實的一個問題就是,他母家卑微,并無勢力可依仗,他能依靠的只有朝臣阿哥,想要獲得其他人的支持,私下里自然不能缺少聯(lián)絡(luò)。而這在康熙眼里,這卻是無法忍受的結(jié)黨營私。
所以,要么和朝臣斷絕往來,也就相當(dāng)于斷絕了自己爭儲的念頭,安安分分做個皇子,康熙才不會忌憚他,但這顯然不是有野心的八阿哥能做出來的選擇;他只能繼續(xù)謀奪下去,結(jié)交朝臣,暗中部署,然而等康熙的雷霆手段下來,一切又都化為烏有了。
其實,基于康熙的立場,打壓八阿哥,除了厭惡他結(jié)黨營私以外,或許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八阿哥不是他理想中的那個皇帝??滴跬砟?,貪污之風(fēng)盛行,朝政腐敗,其實王朝已呈頹敗之相,康熙對這一切心知肚明,然而他已經(jīng)無力去改變,下一任皇帝更需要的是雍正這樣有著鐵血手腕,能夠毫不留情去治理官僚隊伍,改善民生的皇帝,也正是因為有了雍正十三年的勤政,才有了后來的康乾盛世,否則清朝應(yīng)該早從康熙晚年就呈衰敗之相了。而若是八阿哥繼承皇位,他本身就是靠朝臣的支持才能走上皇位,一旦登基,雖然也有實力,但必定不能做到像雍正那樣不顧情面的打壓朝中大臣,朝政改革必定難以進(jìn)行,或許也沒有后來的盛世了。
說起奪嫡,我們首先要明確一下,什么叫奪嫡?奪嫡并不是指爭奪皇位,更不是指篡位!所謂嫡者,嫡子也,清圣祖康熙帝的嫡子只有一位,那就是廢太子、理密親王胤礽。所謂奪嫡,實際上指的是爭奪胤礽的儲位,而不是皇位。在明確了這一點之后,下面很多東西就容易理解得多了。
皇八子胤禩奪嫡是在何時失敗的?
眾所周知,雍正四年清世宗雍正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幽禁了胤禩,不久之后胤禩在幽禁地離奇暴斃。據(jù)后來溥儀、溥杰兄弟回憶,他們兒時玩耍時曾經(jīng)無意中翻出了雍正帝下令處決胤禩、胤禟的密詔。雍正帝是二人的先人,他們似乎沒有理由去刻意栽贓自己的先人??梢姡范T、胤禟是被雍正帝秘密處決應(yīng)該沒有太大疑問。很多人也就此將胤禩奪嫡失敗的終點定在了雍正四年。
其實不然,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帝正式即位,次年改元雍正。換言之,從康熙六十一年起,皇位都已經(jīng)確定了,胤禩還奪什么嫡?實際上,胤禩奪嫡失敗還要往前推更多年!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廢。緊接著皇長子胤禔因為被皇三子胤祉告發(fā)以巫蠱之法魘鎮(zhèn)胤礽以及暗示父親清圣祖康熙帝殺掉胤礽,被康熙帝革爵幽禁終生。就在這個時候,胤禩似乎也有些急不可耐了。適逢康熙帝為了試探群臣態(tài)度玩出了“舉薦”新太子人選的陰招兒,在胤禩的暗中串聯(lián)下,不少大臣紛紛上書舉薦胤禩,其中不乏康熙帝親娘舅佟國維這樣的重要角色。而這,恰恰犯了康熙帝的大忌!
首先是皇子與朝臣結(jié)黨,這是任何一位帝王都不愿意看到的。因為此舉已經(jīng)嚴(yán)重威脅到了皇帝本身,親兒子也不行!其次,胤禩短期內(nèi)能夠號召那么多人為自己站臺,足見其覬覦儲位已非一日兩日,甚至胤礽許多罪責(zé)難保背后沒有胤禩的陰謀。此舉更是深深刺痛了康熙帝作為父親的那顆愛子之心!其三,胤禩的舉動也讓康熙帝認(rèn)識到了兒子們之間早已斗得你死我活、無法調(diào)和了……為了避免兒子之間骨肉相殘、禍起蕭墻,康熙帝最終決定拿胤禩“明正典刑、殺一儆百”!不僅嚴(yán)厲斥責(zé)了胤禩、革去了他的貝勒爵位,而且公開否決了胤禩的皇位繼承資格。不久之后,康熙帝復(fù)立廢太子胤礽。實際上,這個時候,胤禩就已經(jīng)被康熙帝打入另冊了。
康熙五十一年,胤礽第二次被廢。就在胤礽被廢兩年之后,發(fā)生了著名的“斃鷹事件”。胤禩上貢給康熙帝的兩只海東青最后變成了奄奄一息的死鷹……此事讓康熙帝大發(fā)雷霆,認(rèn)為是胤禩在詛咒自己。一怒之下連“辛者庫賤婦所生”以及斷絕父子關(guān)系的話都說了出來。自此,胤禩徹底喪失了皇位繼承資格。而彼時,康熙帝仍然在位,皇十四子允禵也該沒有出任撫遠(yuǎn)大將軍,所有皇子手里都沒有兵權(quán)。因此,說胤禩奪嫡失敗與兵權(quán)有關(guān),顯然是牽強附會了。
為何不舉薦十阿哥帶兵?
這個問題本人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滴跷迨曦范T在康熙帝面前就已經(jīng)徹底失勢了??滴跷迨吣暝识_才出任撫遠(yuǎn)大將軍,彼時胤禩還有資格舉薦誰來帶兵嗎?更何況,兵者國之大事,康熙帝作為實權(quán)皇帝,讓誰帶兵,他不可能聽別人的,親兒子也不行!選擇允禵出任撫遠(yuǎn)大將軍完全是康熙帝自己的主意,誰也無法左右,潛邸時期的雍正帝亦然。提問者想必是小說和電視路看多了……
再說一說這位十阿哥。誰舉薦他,康熙帝也不可能同意!康熙帝之所以選擇允禵,一個最大的前提就是,允禵是所有皇子中軍事素養(yǎng)最高的。這是大前提,作為皇帝,康熙帝首先必須從國家層面考慮問題,對外用兵可不是喝酒,多喝一杯少喝一杯無所謂。如果允禵真不行,康熙帝是不可能將那么多軍隊交到他手里的。而這位十阿哥是真不行!
皇十子胤?,遏必隆的親外孫、孝昭仁皇后的姨外甥,生母是遏必隆庶出的女兒——溫僖貴妃鈕祜祿氏。無論是生母的地位還是母家的背景,胤?都是皇子中數(shù)一數(shù)二的,僅次于廢太子胤礽!在胤礽被廢之后,胤?是所有皇子中出身最高、背景最深的。換言之,胤?才是最有實力奪嫡的皇子??善褪沁@位,卻甘心屈居胤禩之下,跟著胤禩起哄架秧子!可見,胤?是真不行。但凡他真有些許能耐,根本用不著依附胤禩。這一點從后來雍正帝處決胤禩、胤禟卻獨獨留下了他也能看得出,雍正帝也認(rèn)為他不足為懼。就這樣一個人,康熙帝除非腦子被驢踢了,否則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讓他帶兵的。更何況,他是胤禩的鐵桿,又有郡王爵位,讓他帶兵無異于是在給胤禩加碼,在已經(jīng)決定放棄胤禩之后,康熙帝有怎么可能讓胤?帶兵呢?
允禵之所以能夠出任撫遠(yuǎn)大將軍,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他和胤禩一直若即若離,胤禩因為雍正帝的原因?qū)λ彩乔依曳?。他倆是一路人,卻不是穿一條褲子的……否則,野心勃勃的胤禩手里握著軍隊,康熙想善終恐怕都很難。即便善終了,皇位也基本上不可能落到雍正帝手里了。如此一來,繼承皇位的只能是胤禩,而他恰恰是康熙帝最不想傳位的皇子!
雍正即位之后,對他的兄弟政敵們并沒有采取“一刀切”的打擊方式,而是根據(jù)不同的情況進(jìn)行打擊,這實在是雍正皇帝的高明之處,同時也是他所處的政治環(huán)境所決定的。
首先,我們來看雍正對八爺黨打擊的方式。老八胤禩,八爺黨之首,雍正繼位之后,并沒有立刻對八爺黨進(jìn)行打擊,而是分而擊之。雍正封老八允禩為和碩廉親王,為四大總理大臣之一,同時被冊封的總理大臣分別為老十三胤祥(和碩怡親王)、隆科多和馬齊。允祥不必說,是雍正真正的鐵桿兒支持者和兄弟心腹,隆科多則是為雍正即位擎天保駕和“托孤”之臣,馬齊則是滿清貴族勢力的代表,那么老八允禩算什么呢?
八爺黨勢力遍布朝野,在雍正即位之初,政局尚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晉封允禩為總理大臣,一是可以暫且穩(wěn)定八爺黨勢力,以免造成突然打擊之下出現(xiàn)“狗急跳墻”或者“魚死網(wǎng)破”的局面。二是讓心腹老十三和隆科多對其進(jìn)行看管。三是和老九老十等八爺黨重要成員分開,形成黨而不聚的狀況,其實就是斬斷允禩的左膀右臂。
史載允禩晉封總理大臣之后,所經(jīng)手政務(wù)少之又少,很多大事要事都沒有允禩的參與,換言之,老八允禩實際上是被雍正以總理大臣的形式給軟禁起來了。直到雍正坐穩(wěn)之后,于雍正四年,開始尋找各種借口,對老八允禩開刀,奪勛爵職位,改名阿其那,囚禁至死。
老九允禟,八爺黨的錢袋子。雍正元年發(fā)往軍前效力,雍正三年革爵,雍正四年初,革去黃帶子,削除宗籍。 同年八月,定罪送往保定,加以械鎖,暫交直隸總督李紱監(jiān)禁,令改名塞思黑。胤禟在獄中被折磨而死。相比于老八,雍正對老九的打擊來得相對直接和猛烈得多。
老十允?,因黨附允禩,于雍正二年四月,被圈禁革爵。乾隆二年釋放,授輔國公品級,乾隆六年九月病死,年五十九歲,以貝子禮安葬。
從以上情況來看,雍正對老八老九的打擊最為深重,但是對同是八爺黨核心成員的老十允?卻打擊稍輕,只是圈禁革爵。為什么雍正皇帝放過老師呢?
其次,我們再來看看清朝的政治基礎(chǔ)。
清朝的政治基礎(chǔ)或者說執(zhí)政基礎(chǔ)和元朝一樣,是貴族政權(quán)。貴族政權(quán)在中國歷史上要上溯到遠(yuǎn)古和春秋戰(zhàn)國時代,自秦漢以來,漢人建立的帝國王朝基本上都是士人政權(quán)。從青山黑水之間崛起的女真族相比于大明朝而言,不知道要落后多少年。然而,歷史開了一次玩笑,讓女真少數(shù)民族消滅了大明朝,建立了以貴族為基礎(chǔ)的政權(quán)。
我們經(jīng)常說到滿清幾大姓,幾大家族,比如,愛新覺羅家族、佟氏家族、鈕鈷祿家族等等,說的就是滿清這些貴族,這些家族式的貴族形成滿清皇室政權(quán)的基礎(chǔ)。
這說明什么呢?這說明清朝的皇帝所代表的的利益不是士人或者老百姓的利益,而是滿清貴族的利益。清朝皇帝的所作所為離不開貴族階級的支持和擁護(hù),雍正也不例外。
自康熙以來形成的九子奪嫡,皇室儲位之爭是滿清貴族皇室貴族之爭,嚴(yán)格來講是皇氏集團內(nèi)部的事務(wù),但是皇子們并非單打獨斗,其身后都帶有不同的家世背景,這些家世背景即皇帝所依賴的執(zhí)政基礎(chǔ)相關(guān)。
雍正皇帝在打擊這些兄弟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在打擊這些家世背景,動搖這些執(zhí)政基礎(chǔ)。那么,打擊的輕重程度與他們背景的深厚程度也極具正相關(guān)。
最后,我們再分析八爺黨核心成員們的身世背景。八爺黨的主要核心即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因為老十四允禵是雍正皇帝的親兄弟,雍正還需要拿他作為表率,以彰顯皇帝的仁兄之心,罰他去受景陵已是格外開恩,在此不作論證。
老八允禩的背景其實是三兄弟之中最單薄的,母親衛(wèi)氏很老的時候才追封良妃,被康熙謂之“辛者庫賤婦”,滿洲正黃旗人,其父為正五品內(nèi)管領(lǐng)阿布鼐,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皇室官員,允禩母系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
而老八的正室郭絡(luò)羅氏,是安親王岳樂的孫女,安親王岳樂本來是清朝的功臣,努爾哈赤第七子阿巴泰的四兒子,按說實力是很雄厚的,但是,在康熙三十九年獲罪將為郡王,岳樂晚年的失寵無疑對于允禩來說是極其悲哀的,加上郭絡(luò)羅氏本人從小嬌生慣養(yǎng),性格火爆,老八被批為“妻管嚴(yán)”,多次為康熙皇帝所忌。
老八允禩能夠得到朝野包括佟國維、李光地甚至康熙的親兄弟福全的支持全靠允禩個人的魅力和才干,有人說,在以貴族為執(zhí)政基礎(chǔ)的滿清,也許正是老八允禩最終奪嫡失敗的基因,這話不無道理。
老九允禟,生母為康熙的寵妃宜妃郭絡(luò)羅氏,宜妃是鑲黃旗佐領(lǐng)三官保之女,三官保只有兩個女兒,宜妃之妹也是康熙皇帝的貴人。宜妃雖然為康熙寵愛的四妃之一,但是和赫舍里氏和佟氏家族的背景相比要差的很多,這意味著允禟在母系上的背景并不雄厚??滴趸实鬯篮?,作為寵妃的宜妃沒有了皇帝的支持,也就難以保全允禟。
允禟善于做生意,還繼承了明珠家的家財(明珠已經(jīng)沒落),所以是八爺黨的“錢袋子”。允禟為人耿直,也很仗義,本人卻無心政治,支持老八允禩也許是出于仗義或者保障自身財富。雍正對其打擊深重,實在屬于意料之中。
老十允?,生母是孝昭仁皇后的妹妹,溫僖貴妃鈕祜祿氏,遏必隆之外孫,遏必隆是康熙初年四大輔政大臣之一。鈕祜祿氏于康熙二十年十二月冊為貴妃,當(dāng)時的貴妃佟佳氏則被晉封為皇貴妃。故,老十允?的母系家世背景是十分顯赫的。
老十允?本人于政治的悟性不高,支持老八胤禩所作不多,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老十允?性格單純,主要是八爺黨的“炮灰”級人物,雖然背景深厚,但是個人的作為和能力十分有限,對雍正的威脅和影響也十分有限。雍正出于投鼠忌器,對于允?的打擊也是點到為止。
綜上所述,雍正放過老十允?,一是出于執(zhí)政基礎(chǔ)的考慮,老十背景深厚,雍正打擊過重,便會引起鈕鈷祿家族的嫉恨。雍正投鼠忌器,不會輕易動搖其執(zhí)政基礎(chǔ)。二是老十允?本人能力和才干有限,對雍正皇帝難以形成實質(zhì)性威脅。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胤禩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權(quán)傾朝野。他多年掌管戶部,為大量文武官員向國庫借款開后門,一時間頗得人心,形成了黨羽遍布朝野的八爺黨。地方上的很多官員也是八爺一黨,他們大力搜刮民脂民膏,紛紛充當(dāng)胤禩在各地的小金庫。
可以說,胤禩是要人有人,要錢有錢,其勢力之大,可謂樹大根深。別說雍正了,就連老謀深算的康熙,面對八爺黨都不敢直接硬剛,只能借力打力,暗中綢繆。
可是,這么厲害的八王胤禩,最終還是敗給了雍正,我們能從中得到些什么啟示呢。
第一,槍桿子里面出政權(quán)。胤禩再厲害,可他總是抓不住兵權(quán),所以每次都功敗垂成。而雍正雖然支持者寥寥,辦的事也不為人所喜,但他能死死抓住兵權(quán),所以即便局面不利,也總是反敗為勝。因為他控制了老十三胤祥,而胤祥則直接掌控兵權(quán),絕非老八黨羽成文運那種小魚小蝦可比。
第二,兵不在多,而在精。胤禩的八爺黨雖然遍布朝野,但真正有能力辦事的卻不多,大多數(shù)都是因利益而走到一起,遲早也會因得不到利益而散去。而雍正雖然得罪人多,支持者更少,但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親信,幾乎全都是能力超群,來之能戰(zhàn)之輩,比如胤祥、李衛(wèi)、田文鏡、年羹堯等等。他們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因為利益而走到一起,而是因為忠誠。
第三,支持你的人再多也沒用,關(guān)鍵要看真正有權(quán)力的人支持不支持你。在這個問題上,胤禩沒有搞明白,他培植自己的勢力,為了奪嫡在背后搞各種小動作,比如誘審肖國興,比如串聯(lián)百官選他為新太子,比如陰謀調(diào)包胤禵的禮品,給康熙送死鷹。但他忽略了一點,真正有權(quán)力決定誰是繼位人的人并不是他自己,也不是他的那些黨羽,而是康熙。而雍正在這個問題上就做得很好,他真心為朝廷辦差,為康熙辦事,雖然得罪了百官,但卻贏得了康熙的支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50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