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精忠為什么最后被凌遲處死了?對百科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guān)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耿精忠被處死是因為他參與了三藩之亂,雖說在叛亂期間,康熙為了分化瓦解三藩,曾被招降,仍留靖南王爵,但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而在之后,耿精忠被人告了,說他打算謀反。這下康熙再也忍不了了,以負恩謀反罪革去王爵,殺了他。
耿精忠是三藩之一的靖南王,但與吳三桂不同。吳三桂在明朝的時候也是一員大將,投靠滿清后,一路南征北戰(zhàn),實力不俗。可耿精忠已經(jīng)是第三代了,三藩之亂時他還很年輕,也沒有打過仗,啥都不懂。面對康熙的削藩,他也很無奈。吳三桂造反后,耿精忠積極響應(yīng)了。
隨后站在朝廷這邊的尚可喜被兒子尚之信給囚禁了,尚之信鐵了心的跟著吳三桂等人走向了不歸路。
面對如此龐大的三藩,康熙有點坐不住了,本來想著輕而易舉的就能除掉三藩,沒有想到,三藩實力如此之龐大。
所以康熙一面派兵與之對抗,一面開始了分化。于是康熙勸諭精耿忠改過自新,讓他繼續(xù)鎮(zhèn)閩。
不過耿精忠根本不理睬,可隨后形勢急轉(zhuǎn)直下了,由于三藩內(nèi)部的矛盾,不可能擰成一股繩,結(jié)果被各個擊破了。
處于福建的耿精忠也不例外,在面對清軍時屢戰(zhàn)屢敗。不過朝廷還是命令大將軍杰書遵詔招降耿精忠。也就說之前說的話還管用,眼看形勢不對了,耿精忠投降了。
于此他開始幫著朝廷對付自己之前的盟友,比如臺灣的鄭經(jīng),就被他接連打擊,尚之信也遭到了他的打擊。
總之,耿精忠在三藩內(nèi)部給吳三桂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可三藩之亂還沒有被平定,耿精忠卻突然被人給告了。說他尚蓄逆謀之心,結(jié)果康熙把耿精忠招到了北京,以負恩謀反罪革去王爵,交司法審理。
等到亂平后,朝中大臣一個勁的躥騰康熙,說耿精忠謀反之心大于尚之信。于是康熙便除掉了耿精忠。
耿精忠,何許人也?他是大清朝堂堂正正封的靖南王,和吳三桂,尚可喜三人一起組成“三藩”。在滿是清王朝滿族子弟的人才,這三位漢族子弟獨霸一方。
早年間,耿精忠也幫康熙除去了許多敵人,成年后還娶了豪格的女兒,豪格可是一方重臣,成為他的女婿,一輩子絕對有光明的前途,可最后康熙皇帝卻對他恨之入骨。
這是為何,讓我來帶你一探究竟。
耿精忠其人
說起耿精忠這個人,從小生活在靖南府,父親耿繼茂去世之后,他順理成章的成為了下一任靖南王。按照道理,一位年少襲爵的子弟,沒有經(jīng)歷過大風(fēng)大浪,是很難擔(dān)當(dāng)大權(quán)的,只能游戲一生,遛馬逗鳥,平平淡淡無災(zāi)無難度過一生,但是他卻有些不同。
1655年,他與豪格的女兒成婚,成為了豪格的女婿,可能是由于豪格的支持,他成功襲爵,也有可能是自己強大,能打敗虎視眈眈的敵人,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他就是靖南王。但是承襲這個爵位,給他的生命已經(jīng)留下了隱患。
他的爺爺耿仲明是明朝的大臣,后來投降,被封了個藩王,鎮(zhèn)守廣東一帶。明明是前朝舊臣,應(yīng)該夾著尾巴做人,但是他這位耿爺爺卻沒有這個意識,他有了自己的府邸,就大興土木,整個府邸被裝飾的富麗堂皇,連門口守門的大獅子,都是白玉做的,放到現(xiàn)在,只能大呼浪費?;蛟S這時,帝王已經(jīng)偷偷起了心思。
而我們的主人公耿精忠就更加放肆了,大興土木,娶妻之后,一方霸主,地位尊貴,便起了異心。他也是聰明,分析時局,鰲拜剛剛被除,內(nèi)憂解決了,皇帝多半要對外患動手了。藩王位置很危險,但是這個人真是膽大,他假裝上書請求廢掉藩王,想看看康熙小子的反應(yīng)。
“沒想到這個小子真的敢這樣想!”沒錯,康熙想到以前古時藩王一方權(quán)力過大,威脅到皇帝的各種例子,他感到警惕,“你自己說的削藩,那我就順?biāo)浦?,答?yīng)好了?!比缓?,三大藩王起兵謀反了。
所以,耿精忠是個怎樣的人呢?似乎有幾分狂妄幾分驕橫,更有很大野心,在眾人以皇帝為至高無上之時,他卻如同三歲孩子一樣,藐視帝王權(quán)威,這的確不是個能讓皇帝喜愛的人。
耿精忠——康熙之恨
耿精忠謀反了,這個人本來就藐視皇帝尊嚴(yán),惹得帝王不喜,因為不滿皇帝的決定而選擇背叛大清,“該誅!該誅!該誅!”康熙看到這個結(jié)果,一定很是氣憤。
康熙十三年,耿精忠在福建一代做盡了壞事,殺死福建總督,改變當(dāng)?shù)匦叛錾裣瘢⑶彝低祷I齊兵馬,準(zhǔn)備干一票大的。他以“反清復(fù)明“的旗號招集了許多兵馬,自封兵馬大元帥,和吳三桂一樣,成為了整個大清的背叛者。
征戰(zhàn)途中,殺死多少無辜百姓,以”反清復(fù)明“口號引起了國家多少動亂。國家并不怕政權(quán)的更替,只怕處于風(fēng)雨飄搖,而上位者最怕的,是自己的地位,是祖宗基業(yè)遭到威脅,耿精忠觸犯了皇權(quán)的底線,皇帝對他定是充滿了仇恨。
《清圣祖實錄》中有這樣一段話:“耿精忠撤建昌諸賊,其為??芩茻o疑,我兵宜乘機前進,其令大將軍杰書……酌量招撫,勿坐失事機”康熙恨啊,他派遣大軍去討伐謀反的逆賊,短短時間招募出的軍隊怎么能抵得上清王朝精心培養(yǎng)的大軍呢?本來十分猛烈的叛軍開始節(jié)節(jié)敗退。帝王出手,果然實力非凡。
耿精忠已經(jīng)退無可退了,他輸了,他投降了,最后這個逆賊的結(jié)局則是被凌遲處死。
帝王之恨
作為帝王,康熙最看重的是什么?是自己皇帝的權(quán)威,是自己的皇位。很不幸,耿精忠都涉及到了,他試探皇帝,這是在藐視皇帝權(quán)威,他起兵謀反,還打著反清復(fù)明的旗號,這更該死,直接是覬覦上了康熙的皇位。
除此之外,派他鎮(zhèn)守地域,是讓他好好保衛(wèi)一方清朝土地,他卻魚肉百姓,各種奢侈生活都盡情享受,無法無天??v使娶了豪格的女兒,成了豪格的女婿又怎么樣,這是忘了自己本是個奴才,本是大清帝國的一條狗。
可是這條本來該永遠沉浮與自己腳下的狗,有一天卻汪汪亂叫,甚至咬死了自己的子民,真是反了他了!康熙哪能不恨?凌遲處死都是便宜他了。
其實耿精忠如果生于現(xiàn)代,這種有野心,想往上爬的人必定會有不凡成就,可惜生在了古代,生在了皇權(quán)統(tǒng)治的時代,卻沒有投胎在皇家,真是可悲、可嘆呀。
耿精忠的爺爺耿仲明,原本是明朝將領(lǐng)毛文龍的手下,毛文龍被袁崇煥擅殺后,他便和孔有德一起投降后金。耿仲明為后金立下赫赫戰(zhàn)功,從而被封為靖南王。他去世后,兒子耿繼茂(耿精忠之父)承襲爵位。
到了耿繼茂這里,清廷對其并不十分信任,所以為了獲得信任,耿繼茂積極幫助清廷攻打南明。不僅如此,耿繼茂的兒子耿精忠,還入京迎娶了肅親王豪格的女兒,相當(dāng)于是留在京城做人質(zhì)。后來,耿繼茂去世,耿精忠便承襲了靖南王爵位。
雖然這些藩王為清朝立下不少戰(zhàn)功,但對于皇帝來說,他們始終是個威脅。所以當(dāng)除掉鰲拜之后,康熙就決定削藩。在這件事上,平西王吳三桂的反應(yīng)最為激烈,他立馬決定起兵造反,同時拉攏其余藩王。
其中,平南王尚可喜不愿參與,主動告老還鄉(xiāng)。而當(dāng)時僅二十多歲的耿精忠,因年輕氣盛,經(jīng)不住誘惑,便決定響應(yīng)吳三桂,與他一起干一番?大事業(yè)?。為了能夠成就這番?大事業(yè)?,耿精忠可沒少出力。
不過在這件事上,耿精忠并沒有堅持到最后,而是中途就重新歸順了清朝。甚至耿精忠還幫助清廷鎮(zhèn)壓藩王,并剿滅了鄭經(jīng)軍隊。這樣來看,耿精忠也算是將功折罪了,就算最后朝廷不嘉獎他,也說得過去,可為何他卻被凌遲處死了呢?
我們來看整件事的過程。當(dāng)時率先發(fā)現(xiàn)耿精忠有問題的,是福建總督范承謨,他原本打算一邊通知朝廷,一邊調(diào)兵預(yù)防。誰知還沒來得及行動,就被對方控制了。耿精忠控制福建后,他要響應(yīng)吳三桂造反的事實,也就瞞不住了。
康熙當(dāng)初決定要削藩,就做好了藩王會造反的心理準(zhǔn)備。吳三桂造反,康熙并不意外,可耿精忠硬是要來插一腳,這就令康熙很頭疼,于是他先派人去勸說耿精忠,讓他別來摻和,如果及時醒悟,并能帶兵去剿滅鄭經(jīng)的話,朝廷將既往不咎。
可耿精忠哪里聽得進去,當(dāng)時他持續(xù)帶兵進攻,已經(jīng)先后攻陷平陽、金華、義烏等地,又攻陷江西石城,安徽徽州、祁門等地,隊伍一度擴大至十余萬。在這種情況下,耿精忠哪里聽得進朝廷的勸降。
然而,就在耿精忠,對此次造反之路充滿信心的時候,他們卻出現(xiàn)了內(nèi)斗。這些藩王雖然團結(jié)起來造反,但誰都想分到最大的一塊瓜,所以為了地盤開始內(nèi)斗。耿精忠和鄭經(jīng),就因為此事打了起來。
康熙知道后,認為機會又來了,于是命康親王去圍剿耿精忠。耿精忠軍隊軍餉匱乏,加上之前進攻時沿途暴虐,已經(jīng)失去了民心,所以根本不是清軍的對手。沒有辦法,耿精忠只能屈服,重新投降清朝,并表示愿意協(xié)助清廷鎮(zhèn)壓藩王。
為了得到清廷的信任,耿精忠這次很賣力,他率軍先后剿滅了鄭經(jīng)軍隊,以及后來響應(yīng)了吳三桂的尚之信(尚可喜之子)軍隊。耿精忠的及時反正,令康熙是大松一口氣。既然他已戴罪立功,為何康熙還會處死他呢?
原來,就在耿精忠戴罪立功后不久,他的手下就站出來揭發(fā),說他仍有謀逆之心。當(dāng)時三藩之亂還未全部平息,康熙就沒有要耿精忠的命,只是以?負恩謀反?為由將其奪爵下獄。
直到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亂徹底平息,大學(xué)士納蘭明珠上奏稱:?精忠負恩謀反,罪浮于之信。?
就是說耿精忠忘恩負義,背叛朝廷,蓄意謀反,他的罪名實則大過尚之信。于是,康熙便下令,將耿精忠及其心腹等凌遲處死。耿精忠的事情說明,歷朝歷代,皇帝都不會喜歡反復(fù)無常的小人。留著你,可能因為你暫時還有用,一旦失去利用價值,就必死無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8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