臾區(qū)劃五行,又作鬼容區(qū),號大鴻。傳說上古醫(yī)家,黃帝臣,曾佐黃帝發(fā)明五行,詳論脈經(jīng),于難經(jīng)究盡其義理,以為經(jīng)論。
火正祝融
祝融,本名重黎,中國上古帝王,以火施化,號赤帝,后尊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古時三皇五帝五帝之一(有爭議),葬衡陽市南岳區(qū)。據(jù)山海經(jīng)記載,祝融的居所是南方的盡頭衡山,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揚(yáng)動聽、感人肺腑的樂曲,相傳名為《九天》,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另一說祝融為顓頊帝孫重黎,高辛氏火正之官,黃帝賜他姓“祝融氏”。在日常用語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詞。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陽,后人為了紀(jì)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稱為祝融峰。
金正蓐收
蓐收為秋神,左耳有蛇,乘兩條龍。是為白帝少昊的輔佐神,有人說蓐收為白帝之子。還有說他是古代傳說中的西方神名,司秋。據(jù)《淮南子·天文篇》載“蓐收民曲尺掌管秋天……”也就是說他分管的主要是秋收科藏的事,所以望河樓前有“蓐收之府”牌坊。少昊與蓐收,既是父子又是君臣,故兩座牌坊同時在西岳廟出現(xiàn)?!渡胶=?jīng)》又說∶“蓐收住在泑山”。這山南面多美玉,北面多雄黃。在山上可以望見西邊太陽落下的地方,那時的光氣乜是圓的。管太陽下去的神叫紅光,據(jù)說這就是蓐收。
水正玄冥
古官名。五行官之一?!蹲髠鳌ふ压拍辍罚骸肮视形逍兄?,是謂五官,實列受姓氏,封為上公,祀為貴神……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p>
木正句芒
句(讀gōu)芒,或名句龍,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木神(春神),主管樹木的發(fā)芽生長,少昊的后代,名重,為伏羲臣。太陽每天早上從扶桑上升起,神樹扶桑歸句芒管,太陽升起的那片地方也歸句芒管。句芒在古代非常非常重要,每年春祭都有份。他的本來面目是鳥——鳥身人面,乘兩龍,后來竟一點影響也沒有了。不過我們可以在祭祀儀式和年畫中見到他:他變成了春天騎牛的牧童,頭有雙髻,手執(zhí)柳鞭,亦稱芒童。[43]
土正后土
后土,又稱后土皇地祗,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大地之母、土神。是農(nóng)業(yè)獲得豐收的保護(hù)神,還是生育之神、大地之神?!蹲髠鳌ふ压拍辍罚骸澳菊痪涿?,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杜預(yù)注:“土為群物主,故稱后也?!薄妒酚洝敳吡袀鳌罚骸凹鬃又毓猓梦艺咂シ驗槿司?,有土正,諸侯得我為帝王?!?/p>
巍五行:土??滴踝值涔P畫:21。矮小、健壯、壯觀、壯志意指頂天立地、矮小俊秀、壯志凌云。名字舉例:衍巍(yǎn wēi)、巍毅(wēi yì)、錚?。▃hēng wēi)、延?。▂án wēi)、松?。╯ōng wēi)。
邑五行:土??滴踝值涔P畫:7。城邑、采邑、郡邑、邑頌意指鼠目寸光、深謀遠(yuǎn)慮、位高權(quán)重。名字舉例:邑晚(yì wǎn)、邑淼(yì miǎo)、侃邑(kǎn yì)、宏邑(hóng yì)、薰邑(xūn yì)。
衡五行:土。康熙字典筆畫:16。決議、衡山、橫儀、公正意指比權(quán)量力、厚此薄彼、當(dāng)機(jī)立決。名字舉例:賓衡(bīn héng)、坤衡(kūn héng)、衡巒(héng luán)、衡穹(héng qióng)、江衡(jiāng héng)。
填五行:土??滴踝值涔P畫:13。填補(bǔ)、填滿、補(bǔ)滿、安寧意指飽讀詩書、不祥安樂。名字舉例:填觀(tián guān)、森填(sēn tián)、填泓(tián hóng)、詔填(zhào tián)、填森(tián sēn)。
余五行:土??滴踝值涔P畫:7。遺留、余暉、余音繞梁、充裕意指福澤綿綿、財源廣進(jìn)、家財萬貫。名字舉例:余弈(yú yì)、余璦(yú ài)、萌余(méng yú)、珅余(shēn yú)、彌余(mí yú)。
育五行:土??滴踝值涔P畫:10。撫養(yǎng)、教育、教誨、矯捷意指春風(fēng)化雨、玉琢成器、循循誘人。名字舉例:育施(yù shī)、育攸(yù yōu)、倉育(cāng yù)、濤育(tāo yù)、育酈(yù lì)。
寅五行:土??滴踝值涔P畫:11。敬畏、仔細(xì)、慎重、寅時意指虎膽龍威、雄性壯志、受人尊崇。名字舉例:申寅(shēn yín)、望寅(wàng yín)、寅席(yín xí)、寅捷(yín jié)、寅代(yín dài)。
嶼五行:土??滴踝值涔P畫:17。云嶼、小島、江嶼、煙嶼意指剛強(qiáng)英勇、頑強(qiáng)拼搏。名字舉例:嶼峰(yǔ fēng)、毅嶼(yì yǔ)、嶼作(yǔ zuò)、宗嶼(zōng yǔ)、皓嶼(hào yǔ)。
瑋五行:土??滴踝值涔P畫:14。珍異、美妙、珍愛、美玉指完美無缺、天生麗質(zhì)、鶴立雞群。名字舉例:熙瑋(xī wěi)、醇瑋(chún wěi)、菀瑋(wǎn wěi)、瑋含(wěi hán)、顏瑋(yán wěi)。
牡:牡丹是花中之王,代表著高貴,大氣,雍容華貴,秀氣美妙,十分合適用在女孩名字里,表示大富大貴。
坦:這個字有博古通今,學(xué)問豐的意思,表示用本人的才氣和努力,獲得成功,興隆興旺,好運(yùn)連連。
仕:意為有一定位置的人,常常用來描述仕途坦蕩,描述一團(tuán)體未來一定大有所作為。學(xué)仕、杰仕,這些都是寓意十分吉利的名字。
圣:五行屬土,不祥的寓意為聰明、神圣,合適男生取名。
幸:僥幸,幸福,經(jīng)常有人開心,幸福的意思,意為運(yùn)氣好,溫馨有愛,常常有好運(yùn)來臨的意思,總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小確幸,知足常樂。
晏:五行為土,不祥寓意為安寧、幸福,用在名字中寓意孩子有榮華貧賤的生活。
辰:五行屬土,賦予著孩子希望,不祥,理想,男女都可取的字。用在名字中寓意孩子積極向上、幸福閑適。
翔:字義上看就是翱翔,自在,有不祥之意,男女生都可取的字。用在名字中寓意能放開本人,無拘無束地生活。
山:五行屬土,平穩(wěn)如山,山向來有矮小,堅固的覺得,平穩(wěn)如山,生命中有貴人相助,有依托。
五行屬土的字(1畫)一、乙五行屬土的字(2畫)又五行屬土的字(3畫)個、己、山、土、丸、衛(wèi)、兀、丫、也、億、尢、于五行屬土的字(4畫)厄、切、瓦、王、韋、為、卬、夭、以、憶、尹、引、尤、友、與、予、曰、允五行屬土的字(5畫)艾、凹、鳥、圣、戊、阢、央、葉、永、用、由、右、幼、邘、孕、仔五行屬土的字(6畫)吖、安、充、地、圪、艮、圭、灰、圾、岌、壙、謳、圮、屺、似、戍、吐、圩、偉、圬鄔、伍、仵、戌、壓、伢、亞、訝、延、閆、羊、陽、爺、伊、衣、圯、夷、屹、亦、異因、陰、優(yōu)、有、迂、紆、嶼、宇、羽、約、圳五行屬土的字(7畫)阿、芺、岙、岜、壩、坂、坌、辰、肚、坊、墳、附、崗、壞、磯、均、坎、坑、塊、嵐壢、牡、嘔、慪、妑、圻、岐、岍、嶇、坍、壇、禿、完、違、圍、幃、闈、緯、位、嗚迕、廡、憮、忤、塢、氙、峴、軒、岈、迓、呀、冶、鄴、醫(yī)、詒、矣、抑、囈、邑、佚役、吲、飲、迎、應(yīng)、傭、甬、攸、憂、郵、猶、卣、佑、玙、歟、余、園、員、遠(yuǎn)、狁運(yùn)、址、墜五行屬土的字(8畫)骯、垇、坳、坢、衩、誕、坻、坫、崠、礬、廢、坩、矸、岣、岵、畫、話、岬、坷、岢礦、巋、坤、垃、嶺、垅、壟、壚、峁、岷、坶、坭、拗、甌、歐、毆、爬、帕、怕、坯坪、坡、坦、坨、宛、往、旺、瑋、委、甕、岫、盱、詡、押、巖、奄、怏、肴、耶、夜依、祎、飴、怡、迤、嶧、佾、懌、詣、塋、擁、詠、呦、侑、盂、臾、育、鳶、玥、昀鄆、征、肫五行屬土的字(9畫)哀、按、襖、砭、垞、昶、硨、城、墊、垤、垌、峒、砘、垛、堊、垡、費(fèi)、砜、垓、垢閨、胡、砉、塏、砍、墾、垮、奎、壘、巒、孌、垴、鷗、趴、盆、砒、砌、牽、嶠、竊埏、坰、哇、娃、威、畏、胃、誣、屋、侮、誤、峽、型、勛、峋、鴉、啞、埡、砑、婭咽、懨、匽、硯、養(yǎng)、垚、姚、要、咿、咦、貽、姨、艤、音、姻、垠、俑、勇、幽、疣羑、囿、宥、誘、舁、禹、垣、爰、院、鄖、隕、惲、崢、磚、窀五行屬土的字(10畫)啊、埃、唉、挨、砹、愛、俺、胺、案、盎、敖、峬、埕、礎(chǔ)、砥、峨、惡、恩、砝、砩埂、堝、監(jiān)、砬、崍、嶗、礪、礫、埒、礱、埋、裊、砰、破、埔、峭、容、砷、砣、諉娓、軎、翁、唔、捂、嫻、頊、塤、鴨、琊、蚜、氬、胭、鹽、艷、晏、宴、氧、恙、眙胰、酏、益、氤、殷、狺、蚓、狳、馀、諛、彧、眢、鴛、冤、袁、圓、閱、暈、砸、砟砧、輊、準(zhǔn)五行屬土的字(11畫)捱、庵、諳、埯、唵、崩、埠、埭、硐、堆、墮、硌、崮、慣、硅、崞、黃、基、崨、崛崆、堀、逵、壸、硭、埝、啪、盤、培、堋、埤、畦、崎、塹、磽、埽、碩、眭、堂、窕眺、堍、婉、唯、帷、惟、維、謂、尉、釫、牾、硒、硤、崤、硎、勖、崖、痖、焉、崦閹、偃、癢、掖、揶、野、猗、移、痍、埸、逸、翌、寅、隱、嬰、庸、恿、悠、蚰、蚴隅、域、欲、躍、殞、醞、嶄、埴五行屬土的字(12畫)隘、啽、媕、揞、晻、媼、奡、傲、奧、堡、堛、嵖、堾、堤、奠、堞、黑、堠、鹼、堪喹、塄、嶁、嵋、嵚、確、嶸、蛙、崴、琬、琟、嵬、猥、喂、猬、溫、握、硪、痦、婺騖、翕、遐、翔、硝、揠、腌、蜒、堰、崵、崾、腋、揖、壹、堙、喑、愔、瑛、魷、釉喁、崳、琙、黿、援、緣、越、粵、慍、崽、跖、蛭、嵫五行屬土的字(13畫)矮、礙、噯、嗌、嬡、鵪、腤、暗、嶅、遨、嗷、廒、驁、塝、碑、碚、磣、碘、碉、碇碓、痱、觟、嵴、跬、碌、硼、碰、嵊、嵩、塑、碎、塌、塘、填、碗、韙、艉、痿、嗡蜈、鵡、瑕、睚、衙、鄢、頤、裔、意、鄞、雍、蛹、猷、瘀、瑀、譽(yù)、塬、猿、氳、韞韻、稚五行屬土的字(14畫)璦、璈、獒、碥、碴、墋、磁、磋、碲、碟、鮭、堿、碣、境、墚、墁、墻、墑、塾、墅碳、鮪、穩(wěn)、寤、鶩、墟、噓、碹、嫣、旖、夤、攖、嚶、罌、纓、墉、慵、踴、轅、翟嶂五行屬土的字(15畫)鞍、懊、磅、嶓、嶒、墀、嶝、墩、磙、嘿、蝴、糊、磕、蝰、磊、嶙、碾、豌、慰、鞋糈、噎、靨、瓔、影、蝣、牖、墺、豫、增、磔五行屬土的字(16畫)聱、螯、壁、衡、磺、磨、磧、融、歙、燕、噫、殪、癮、鸚、壅、螈五行屬土的字(17畫)癌、闇、鮟、醠、謷、磴、礅、壕、壑、礁、嬲、嶷、翳、臆、膺、臃、黝、龠五行屬土的字(18畫)盫、鰲、蹦、璧、礓、礞、黟、彝、癔、鼬五行屬土的字(19畫)爊、礤、巔、疆、嬿、繶、鳙五行屬土的字(20畫)巉、壤、巍、鼯五行屬土的字(21畫)礴、蠡五行屬土的字(22畫)鸛、懿、饔五行屬土的字(23畫)罐
您還可以使用幫助你查詢星座百科、測姻緣、測事業(yè)運(yùn)、測婚姻、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測八字、姓名速配、測終生運(yùn)、復(fù)合機(jī)會,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AI(僅供娛樂)://
《禮記》禮運(yùn)原文昔者仲尼與于蠟賓,事畢,出游于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cè)曰:「君子何嘆?」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dú)親其親,不獨(dú)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dú)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jì);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shè)制度,以立田里,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jǐn)于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言偃復(fù)問曰:「如此乎禮之急也?」孔子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詩》曰:『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是故夫禮,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達(dá)于喪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禮示之,故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寡再葟?fù)問曰:「夫子之極言禮也,可得而聞與?」孔子曰:「我欲觀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時焉。我欲觀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義,夏時之等,吾以是觀之?!狗蚨Y之初,始諸飲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飲,蕢桴而土鼓,猶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號,告曰:「皋!某復(fù)?!谷缓箫埿榷谑?。故天望而地藏也,體魄則降,知?dú)庠谏希仕勒弑笔?,生者南鄉(xiāng),皆從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冬則居營窟,夏則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未有麻絲,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為臺榭、宮室、牖戶,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為醴酪;治其麻絲,以為布帛,以養(yǎng)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從其朔。故玄酒在室,醴盞在戶,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陳其犧牲,備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鐘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與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齊上下,夫婦有所。是謂承天之祜。作其祝號,玄酒以祭,薦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與其越席,疏布以冪,衣其浣帛,醴盞以獻(xiàn),薦其燔炙,君與夫人交獻(xiàn),以嘉魂魄,是謂合莫。然后退而合亨,體其犬豕牛羊,實其簠簋、籩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謂大祥。此禮之大成也。
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觀周道,幽、厲傷之,吾舍魯何適矣!魯之郊禘,非禮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棺X拍乙灼涑9?,是謂大假。祝嘏辭說,藏于宗祝巫史,非禮也,是謂幽國。盞斝及尸君,非禮也,是謂僭君。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聲樂皆具,非禮也,是謂亂國。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喪,與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與家仆雜居齊齒,非禮也,是謂君與臣同國。故天子有田以處其子孫,諸侯有國以處其子孫,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是謂制度。故天子適諸侯,必舍其祖朝,而不以禮籍入,是謂天子壞法亂紀(jì)。諸侯非問疾吊喪而入諸臣之家,是謂君臣為謔。是故,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別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別仁義,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則君位危;君位危,則大臣倍,小臣竊。刑肅而俗敝,則法無常;法無常,而禮無列;禮無列,則士不事也。刑肅而俗敝,則民弗歸也,是謂疵國。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謂肴地,降于祖廟之謂仁義,降于山川之謂興作,降于五祀之謂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參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處其所存,禮之序也;玩其所樂,民之治也。故天生時而地生財,人其父生而師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無過之地也。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養(yǎng)也,非養(yǎng)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則有過,養(yǎng)人則不足,事人則失位。故百姓則君以自治也,養(yǎng)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顯也。故禮達(dá)而分定,人皆愛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貪。故國有患,君死社稷謂之義,大夫死宗廟謂之變。故圣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dá)于其患,然后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xué)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故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陰,竅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時,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五行之動,迭相竭也,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為本也;五聲、六律、、十二管,還相為宮也;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為質(zhì)也;五色、六章、十二衣,還相為質(zhì)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別聲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則,必以天地為本,以陰陽為端,以四時為柄,以日星為紀(jì),月以為量,鬼神以為徒,五行以為質(zhì),禮義以為器,人情以為田,四靈以為畜。以天地為本,故物可舉也;以陰陽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時為柄,故事可勸也;以日星為紀(jì),故事可列也;月以為量,故功有藝也;鬼神以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為質(zhì),故事可復(fù)也;禮義以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為田,故人以為奧也;四靈以為畜,故飲食有由也。
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故龍以為畜,故魚鮪不淰;鳳以為畜,故鳥不獝;麟以為畜,故獸不狘;龜以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龜,列祭祀,瘞繒,宣祝嘏辭說,設(shè)制度,故國有禮,官有御,事有職,禮有序。故先王患禮之不達(dá)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國,所以列地利也;祖廟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儐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廟,三公在朝,三老在學(xué)。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故禮行于郊,而百神受職焉,禮行于社,而百貨可極焉,禮行于祖廟而孝慈服焉,禮行于五祀而正法則焉。故自郊社、祖廟、山川、五祀,義之修而禮之藏也。是故夫禮,必本于大一,分而為天地,轉(zhuǎn)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禮必本于天,動而之地,列而之事,變而從時,協(xié)于分藝,其居人也曰養(yǎng),其行之以貨力、辭讓:飲食、冠昏、喪祭、射御、朝聘。故禮義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講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膚之會、筋骸之束也。所以養(yǎng)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達(dá)天道順人情之大竇也。故唯圣人為知禮之不可以已也,故壞國、喪家、亡人,必先去其禮。故禮之于人也,猶酒之有蘗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xué)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樂以安之。故禮也者,義之實也。協(xié)諸義而協(xié),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義者藝之分、仁之節(jié)也,協(xié)于藝,講于仁,得之者強(qiáng)。仁者,義之本也,順之體也,得之者尊。故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也;為禮不本于義,猶耕而弗種也;為義而不講之以學(xué),猶種而弗耨也;講之于學(xué)而不合之以仁,猶耨而弗獲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樂,猶獲而弗食也;安之以樂而不達(dá)于順,猶食而弗肥也。四體既正,膚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天子以德為車、以樂為御,諸侯以禮相與,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謂大順。大順者,所以養(yǎng)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積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繆,細(xì)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間。連而不相及也,動而不相害也,此順之至也。故明于順,然后能守危也。故禮之不同也,不豐也,不殺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順,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飲食必時。合男女,頒爵位,必當(dāng)年德。用民必順。故無水旱昆蟲之災(zāi),民無兇饑妖孽之疾。故天不愛其道,地不愛其寶,人不愛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車,河出馬圖,鳳凰麒麟皆在郊棷,龜龍在宮沼,其余鳥獸之卵胎,皆可俯而窺也。則是無故,先王能修禮以達(dá)義,體信以達(dá)順,故此順之實也。
譯文從前,孔子曾作為來賓參與蠟祭,祭畢,孔子出來到宮門外的高臺上散步,不禁感慨而嘆??鬃拥母袊@,當(dāng)是感嘆魯君的失禮。言堰在一旁問道:“老師為什么嘆氣呢?”孔子說:“大道實行的時代,和夏商周三代杰出君主在位的時代,我沒有趕得上,而內(nèi)心深懷向往。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是公共的,大家推選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為領(lǐng)導(dǎo),彼此之間講究信譽(yù),相處和睦。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dāng)作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子女當(dāng)作子女,使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壯年人都有工作可做,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長,矜寡孤獨(dú)和殘廢有病的人,都能得到社會的照顧。男子都有職業(yè),女子都適時而嫁。對于財物,人們只是不愿讓它白白地扔在地上,倒不一定非藏到自己家里不可;對于氣力,人們生怕不是出在自己身上,倒不一定是為了自己。所以勾心斗角的事沒有市場,明搶暗偷作亂害人的現(xiàn)象絕跡。所以,門戶只須從外面帶上而不須用門上鎖。這就叫大同?,F(xiàn)在,大同社會的準(zhǔn)則已經(jīng)被破壞了,天下成為一家所有,人們各自親其雙親,各自愛其子女,財物生怕不歸自己所有,、氣力則唯恐出于己身。天子、諸侯的寶座,時興父傳于子,兄傳于弟。內(nèi)城外城加上護(hù)城河,這被當(dāng)作防御設(shè)施。把禮義作為根本大法,用來規(guī)范君臣關(guān)系,用來使父子關(guān)系親密,用來使兄弟和睦,用來使夫婦和諧,用來設(shè)立制度,用來確立田地和住宅,用來表彰有勇有智的人,用來把功勞寫到自己的賬本上。因此,勾心斗角的事就隨之而生卜,兵戎相見的事也因此而起。夏禹、商湯、周文王、武王、成王、周公,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產(chǎn)生的佼佼者。這六位君子,沒有一個不是把禮當(dāng)作法寶,用禮來表彰正義,考察誠信,指明過錯,效法仁愛,講究禮讓,向百姓展示一切都是有規(guī)可循。如有不按禮辦事的,當(dāng)官的要被撤職,民眾都把他看作禍害。這就是小康?!?/p>
言僵又間道:“禮果真就是這樣的緊要嗎?”孔子說:“禮,是先主用來遵循天的旨意,用來潔理人間萬象的,所以誰失掉了禮誰就會死亡,誰得到了禮誰就能生存?!对娊?jīng)》上說:‘你看那老鼠還有個形體,做人怎能無禮。如果做人而無禮,還不如早點死掉為好廣因此,禮這個東西,一定是源出于天,效法于地,參驗于鬼神,貫徹于喪禮、祭禮、射禮、鄉(xiāng)飲酒禮、冠禮、婚禮、覷禮、聘禮之中。所以圣人用禮來昭示天下,而天下國家才有可能步入正軌?!?/p>
言堰又問道:“老師把禮講得這般要緊,可以講得更詳細(xì)點嗎?”孔子曰:“我曾想研究一下夏代的禮,所以特地跑到祀國考察,但因年代久遠(yuǎn),留下的文獻(xiàn)太少,只得到了一種叫《夏時》的書。我又想研究一下殷代的禮,所以特地跑到宋國去考察,留下的文獻(xiàn)也很少,只得到了一種叫《坤乾》的書。我就根據(jù)這兩種書談?wù)劙?。上古禮的產(chǎn)生,是從飲食開始的,那時的人們尚未發(fā)明陶器,他們把谷物、小豬放在燒熱的石頭上焙烤,挖個小坑當(dāng)酒杯,雙手捧起來喝,用土拎成的鼓褪,壘個小土臺子就當(dāng)鼓,在他們看來,用自己的這種生活方式來表達(dá)對于鬼神的敬意,好像也是可以的。這便有了最原始的祭禮。等到他們死的時候,其家屬就上到屋頂向北方高喊:‘喂―,親人某某你回來吧!’招魂之后,就把生稻生米含在死者口中,到了送葬的時候,又用草葉包著熟食作為祭品送他上路。就這樣向天上招魂”在地下埋葬,肉體入之子地,靈魂升之于天。所以死人頭皆朝北,北向是陰;活人都面向南,南方是陽?,F(xiàn)在實行的這些禮儀都是古代傳下來的。在上古先王之時,沒有宮室一類建筑,冬天就住在土壘的洞穴里,夏天就住在棍棒搭成的巢案里;那時候還不懂得熟食,生吃草木之實和鳥獸之肉,喝鳥獸的血,連肉帶毛的生吞;那時候還不知道麻絲可以織布作衣,就披上鳥羽獸皮當(dāng)衣服。后來有圣人出世,才懂得火的種種作用,于是用模型鑄造金屬器皿,和合泥土燒制磚瓦,用來建造臺榭宮室門窗;又用火來焙、來燒、來煮、來烤,釀造甜酒和醋漿。又利用絲麻,織成布帛,用來供養(yǎng)活人,料理死者,用來祭祀鬼神和上帝。凡此種種,也都是沿襲上古的作法。因為重視上古老祖宗的習(xí)見習(xí)聞,所以在祭祀的時候,玄酒擺在室內(nèi),醛和酸擺在門旁,粱醒擺在堂上,澄酒擺在堂下,同時要陳列犧牲,備齊鼎姐,安排各種樂器,精心擬制饗神之辭和神佑之辭,用以迎接天神和祖宗的降臨。通過祭祀中的種種禮儀,或表示規(guī)范君臣的關(guān)系,或表示加深父子的感情,或表示和睦兄弟,或表示上下均可得到神惠,或表示夫婦各有自己應(yīng)處的地位。這樣的祭祀就叫承受上天的賜福。擬定祝辭中的種種美稱,設(shè)置玄酒以祭神,先將牲的血毛獻(xiàn)進(jìn),再將生肉載于姐上進(jìn)獻(xiàn),再將半生不熟的排骨肉獻(xiàn)上。主人主婦親踐蒲席,用粗布蒙上酒蹲,身穿祭服,獻(xiàn)過酸酒,又獻(xiàn)酸酒,獻(xiàn)過烤肉,又獻(xiàn)烤肝。國君與夫人向神交替進(jìn)獻(xiàn),使祖先的靈魂感到快慰,這就叫子孫的精神和祖先的靈魂在冥冥之中相會。祭祀進(jìn)行到向今人獻(xiàn)食時,就把方才獻(xiàn)神的生肉、半生不熟的肉放在鑊里合煮,直到煮熟,然后區(qū)別犬采牛羊的不同部位,放到該放的容器里,以招待來賓和自家兄弟。祝的祝辭要表達(dá)主人對神的孝敬之意,神的保佑之辭也充溢著對子孫的愛護(hù)之心,這就叫大吉大利。這就是禮的大致情況。”
孔子說:“真是可悲啊!我考察周代的禮,發(fā)現(xiàn)經(jīng)過幽、厲之亂,已被破壞得差不多了,就目前來說,只有魯國還差強(qiáng)人意。但是,魯國舉行的郊天諦祖,也不合乎禮的規(guī)定,魯是周公的封國,竟然也如此數(shù)典忘祖,說明周禮真是衰敗了。祀國國君郊天諦禹,宋國國君郊夭諦契,因為他們是天子的嫡系后裔,一所以才可以奉行郊啼。所以只有天子才可以祭天地,諸侯只能祭祀自己國土內(nèi)的社神與傻神。
“祝辭和暇辭不敢改變其傳統(tǒng)格式,這就叫大福大祥。祝辭和報辭,本當(dāng)藏于宗廟,而今卻藏于宗伯太祝和巫官史官之家,這是不合禮的,這說明其中有鬼,這就叫陰謀之國。酸翠是天子用以獻(xiàn)尸的酒器,而今竟然一般諸侯也用,這不合禮,這叫作僧越之君。冕棄是國君的禮服,兵器甲青是國君的武備,而今卻藏于大夫之家,這就叫威脅國君。大夫竟然也百官具備,祭器不用外借,八音齊備,這不合禮,這叫混亂之國。在國君那里任職叫做臣,在大夫家里任職叫做仆。臣仆如果遇到父母之喪,或者是剛結(jié)過婚,至少應(yīng)該一年不派差使。在居喪期間帶孝上班,或是仍和家仆雜居一起,沒上沒下,也不合禮,這就叫做君臣共有國家。天子有土地可以封其子孫為諸侯,諸侯有國家可以封其子孫為大夫,大夫有采地可以養(yǎng)活其子孫。這就叫制度。所以天子到諸侯之國去,一定要下榻在諸侯的祖廟,但如果住進(jìn)時無視禮簿上所載諸侯國的忌諱,那就叫做夫子違法亂紀(jì)。諸侯如果不是由于探病吊喪而隨便進(jìn)入諸臣之家,那就叫君臣互相戲謔。所以說,禮是國君治理國家的最有力的工具,有了它才好區(qū)別嫌疑,明察幽隱,敬事鬼神,訂立制度,賞罰得當(dāng),總而言之,有了它才好治理國家,維護(hù)君權(quán)。所以,國政如果不以禮為準(zhǔn)繩就會導(dǎo)致君權(quán)動搖,君權(quán)動搖就會導(dǎo)致大臣背叛,小臣偷竊。這時候盡管用嚴(yán)刑峻罰來挽救,但因風(fēng)俗凋弊,由此而引起法令無常,法令無常自然又引發(fā)禮儀亂套,禮儀亂套就讓士人無法做事。刑罰嚴(yán)峻加上風(fēng)俗敗壞,老百姓就不會歸心了。這就叫有疵病之國。
“所以,禮實在是國君借以安身立命的法寶。所以禮一定源出于天,依據(jù)天道而頒降政令。有的禮是源出于地,依據(jù)地道而頒降社祭的政令。有的禮是源出于鬼神―列祖列宗、山川之神、五祀之神,因此而產(chǎn)生了體現(xiàn)仁義的宗廟之禮,祭祀提供建設(shè)資料的山川之祭,祭祀據(jù)以建立制度的五祀之祭。所以圣人是上參于天,下驗于地,又考察了鬼神,以此來制訂政令。圣王能處理好天地鬼神的存在次第,禮的次序也就有了;能玩味天地鬼神的愛好所在,民眾的治理也就好辦了。天生四時,地生財貨,人,父母生他,老師教他,這四條,如果國君能夠正確利用,就能夠立于不出過錯之地。
“所以,作為國君,應(yīng)是人們效法的榜樣,而不是效法他人的;應(yīng)是人們樂于供養(yǎng),而不是供養(yǎng)他人的;應(yīng)是人們服侍的對象,而不是服侍他人的。所以,如果國君效法他人就說明國君犯有過錯,國君一身而供養(yǎng)全體國民肯定其力不足,國君如果服侍他人就意味著丟掉了國君的寶座。所以,百姓都是效法國君以達(dá)到自我管理,供養(yǎng)國君以達(dá)到自我安定,服侍國君以達(dá)到抬高自己。舉國上下都明白了這個禮,上下名分確定,就會人人都樂于為國犧牲而恥于茍且偷生。國君要重用有智、有勇、有仁的人,但要注意取其長而避其短。對于有智的人要謹(jǐn)防其詐偽,對于有勇的人要避免其感情沖動,對于有仁的人要警惕其貪婪。國家有了外患,國君與國土共存亡,這是理所當(dāng)然的;大夫為保衛(wèi)國君宗廟而死,這是職責(zé)所在,也是正當(dāng)?shù)?。所以圣人能夠使整個天下像是一個家庭,全體國民像是一個人,并不是憑著主觀臆想,而是憑著了解人情,洞曉人義,明白人利,熟知人患,然后才能做到。
“什么叫做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這七種不學(xué)就會的感情就是人情。什么叫做人義?父親慈愛,兒子孝敬,兄長友愛,幼弟恭順,丈夫守寒,妻子聽從,長者惠下,幼者順上,君主仁慈,臣子忠誠,這十種人際關(guān)系準(zhǔn)則就叫人義。講究信用,維持和睦,這叫做人利。你爭我奪,互相殘殺,這叫做人患。圣人要想疏導(dǎo)人的七情,維護(hù)十種人際關(guān)系準(zhǔn)則,崇尚謙讓,避免爭奪,除了禮以外,沒有更好的辦法。飲食男女,是人的最大欲望所在。死亡貧苦,是人的最大厭惡所在。這最大欲望和最大厭惡,構(gòu)成了人心日夜思慮的兩件大事。每人都把心思藏在肚子里,深不可測。美好或丑惡的念頭都深藏在心,從外表來看誰也看不出來,要想徹底搞清楚,除了禮之外恐怕也沒有別的辦法。
“人是感于天覆地載之德、陰陽二氣交合、形體和精靈結(jié)合、吸收五行的精華而生。所以天持陽氣,垂示日月星辰的光芒;地持陰氣,借山河為孔穴而吞吐呼吸。分布五行于四季,四季順序分明,日行循軌,月亮才會按時出現(xiàn)。所以每月的前十五天,月亮由月牙變成滿月,后十五天,又由滿月變成月牙。五行的運(yùn)轉(zhuǎn),此去彼來,輪流作主。五行四季十二月,依次交替為本始。五聲六律十二管,依次交替為宮聲‘五味六和十二食,依次交替為主味。五色六章十二衣,依次交替為主色。所以說,人是天地的心靈,是由五行構(gòu)成的萬物之首,是懂得何時應(yīng)吃何味為好、何時應(yīng)聽何聲為好、何時應(yīng)穿何種顏色之衣為好的一種精靈。
“所以圣人制作法則,一定要取法天地以為根本,取法陰陽以為大端,取法四時以為關(guān)鍵,取法日星以為綱紀(jì),取法月之圓缺以為區(qū)分,取法大地以山川為徒屬,取法五行以為主體,把禮義當(dāng)作耕地的工具,把人情當(dāng)作田地,連‘四靈’也成了家畜。因為以天地為根本,所以萬物都能包羅;以陰陽為大端,所以人情可以察覺;以四時為關(guān)鍵,所以農(nóng)時不失,事功易成;以日星為綱紀(jì),所以做事的順序便于安排;以月之圓缺為區(qū)限,所以每月干啥都有‘條不紊;以山川為徒屬,所以人人皆有職守;以五行為主體,所以事事皆可終而復(fù)始;把禮義作為耕具,所以事事才能辦得成功;把人情當(dāng)作田地,所以圣人就是田地的主人;把‘四靈’作為家畜,所以飲食有所取材。
“什么叫做四靈?麟、鳳、龜、龍,它們是四類動物之王,被叫做四靈。所以,如果龍已成為家畜,那么它的鱗族部下也就尾隨而來;如果鳳已成為家畜,那么它的羽族部下也就紛然而至;如果麟已成為家畜,那么它的毛族部下也就乖乖歸順;如果龜已成為家畜,那就可用以占卜,預(yù)先察知人情。所以先王秉持菩草和龜甲,安排祭祀,座增降神,宣讀祝辭和鍛辭,設(shè)立種種制度。于是國人皆彬彬有禮,百官各治其事,百事都有規(guī)章,凡所行禮,皆有次序。
.“先王擔(dān)心禮教不能普及于下民,所以在南郊祭上帝,借以昭示天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又祭土神于國內(nèi),借以昭示大地為人類生存提供的種種便利;又祭祖于廟,借以昭示凡我族人均應(yīng)相愛;又祭祀山川,借以昭示要禮敬冥冥之中的鬼神;又舉行五祀之祭,借以昭示各種制度來源于此。所以,一天子在宗廟中,有宗祝相助;在朝中,有三公輔佐;在太學(xué)中,有三老給提建議;在天子的身邊,前有掌理神事的巫,后有負(fù)責(zé)記錄言行的史,負(fù)責(zé)占卜的官員、負(fù)責(zé)奏樂、負(fù)責(zé)規(guī)諫的官員,尸都在天子的左右,天子居中,心里沒有任何雜念,只須惜守至正之道就行了。所以,祭天于南郊,天上的眾神就會各司其職;祭地于國,地上的種種資源就都可利用;祭祖于廟,孝慈之道就會得到推行;舉行五祀之祭,各種法則制度就會得到遵守。由此看來,祭天、祭地、祭祖、祭山川、祭五祀,都是借助于禮而昭示其含義的。
“因此,禮必定源出于太一,太一一分為二,在上者為天,在下者為地’,天又轉(zhuǎn)變?yōu)殛?,地又轉(zhuǎn)變?yōu)殛帲枤庾優(yōu)榇合?,陰氣變?yōu)榍锒?,于是有了四季,于是有了鬼神。圣人制禮,皆據(jù)此而頒降政令,這是取法于天的。禮一定是源出于太一和天,其次效法于地,其次效法五祀,其次效法四時,而且合乎每月行令的準(zhǔn)則。禮在人事上也叫做義,具體表現(xiàn)為財貨、精力、辭讓、飲食、冠婚、喪祭、射鄉(xiāng)、朝聘等項禮儀。所以說,禮義這個東西,是做人的頭等大事。人們用禮來講究信用,維持和睦,使彼此團(tuán)結(jié)得就像肌膚相接、筋骨相連一樣。人們把禮作為養(yǎng)生送死和敬事鬼神的頭等大事,把禮作為貫徹天理、理順人情的重要渠道。所以只有圣人才知道禮是須臾不可或缺的,因此,凡是國亡家破身敗的人,一定是由于他先拋開了禮,才落得如此下場。
“所以,禮對于人來說,好比是釀酒要用的曲,君子德厚,釀成的酒也便醇厚,小人德薄,釀成的酒也便寡味。所以圣王牢持禮、義這兩件工具,用來治理人情。打比方來講,人情好比田地,圣王好比田主,圣王用禮來耕耘,用陳說義理當(dāng)作下種,用講解教導(dǎo)當(dāng)作除草,用施行仁愛當(dāng)作收獲,用備樂置酒當(dāng)作農(nóng)夫的搞勞??梢赃@樣說,禮是義的制度化。有些禮的條文,拿義的標(biāo)準(zhǔn)去衡量無一不合,但先王并無明文規(guī)定,這也不妨因時制宜而自我作古。義是區(qū)分是非的標(biāo)準(zhǔn),衡量仁愛的尺度。符合標(biāo)準(zhǔn),符合仁愛,誰做到這兩條誰就強(qiáng)大。仁是義的基礎(chǔ),又是貫通天理人情的具體表現(xiàn),誰能做到仁誰就會被人尊敬。所以,治國而不用禮,就好比耕田而不用農(nóng)具夢制禮而不源本于義,就好比耕地而不卞種;有了義而不進(jìn)行講解教育,就好比下種而不除草;有了講解教育而不和仁愛結(jié)合,就好比雖然除草而不去收獲;和仁愛結(jié)合了而不備樂置酒搞勞農(nóng)夫,就好比雖然顆粒歸倉而不讓食用;備樂置酒搞勞農(nóng)夫了而沒有達(dá)到自然而然的境界,就好比飯也吃了但身體卻不強(qiáng)健。四肢健全,肌膚豐滿,這是一個人的身體強(qiáng)健。父子情篤,兄弟和睦,夫婦和諧,這是一個家庭的身體強(qiáng)健。大臣守法,小臣廉潔,百官各守其職而同心協(xié)力,君臣互相勉勵匡正,這可以看作是一個國家的身體強(qiáng)健。天子把道德當(dāng)作車輛,把音樂當(dāng)作駕車者,諸侯禮尚往來,大夫按照法度排列次序,士人根據(jù)信用互相考察,百姓根據(jù)睦鄰的原則維持關(guān)系,這可以看作是整個天下的身體強(qiáng)健。一個人的身體強(qiáng)健,一個家庭的身體強(qiáng)健,一個國家的身體強(qiáng)健,整個天下的身體強(qiáng)健,這些合在一起就叫做大順。大順,它是用來養(yǎng)生、送死、敬事鬼神的永恒法則。達(dá)到了大順,即令是日理萬機(jī)也不會有一事耽擱,兩件事一齊進(jìn)行也不會互相妨礙,行為雖然細(xì)小也不至于有什么閃失,盡管深奧卻可以理解,盡管嚴(yán)密卻不乏通道,既互相關(guān)連而又彼此獨(dú)立,循規(guī)運(yùn)動而不互相排斥,這便是順的最高境界。由此看來,明白了順的重要性,才能時時警惕,守住高位。禮的最大特點就是講究區(qū)別,禮數(shù)該少的就不能增加,禮數(shù)該多的也不能減少,只有這樣,才能維系人情,和合上下而各安其位。
“所以圣王順著天時、地利、人情而制禮,不使慣于山居者徙居水旁,不使慣于居住河洲者遷居平原,這樣,人們就會安居樂業(yè)。使用水、火、金、木和飲食,都要因時制宜。男婚女嫁,應(yīng)當(dāng)及時;頒爵晉級,應(yīng)當(dāng)依據(jù)德行。使用百姓要趁農(nóng)閑,不奪農(nóng)時,所以就沒有水旱蝗螟之災(zāi),也沒有兇荒妖孽作祟。這就造成天不吝惜其道,地不吝惜其寶,人不吝惜其情的太平盛世。于是天降甘露,地涌甘泉,山中出現(xiàn)現(xiàn)成的器皿和車輛,大河中出現(xiàn)龍馬負(fù)圖,鳳凰、麒麟、神龜、蛟龍四靈畢至,或棲息在郊外的草澤,或畜養(yǎng)在宮中的水池,至于尾隨四靈而來的其他鳥獸更是遍地作巢,與人類友好相處,它們產(chǎn)的卵,人們低頭就可以看到,它們懷的胎,人們伸手就可以摸到。這沒有別的原因,只是由于先王能夠通過制禮而把種種天理人情加以制度化,又通過誠信以達(dá)到順應(yīng)天理人情的緣故。而太平盛世也不過是順應(yīng)天理人情的結(jié)果罷了?!薄?/p>
說明:
字的筆畫以康熙字典為準(zhǔn),而不能簡單地以繁體字為準(zhǔn)。比如:成,現(xiàn)代筆畫6,康熙字典筆畫7(“戌+豎鉤”),在姓名學(xué)中就應(yīng)該以7畫為準(zhǔn)。
1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乙 一
2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又
3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于 己 兀 也 丸 土 丫 山 尢
4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允 昂 夭 厄 引 尹 友 曰 予 切 王 尤
5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以 瓦 永 由 矽 戊 用 幼 凹 右 孕 仔 央
6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羽 伢 岌 圾 宇 圯 夷 戌 灰 亦 圭 似 衣 屺 艮 屹 吐 圮 充 因 吖 羊 伍 仵 安 圩 地 有 圪 伊戍圳
7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卣 妑 岍 邑 辰 佑 坑 禿 岐 攸 甬 坎 圻 均 吲 牡 坊 呀 峴峴 岈 址 氙 岜 坂 圬圬、釫 延 岙嶴 位 冶 坩 坍役佚 坌 矣 完
8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忤 盱 岫 夜 佾 峁 坳 垇 坪 岷 亞亞 坶 帕 坭 旺 委 宛 坡 坨 爬 坢 奄 坦 依 抑 肴 坯 往 盂 狁 侑 附 岢坫於 矸 坷 臾 岬 坤 坻 岵 昀 岣 垃 呦 艾
9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胃 匽 怕 坰 怡 垛 姨 紆紆 姻 音 威 屋 甕 盆 垤 要 禹 耶 韋韋 垚 舁 哀 垣 畏 拗 怏 垡 咦 姚 約約 垠 哇娃疣 玥 奎 咿 砭 峋 趴 垞 衩 窀 幽 昶 俑 勇 垢 押 咽 塏塏 砍 爰 砒 垓 宥 垌 肚 砘 侮 砉 型 羑 砑 峒垵囿
10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砩 啊 翁 軒軒 準(zhǔn) 肫 砥 蚜 峽 阢 砧 胭 砟 峨 砸 埃 個個 軎 宴 晏 芺 恩 娓 砝 唉 氧 恙 唔 砰 鵪鵪 敖 盎育按 砹 容 益 峭 埏 俺 彧 邘 迂 殷 氤 埔 破 佑 蚓 案 砌 酏 埕 員員 堍 眙 砣 峬 砬 埒 眢 城 埋 砷埂袁
11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牾 捂 崍崍 埠 啪 硐 鳥鳥 硭 埝 崠崠 窕 硒 硎 堀 眺 崤 堾 埭 崆 埽 崗崗 婉 崮 堋 堂 唯 帷 硅 眭 崞 培崎偉偉 迕 基 堊堊 崩 牽牽 崨 崛 畦 硌 尉 埤 堆 胡 塋塋 蚰 啞啞 痖瘂 訝訝 迓 埡埡 婭婭 悠 庵 唵 崦 蚴 庸恿迎 閆閆 埯 寅 狺 翌 埸 偃 異異 移 痍 野 焉 崖 挨 埴 欲 勖 琊 崢崢 蛭 狳 域
12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崽 堤 喑 堛 堙 惡惡 詒 跖 胰 貽貽 費(fèi) 詒詒 壹 蛙 猗 崴 掖 為為 圍圍 幃幃 迤 喁 堪 奠 喹 崳 黃 堞 畫畫嵐嵐塄 堠 崾 晻 詠詠 胺 嵖 媕 嵋 堝堝 垴堖 捱 粵 啽 釉 越 硨硨 黑 硪 翔 惟 硤硤 傲 硝 氬氬 堰 崵 翕 婺硯硯媼 奡 痦 喂 堡
13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猶猶 雍 塊塊 猷 揠 蛹 跬 瘀 蜈 衙 嗚嗚 傭傭 裊裊 握 嗡 揞 飲飲 愔 猬 暗 塢塢 塬 嵩 稚 詡詡 輊輊 碇 碓 阿暈惲惲 塤塤 硼 氳 痱 碘 話話 裔 堿 嵴 睚 碉 奧 觟 塑 琙 園園 圓圓 援 矮 嗌 愛愛 蜒 詣 嵊 揶 圣圣 琟 嗷碚 嵬塌 廒厫 嶅 爺爺 嵫 碎 填 碗 揖 飴飴 猥 艉 痿 塘 琬 意 碑
14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塾 壸壼 墋 踴 腋 與與 砜碸 墑 墚 誘誘 瑀 監(jiān)監(jiān) 獒 墊墊 碳 瑕 境 閨閨 碟 猿 瑋瑋 鳶鳶 冤 碣 祎禕 碩碩 逵誤誤寤 維維 嶄嶄 碥 碹 嘔嘔 碲 嶇嶇 頊頊 翟 瑛 嶂 墟 碰 墅 夤 溫溫 誕誕 塹塹 骯骯 噓 殞殞 塝 碴 嫣 腌 墉誣誣嶁嶁 旖 墁 慍慍
15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嶝 糊 蝴 葉葉 衛(wèi)衛(wèi) 嘿 磋 磁 噎 墜墜 廢廢 墮 墩 璈 緣緣 增 豌 嫻嫻 緯緯 磔 墳墳 徵 院 諉 閱閱 鴉鴉 養(yǎng)養(yǎng) 影鞋嶙 毆?dú)?歐歐 墀 嬲 郵郵 蝰 魷魷 碾 慪慪 憂憂 嶗嶗 鞍 廡廡 嶓 嶒 腤 億億 慵 確確 嶠嶠 諛諛 墺 逸 磊 蝣余余 慰牖 糈 磕 嵚嶔 磐
16筆畫的五行屬土的字有:
螯 殪 磚磚 陰陰 融 嶧嶧 墻墻 壁 勛勛 甌甌 鄆鄆 違違 謂謂 磅 磨 垮 歙 噫 遐 磧磧 衡 嬡嬡 鴨鴨 懊 豫 磙墾墾諳諳 鴛鴛 運(yùn)運(yùn) 磣磣、硶 壅 聱 壇壇 閹閹 馀余 燕 憮憮 螈 噯噯 頤頤 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48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