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戎是古代部落名,又稱獫狁,古代居住于于今陜、甘一帶,都城位于今甘肅省靜寧縣威戎鎮(zhèn)。到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廢嫡立庶,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結果周幽王被犬戎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被犬戎占領。曾經強盛一時的西周王朝覆滅。
中原王朝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都稱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間,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說:“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在唐德宗年間,大臣柳渾對德宗說:“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結?!?/p>
基本釋義
犬戎族為游牧民族,當時的犬并不像現在這樣完全脫離狼的狀態(tài),那時的白犬如狼一般兇猛,族人的圖騰為狼,但家中的犬又是家中的一分子,非常尊敬它,故取名為“犬戎”。
由來
犬戎曾活躍于今陜、甘一帶。到周幽王時期,幽王烽火戲諸侯,以軍國大事為兒戲。被犬戎族趁機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占領。強盛三百五十二年的西周由此覆滅。
諸侯聯合驅逐犬戎,為天子牧馬的秦國憑借著多年和游牧民族對抗的優(yōu)勢參與平亂,從此走上了爭奪天下的大舞臺。此后,犬戎便成了華夏民族的勁敵之一。
直到唐朝,中原王朝還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統(tǒng)稱之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間,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說:“犬戎犯關度隴,不血刃而入京師……”在唐德宗年間,大臣柳渾對德宗說:“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結。”
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為秦國的強敵。為秦所平,后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
根據文獻記載,犬戎族就是自稱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以白犬為圖騰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炎黃時期,犬戎族就是炎黃的勁敵。《后漢書》記載:“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备咝潦暇褪?a href="/ddjy_100/45.html">黃帝的曾孫,堯帝的父親。
據《后漢書》記載,至漢朝,在原來犬戎活動范圍內曾出現一個人口眾多的西戎白狼國。到東漢明帝時,“白狼……等百余國,戶百三十余萬,口六百萬以上,舉種奉貢,”自愿歸屬東漢。白狼王還命人作詩三首,合稱《白狼歌》,獻給東漢皇帝。因此,白狼國就是犬戎的變種,白狼王則是犬戎的后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并以白狼為圖騰的部族。白狼國的存在,也可以證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
歷史記載
西周中期以來,隨著周王朝實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僅能守成,而西北地區(qū)的戎狄逐漸興盛。特別是獫狁,進一步加強對周朝的壓力,不時入侵。周宣王時期,經過一段時間的積蓄力量,宣王命尹吉甫、南仲等出軍征伐獫狁,取得很大勝利。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周王朝又出現了衰落的跡象。周幽王即位,以好利的虢石父為卿,國人皆怨。廢去申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后,子姬伯服為太子,并擬問罪申侯。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繒(今山東棗莊東)和犬戎軍隊大舉進攻西周都城(豐、鎬兩京,今西安西)。周王室衛(wèi)隊毫無戰(zhàn)斗力,一觸即潰。幽王攜褒姒及太子伯服倉皇出逃,終被犬戎軍隊追上。幽王被殺死于驪山腳下,西周亡。隨后,晉、鄭、衛(wèi)、秦等諸侯聯軍又將犬戎軍隊打敗,擁立宜臼為平王,遷都雒(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犬戎后為秦國所滅。
古代部落名是獫狁,古代活躍于今陜、甘一帶?!帧妹?,有一些傳說可以追溯。應該是該民族的先祖以犬或者狼為圖騰,這才應該是真正的原因。在周朝鼎盛時期,周穆王曾經遠征西部。獲“四白狼、四白鹿以歸?!边@應該就是俘虜了以白狼、白鹿為圖騰的部落。說明在華夏民族的周邊,以犬或狼這類動物為圖騰的民族是大有人在的。
犬戎族為游牧民族,當時的犬并不像現在這樣完全脫離狼的狀態(tài),那時的白犬如狼一般兇猛,族人的圖騰為狼,但家中的犬又是家中的一分子,非常尊敬它,故取名為“犬戎”。
西周中期以來,隨著周王朝實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僅能守成,而西北地區(qū)的戎狄逐漸興盛。特別是獫狁,進一步加強對周朝的壓力,不時入侵。周宣王時期,經過一段時間的積蓄力量,宣王命尹吉甫、南仲等出軍征伐獫狁,取得很大勝利。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周王朝又重新出現了衰落的現象。
西周末期,由于周幽王廢嫡立庶,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結果周幽王被野蠻強悍的犬戎族攻殺,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都城豐、鎬被犬戎占領,曾經強盛一時的西周王朝覆滅。那么這么野蠻又強悍的犬戎后來怎么樣了呢?
隨后,晉、鄭、衛(wèi)、秦等諸侯聯軍又將犬戎軍隊打敗,擁立宜臼為平王,遷都雒(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據歷史記載,犬戎后為秦國所滅。
后來犬戎的一支北遷到蒙古草原,成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后來的突厥、蒙古皆以狼為圖騰,或許也是有犬戎遺部融入其中的緣故。
據《后漢書》記載,至漢朝,在原來犬戎活動范圍內曾出現一個人口眾多的西戎白狼國。到東漢明帝時,“白狼……等百余國,戶百三十余萬,口六百萬以上,舉眾?奉貢,”自愿歸屬東漢。白狼王還命人作詩三首,合稱《白狼歌》,獻給東漢皇帝。因此,所以白狼國就是犬戎國的變種,白狼王則是犬戎的后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并以白狼為圖騰的部族。白狼國的存在,也可以證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
王朝(119)白狼(2)圖騰(1)
穆王西征指的是公元前965年至前964年周天子周穆王征討西北方的犬戎部落的戰(zhàn)爭。周穆王率軍進攻犬戎的作戰(zhàn)。
犬戎系古戎族的一支,殷周時游牧于涇渭流域,是殷周西方的勁敵。周文王曾對之用兵,使其荒服于周。周昭王南征溺死后,其子姬滿即位,是為穆王。穆王時,居處西北的犬戎勢力又強大起來,并開始怠慢于周,在朝穆王時沒有進獻貢品,以示挑釁,同時阻礙了周與其他方國部落的往來。穆王遂決定征伐之。
祭公謀父曾提出不同意出征的意見,主張實行文王時耀德不觀兵的政策,即以政治手段求得犬戎的荒服,穆王不聽,親自帥師西征。
公元前964年春天,祭公謀父統(tǒng)領周軍跟從周穆王西征,進兵陽紆,周軍大勝。
但是由于史料缺乏,戰(zhàn)爭的經過不詳,據后漢書西羌傳僅知獲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遷戎于太原。即俘其部落首領五人,而四白鹿、四白狼中的鹿與狼,有人認為是指以鹿、狼為名號的戎族。同年七月,西戎派遣使者前往朝見周天子。從戰(zhàn)果來看,此次戰(zhàn)爭的軍事勝利并不大,而且由于穆王對邊疆少數民族采取高壓的政策,其所導致的后果是對周極為不利。比如把一批犬戎部落遷至太原。史記周本紀謂:自始荒服者不至,說明周王朝在周邊外族中失去了威信。
穆王戰(zhàn)勝犬戎后,在公元前961年,穆王繼續(xù)向西行,一直打到昆侖,還相傳與西王母在瑤池相會。艱苦的千里往返并沒有打消穆王對西方樂土的向往。據說周穆王有個善于駕車的車夫,名叫造父,造父的先人以擅長養(yǎng)馬駕車而著稱,中衍曾為商王大戊駕過車。造父受寵于周穆王,因而精心挑選8匹毛色相配、力量整齊的駿馬,加以調馴,名為驊騮、綠耳等,獻給周穆王。穆王乘坐8駿所駕之車,造父為馭,西行至西王母之邦,樂而忘返。
因為當時的犬戎所在的王國雖然勢力影響非常大,存活了將近2000年,但是因為他的國土面積在當時并沒有在我們中國人的視野里,所以當時也沒有做過多的記載,乃至于后續(xù)的歷史學家們以為是個小國家,也沒有做過多的了解,直到后續(xù)才漸漸揭開了西戎真實的面目。
在公元前771年犬戎部落開始攻進西周境內之后,又殺死了周幽王,將他的寵妃褒姒擄走,又將代表著華夏地區(qū)最高權力的寶器帶往中原。犬戎一舉將在歷史上活躍了三百余年的西周王朝覆滅,但是卻被后續(xù)的晉國、鄭國秦國和衛(wèi)國聯軍打敗,之后他們便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一直沒有被過多的記載,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影響卻十分之大,到了唐朝時期,西北的游牧民族還仍然被中原地區(qū)的人叫為犬戎。
在整一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犬戎曾經討伐過,周兩次,又討伐過鄭國和楚國各一次,整個春秋時期的犬戎王國在我們中原地區(qū)還是比較活躍的,它的活動范圍是橫跨了北部中國的大部分地區(qū)。這也為后來秦朝統(tǒng)一全國的歷史霸業(yè)中,為秦朝清除了一只來自西北的軍事干擾,可以說從側面的給秦國向西發(fā)展開了一條捷徑,也給秦朝向東的擴張?zhí)峁┝速Y源,后續(xù)隨著秦朝的發(fā)展,秦昭襄王對于北方少數民族滋生的擾亂已經不愿再姑息,所以才踏入了義渠國的核心,開始了一番消殺。
在如今我們雖看到的是戰(zhàn)國秦朝所著的長城,但實際上在長城底下逐漸被黃土掩埋的并不僅僅是秦朝的歷史,還有很重于中國兩千多年的犬戎王國歷史,自秦朝之后,來自寧夏的北部或者是更加遼闊的大草原上的少數民族,已經逐漸的被統(tǒng)稱為湖人,而關于一開始的西戎王國的歷史,也逐漸面目不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1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